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渤海横向传到日本的"渤海乐"是足以代表渤海国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其对渤海而言,则称之为"本国乐"或"本国之乐";其在他国(如日本)而言,则被称为"渤海乐"。第二,渤海纵向传给其后裔女真的"渤海乐"仍然是足以代表其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与横向传入日本的"渤海乐"性质相同;第三,南宋时期由金朝传入中原内地的"渤海乐"还是足以代表渤海国主体民族传统的音乐,其性质仍然未变。第四,从"渤海乐"的最早出处——日本六国史的第二部即《续日本纪》相关史料的考察,到中国正史《金史》、《宋史》中相关史料的检索,目前尚未发现足以对"渤海乐"性质产生怀疑的任何史料,更没有发现"渤海乐"就是"高丽乐"的任何证据。  相似文献   

2.
语言具有文化性,是文化的镜像,其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渤海国作为唐代的地方政权,偏安东北一隅,渤海国人名有"姓+名"及音译名字两种形式。在渤海国前期,虽以"姓+名"的形式为主,但音译名字占较高的比例。到了渤海国的中后期,渤海国人音译的名字逐渐被"姓+名"的形式所取代。渤海国人名字的某些用字反映了渤海国人对形容美的祈望、对德性美的追求、对福禄寿的憧憬及对儒释道的尊崇。渤海国人名的用字及其文化内涵充分反映了其对中原文化的"宪象"及认同。  相似文献   

3.
参与渤海建国的集团主要有白山靺鞨人、粟末靺鞨人、高句丽遗民.建国后经过大祚荣的开国时期、大武艺的对外扩张、大钦茂的文治和大仁秀的中兴,渤海成为多种族的国家.在渤海社会中起统治地位的种族是靺鞨族,被统治阶层也是以靺鞨族为主,靺鞨是渤海国的主体民族.在渤海国的历史发展中没有形成所谓的"渤海族",既然没有形成"渤海族",渤海国的主体民族不可能是"渤海族".  相似文献   

4.
1979年5月,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唐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农民孟繁荣在平整土地时,于距地表约0.6米深处发现一方印章。印铜质,方形,有柄,柄端残。边长6.3、厚1.5、高3.6厘米,重850克。印文为  相似文献   

5.
孙昊 《史学集刊》2017,(5):43-52
唐朝与日本传世文献中的渤海"首领"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之一,但已有研究在方法论方面存在误区。"首领"在封贡秩序的语境中,主要是用于指称四夷社会的习用语汇,带有鲜明的立场性和指向性。唐朝、日本、渤海三方文献记述的渤海"首领"记述立场不一,其指涉对象并非同一范畴,并不能如实地记述渤海地方社会之状况。渤海"首领"的话语是古代东亚世界各方在华夷分野语境之下,能动地塑造自我中心立场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李玲 《北方文物》2015,(2):55-58
一些治渤海史者常持"渤海诸王皆右文"之观点,通过文献资料及考古材料两个方面,厘清了"渤海诸王皆右文"是一条以讹传讹的伪史料;此外,就现有材料分析,得出"渤海诸王皆右文"这样的结论似乎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7.
《宁安县志》中提到的"勿汗州兼三王大都督"印和《渤海国志长编》中提到的"渤海大王"印是两方同渤海历史与考古有关的官印。关于"渤海大王"印,金毓黻已在《静晤室日记》中明确承认其是一方金代"省弹压印"的误传,显然"渤海大王"印并不存在;而"勿汗州兼三王大都督"印,也仅见于出土与传世的记录。在其真实性没有得到确切考证之前,我们对这两方印是否为渤海官印还须持审慎态度。  相似文献   

8.
在宁安市渤海镇渤海上京城宫城中区中部,出土了一片饰有"多寿"主题纹的陶片.陶片为夹砂灰陶器的肩部,厚0.8厘米左右,火候高,质地坚硬.装饰图案从上到下分为3组:分别为3条凹弦纹;"多寿"主题纹;3条凹弦纹.装饰图案组下2厘米处,有一条宽0.7厘米的凹痕(图一).  相似文献   

9.
唐朝与日本传世文献中的渤海"首领"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之一,但已有研究在方法论方面存在误区。"首领"在封贡秩序的语境中,主要是用于指称四夷社会的习用语汇,带有鲜明的立场性和指向性。唐朝、日本、渤海三方文献记述的渤海"首领"记述立场不一,其指涉对象并非同一范畴,并不能如实地记述渤海地方社会之状况。渤海"首领"的话语是古代东亚世界各方在华夷分野语境之下,能动地塑造自我中心立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根据最新发表的系统性考古资料,对渤海文字瓦模印文字中名称类单字与双字、数字类单纯数字和数字与名称结合者、阴文与阳文以及不带边框者和带边框者等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分期方面的思考性意见,并进一步界定了渤海遗存三期说的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11.
1993年元月,我们在陕西宝鸡县阳平镇高庙村抢救清理一座被盗掘的西周墓时,于距此发掘现场不远的联合村砖厂见到一墓志盖,又在一农民家中找到志石,经确认是一合完整的宋代墓志铭.墓志盖呈长方形,长70、宽48.5、厚10厘米,麻砂石质,上篆刻“宋故渤海高公墓志铭”九个大字.字体端秀,刀法十分流畅,为其外侄李舜臣所写.墓志石长73,宽48.5,厚23厘米.青石质.石面四周饰缠枝花叶纹.楷书21行,满行35字,共  相似文献   

12.
渤海国上自渤海国王为代表的统治集团,下至被统治阶层,都广泛使用靺鞨部族官称。从渊源关系来看,渤海统治集团的"可毒夫"、"舍利"等官称、尊号多借自鲜卑、突厥政治文化,并为该集团所专有。《册府元龟》等文献记述的靺鞨朝贡人名后缀,如"芝蒙"、"伯计"都是靺鞨部族社会广泛使用的官称。靺鞨部族官称与官僚制并行不悖,是渤海统治体系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3.
马洪 《北方文物》2011,(2):56-59
以南北朝、隋唐的造像记、经卷写本文字遗存为历史依据,考辨文字字形来源印证渤海压印瓦上的"仏"字乃是"佛"的别体,而不是渤海创造的所谓"新字"。  相似文献   

14.
一 "渤海县官□"铜镜,1995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通辽市喜伯艾力苏木仓粮窖村东南的墓葬中①.镜作六瓣花口式,背素面,中心镜纽已残失.镜背边缘刻"渤海县官□"五字,末一字当为"监"字的简写(图:1).撰文介绍这面铜镜的武雅琴同志,认为其上刻铭中的渤海县,非唐代渤海国的渤海县,而是辽灭渤海国后为迁置渤海人而设立的渤海县,是辽上京临潢府所辖十县之一.  相似文献   

15.
徐佳禧 《黑龙江史志》2013,(19):299-300
渤海国的"五京制"是我国古代都城建置形式"复都制"的一种。"五京制"起源于唐朝,被渤海国效仿,并得以发展和完善。渤海国的"五京制"不仅巩固了地方的统治,促进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东北城市群的发展。并且被辽、金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渤海国曾经创造了"海东盛国"的辉煌,其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奇迹。渤海一切政治制度、文化等几乎都"象宪唐朝",等级制度也俨然一个封建皇朝,但是渤海始终是唐朝统治的一个地方政权,是唐朝东北边疆的重要守卫堡垒,是中华民族大一统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作为渤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渤海上京文化,堪称是"海东盛国"文明最辉煌的一部分,也有学者认为它是渤海文化的核心和代表.因此,要认识、了解渤海国,解读渤海文化,加强渤海上京文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使该项研究取得更大的进展,本文对渤海上京文化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对渤海上京城遗址的发现和确认,渤海上京城遗址的调查和考古发掘,以及渤海上京文化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绩等做了简要的回顾;提出了关于渤海上京文化研究的四点思考:1、上京文化在渤海文化研究中的历史地位问题;2、上京文化与唐中原文化、东北亚文化的关系问题;3、上京文化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理论问题,诸如研究对象定位问题、研究范畴问题、民族属性问题等,4、渤海上京文化中民族精神的挖掘问题.  相似文献   

18.
渤海墓上建筑包括砖塔类和房址类。迄今发现的渤海墓上建筑年代最早可至渤海早期,经历了从简易的木结构建筑到使用瓦件盖顶,再逐步发展到具有础石、墙体、地面、踏步等设施完善的享堂类建筑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和演变主要是渤海民族固有的"冢上作屋"文化传统的不断传承和演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在开展"湖南出土珠饰研究"项目时,在湖南省澧县博物馆发现并整理出两套罕见的元代玉带,均为20世纪80年代发掘出土。澧县双龙乡花庙村出土玉带澧县双龙乡花庙村出土的一套玉带共7件带饰,分三种形制:第一种是带饰略呈圆形,器下有一椭圆形扁环。共2件,均长4.9、宽4、厚0.8厘米。1件完整(图一),1件背面稍有缺损(图二)。青白色玉,光洁润泽。正面浅浮雕雕六瓣花卉纹,侧面有略呈长方形的横向  相似文献   

20.
大钦茂是渤海国第三代王.其统治时期渤海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并积极与唐王朝及周边国家和部族发展关系.本文试图对大钦茂时期渤海国与唐王朝及日本交往的史实进行分析,来探求渤海"朝唐聘日"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