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元代宗宝的定本使得《坛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文本,明代宗宝本《坛经》的入藏更是便于禅宗经典与六祖禅思想的传播。明代文人士大夫对《坛经》的接受,有来自儒学流派、社会风尚乃至个人性情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左右了他们对待《坛经》的态度。士人针对《坛经》的言论,根植于当时的实际生活,展现了不同于僧人的世俗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乾隆年间,广州知府顾光所撰《光孝寺志》是现存有关光孝寺最早且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资料,至今仍被奉为圭臬。近年介绍光孝寺的文章琳琅满目,惜皆未能有所超越,未能从今天的认识高度审视该《志》,对已发现的新的有关资料,如伦敦博物院收藏的敦煌唐写本法海本《坛经》、元代光孝寺住持宗宝改编的《坛经》最初版本以及寺内现存碑刻,未能充分运用,也就难于确切阐明该寺寺名沿革及其涵义,难于恰当评价该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郭朋先生的《坛经校释》,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敦煌本《坛经》校注本。虽然存在着不少错误,但它的注释比后来的注本要详赡得多,因此,以此书作为匡补对象有助于问题的集中讨论。本文不但纠正了此书释义上的一些遗留问题,而且结合佛教思想与文学手法,对部分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和主张。另外,本文还指出了慧能说法时在文献引用上的疏漏,从而纠正了后人因此而产生的误读。  相似文献   

4.
敦煌写本《六祖坛经》载六祖惠能初到黄梅山投师求法,他与五祖弘忍和尚见面礼拜之後,便有下面一段极为重要的机锋勘验问答: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们研究《楚辞》最常用的版本即是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本,此本宋本不存,所存为明翻宋刻本。其中王逸《楚辞章句》,不论是序还是注都存在一定抵牾。这一点在《招隐士》作者及《招隐士小序》上反映尤其明显。本文拟从三种不同文献记载,对《招隐士》作者及王逸《招隐士小序》进行辨误,认为《文选集注》《招隐士小序》最近王逸小序原貌。  相似文献   

6.
林Fang 《广东史志》2003,(1):59-61
经肇庆(端州)返新州老家路过此处时 ,于岗丘植梅。后人为纪念之而筑庵瞻仰。熟悉惠能史料的人都知道 ,惠能当年的南返实则逃命 ,隐遁实则流浪 ,同时加上彼时交通不便 ,消息闭塞。所以从记载角度说 ,记载惠能个人的历史情况只能是随着对史实的不断考证才相应地加广加详。其中 ,又因为一些人出于宗教信仰的需要 ,在许多历史记载有关问题上作了篡改 ,致使惠能的生平和思想都变得复杂起来 ,在将这些记载放在一起比较时 ,便发现或有混乱不清或变离奇。将法海本《坛经》与其他几本《坛经》作比较就可以看到这种情况 :一是字数的添加 ,二是以己之…  相似文献   

7.
刊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的廖铠本,是明代所刻的第一部《史记》三家注合刻本,但自明、清以来版本学界均未说清其所属版本系统。本文以《史记》三家注合刻本流传端绪为线索,从版本形态,文字异同分析入手,并结合对相关《序》歧的考证,论证了廖铠本是南宋黄善夫刊本的忠实翻刻本。  相似文献   

8.
《子华子》一书,原本应为先秦道家类书籍,但不见载于《宋史》之前的《艺文志》及诸家书目中,盖秦火后无传。现存《子华子》一书,始见载于南宋淳熙五年(1178)的《中兴馆阁书目》,此后广为流传。《丛书集成初编》也收录此书,而且在卷首扉页上明确标注《子华子》版本来源是:"《子汇》最先,故据以排印,间有讹夺,则据《墨海》校正",其中,"《子汇》"指的便是明代周子义等刻的《子华子》"《子汇》本","《墨海》"是指清张海鹏纂辑的"《墨海金壶》本。但事实上,据笔者将《子华子》"初编本"与明"《子汇》本"和清"《墨海》本"精心对校后发现,"初编本"的真正底本并非"《子汇》本",而是"《墨海》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元人虞集的诗文集《道园学古录》在成书及流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首先阐明《道园学古录》的成书过程,在《道园学古录》编纂者方面,肯定黄溍"类目皆公(虞集)手所编定"这一说法的合理性;在与《道园类稿》之间关系方面,澄清《道园类稿》并非《道园学古录》的大字本,欧阳玄序及其《致刘伯温书》非为《道园学古录》而作。既而在版本方面,厘清"嘉靖本"与景泰本的区别,并证实"嘉靖本"即是元刻本。  相似文献   

10.
略谈《容斋随笔》的版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洪迈《容斋随笔》的版本源流和一些版本的价值,我做过一些考察,现在写出来,希望能对《容斋随笔》的研究起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时鹏飞 《文献》2022,(6):25-35
迄今为止,除去所谓宋开宝七年刻本等赝本,流传有绪、信而有征的宋本《曹子建集》,只有上海图书馆所藏宋刻本和清《四库全书》本《曹子建集》底本所出的所谓宋嘉定六年刻本两种。但是,根据《四库全书考证》所反映《四库全书》底本面貌,以及上海图书馆藏宋刻本、明舒贞刻本、明郭云鹏刻本、《四库全书》本《曹子建集》篇目文字等来看,所谓宋嘉定六年刻本与所谓宋开宝七年刻本一样,都是明嘉靖郭云鹏刻本伪托。证伪所谓宋嘉定六年本,另外重新比对明活字本、舒贞刻本、郭云鹏本、《四库全书》本等篇目文字异同,不难发现,既有种种说法尽管都十分富有洞见,但是曹植集版本系统仍然有重新梳理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说:“你们广东省有个惠能,你们知道吗?惠能存哲学上有很大贡献,他把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推到最高峰,要比英国的贝克莱早一千年。你们应好好看看《坛经》。一个不识字的农民能够提出高深的理论,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① 近年一些西方学术机构和媒体,把惠能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东方文化三大圣人”之  相似文献   

13.
日本高山寺所藏裴注《史记.殷本纪》的文本情况较为复杂。本文考证:此卷钞写于五代时期,而钞者所据底本则是初唐以前的《史记》夹注本,它具有早期《史记》夹注本与五代钞本的双重特征。考察高山寺本《殷本纪》文本源流,发现唐、宋两个关键性的《史记》传本——司马贞《索隐》所据本和北宋景本与高山寺本既是一脉相承,又有所变易。高山寺本《殷本纪》不仅为《史记》校勘提供了宝贵的古本资料,而且为我们了解宋人校《史》的某些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现在通行的《旧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中唯一的一部辑本。辑本《旧五代史》与原本有相当大的差别 ,而点校本也只是辑本的尚非完善的点校本。本文从内容、编排和文字三方面分析了《旧五代史》辑本及其点校本存在的问题 ,论证了重新整理《旧五代史》辑本的方法及可能达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曾祥波 《文献》2021,(2):59-73,F0002
宋元之际罗履泰序、署名彭镜溪集注的《须溪批点杜工部诗注》以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为底本进行删削,补入刘辰翁批点,被高崇兰编、署名刘辰翁批点的《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扬弃。高本以蔡梦弼本为底本形成初稿,然后引入黄希、黄鹤《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为参考本形成定稿,大量误读"梦弼曰"注文。署名徐居仁编次、黄鹤补注的《集千家注分类杜工部诗》受高本启发,径以《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为底本(篇目编次框架用《门类诗》),同时参考蔡梦弼本。徐本对底本、参考本先后主次关系的选择恰与高本相反,故能纠正高本对"梦弼曰"注文的误读。高本是宋元之际"集注批点杜集"的枢纽,上承罗本,下启徐本。总的看来,罗本初创而失之粗略,高本化用《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系年为篇目编次颇具用心,徐本辨识注文最为准确。结合高本编次与徐本注文,可以形成宋元"集注批点杜集"最佳新本。  相似文献   

16.
《宋太宗实录》(原80卷)前后经过两次编修,计有钱若水等的初修本和王旦等的重修本。经考证得知:现存《太宗实录》20卷(残)本确系钱若水等的初修本。现存本因存有大量诏制及人物附传等,故原始史料价值极高。同时,正因其为初修本,故亦存在记事简略等自身缺陷。该现存本至迟于清道光时才得以传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比裴骃《史记集解》和颜师古《汉书注》,认为裴骃《史记集解》所引《汉书音又》即蔡谟所著。这部著作是南朝至唐代以来《汉书》最为通行的注本,也即《隋书·经籍志》著录的《汉书》一百一十五卷本。在此基础上,又就《汉书音义》的成书、流传、价值等问题略作考索。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隋贤书出师颂》墨迹本与传世《出师颂》的八种刻本进行排比梳理,归纳出三个系统:即“萧子云”系统、“索靖”系统、“隋人”系统。通过各本文字校勘比较和文献考证,证明“索靖”系统刻本的母本即史载北宋“宣和本”,“隋人”系统即史载南宋“绍兴本”,而此两本与北宋《兰亭续帖》所刻“萧子云本”,俱出自同一个更古的祖本。进而对辑入《出师颂》文字的《文选》一书的版本进行分析,论证“绍兴本”应是隋和初唐书家的临摹本,即《隋贤书出师颂》墨迹。  相似文献   

19.
在《红楼梦》的诸种脂本中,甲戌十六回残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可谓独树一格,即它的卷端有五条与众不同的“凡例”。这篇“凡例”历来为研究者所珍视,不少红学大家都发表过专论,但其结论却众说纷纭。本文拟对“凡例”重新进行审视,并通过它考察一下脂本产生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是一部优秀的《史记》注本,宋代与《史记集解》及‘史记正义)合刻,单行本遂亡佚。收入二家注、三家注合刻本的《史记索隐》略去了原有的《史记》正,注也多有删改,已非司马贞原着之貌。明代汲古阁毛晋得旧抄本,重刻刊行,对此本的真伪及价值,学界褒贬不一。从《史记》唐写本卷次,唐写本系统等方面看,单行本《史记索隐》具有可信度高的特点,它对校正今本《史记》讹误等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