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票记忆     
1954年全国棉纱、棉布统购统销,供求关系紧张,9月份实行了凭“布票”(又称棉布购买票、购布证、购布券)限量供应棉布。除了农产品、粮、油以外,这是工业消费品的第一种票证;而且,比1955年11月正式发放“全国通用粮票”的时间还早1年零两个月。  相似文献   

2.
1951年陈云解决棉花禁运危机的谋略是:节流,全国大部分纱厂在一定时期内停工,节约出原料供应军品生产;统购,实行统一收购管理棉纱、棉布市场,由合作社牵头对棉花进行预购和包收;调控,提高棉花收购价格和棉布、棉纱销售价格,补收中间商存量的棉、布税,给予出售棉花者优惠政策,提高棉农售棉积极性;促收,动员全党全国掀起购棉高潮。在陈云市场与计划相结合、行政手段与调价措施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处理因禁运而出现的棉花危机的经济斗争取得了胜利,对新中国恢复时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丝绸印花古代名叫"染缬",加工技术种类多,各有不同名称,后来发展成"蓝底白印花布"的一种,宋元时就材料说名"药斑布";就染法说名"浆水缬"。转用到棉布印染,成一般性流行商品时,必然是在明代松江棉布大量生产以后,但其发轫也许会早至公元前,可联系到西南地区织作的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清代前期棉花、棉布在全国各地运销情况的历史考察,说明在清代前期,全国绝大部分州县的棉花、棉布是自给不足,或者是自给有余的,人们都要依靠棉花或者棉布市场。正是大多数人的这种需求,才形成了棉花、棉布在省际间、县际间、城乡间、乡村间的流通。这也是棉花、棉布流通的最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晚唐五代敦煌种植棉花辨析——兼答刘进宝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进宝先生《唐五代敦煌种植棉花研究》一文,对拙作《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种植棉花研究》有关论点提出异议,认为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緤是毛织品,官布中有褐类官布,官布为入官之布。根据敦煌文献的有关记载,晚唐五代敦煌地区使用的緤是棉布,而官布是棉布中的一个品种,不仅上缴官府,而且在寺院、民间大量使用,作为毛织品褐没有官布的称谓,官布昌褐内接,是指将官布和昌褐缝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清代江南棉布字号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江南棉布字号主要从事棉布收购、委托染踹加工和大宗批销布匹 ,是一种较大规模的商业资本。字号的经营者绝大部分是徽州商人 ,通常经营十数年乃至数十年 ,个别长达百来年。单个字号的规模资本银一般在 3万两上下。字号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冒牌等不正当竞争。字号收购布匹在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一整套标准。外发布匹踹光是字号布匹的基本加工方式 ,字号不直接经营踹坊 ,兼营染坊也不普遍。字号经营并不同时存在长期以来论者所说的直接设立踹局踹布和委托踹坊加工生产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布票是由国家商业部门统一印制发行 ,专用于购买棉布、棉制品、纺织品的计划供应凭证。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典型产物。布票作为票证家族中的一个特殊成员 ,越来越受到收藏者青睐 ,渐成藏界“时装”。因其使用对象的普遍性、发行渠道的多样性及其稀少高昂的价值 ,给布票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布票已有近50年的历史。1954年9月9日 ,政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棉布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规定自同年9月15日起 ,所有国营、合作社、公私合营和私营纺织厂生产的棉纱、棉布 ,一律由中国花纱布公司统购统销 ,不得自由出售 ;在全国范围内 ,所…  相似文献   

8.
《福建史志》2002,(2):27-28
历史上畲族男女服装多用苎布和棉布缝制。服装颜色多为青黑或蓝色。男装式样和汉装大致相同,女装却与汉装区别较大,但其款式在区内各县大同小异。1949年后,随着社会生活水准的提高,畲族男女青年平时服装的款式、选用布质和汉族无大差别,只在婚礼和节日喜庆活动场合仍穿用传统服装。  相似文献   

9.
<正> 西安老年旅行社隶属于西安市老龄委领导,具有法人资格,是全国老年旅游专业委员会成员和中国老年旅游联盟、中华旅业联盟成员单位。我们的宗旨:"和谐、诚信、发展",做到"宾客至上、优质服务、合理收费"。二十年来,我们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优质服务,从而获得了全国各界游客,尤其是老年朋友的热情赞扬和普遍好  相似文献   

10.
<正>布币(货布)货布是王莽第四次币值改革的产物,始铸于天凤元年(公元14年),停铸于公元23年,距今2000年的历史。论书法,"悬针篆"第一个就出现在货布上;论形制,货布最能体现"黄金分割"比例的美学设计观点。以致许多家银行、金融机构都用"货布"的图案作为行业的标记,在我国人民币水印底纹中也能看到此种币的造型。因此,人们将"货布"称为中国钱币的形象大使。此货布重14.6克,平肩、方足、方裆,体形狭长,首有一圆穿孔。  相似文献   

11.
李伏明 《史学月刊》2006,(10):65-72
明清时期,松江府是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和劳动力数量等角度考察,明代晚期,松江府棉布产量最多为1575万匹,外销量最多为1305万匹;清代中叶产量最多为3000万匹,外销量在2600万匹左右。明代“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只是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清代松江棉布销售区域大大压缩,并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是基于其生产能力、运输成本以及与外地经济联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千手千眼观音》唐卡,画芯长46厘米,宽30厘米,带暗云纹缎边,下方镶有龙纹刺绣佛门,长83厘米,宽46厘米。品相完好,色泽鲜亮,无剥落。绘画底布为手工棉布,手工布的纤维经纬粗细不均匀,上浆较厚,以矿物颜料绘制。  相似文献   

13.
考古工作者在塔里木盆地的汉晋遗址发现的丝绸和锦缎为内地西输的织物,非当地所产。土著居民习于其固有的生产方式,以皮制品为主,桑蚕植麻织布技巧并未推广开来。内地丝绸麻布纺织业发达,可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因道路不畅,草棉种子及其种植、纺织技巧未从印度传入中国内地。从汉晋至隋唐,中国内地并不种植棉花,也无绵纺织业。公元1世纪中期,因佛教之传播,棉花种植及纺纱织布的技巧从印度传入塔里木盆地绿洲诸国;可能迟至在公元3世纪传入高昌地区。考古工作者发现棉布实物、吐鲁番出土文书记载棉布时间约在公元4世纪。  相似文献   

14.
1978年,山西省屯留县出土一批战国布钱,计八十八枚,分方足布钱与尖足布钱两种:方足布有"平阳"、"长子"、"襄垣"、"(寻阝)氏"、"彘"、"安阳"、"中都"、"涅"、"阳邑"、"蔺"、"马服吕"、"宅阳"、"北屈"、"梁"、"高都"、"邾邑"、"丘贝"(或释"齐贝")十七  相似文献   

15.
正明朝中叶,开中制废弛之后,晋商被迫携巨资南下江淮,由单纯的"盐粮商"转化为多种经营的"百货商"。他们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利用北方熟悉的外贸渠道,开通了纵横万里的条条商路。他们从全国各地大量收购茶叶、丝绸、棉布、烟草、瓷器、铜器、铁器等货物,时称"集二十二省之奇货",远销蒙古、俄国等地。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他们逐步意识到商品质量的重要性,经营"奇货"既可节省运费又能获得更丰厚的利润,从那时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81年第12期刊载《天地会"钟灵堂"伍两布币初探》一文,文内对布币票上的诗句读法按"方、王、昂"押韵。我认为应该从右到左,按"昂、方、王"押韵来读: 龙盘迥水气昂昂钟灵灵光光万方  相似文献   

17.
在清理久未翻腾的抽屉时,发现了早已被遗忘的上个世纪印制和发放的一些票证。细细查看,有不同面额的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面票、米票、油票,不同年份的购粮证、购猪肉证、购  相似文献   

18.
清代江南基本由徽商开设的棉布字号,谋求经营之道,单个字号运用各种竞争手段,慎选布师把好收布质量关,联号经营扩大和占有市场份额,品牌战略开拓和扩大销路;字号群体则从事前防范,到经营规范,到事后惩处,字号资本主依靠自身的力量、同业的约束和官府的权威,在应对字号商标的假冒方面,作了种种努力.而当与加工雇佣者发生矛盾形成冲突时,更是齐心协力,以谋求商业利润的最大化;与加工管理者踹坊主发生利益纠纷时,又坚持维护拥有自由选择加工作坊是权利,以掌握经营主动权.  相似文献   

19.
<正>今天,中国的股市发展如火如荼,但是发生在22年前、国庆40周年前夕的"中南海里购股票"风波事件,我(当时在国家体制改革委员会信息处工作)作为此事的见证人现在回忆起来仍然觉得挺有意思。1988年9月1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登了一则报道,标题是《中南海里购股票》。报道总共不到300字,介绍了"中南海国务院大  相似文献   

20.
<正>桥足布、锐角布是战国平首布的开山之作,在先秦布币的沿革历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桥足布、锐角布身处币制变革的关键时代,对它们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先秦布币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一桥足布桥足布是战国早、中期的青铜铸币,铸行于魏及周边地区。因其器形由方足与弧裆构成的桥洞形状而得名,又因这类布币的铭文中多有货币单位"钅斤"字,故也称之为"钅斤布"。"钅斤"字最早出现在中、小型空首布中,但其在空首布中只是偶然的现象,到了桥足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