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物传说是以特定的历史环境为背景、以历史人物为中心所创作的故事。在历史发展中做过一定贡献的、在历史上产生过一定影响的或与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等有关联的人物,大多都有传说。人物传说与历史的关系可分为三类。其一,接近于史实,艺术加工较少,有程度不同的历史的可信性和可考性,可补充历史的简括厥文,往往被纳入文人笔记、野史甚至正史中;其二,纯属虚构和附会的,既无历史可信性也无历史可考性,但与历史有某些特定的关系,事出有因,并非毫无缘由的无稽之谈。往往是当时一种社会心理的反映,人们精神的寄托。其三,有真有假,有…  相似文献   

2.
正社会思潮是一定时期所形成的带有趋势性的思想观念。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形成,都与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社会问题、社会心理趋向相联系。在特定时期形成的社会思潮,是认识该历史时代的重要窗口,因此,研究社会思潮对于深入认识一个时代的历史特点具有特殊意义。譬如春秋战国时期所兴起的一些社会思潮,就很有研究之必要。以笔者浅见,春秋战国时期可以称之为思潮的思想趋势  相似文献   

3.
康佳  马忠 《丝绸之路》2013,(10):38-39
孙中山塑造国民心理思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进步思想理论。孙中山立足于对传统国民心理中自私、悲观保守、迷信自欺和推诿阴谋心理的批判,提出塑造天下为公、进取、开放、正义的国民心理。这些分析方法和构想,对当前我国思想建设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是概念,又是范畴。民族关系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它是人们借助于抽象力概括各个时期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过程和表现而形成的。它又必定联系当时实际,服务于社会实践。因此它在各个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民族关系的实质是各民族物质利益的矛盾和统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在古代,每一个民族都由于物质关系和物质利益而团结在一起……”“最文明的民族也同最不发达  相似文献   

5.
赵盼超 《文博》2007,(1):60-65
在中国古代,丧葬一直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丧葬礼仪的演化,直接反映出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死亡的认识。这种对死亡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人们对灵魂是否存在、以何种形式存在、灵魂与肉体是何种关系、亡人的灵魂是否对现世的人有影响的认识上。  相似文献   

6.
陈思思  张娇娇 《神州》2012,(8):257-257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具有制约作用。特定的语言总是反映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店名语言属于社会用语,火锅店名语言能够忠实地记录和折射社会生活,比较直观地反映语言系统的变化。本文以新乡市的火锅店名为例,探讨其反映的人们的审美取向以及所遵循的用语规律。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众心理作为一种不系统、不定型、自发的和比较直接的社会意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公众心理既是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因此,政府应从引导公众进行自我调适、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公众利益和提高政府合法性与公众认同感三方面对社会公众心理进行调适,实现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档案是一个在特定时间发生的事情的记录,并具有因果关系的形成。从原始社会到结绳记事,文字甲骨文、竹子、丝绸出现后,都是具体的材料为载体。直观地记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文中对办公自动化实施过程中与档案管理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论东汉中后期士人的群体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汉中后期七人群体的形成是儒家经学的极盛这一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东汉中后期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的成员通过心理和感情的交流,形成自己的群体心理,产生了心理相容、群体规范、群体凝聚、类化趋向等群体心理现象。它是我们研究东汉中后期社会状况与历史变迁的一个新的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的较长一段时间里,情感因被视为理性的对立物而受到史学家的冷落,他们将情感史归纳为人类用理性约束激情的历史,形成了以"文明化"为主旨的情感史观。20世纪下半叶,在心态史、心理史等史学潮流和多学科交叉的共同推动下,史学家开始将包括情感在内的心理因素作为观察、分析和阐释历史的维度。世纪之交,雷迪和罗森维恩等人通过吸收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成果,为情感史研究提供了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新的理论表明情感不仅拥有自己的历史,还对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它为探究历史上的情感规范及其背后的社会认同和权力运作机制,以及人们为维护、贯彻或对抗该规范所采取的手段等问题,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荀子的礼学思想是荀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反映出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荀子提出“礼三本”学说,将礼的内容置于天人、父子、君臣这三对基本关系之上,为每个人在以血缘宗法关系为核心的社会、政治关系中找到了特定的位置以及相互联系的桥梁;他通过对人性的重新界定,提出人性恶,为人以礼克己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他对社会组成的深入认识,对人“群”、“分”的相互依存关系的论证为礼是有差别的和谐这一内涵奠定了存在基础,完成了儒家“克己复礼”的内在逻辑演化。儒家礼学思想由此成为一个更加系统、完善的体系。在社会历史观方面,荀子在论述其礼学思想的过程中深入阐述了他关于人类文明形成、历史发展的动力及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纵横》2011,(7):5-12
风雨征程,红旗飘飘。红色的旗面、黄色的铁锤和镰刀构成的标识是人们最深刻的印记。无数的共产党人在她面前庄严宣誓,无数的重大历史时刻都有她屹立不倒的身影。然而,我们很少知道,在建党后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没有制作统一的旗帜。  相似文献   

13.
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特定形式的文化现象,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有宋一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璀灿的时代。在两宋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并举、传统文化与时代思潮共存、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特定社会环境下,使最能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体育文化呈现出特异色彩,在中国古代体育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体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历史过程,是近年来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这一课题的开掘深度,直接关系到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全部历史的研究和评价。本文拟对这个历史过程作一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叶开始的社会信息化已成为有必要加以研究的重大历史现象.社会信息化的由来有其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技术、理论和认知上的背景及动因;社会信息化自身不仅在当代世界史中据有一席之地,而且已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社会信息化进程给历史研究的对象、资料、理论、方法和手段等都打上深刻烙印.在现今信息时代,对当代世界史,进而对整个世界史展开深入研究时,不能无视社会信息化及其作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乔治忠 《史学理论研究》2020,(1):99-104,159,160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在学科结构中属于同一个二级专业,这其中反映了二者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探索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关系,首先应当跨过一个理念的门坎,即区分“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确认史学理论是对历史学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研究客观的社会历史。厘清这种概念上的区别与联系,大有利于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的研究。如20世纪80年代中历史认识论研究的兴起,即得益于此。这里,需要防止像西方某些史学流派那样割断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的关系,批判那种取消历史理论研究的说法。在当今,史学史研究的可靠成果,应是史学理论研究的基础。揭示史学发展的规律,是史学史学科与史学理论研究共同的任务,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的探索,大有学术开拓、理论创新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魏红 《民俗研究》2007,(2):186-191
方言与民俗具有共同的基础,即地域与居民。其中方言是民俗的载体,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离不开特定的方言词汇,一些方言词则直接陈述、反映民俗,与民俗事象紧密交织在一起。而历史文献里的一些方言词,能反映出文献所属时代和地域的风俗文化。《醒世姻缘传》是明末清初以山东方言为背景的通俗文献,胡适先生曾指出它是"一部最丰富又最详细的文化史料","将来研究十七世纪中国社会风  相似文献   

18.
香港两文三语的语言教育架构是香港特定的地理位置、政治、经济和人文、历史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对香港两文三语教育架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有助于人们加深对香港社会的了解,有助于探讨如何切实搞好香港多语教学和处理好多种教学语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丧葬礼俗起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丧葬礼俗起源初探刘曙光丧葬礼俗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和文化行为。作为人类文化传统中最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同时也是最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的一部分,丧葬礼俗往往是特定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以及特定精神世界的最集中、最生动的反映。因此,对于丧葬礼俗的研究,历...  相似文献   

20.
"认同"是个人对自我社会身份的认知,与特定社会群体的关系及归属感,是当代社会发展重要的心理保障。文化遗产与特定群体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需求紧密联系,在认同中起到催化和强化的作用。促进认同将对博物馆的收藏、研究、陈列、教育及观众服务等各项工作提出新的任务、带来新的活力。博物馆必须运用其收藏的文化遗产,揭示遗产蕴涵的多层面信息,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发展历程,认清自身特点,强化自我认同。加强公众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认同和国家认同,是当代中国博物馆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