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州两题     
大苏州素来听说是小苏州。苏州城小,巷小,园林小。苏州的周围密布着周庄、同里、甪直等诸多江南小镇。苏州的工艺品尽是些小玩意。苏州的女子也似乎长得娇小。作家范小青说,苏州只有巴掌大。在北京,我看到一家餐馆名"小苏州";在南京,以"小苏州"命名的糖果店有三家,一家在新街口,一  相似文献   

2.
正"园本课程的开展,让苏州文化走进了幼儿的世界。在苏州这块充满文化气息的土地上,我们要科学选择苏州文化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对苏州文化产生热爱感、亲切感,使苏州文化真正走进幼儿世界。"一、科学选择苏州文化作为教学内容苏州文化是一个大宝库,里面的东西数不胜数。但对五六岁的幼儿来说并不是所有知识他们都能接受,因此需要  相似文献   

3.
“老苏州茶酒楼”在苏州的酒楼饭店中当排列第几?没人作过调查统计。但因为它是著名作家陆文夫开的茶馆,且是地道的“苏式”,于皇,“老苏州茶酒楼”便成为苏州传统饮食文化的一个窗口。“美食家”为你点将苏帮菜,老苏州茶酒楼当姓苏。以一部中篇小说《美食家》驰名海内外的陆文夫,对于苏州传统的饮食文化自有一番独到的研究。而在他发起建造的老苏州茶酒楼,更是集正宗苏帮菜肴、点心之精华,甚至散落于苏州民间之菜系。这座位于苏州古城区东南角十全街上的老苏州茶酒楼,为一座约六百平方米的仿古建筑。抬眼所见,门楣上方高悬一丈余…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有人问:"为什么那么多人想来苏州?苏州到底好在哪里?"相信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苏州。不管你对它的印象是姑苏城的小桥流水,还是千百年来的文人墨客。总有一点,是除了苏州其他地方都所给不了的。苏州的风景太美、名人太多、美食太难忘……这么多样的苏州、这么长历史的苏州,你根本无法以几千、几百的文字来把它描述完。苏州的一切像一幅绵延了几千年的画卷,写不尽,更画不完。所以,现在请你把苏州遗忘,走进春  相似文献   

5.
吴地织女节     
苏州盛产丝绸,据史书记载,在西周时期我们苏州已经开始养蚕缫丝了。明清两代政府都在苏州设立了织造局,与南京杭州并称全国丝织业三大基地。  相似文献   

6.
潘裕钰男,1944年5月生于江苏苏州。1962年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肄业。196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工艺美术专修班。1973年起在苏州京剧团任舞美设计,1980年在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搞创作设计、1984年起独立组建苏州版画艺术创作研究室,任副主任1992年成立苏州版画院任院长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苏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潘裕钰先生早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擅长版画制作。作戏剧人物画也有20余年的经历,他从速写入手,用中国画的笔墨造型手法来塑造既有舞台气…  相似文献   

7.
张晓旭 《南方文物》2002,(4):97-102
苏州文庙、府学创建于北宋景祐二年(1035),是北宋第一所官办州府级学府.创建者是闻名遐迩的政治家范仲淹.范仲淹,苏州吴县人,官至参知政事,当时他为了培养家乡人才,相中了苏州城内的风水宝地“卧龙街“(今人民路),在此创办了苏州文庙府学,这也是苏州历史上第一所官办学府.……  相似文献   

8.
胡经甫,原名胡宗权,笔名胡烈,广东三水人。其父胡松圃因不满于旧式家庭,在香港皇仁书院毕业后便“闯荡江湖”,到外地谋生,先后在厦门、上海、苏州等地任教。1896年,胡经甫出生于上海,次年其父任苏州省立高等学堂英文总教习,全家迁到苏州,胡经甫便在苏州长大。  相似文献   

9.
秋子 《风景名胜》2008,(8):80-81
在苏州,有雨的日子总能营造出一份别样的恋情。一把油纸伞,一条湿淋淋的青石老弄,我的梦便沉浸在苏州老弄堂里了。在苏州诸多的老弄堂中,太监弄是一条充满诱惑的美食之弄。所谓"天堂是苏州,吃煞太监弄",说的就是太监弄的美食。  相似文献   

10.
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推进,苏州段也不例外。作为一个在宝带桥附近出生、喝运河水长大、长期和大运河打交道的苏州人,我见证了40多年来大运河苏州段的发展变化,并参与了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建设的报道和文化挖掘工作。见识运河1972年我生于苏州葑门外小集镇郭巷。这里离葑门直线距离只有6公里,相传系苏州外城(郭)所在地,因此得名"郭巷"。集镇一带是典型的江南水  相似文献   

11.
《江苏地方志》2009,(2):43-43
在做好《苏州市志》这一长线产品的同时,苏州市志办以出好地情书、打造新品牌的形式。努力实现方志工作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的作用。针对社会对吴文化的日益关注,将陆续编辑出版老照片系列之《苏州百姓》,从凡人小事中反映苏州改革开放成就的《名城印迹》,普及苏州地方历史文化知识的读物《苏州诱惑》,从人文角度反映苏州地理面貌的《苏州山水》以及《史料选辑》第35辑。同时,  相似文献   

12.
苏州市目前已在原有综合性博物馆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苏州碑刻博物馆、苏州戏曲博物馆、苏州民俗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和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等五个专业博物馆,初步形成了一个能够反映苏州这一文化古城历史发展风貌的博物馆群体。随着学科分工的趋势和社会主义文博事业的发展,今后势必将有更多的城市和地区建立起各种门类的专业博物馆,形成不同规模的群体。因此,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分析和研究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在博物馆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其现实和长远的实践意义。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结合苏州博物馆在苏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博物馆群体中所处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闲情苏州     
被“SARS”耽误了一年之后,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就要在苏州召开了。这是中国第一次承办“世遗”大会,苏州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对苏州古典园林的评价是:”苏州古典园林摘取最具多重价值的国际名牌,  相似文献   

14.
晓明 《贵阳文史》2005,(4):33-34
2004年6月,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苏州召开,《苏州晚报》记者石弥以独特的采访手法,让旅居苏州的贵阳人谢孝思坐在轮椅上,推着他“游”苏州古城,讲述古城的建设和保护的历史故事,并以《世纪老人与千年古城的对话》长篇通讯在《苏州晚报》上连续5天以5个整版的版面进行宣传。该文在结尾的文中叙述道:“缓缓推进的轮椅拐入学士街,经‘锦绣天堂’,进入‘茶人村’,在胥门古城墙广场停下来……  相似文献   

15.
<正>自公元514年,伍子胥奉吴王阖闾之命"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构筑大城苏州于江南原野,这拥有独特地理和文化环境的苏州,就成为江南的一座文化重镇。苏州在晚清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十分特别,文人众多,考取功名的也多,多到可把文化优势转化成为政治优势。苏州出了不少朝廷高官,仅光绪年间就有潘祖荫、翁同龢和两位苏州籍军机大臣。还有苏州出  相似文献   

16.
<正>曹雪芹对苏州情有独钟,苏州的风物人情常常流露在字里行间,诸如苏州女子、唐伯虎的艺术、昆曲家班和苏州评弹、苏绣台屏、贡品花露、泥塑捏像等,这些苏州文化元素成为读者体验《红楼梦》的视角之一,既是曹雪芹与苏州交集的记忆闪回,也是他为《红楼梦》营造出的苏州蜃景。不管是“实录其事”的创作原型,还是“假拟妄称”的精神寄托,是辛酸的经历演化为梦幻的故事,还是荒唐的文字反映出本质的真实,都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表达,也是我们对《红楼梦》无法挥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正> 苏州,古称吴,早在春秋时,吴自曾在这里建都,然而苏州的得名,却要迟至隋开皇十三年(593)取州西姑苏山为名,改吴州为苏州。明清两代苏州是府名,治吴县,现在的市区分属吴、长洲两县,后来又从长洲县分出一部分设元和县·民国废府存县,三县合并为吴县,民间习惯仍称吴县为苏州。解放后设苏  相似文献   

18.
1935年到1937年之间,我在苏州做新闻工作;1947年到1948年之间,我又在苏州做过一个时期新闻工作。相隔10年,一在抗战之前,一在抗战之后,但到现在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就现在的回忆,写下一点当时的情形,以响应征集文史资料的号召。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论历史,苏州要比上海早得多了。上海的兴起和南京成为国民党政府的首都,这使得苏州相形见绌,她逐渐成为内地的一个中等城市。但是无论如何,她仍不失为江南的文化中心,闪耀着她特有的光辉。在抗战以前,除了上海、南京之外,在京沪线上,苏州的新闻事业也比较发达。1935年时,当时苏州有以下几…  相似文献   

19.
<正>朱栋霖教授在《苏州,引领江南风骚500年》中指出:“在中国,没有一个城市有像苏州文化艺术那样丰博全面,又独特而典型,具有鲜明的吴文化—江南文化美学特色。”在苏州文化艺术里,昆曲是解读诗意苏州最重要的钥匙之一。苏州诗意盎然的景与人的背后,是不同于北方文化“先质而后文”的“质有而趣灵”,是审美精神的自我觉醒、刚柔并济的文化底色、雅俗共赏的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20.
正苏州因地处太湖之滨,四周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致使水运成为苏州商贸运输最主要方式。早在唐宋时期,苏州古城水陆城门外商贸就已相当繁荣。伴随着古城水陆城门外贸易的发展,苏州出现独具特色的"商业行话"和"数码隐语",为当时商业昌盛创造了基础,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苏州"商业隐语"的工具作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如今主要发挥史料价值、记忆价值、语言价值以及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