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走进阿拉善     
冯玉雷 《丝绸之路》2013,(23):12-19
丝绸之路北道的渡口与盐道 2013年9月11日上午,杂志社及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朱忠元教授等一行五人,驱车前往阿拉善。我们的行动路线大致与黄河在甘肃、宁夏境内的流向一致。这片广袤的地域包括了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中道、北道及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融汇地带。叶舒宪先生最近提出一个新的观点,认为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相似文献   

2.
来到内蒙古草原,走进阿拉善大漠,就置身于一股浓郁、独特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沙滩篝火旁激越的欢歌唱响,欢乐的萨吾尔登舞跳起来,这就是别具一格的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草原文化。当洁白而尊贵的哈达举过来,当斟满了奶酒的银碗端过来,当姑娘小伙摆动着水波一样的肢体盛情邀请你跳萨吾尔登舞的那一刻,你已经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你会身不由己地卷入和沉醉在欢乐的萨吾尔登舞真诚的漩涡之中。  相似文献   

3.
2011年7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阿拉善博物馆组成阿拉善盟史前考古调查队对该盟境内的史前遗址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田野考古调查。其中,在阿拉善左旗境内发现数处文化内涵较丰富的史前遗址,并采集到一批细石器和陶器遗物。通过对此次及以往调查所获遗物的整理研究,对阿拉善左旗的史前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此次调查发现一种以压印纹和圜底陶器为代表的"头道沙子类型"史前遗存,进一步填补了该区域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博物馆的《阿拉善全旗内三十六巴嘎及周围界牌之全图》是原阿拉善和硕特额鲁特旗王府所藏同名地图的复制本。该地图未注明绘制时间,但通过考察地图中注记的阿拉善旗36巴嘎、阿拉善地区寺庙、邻省地名、喀尔喀蒙古相关问题等,可以确定该地图的绘制时间当在1929年至1938年之间。解读地图内容、考订其绘制时间,是更好地利用该地图,发挥其史料价值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齐光 《清史研究》2013,(1):104-116
本文通过分析今阿拉善左旗档案馆所藏清朝时期阿拉善和硕特部扎萨克王爷颁发给旗内人员的蒙古文"噶舒克文书"内容及其上所记的封号、印章等,阐明该部扎萨克王爷的属众统治方式,同时揭示清朝时期阿拉善和硕特部社会行政的具体运作,以此探讨阿拉善和硕特部或蒙古诸部与清朝间关系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甘肃文化博大精深,包括伏羲文化、敦煌文化、乞巧文化等.其中起源于甘肃陇南的乞巧文化已有上千年历史,内涵丰富.而乞巧歌是乞巧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研究乞巧歌,可以更好地了解乞巧文化.本评介以《西和乞巧歌》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原书的内容及乞巧歌的特点.其次重点从词法、句法、音韵、语言风格、修辞、文化信息及注释等七个层...  相似文献   

7.
所谓雷祖文化,就是以"颂扬雷祖、崇拜雷祖"为主题的一种文化现象,是雷州半岛特有的文化形态。雷祖文化历史悠久,流布广泛,内涵丰富。它包括雷祖的祠庙及相关的文物、传说、神话、文献、典谟、宗教、习俗、艺术等,内容涉及雷州乃至古骆越地区的历史沿革及建筑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民间艺术等范畴,是一笔厚重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戍边屯田等政治措施对海南岛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竑  贾莲莲 《人文地理》2006,21(5):55-60
海南岛文化的发展除了受海岛独特区域地理环境、行政建置变更、移民等因素的影响外,也多因国家政治措施的变更而产生不同影响。历代王朝戍边屯田等政策的实施,作为重要的治理手段和开发方略,在漫长农耕文化时期,通过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中原文化(如农田水利技术、建筑技艺等)在海南岛的传播和扩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对海南区域文化的形成产生启迪和推动意义。文章探讨了历史时期戍边屯田及现代农垦等政治措施对海南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对海南岛屿型区域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寻求历史期开发政策措施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图片新闻     
《中国地方志》2009,(5):F0004-F0004
2009年4月3-6日,第十九届中国·洪洞大槐树移民文化研讨会在山西省洪洞县召开。本次会议围绕洪洞大槐树移民文化深入展开,涉及文化认同、文化传播、历史原因、地理分布、姓氏分布、历史作用及现实意义等诸方面。会议由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博学院、旅游学院院长李书吉主持,来自北京、天津以及山东、河北、河南、广东等省、市的专家学者约50人与会。  相似文献   

10.
骆驼墩遗址的发掘确立了骆驼墩文化遗存的存在,骆驼墩文化遗存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地向平原过渡地带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新类型。根据其自身的文化特征、相对的年代跨度、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同类遗址的空间分布,可将以平底釜为主要特征的骆驼墩文化遗存命名为骆驼墩文化。骆驼墩文化在其存在的时间段内,与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宁镇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以及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都有密切的交流。骆驼墩文化的发现,填补了环太湖西部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对深入研究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及长江下游古代文明的进程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梁璟 《旅游纵览》2023,(11):163-165
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主要来源,是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然而,乡村文化建设受限于地域、内涵、平台、人才等现实因素,且尚未实现与旅游业发展相融,不利于整体规划和综合开发。文章将分析乡村文化建设对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性,概括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困境及对旅游产业产生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因地制宜开发文化资源、加强以村民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意见领袖、构建立体化的传播格局等基于乡村旅游的乡村文化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2.
正向往阿拉善已久,特别是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东邻阿拉善左旗,南接甘肃省,北接蒙古共和国,西连额济纳旗。这里因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岩画、雅布赖山脉、海森楚鲁怪石、红墩子大峡谷等风景名胜而远负盛名,再加上驼乡文化、草原丝绸古道、蒙古长调等,吸引着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地前往。2016年8月,《丝绸之路》杂志社赴阿右旗采风团一行六人在副主编  相似文献   

13.
李钊 《神州》2012,(8):21-21
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不断扩张,从而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的观感目前仍是见仁见智。超级大国会抓住机会进行文化侵略,而我国也要抓住机遇,不断发展经济,丰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努力传播民族文化,加强与世界的文化对话、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避暑山庄文化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避暑山庄文化是多民族互相融汇、影响、渗透与发展的一种 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文化。只有从历史、民族、考古、宗教以及园林、古建筑艺术等多学科 、全方位地去挖掘与研究,才能真正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避暑山庄、外八庙的历史价值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单爽 《神州》2013,(32):21-2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哈尔滨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地域和历史造就了哈尔滨中西合璧、独具风格的特色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特色优势和灵魂所在。本文从旅游审美文化的角度,通过对目前哈尔滨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深度挖掘哈尔滨特色文化内涵及开发潜力,使冰雪、金源、欧陆、音乐、红色等特色文化旅游齐头并进,加强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从而提升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加快文化旅游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胡捷鹏 《神州》2011,(11):70-70
体育文化指人类在体育运动及其相关领域中生产或创造的物质产品、思想观念、制度、行为模式等,它包括了人类在体育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体育文化是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精神动力,在我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着价值引导、行为规范、舆论支持和文化积累等作用,充分体现在思想意识的创造性和促进精神转化为物质过程中的能动性等万面。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文化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2009年2月22日,“贵阳文化下乡新闻服务农家”活动在清镇市举行。《贵阳文史》杂志和贵阳市科技对外交流协会率先联合举行了“科学文化历史服务农家”活动。邀请社会科学界,自然科学界的文艺、历史,及农业、林业、水利、蔬菜、食品等方面的专家,及土壤、肥料、农机等方面的技术人员二十多人深入农村,结合乡镇蕴藏的文化历史,发展经济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进行科学文化普及,培育农业经济品牌,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新闻宣传服务。  相似文献   

18.
体育文化指人类在体育运动及其相关领域中生产或创造的物质产品、思想观念、制度、行为模式等,它包括了人类在体育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体育文化是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精神动力,在我国社会转型中发挥着价值引导、行为规范、舆论支持和文化积累等作用,充分体现在思想意识的创造性和促进精神转化为物质过程中的能动性等万面。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文化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骆越是岭南的土著族群,左江流域是骆越聚居之地,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始,到秦汉时期,此地的文化发展脉络清晰,贝丘遗址、石铲遗存、岩洞葬等文化现象,连绵不断,而且都与当地的骆越人及其先民有关,族群的血脉相承,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就了骆越文化及花山岩画的产生和发展。花山岩画显示的强烈骆越文化因素,崇蛙、裸体、崇鸟、祀河、信巫鬼以及青铜文化等,与文献有关描述及骆越文化遗物反映的骆越文化、习俗相一致。同时,花山岩画反映出的等级差异、稻作文化的特征,也与骆越的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这些都表明了岩画与骆越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20.
1920-1930年代国家主义派之内在文化理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醒狮运动”之初,国家主义派致力建构中西杂糅之文化保守主义体系,以为其运动之意识形态。其现代学理厥为以欧陆玄学为基础的历史文化哲学,及玄学之反动———实证哲学及实证学科(包括实证主义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玄学与实证本相冲突,且因移植国家主义之中西时空错位,导致醒狮派理论之困境及内在紧张,并驱动其由消极强调国家主义之自在性,走向积极营建“新理性主义”哲学体系。玄学向为文化保守主义之壁垒,而实证主义之科学、进化精神及反玄学倾向,则促使醒狮派呼唤并回归“五四精神”,走向文化激进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