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婷 《风景名胜》2020,(2):0051-0051
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滨水景观中“海绵城市”概念的设计:首先,简要阐述了“海绵城市”概念的构建原因、措施以及在当前环境框架下建设“海绵城市”的意义,并简要总结了将“海绵城市”概念应用于滨水公园的设计方法;其次,通过具体的工程实践——白洋湖景观设计,具体探讨了如何在滨水公园景观设计中贯彻“海绵城市”概念的设计要求。第三,通过白洋湖景观设计的实践经验,总结白洋湖景观设计中的难点,并结合“海绵城市”的概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公园景观中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宁  王鑫 《风景名胜》2020,(1):0137-0138
通过阐述对“生态学”及“生态文明”的理解,指出公园城市“生态”的内涵并非片面的植树造林和提高绿化面积,也并不仅仅局限于生态学,而是符合生态规律前提下的文明发展,即生态文明。并从建设模式、建设过程、生产方式及其生态信仰几个角度提出对公园城市背景下城市生态建设的建议及想法,希望能对未来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叶莉 《丝绸之路》2012,(17):52-52
由中共阿克苏地区行署主办,新疆龟兹学会、阿克苏地区博物馆、新疆龟兹研究院承办。新疆库车县人民政府、新疆沙雅县人民政府、新疆新和县人民政府、新疆拜城县人民政府协办的“现代视野下的龟兹文化发展与变迁”暨第六届龟兹学术研讨会将在新疆阿克苏市召开。  相似文献   

4.
黄慧芬 《风景名胜》2021,(5):0073-0073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亟须解决的城市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拥堵、公共空间不足等。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将“公园城市”理念作为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本文通过对“公园城市”概念的分析解读,讨论运用这一理论进行城市设计和开发需要考虑的要素,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为其他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城市现代化的竞争,既是城市建设的竞争,更是城市品牌和文化的竞争。盐城全力打造“东方湿地之都”的品牌城市,使“东方海盐文化”、“东方红土地文化”和“东方湿地文化”等独具特色的文化积淀元素融入其中,提高了城市品位,增强了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带动力。  相似文献   

6.
南明河整治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先进旅游城市”、“国家循环经济型生态试点城市”等重大消息,每一位政协委员都会为之欣慰和振奋,一种成就感的热流传遍全身。  相似文献   

7.
2003年12月25日中共贵阳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建设“大贵阳”战略的决定》,提出了“实施发展先进文化工程”,也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塑造城市精神、创作文艺精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和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为重点,进一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  相似文献   

8.
《风景名胜》2011,(6):59-61
几年前在几个朋友的帮助下,策划人汪恒成立了一家“城市探险”旅游公司,旅游的项目就是提供城市探险服务,他还在网上建立了一个“城市探险”的网站,并将网站和本地许多热门的论坛及高校网站进行链接。  相似文献   

9.
张晓 《陕西史志》2003,(3):38-41
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推动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极大进步,使现代社会进入了信息化发展的阶段。社会的网络化使“数字经济”、“数字城市”和“数字地球”等一系列概念不断涌现。“数字城市”作为城市信息化的目标,已经受到政府、专家学的极大关注。“21世纪数字城市论坛”先后在北京和广州召开。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投入到“数字城市”建设之中,纷纷喊出了数字北京、数字上海(上海信息港)、  相似文献   

10.
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云 《攀登》2002,21(6):93-97
现代化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社会。城市的现代化 ,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  中 ,文化生存 ,是城市生存的前提和条件 ;文化发展 ,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只有重视城市文化建设 ,才能加快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才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1.
荀文华 《风景名胜》2021,(7):0056-0057
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全球气候的变化 [1],“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目标。本文结合具体的项目案例——《临沂北城二期城市控规优化及城市设计》,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发展理念,以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为指导,结合雄安新区规划的研究,尝试构建一套适合临沂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用于指导临沂城市的发展,这对新时期城市的规划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何林飞 《风景名胜》2021,(6):0287-0288,0290
公园城市建设体现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基本社会矛盾转变的体现,对接国土空间规划中对空间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与城市空间形象塑造的内容,有利于推进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在对建设“公园城市”重要性意义分析基础上,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总结了公园城市的建设方法,阐述了公园城市建设的两个重要转变。从区域、城市、社区等三种空间尺度,分析了不同层级的“公园城市”建设路径中建设目标与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13.
室内城市     
《南方人物周刊》2010,(20):14-15
“室内城市”是指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城市中,建设一种大范围的封闭环境的建筑。在这个封闭环境中,人们可以调节室内城市的环境气候以满足人类适宜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4.
"后社会主义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空间的分化与极化是当代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经济转型伴随了社会分异程度的增加,带来新的社会空间结构。对于中国城市社会空间转型的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之际,但对于处于东欧和前苏联的所谓“后社会主义城市”(Post-socialistCities)的研究尚缺乏比较与借鉴。本文通过对“后社会主义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综述,探讨了这一类城市在新的政治经济背景下新的社会极化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市场的出现和福利体系的重构造成了普遍的社会空间分异程度的增加,这类转型城市的社会空间表现出多元多样的空间分异格局。  相似文献   

15.
李嘎 《中国地方志》2012,(6):55-62,5
明清时期山西的城市洪灾普遍而严重,曾遭受洪水冲击的城市达到62座。地方社会的防治措施大致可以归纳为“拦”、“疏”、“蓄”三类。具体而言,“拦”,即在城郊修筑拦洪堤堰以障水,这是明清山西城市防洪的主要措施,其中某些城市堤堰的筑造技术值得关注;“疏”,即通过开凿水口、疏浚城壕及新凿河渠等手段,使洪水远离城区;“蓄”,就是在城内利用既有低洼之地或新凿陂池,以蓄积雨洪。以上举措并未能彻底改变山西城市洪灾普遍且严重的状况,探究起来,城市的地理坐落、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的水土流失、城市建成区的扩展等,是不容忽视的三大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文理 《福建史志》2002,(2):12-14
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形势下,中共福建省委为了“利用和平民主运动”,发展党的组织,“加强城市工作”,于1945年8月成立了中共闽江工作委员会,积极拓展党在城市的工作。1947年1月,闽浙赣区党委决定将闽江工委改为闽浙赣区党委城市工作部,以负责开展东南各省的城市工作。城工部成立后,围绕着开辟第二战场的任务,将党在城市的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效地配合了党领导的游击战争。然而,正值城市各项工作如火似荼进行之时,却发生了令人扼腕痛惜的城工部事件。  相似文献   

17.
1891—1938年青岛城市功能和形态初步形成。在城市功能方面,德占时期形成了居住、休闲、行政、交通、工业、军事等多组团的城市格局。第一次日占时期城市组团功能渐趋复合,城市实力大幅增强。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管理时期受西方城市规划建筑思潮的影响,城市功能进一步拓展。在城市空间结构形式方面,受“线性城市”理论、弗里池“未来城市”理论及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影响,形成了沿铁路和港口的交通线纵轴及海岸线横轴线性分布的功能组团和明显的三层城市功能圈层。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关于城市地理的研究成果已经相当丰富,但是将文化地理与城市地理相结合的研究尚不深入,笔者在完成加拿大政府FEP项目所资助的“加拿大文化地理”课题时,受北美地理学家影响,对加拿大许多城市中的“民族岛”进行了调查。“民族岛”的概念为国外学者创造,在近些年来出版的汉译人文地理著作中和国内学者编著的人文地理、文化地理著作中,已对“民族岛”作了粗略的介绍。“民族岛”是指在城市或乡村中某一民族的聚居区,这一聚居区必须在文化的内外特征上与其周围地区有鲜明的区别。本文拟以加拿大蒙特利尔“民族岛”的产生、分布和形成原因,引出城市地理和文化地理研究中应予重视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19.
杨剑龙 《史学月刊》2007,(5):110-110
2007年3月31日至4月2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研究院在上海师大举办了“上海与东京城市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日学者4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收到论文20余篇,论题涉及城市空间结构、城市改造之路、城市现代化发展、城市教育、城市政治思想、城市社会制度、城市公益性文化体系、城市文化价值观、城市法文化意识、城市防灾研究、城市民俗研究等。会议提出了诸多问题,如什么是成功的城市改造,老城与新区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城市空间背后的文化如何延续与创新,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如…  相似文献   

20.
近代武汉城市发展的历程表明:开放的环境以及它所导致的开放的经济与城市化是武汉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因,而善于应对、勇于创新则是这座城市完成现代转型的主要动力。如果说江汉交汇、九省通衢的自然禀赋,使汉口得以以商名世,那么,在开放中的创新发展则使武汉由一个面向内陆、器量狭促的“船码头”变成为一个面向世界、气宇伟岸的“东方芝加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