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文史天地》2009,(1):71-71
秦朝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从低到高”:1公士,2上造,3簪袅,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长,11右庶长,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驷车,18大庶长,19关内候,20彻候。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是在商鞅变法中,商鞅设立的。目的在于提高秦军战斗力。  相似文献   

2.
1981—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凤翔县马家庄发掘了一号建筑群遗址。这座遗址规模宏大,布局谨严,保存完整,各建筑物内部的寝、室、厅、堂、阶、庭等结构的轮廓均清晰可辨。据专家们研究,认为它是春秋时期秦国公室宗庙遗址,我想这个结论是不错的。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盛行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宗族组织。这是一种政权和族权、君统和宗统合而为一的特殊的社会组织。宗庙制度是宗族组织形态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当时反映和维护宗族制度  相似文献   

3.
社会生活中,究竟什么代表尊贵地位的标志呢?孟子说:代表尊贵爵位有两种,一种是天然的爵位,称之为“天爵”;另一种是人为的爵位,称之为“人爵”。“天爵”就是仁、义、忠、信的道德精神,乐善好施的君子人格等等,是发自人的本性的,天然的,令人尊敬的内在品质。“人爵”古代就是公卿大夫的头衔,现代就是部长局长的级别,这都是后来人为制定出来的。古代君子社会,人们不求“人爵”,只是一心修养自己的“天爵”。等到“天爵”修养到家,“人爵”也就自然而然随之而来,落到他的头上。在那时,修养“天爵”才是根本目的,“人爵”只…  相似文献   

4.
西周爵位制度是公卿大夫士四级爵制。金文册命礼仪中赐旂,写作"Х旂",有时也以某一专有名词表示。在西周册命赐旂礼中通帛旜类的高等级是"朱旂",相当于卿士级,更高的当为"朱旂二铃",可能是公级的主政大臣;画有蛟龙类的"大旂"属王朝卿士,在诸侯中则为元侯类的大国诸侯;通帛旜类的次等级是"赤旂",是一般诸侯的旗帜;通帛旜类的"大白""小白""淑(素)旗"是小诸侯所赐旗帜。西周金文册命礼中赐旂常见"旂"或"銮旂",因属泛称而不知其对应爵称。金文中常见"銮旂五日""旂五日""旂四日",应是"五星""四星"的特殊表达法。"旂五日"应即古文家所说参宿五星,象征"熊虎",象征大夫类爵位;"旂四日"应即虚宿四星,象征龟蛇之"旐",象征下大夫士类的爵位。  相似文献   

5.
钟离国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华东 《安徽史学》2011,(5):117-122
近年来有关钟离国的考古发现证实了春秋时期钟离国的存在,从中可解析出大量相关历史文化信息,弥补了文献的不足。从钟离国遗迹、遗物出发,结合文献材料,说明春秋钟离国可能为楚之封邑,在金文中可考世系仅有五代。钟离国埋葬方式另辟蹊径,殉葬风俗根深蒂固,用土颜色意味深远,文化上深受阴阳五行观影响。其文化表明该支钟离国族可能源自东夷地区。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古史的氏族时代——应用长时段理论的一个考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 ,中国古史的氏族时代应当是与编户齐民时代相对应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代。它滥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经过新石器时代到夏商时期有了比较充分的发展 ,至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大量涌现宗族 ,氏族时代进入了新阶段 ,氏族时代在战国时期临近尾声 ,秦王政统一六国标志着氏族时代的终结。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理论可以启发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古史的一些重要问题。先秦时代的社会形态 ,与后世有很大差异 ,这些差异的形成原因为深层的社会结构形态所决定  相似文献   

7.
一、窦大夫祠概况及历史沿革窦大夫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贤大夫窦犨而建的祭祀建筑,也是历代地方守臣及百姓祈雨的场所。祠堂位于太原市西北25公里尖草坪区上兰镇,坐北向南,背靠烈石山,西南依傍汾河、与冽石寒泉相连接,东与保宁寺、观音阁。  相似文献   

8.
西汉的功劳 阀阅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功劳行赏罚”,这是春秋、战国以来,推行军功爵制的一条基本原则。商鞅变法所宣布的“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便是这一原则的具体贯彻和落实。根据《商君书·境内》和《睡虎地秦墓竹简》的资料,我们知道秦曾建立一套“劳、论、赐”的赐爵程序,就是根据将士建立功劳的大小,经过评议,赐给不同爵位和田宅、封邑的程序。在汉代也完全继承了秦代的赐爵程序。根据《史记》、《汉书》、《后汉书》、《居延汉简甲乙编》的资料研究,汉代以功劳为依据的赐爵手续,比秦代更完备,或者说有新的发展,它不仅适用于赐爵制,  相似文献   

9.
论明清时期宗谱家法中植树护林的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宗谱家法是谱牒的重要内容 ,它是宗族社会的民间法规行为 ,是宗族成员行动的规范 ,对宗族成员的行为起约束作用。提倡植树护林的绿化行为是宗谱家法的内容之一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体现了古代宗族追求林木绿化景观的景观生态思想的行为 ;2 .体现了古代人提倡植树的绿化行为 ;3.体现了古代人禁止毁林的护林行为。文章认为风水意识的风靡盛行 ,是古代宗族族规家法中提倡植树护林的根本原因 ;山林的宗族经营 ,是产生宗族植树护林行为的重要原因。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的现代社会里 ,仍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沧桑》1995,(3)
据《中国姓氏寻根》记载:“柳姓源出于黄帝二十五子之一的姬姓。到春秋时期的鲁孝公(前796—769)时,有个儿子叫公子展,展的孙子无骇以祖父名命氏,称为展氏。展无骇的儿子叫展禽,字季,曾在鲁国任士师。……展禽的封邑在柳下,死后溢为惠。……柳下惠的子孙,后来便是柳氏。”  相似文献   

11.
《左传·成公六年》有这么一段关于春秋时期晋国迁都新田的记载: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国利君乐,不可失也。”韩献子将新中军,且为仆大夫,公揖而入。献子从。公立于寝庭,谓献子曰“何如?”对曰:“不可,郇、瑕氏之地土薄水浅,其恶易。易则民愁,民  相似文献   

12.
岳麓秦简中有关于"有爵寡"的律文,其他秦汉简牍中也有"大夫寡""上造寡""关内侯寡"的记录。"大夫寡""上造寡""关内侯寡"应是具体称谓,"有爵寡"是泛称。秦及汉初"寡"有"寡夫""寡妇""寡子"三种含义,"有爵寡"的"寡"应是寡妇。"有爵寡"应为"有爵者之寡"即有爵者的寡妇,而不是"有爵且寡",即自己拥有爵位的寡妇。"有爵寡"的产生当与女户的存在有关。"有爵寡"都只记名而不记姓,正是爵为丈夫所有的表现。"有爵寡"不能改变秦及汉初"妇人无爵"的传统认识。至迟到孙吴时期,"有爵寡"已被女性有爵者所替代。  相似文献   

13.
徽州老祠堂     
潘小平 《江淮文史》2005,(1):162-169
如果你前往徽州,那么你会发现,在徽州的各个村落之中,耸立高出普通民居的最雄伟高大的建筑,就是祠堂。祠堂是全宗族或是宗族的某一部分成员共同拥有的建筑,它同时又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因此和一般的民居相比较,要高大气派得多。  相似文献   

14.
张家山汉简所反映的二十等爵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奏谳书》中保存许多二十等爵制的资料 ,大多为传世文献所未载 ,较详细地反映爵位之等序划分与权益、拜赐与削夺、继承与转移及其与减免刑罚的关系等。二十等爵可划分为侯、卿、大夫、士四大等级 ,五大夫以下属编户民。承秦制 ,在治安事务中以斩、捕罪人的多少拜赐爵 ,生捕为上 ,失职夺爵。详细规定爵位的继承关系 :包括继承的爵级、继承人的顺序、继承的时间。有爵者享有法律特权 :凡加害于高爵的刑事责任人须加刑 ,有爵者可按一定的条件减、免、赎刑罚 ,但犯不孝等有违伦理的罪行及执法犯法、官吏监守自盗等不得以爵减免  相似文献   

15.
秦博 《安徽史学》2015,(5):27-34
明代公、侯、伯勋爵承袭遵照一套完整的勘验制度,以诰券、宗图为准,由五府、吏部执行。在这种制度的整肃下,勋贵家族组织在形式上向上古封建宗法礼制靠拢,部分族众的宗族意识不断提高,明皇朝的统治秩序与政权合理性亦借此彰显。但随着明代中后期勋臣家族生齿日繁,兼之勋爵袭封制度出现纰漏与畸变,勋贵子弟争袭爵位的现象频繁发生,宗族的秩序性受到冲击,勋臣宗族组织僵化复古,依附于国家强权而缺乏自我调节功能的特性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看法认为中国古代宗族是封闭的、硬化的、僵死的血缘集团。虽然这揭示了宗族的部分特征,但是无助于说明宗族组织为什么能够适应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并延续几千年之久。于是,我们有理由认为过去对中国古代宗族基本特征的认识未必准确,应该重新加以探讨。从宗族的组织结构、类型、职能等方面入手,我们发现其基本特征具有与传统看法相反的一面:即惊人的伸缩性或可变的不稳定性。这是它之所以蕴含着顽强生命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王善军 《安徽史学》2013,(1):91-102
在唐宋变革的社会大背景下,宋代宗族处于明显的变动过程中。这种变动过程,在不同区域内又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北方地区传统上是宗族势力相对比较强的地区,但进入宋代,宗族形态相对松散,在新式宗族组织形态建设方面,明显落后于东南地区。其特点是:崇尚同居共财,注重亲族间的经济互助;祖先崇拜观念较强,注重宗族成员间的亲情关系;宗族关系与乡党关系相纠缠,血缘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相纠缠;富贵家庭在宗族中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东南地区在宋代"敬宗收族"宗族组织的建设方面表现突出,新的组织方式和手段不断涌现并得以迅速发展,比较明显地具有以下特点:宗族聚族而居比较明显;宗族公有财产建设成效显著,注重以经济手段收族;宗族组织手段较为齐备。四川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历史原因,在宗族发展方面有其自己的特点:宗族内部具有较强的人身依附关系;宗族注重在社会上的等级地位,有较强的门阀等级意识;宗族组织手段相对齐全。宗族发展的地区差异,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唐中叶以来社会经济关系发展的不平衡,传统政治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影响,人口迁徙带来的多种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和经济开发情况不同对宗族社会功能的不同要求。  相似文献   

18.
清明会是华北乡村比较普遍的宗族组织和宗族活动。河北栾城县寺北柴村的清明会比较典型,同一个宗族以"院"为中心有若干清明会,它强化了宗族分化的局面。清明会的组织方式是平等与不平等并存。它既保证了普通族众参与祖先祭祀和聚餐的权利,又在管理架构上维护了精英群体的支配地位。与此相对应,清明会在实际运作中,既要满足宗族福利的需要,同时也不得不追求经济效益,以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清明会是透视华北乡村的宗族结构与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角度。  相似文献   

19.
马新  齐涛 《史学集刊》2012,(4):3-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是中古宗族势力发展的顶点,也是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各王朝在巩固与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虽然必须借助于宗族与士族势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它们都与异己的宗族与士族势力进行着强力的较量,并开始清理宗族势力在乡村社会中的根基。就其宗族政策而言,魏晋以依托为主,南北朝以收拢为主;收拢之力度南不如北。至隋唐时期,旧式宗族逐渐消解,新式宗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隋唐王朝则从制度上完成了对宗族这一社会力量的有效分解与钳制。在隋唐宗族政策的冲击下,中古宗族的政治与军事功能逐渐消退,经济互助功能以及血缘凝聚力的效能与影响明显逊于前代,宗族威权发生蜕变,开始了向近古新型宗族的演进。  相似文献   

20.
<正>一、宗族结构与古镇空间(一)"宗族"与"房"1、宗族宗法等级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块基石,它早在以西周为代表的中国奴隶制社会中就已确立。"宗族"是一个有确认的共同祖先、统一的祭祀仪式、共同的财产、并可分家族、房份、支系等组织系统的继嗣团体。宗族观念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西周、春秋时简称"宗",中国史学家陈寅恪早在191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