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明一代,对于辽东地区实行军事统治管理。洪武四年(1371),明军初入辽,于卫所外曾设部分州县,军政尚系分治。十年(1377),明廷尽废辽东州县,“籍所集民为兵”;军政开始合而为一,以卫所统辖地方。十五年(1382),正式决定:于辽东地区“但立卫,以  相似文献   

2.
由于明末清初战争和大批八旗兵随顺治帝进驻关内,奉天边地荒芜。康熙二十六年谕令辽东8城开垦,包括地处边徼的岫岩、凤凰城①。从京师被调拨出的八旗兵丁携眷属在辽东大地上劈荆棘、斩草莱,开天地人风,经过数代人努力,田野阡陌、山丘成林,村落星罗棋布。他们经历了由习武采猎到农耕力田的转变,由官养到自养的转变,由京师人到辽东籍地的转变,关于这一段历史之详情,史籍记载较少。本文以家谱中鲜活的史料为依据,展示八旗兵随龙安家艰苦曲折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耕烟先生姓戴名梓,字文开。原籍浙江仁和(今杭州市),萍居扬州,后流迁辽东,自称耕烟老人,辽东人都称他耕烟先生。生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由于生时,其母避难梓潼庙,故起名梓。父戴苍,曾任明朝监军道职务,以勇闻名。戴苍又是清初的一位画家,还参加过钱谦益的诗社活动。耕烟先生状颀晰,美须髯,负经世才,好兵家言。康熙十三年(1674年)应聘从军。  相似文献   

4.
辽东满族望族八大姓姓氏探源赵维和,沈秀清辽东地区是满族的发祥地,现今仍是满族人民集居的地方。在辽东诸多的满族姓氏中,满族集居地人民通常将佟、关、马、索、赫、富、那、郎八个满族姓氏,推崇为陈满洲著姓,同时又将其俗称谓"满洲人大姓"。然而,现今俗称谓人大...  相似文献   

5.
史话  焦彦超 《北方文物》2022,(1):94-101
辽东属国设立于汉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设置的主要背景在于东汉初年乌丸的内附,直接原因是安帝时期鲜卑与高句丽对幽州的侵扰。辽东属国首县昌辽(昌黎)经历了从西汉辽西郡东部都尉治所,到东汉初辽东郡西部都尉治所,最后到辽东属国都尉治所的变迁。东汉末年,辽东属国废于公孙氏政权。曹魏灭亡公孙氏政权后,鲜卑内附,复置辽东属国,后改其为昌黎郡,并为晋所继承。  相似文献   

6.
秦汉时期是海上航运获得突出进步的历史阶段,渤海海域航运尤其获得了更优越的发展条件。诸多历史迹象都反映了齐人航海技术的领先地位。辽东地方因此吸引了齐地"浮海"移民。辽东曾经是民族关系复杂的地区。所谓"辽东外徼"、"辽东故塞",说明这里长期是民族战争的前沿。西汉初期,"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而"辽东最甚"。东汉时,仍有"北匈奴入辽东"事。而所谓"辽东乌桓"、"辽东鲜卑"、"辽东貊人"等称谓,都反映了区域民族构成的复杂。主要来自齐地的"浮海"移民对于增益辽东地方汉人户口的意义,也构成民族问题探讨不宜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杨博(公元1509——1574),字维约,明代蒲州(今永济市蒲州镇)襄毅庄人。明嘉靖八年(1529年)中进土,初任陕西周至知县,又调长安知县。后又被朝廷召回京都,任兵部武库主事。历职方郎中、山东提学副使及督粮参政。明嘉靖二十五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后又升为左副都御使、兵部右侍郎、兵部和吏部尚书等职。先后加太子太子太傅。并经略蓟州(今河北省蓟县)、保定、辽东、宣(今河北宣化)、大(今山西大同)、山西等地军务。  相似文献   

8.
明代辽东为朝鲜使臣陆路入贡明朝的必经之地。朝鲜使臣行经辽东时,不时地受到辽东地方官的优礼。辽东地方官对朝鲜使臣的优礼是明鲜宗藩关系的内在要求。明朝优礼朝鲜使臣的主要动机是密切中朝关系,巩固以明朝为中心的藩贡体系。事实证明,朝鲜使臣受到辽东地方官的优礼后,更多感恩于朝廷。这无疑有助于中朝关系的发展。试梳理辽东地方官对朝鲜使臣的优礼,并对辽东地方官优礼朝鲜使臣的原因、效果加以阐述,以期有助于中朝关系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许篈作为朝鲜圣节使团的书状官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来华,在使行途中目睹了遭受"达子"焚荡的辽东诸堡、与遭受劫掠辽东人的交谈及返程途中亲历"达子"犯边的过程,深刻体会了万历初年的东北边疆危机。目前学界对"达子"身份存在分歧,本文拟通过对朝天记中的史料进行分析、考证,并确定"达子"的真正身份。  相似文献   

10.
一、辽东的现实形势当十六、十七世纪之际,中国东北地区政治形势发生着一种新的变化,那就是,居住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通过他们杰出的领袖努尔哈赤(清太祖)的组织和领导活动,逐渐壮大起来。努尔哈赤一方面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使用所俘辽东汉人从事推广耕种,并借与明互市,以土产东珠、人参及贵重兽皮进行交换,从而物质基础同达巩固。另方面,以所降附的各部落扩编成“八旗”部队,到明万历末,已拥有武装齐备的惯战精骑六万人之众。在1616年(明万历44年),努尔哈赤放弃所受明朝建州卫都督,建元称尊,做起皇帝。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纪元,即开始于此时,即“天命元年’,这时它的国号尚不叫“清”,叫“后金”。  相似文献   

11.
关于“辽东”的考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着重对历史上“辽东”这一概念的不同层次关系作了考证。文中认为,战国燕国置辽东郡以前,历史文献有关于“辽东”这一地理概念的运用,有其一定的地理范围,可称为“古辽东”。燕置辽东郡后,历经秦汉以后沿置约达700年。不论作为地理概念的“古辽东”或“行政区划的“辽东郡”,据可靠史载考析,其东部界线均在朝鲜半岛的清川江、大同江北部一带,或者说大部时间应在这一带地区。至于历史文献中出现的“辽东”这一概念的所指,不应一概论之,要具体分析。文中着重指出,联系箕子到达朝鲜半岛创业这段史实,不难看出,我国中原地区早就同朝鲜半岛信息相通,联系密切。燕国的辽东郡建置,是将“古辽东”顺理成章地正式纳入行政辖区。文中还对中外某些著述对“辽东”这一概念的错误认识作了廓清  相似文献   

12.
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朝灭亡高句丽政权,于其地置安东都护府。此后随着唐王朝的势微,辽东地区周边政权皆有意争夺此地,其中渤海势力较强,在唐安东都护府废置后,尤其是在唐末农民战争频发时期,唐廷无力控制辽东,于唐宣宗大中末年(859年),渤海占据此地。九世纪末契丹崛起,并于神册四年(919年)修葺辽阳故城,显示渤海在10世纪初丧失了对辽东的控制。籍此,渤海对辽东地区据有并控制了半个世纪之久。  相似文献   

13.
明代中国和李朝之间建立的册封朝贡体制具有诸多方面功能,其中军事、安全保障方面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而在以往研究中,还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本文以土木之变时期(正统十四年八月)李朝搜集明朝情报活动为研究对象,叙述李朝在册封朝贡体制之下,为了得到大量的比较确切的情报,多次派遣通事、使臣前往辽东地区,与辽东都司直接接触,同时,又利用居住在辽东地区的朝鲜族人、女真之亲信以及本国民间人员来积极搜集有关情报的具体事实。  相似文献   

14.
《全辽志》与《辽东志》是明代官修的两部辽东史。金毓黻先生指出,“全辽志者辽东志第三次之续修本也。”①可见,(一),《全辽志》本于《辽东志》并做修改;(二),《全辽志》续写了《辽东志》并予扩展。《辽东志》系由明辽东都指挥佥事毕恭始修于正统八年(1443),成书于弘治元年(1488)。后又经嘉靖八年(1529)续修,于十六年(1537)告成。嘉靖四十四年(1565),巡按御史李辅重修《辽东志》,因“观其凡例於旧志纲目多所更定,大异于前次之续修,故易名为《全辽志》。”②关于两部书的修定及其版本、凡例纲目的异同,有关东北史志文献方面的著述颇为详尽,不拟赘述。本文试图依据现今通行的《辽海丛书》本,仅就其提供史料价值的高低,作以比较,以供读史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 长期以来,在女真、蒙古中流行着一句成语:“八十万尼堪、四十万蒙古,三万诸申”。尼堪是满语音译,意为“明国”、“明人”、”汉人”,诸申即女真。这句成语,比较准确地、形象地表述了满族兴起以前,东北地区汉、蒙、女真三个族的强弱对比和主从关系。 洪武年间(1368—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遣军入辽,驱逐故元遗兵,建立辽东都司,下辖定辽、广宁、开原等二十五卫。明帝“以四方之民,来实兹土”,内地人民也陆续入辽耕地采矿经商作工。到了明末,辽东都司由两百多年前满目荒凉荆棘丛生之地,变成为人烟稠密、农业发达、城镇繁华的富饶地区,汉民多达数百万丁。漠南蒙古科尔沁,郭尔罗斯、  相似文献   

16.
马爱杰 《黑龙江史志》2013,(11):310-311
土地问题是中国农村问题的总根源,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后成功地领导了辽东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本文对土改前的辽东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状况、农民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考察。  相似文献   

17.
在民族危亡的紧急时刻,孙铭武、孙铭宸和张显铭等人号召当地民众组织起一支武装队伍—血盟救国军,成为辽东地区第一支抗日义勇军队伍。这支队伍拉开了辽东抗日武装斗争的序幕,并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民众在辽东地区坚持抗战,对日伪统治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他们还共同创作了一支"军歌",歌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极为相近。  相似文献   

18.
御膳房     
瀛生 《北京文史》2000,(2):20-23
清代管理皇室生活事务的机构称为“内务府”,内务府旗人称为“包衣人”,内有众多“陈汉军旗人”,陈汉军旗人是后金时代和清初入关前编入八旗的辽东汉族人。宫廷厨房称为“膳房”,其管理员和厨师多为陈汉军旗人,厨师头目称为“膳长”(其满语名称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化满字写成amsun janggiyen)或“膳正”(amsun da)。因此清代宫廷的炊事工作由辽东汉人掌管,其烹调而成的饭菜是辽东汉族风味。  相似文献   

19.
金崇庆元年(1212年)在东北地区爆发了以契丹人耶律留哥为首的民族大起义。耶律留哥是辽遗族,仕为金北边千户。金末,迫于女真族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据隆安(今农安县)、韩州一带起兵反金。耶律留哥及其余部起义军所进行的反金斗争前后持续八年之久,威震辽东,是金末东北地区一支重要反金力量。  相似文献   

20.
程弓 《黑龙江史志》2013,(16):47-50
<正>8.4清代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线路清兵入关后,对东北地区的管理,采取军政合一的办法。先以盛京(今辽宁省沈阳)为留都,以内大臣一人为留守,这位留都负责东北地区事务。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以后逐渐改由昂邦章京负责。1646年(顺治三年)在盛京设昂邦章京;1662年(康熙元年)在辽东(今辽宁沈阳)改称辽东将军,1747年(乾隆十二年)定称盛京将军,统辖奉天(今辽宁省)驻军,坐镇地方;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废,事归东三省总督兼管。盛京将军是统辖盛京地区(今辽宁大部及内蒙一部)的最高军事长官(行政长官为奉天府尹)。1653年(顺治十年),清廷始置宁古塔昂邦章京二人。1662年(康熙元年)改"宁古塔昂邦章京"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