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书画缘     
朋友们看到我近来常有书画作品参加展览,得知我加入了江苏省美术家协会,感到很惊讶,不知我是何时玩起书画来的。有人还打电话来问,说北京、上海、广州的报刊上发表有“孟济元”的书画作品,那人与您同名同姓,您可认识?  相似文献   

2.
三门峡出土铜器二、三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三門峽水庫建筑工程中,在上村岭地带,发掘了不少的古墓。其中有好些周代的墓,出土了不少的銅器。我不會参加发掘,詳細的发掘报告也还未見发表。我只看見了一些銅器和一篇"簡报"。我現在想就銅器中值得注意的三几件,特別提出叙述一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炎黄春秋》杂志社的同志们:因参加一部辞书的审读,加之社会活动较多,许久没有联系了。不过我作为贵刊的一个忠实读者,杂志还是逐期翻阅的。今年以来,《陈布雷、陈琏父女分道扬镳》、《李锐与〈庐山会议实录〉》、《“文革”中胡愈之等痛切晋言前后》、《西路军的失败与陈昌浩的检讨》,以及《“扬州出美人”背后的血泪史》等,读后都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当然,也有我个人认为的平平之作,至于文章中的瑕疵也时有发现。不过我已注意到三期有“更正”发表,四期的“编读窗”又订正了两篇文章中的错讹。这倒使我这个爱挑毛病、爱提意…  相似文献   

4.
奇遇     
《世纪》2014,(1)
<正>人一生中,常常有些不期而遇的缘分,值得记忆和玩味。我十六岁那年,在一个刊物上发表了一篇短文,该刊物是当地一批进步文化人创办的。创刊后召集一次颇大规模的座谈会,也邀请我参加。我这初出茅庐无名人士,比之场上人物,像个小孩子。我自惭形秽,默默坐在角落里。场上都是当地有名有学问的文化先辈,除了那个主编外,其他都不认得,我很尴尬,很想  相似文献   

5.
彝族民谣《我有大石岩》发表以来,流传甚广,多次被人们所引用,但仔细查对记录稿,发觉这首民谣尚不完整。作为这首民谣的记录者,有责任对它加以补正。这首民谣,是我一九五○年记录的。记得,当时中央民族访问团到楚雄慰问各族人民,楚雄州各族人民举行盛大的欢迎会,永仁县的彝族人民也派代表来参加。他们载歌载舞,放声歌  相似文献   

6.
一 1980年春天,丁玲在北京协和医院作了乳腺癌的切除手术。夏天,她应江西省有关部门的邀请到庐山疗养。这时候,我为参加全国高等学校文艺理论教学学术讨论会,也上了庐山。她知道我要上庐山,便让女儿和女婿托我把家里九寸黑白电视机捎去。送去电视机的时候,我告诉她:“我的同学当中有人读了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你关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重印前言》,很有意见,说你为什么直到今天还要强调自己对毛主席的那种感情,如说这本小说也是为他老人家写的呀,在写这本小说的时候是怀着战士冲锋时的那种感情,喊着‘为了毛主席,冲啊!’等等。人家…  相似文献   

7.
正"加油!"这两个平凡而又简单的字眼儿,就是我爸爸的口头禅。从小到大,爸爸的口头禅伴随着我的成长。在我的记忆中,爸爸的这一句话,鼓励了我无数次。记得有一次,我们江海小记者参加了一次卖报活动,写一篇作文,写得好的可以脱颖而出,在《江海晚报》上发表呢!我抓住这个机会,费尽  相似文献   

8.
1979年11月,我突然接到参加《长江艺》小说创作培训班的通知。说突然,因为当时我已年过40,仅仅由于爱好,曾在那年7月的这家学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小说《不要靠拢我》。虽说是坛圈外人,但我知道在“唯楚有才”的湖北,发表过一两篇甚至更多作品的业余作遍地都是,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比  相似文献   

9.
汪谦干 《安徽史学》2006,(4):128-128,95
近日我拜读了曹天生教授点校、整理的<王茂荫集>,颇有感慨.我与曹教授是1990年相识的,那时我们作为研究中共党史的同道,共同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此后,我们又同受徐则浩先生邀请参加<新四军军部在皖南>一书的编写,学术上相互有更多的了解.我知道曹教授过去主要研究中共党史,在此领域颇有成就,发表过不少论文.但近年的学术视野进一步开阔,先后撰写、出版了<中国宣纸>、<中国商人>、<19世纪俄国布道团驻北京人员关于中国问题的论著>等著作,这次又点校整理<王茂荫集>.从这些书里我发现曹教授有浓重的家乡情结.他是皖南泾县人,所研究的课题大多与皖南有关,或由此延伸.如他以较多精力研究新四军,是因为新四军发展初期集结皖南、军部也在皖南;他研究宣纸,是因为宣纸主要出产皖南,特别是泾县;他研究中国商人,是因为徽商曾独树一帜,影响中国几百年;而王茂荫也是皖南歙县人.  相似文献   

10.
本刊第三期发表了一篇"把头余风",读后我也有同感。"把头余风"中所说的"垄断资料",是指某些负责人而言。这是"把头"的类型之一;因为只有"头"才"把"得住。在有些地方,这种风似乎还有另外的一种。例如在江苏考古界中,就存在些不光采的"歪风":自己根本没有参加这项考古活动,但利用工作关系,只要报告一到手,就先人一步的送去发表,不管有无错误,稿费到手,便万事大吉。  相似文献   

11.
正1978年3月,《红旗》杂志编辑部交给我一个任务:约请老作家周立波同志写一篇关于作家必须深入生活的文章,用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6周年。当时我的心情很不平静,因为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这位久负盛名的老作家的名作《暴风骤雨》就是我最喜爱的作品之一,而他也成为我最崇敬的作家之一。那时候,我一边读着他的  相似文献   

12.
商品化、资本主义化及其他——与黄宗智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宗智先生在《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一文中,结合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方法论问题,读者很受启发,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愿意提出来与先生商榷。我不是研究中国经济史的,但对资本主义起源问题、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问题,特别是有关的理论方法论问题很感兴趣,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参加这次讨论,并求教于黄先生和其他海内外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3.
各位同志、各位先生: 首先我代表陕西省人民政府,代表陕西人民,欢迎来自我们国内各个省的,包括台湾省的,以及来自国外的各位学者、专家、先生。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秦文化研究会成立暨秦俑研究第三届学术讨论会。我也祝贺这次会议圆满成功! 我今天很高兴来参加这次会议。自从我走上政府岗位以来,参加学术活动的机会比较少。今天有机会来参加这样一次学术讨论会见到了许多省内外以及国外的专家学者还有许多过去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今天稍稍谈几句我个人的感想,供各位参考。秦文化研究对于弘扬我们国家民族文化,是很有意义的。这一点刚才好几位同志都讲到了,我很赞同。秦文化研究对于我们陕西人来讲,更  相似文献   

14.
忆旅说悬     
北京大学在百年校庆时搞了不少的活动,其中中文系安排了一个关于纪念民俗学田野踏勘80周年的座谈会,座谈会规模不大,档次很高,北大的何副校长、教育长以及系的主要领导参加了,民俗学的泰斗钟敬文先生也到了会并即席发表了演讲。我亦滥竿充数在被邀请的代表之列。那次会上所探讨的学问我没有记住什么,却记住了北大领导告诉我的。一位北大的学子。在妙峰山风景区附近的滴水岩采风时。不幸遇难。这让我触发了很多想法。在人们的印象中,旅游就是消遣,就是娱乐,绝然不会将旅游与什么危险联系在一起,然而事情偏偏与人们的愿望有不一致…  相似文献   

15.
徐琳 《丝绸之路》2022,(3):54-57
<正>非常感谢冯玉雷老师的邀请,本来这个事情我是不应该参加的,因为我在齐家玉器上面研究的不太深,因为以前曾经为了参加齐家会议,我把故宫所藏的齐家玉器,仅仅挑选了齐家的玉璧,做了一下发表。因为我们东西太多了,实在没时间再深入研究,不过实在盛情难却,感谢冯老师的邀请,在此把故宫所藏的齐家玉器给大家做一些分享。  相似文献   

16.
各位领导和同志们: 很高兴能有机会来参加陕西省军区召开的骨干培训动员大会。新的一年开始不久,在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各项工作千头万绪的情况下,省军区党委和首长下决心拿出三天半的时间进行军事志骨干培训,是很不容易的,反映了省军区党委、首长对军事志工作的高度重视。兰州军区上官平主任也莅会指导,表明了兰州军区对陕西省军区军事志工作的高度重视。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董健桥副主任也到会指导,刚才发表了很重要的意见,对我们军队修志很有启示和帮助。这次集训和志稿展评活动非常必要,也很及时。我代表全军军志办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1986年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在山东长岛召开第六届年会,湖南省博物馆的周世荣先生在一篇题为《湖南出土战国秦汉铜器铭文补记》的文章中发表了一件楚国铜量的铭文,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我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得以看到这一宝贵材料。去年,周先生在《江汉考古》1987年2期上又发表了《楚(尹阝)客铜量铭文试释》,吸取裘锡圭、李学勤、林澐、李家浩等多位学者的意见,对铭文做了很好的考释,但阅后感到有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1956年9月,中共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务工作很多,从各单位借调了不少同志参加会务工作。当时我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处工作,部里有一些同志被借调去,我也去了。记得我们宣传处(局级)的副处长张军和14级的大干事林路被调去参加写简报,去了会场;我参加会议文件、材料的校对工作。和我同去的有理论处的彭玲、编译组的陈绍廉,我们没有到会场,在中南海丙区(当时中南海分甲、乙、丙区)的一个办公室工作,我们食、宿也在  相似文献   

19.
年前,当年参加朝鲜谈判的林戊荪战友告诉我,1953年在西方出版的书籍中有两张我的照片。翻开这历尽沧桑仅存的孤本,半个多世纪前参加朝鲜谈判的日日夜夜恍若昨日。同人亦发现,在我国出版的正式文献上有彭德怀签字照片,我也在后排见证。从1952年到1954年,我是以板门店联合红十字会中方代表的身份参加朝鲜谈判的。当时也只有国际红十字会代表才可以进入对方占领区。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1935年生人,今年81岁。17岁那年,我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参加了有名的金城战役,荣立三等功两次。在战争中,我头上负过伤,腿上划过弹片,抓到过俘虏,也差一点光荣牺牲。每当回想起这段青春岁月,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1952年8月,我瞒着家人报名参加了志愿军,那时我还不满18岁。瞒着家人报名一是因为我有姊妹两个,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儿;二是因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