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崇禧公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这首诗,用来形容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1987年来南京的心境是最恰当不过了。白先勇就是本文要介绍的白公馆的主人——白崇禧之子。白崇禧(1893—1966年),字健生,广西临桂人,回族。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保定军官学校毕业。1924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参谋长。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军委会常委、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军委会副总参谋长、军训部部长、国防部部长、战略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兼华中“剿总”总司令等职。1949年赴台湾。白崇禧在南京最…  相似文献   

2.
<正>张明智,1943年5月生,湖北孝感人。国家一级演员。第八、九、十届武汉市政协委员。1954年起,张明智拜著名大鼓艺人陈谦闻为师,学唱湖北大鼓。1959年考入武汉市说唱团从事湖北大鼓的演唱。1970年下放干校劳动。1980年后任武汉市说唱团演员。曾任武汉市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孔子诞辰2550周年,笔者特地来到北京西郊一栋乳白色公寓中,访问了孔子七十七代嫡裔孔德懋女士。她虽已髦耋之年,但至今仍满头青丝,精力充沛,思路敏捷,保持着圣府闺秀儒雅谦和的仪态和风范。在她的京白里,不时掺杂着曲阜乡音,显得格外朴实亲切。在她简朴客厅的东墙上,悬挂有她在1990年与早年移居台湾的胞弟、七十七代衍圣公、台湾国民党“总统府资政”孔德成在日本相逢时的合影,西墙上挂着孔德成赠她的墨迹:“风雨一杯酒,江山万里行。”愿孔子学说给世界带来和平与繁荣当笔者访问孔老时,正逢她从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孔子诞…  相似文献   

4.
李宇容 《风景名胜》2008,(6):105-105
明池的水,澄明如镜我,蹲在一只杨柳依依仿古的漆耳杯上静静绕行曲水流觞好几圈终于,一排滔滔不绝的千年大梦被我似有若无挺拔的乡音撵走了台湾著名诗人张默先生的《明池小咏》,唤起我对台湾避暑度假胜地——明池森林游乐区的心驰神往。据台湾的朋友介绍,明池森林游乐区位于宜兰县和桃园县的交界处,海拔在1000至1700米之间。以高山天然池沼"明  相似文献   

5.
杨建峰 《文史月刊》2005,(10):63-64
早听说台湾的山西人中五台人居多,而台北山西同乡会的执事人员又多为五台人,刚换届的同乡会总干事赵清福先生便是五台县东冶镇怀荫村人。赵清福先生致欢迎词时,操着一口浓厚的乡音,让人联想到同乡阎锡山。山西旅游协会访问团在台期间,受到了旅居台湾多年的山西乡友盛情接待,并派阎志昭先生陪我们去参观其堂伯父阎锡山在台湾的金山茅屋,觅取阎氏生前、身后的著作。  相似文献   

6.
林毅夫的脸上泛起了红晕。他看上去有些累,轻轻地靠在沙发背上。这是他少有的放松状态。清明前一天,我在朗润园采访他。清明的乡愁是落在他心尖的朱砂痣。离开台湾这么多年,他依然乡音不改。  相似文献   

7.
"小云南"探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小云南”在何处的问题,一直是辽东半岛和山东部分地区广为流传的话题,对于其具体位置众说纷纭。本文依据目所能及的史料对“小云南”的位置进行分析,认为“小云南”是在明初的移民大潮中,由于乡音的差异,以讹传讹,而产生出的称谓。  相似文献   

8.
赖和是台湾日据时代一位深得民众爱戴又倍受文坛推崇的爱国作家。在台湾,有“到处人争说赖和,文才海内独称高”之说。他为台湾新文学“打下第一锄,撒下第一粒种子”,被誉为“台湾鲁迅”、“台湾新文学之父”。  相似文献   

9.
台湾学界近十几年来在人文及社会科学方面,以“台湾史”的研究和最近兴起的“客家学”的研究,可说是两大“显学”。但“台湾史”的研究被部分意识形态太强的学者左右,使得台湾研究的“显学”反而变成“险学”。而台湾客家学的研究,从社会政治运动萌芽,因此应该要注意避免台湾史的研究的覆辙,否则大家的心血将会自流。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台湾推行殖民统治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关条约》后日本侵占台湾使之沦为殖民地,是“台湾独立”、“台湾地位未定”之类的论调得以产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根源,认清台湾殖民地地位的“确定”以及日本在台湾推行的殖民统治的本质特征,不仅是对这类论调的有力驳斥,而且有助于认清日本殖民扩张的历史。本文对日本在台湾逐步确定殖民统治政策的过程进行了扼要的历史考察,指出政治“存异”,即强调日本和台湾政治地位的不平等,以及文化“求同”,即通过灌输“皇道主义”精神培养台湾民众对日本的“认同意识”,是日本在台湾推行的殖民统治政策的本质特征。这种特征是漫长的日本“西学”历程的政治结论.同时也是日本在朝鲜和“满洲国”推行的殖民统治政策的前导。  相似文献   

11.
台湾目前主要有两套铁路系统,一套是“台铁”,一套是“台湾高铁”.“台铁”隶属于“台湾铁路管理局”管辖,而“台湾高铁”则由“台湾高速铁路公司”运营.TR PASS只能使用于台铁系统,这是需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12.
台湾铸钱始于清代。在清朝统一台湾之前,台湾本地还没有钱币的铸造。台湾流通的钱币,多由大陆各省流入。据清人朱景英所撰《海东札记》记载,台湾多用宋钱,如“太平通宝”、“元丰通宝”、“至道元宝”、“天禧通宝”等北宋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长不盈尺,重不逾二斤”。该书作者还饶有兴味地介绍,家僮在笨港(今台湾北港)的海滩泥地中也轻易寻觅到宋钱数百枚,且“肉好深翠、古色可玩”。近代以来,宋钱在台湾各地时有出土,数量可观。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注意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并遣使赴日本采购铜铅铸造“永历通宝”钱,有篆书、行书两种版别,“以资兵用”。当时台湾与西方国家及南洋各地通商,西班牙银币(俗称“本洋”)、墨西哥银币(俗称“鹰洋”)等外国银元也随贸易往来先后流入台湾。  相似文献   

13.
一档热辣火爆的电视时评栏目,四位无所畏惧共同进退的“揭弊”人士,独立的媒体和同样独立的司法,普遍觉醒的民众,他们共同面对一个污弊丛生的政府,台湾的历史由此展开新的一页台湾民进党“执政”以来,政商勾结,不仅掏空台湾资产成就政商之间庞大利益,也摧毁台湾应有价值观,“勤政”转为“卡位”,“清廉”变为“贪渎”,“爱乡土”成为“炒地皮”代名词。  相似文献   

14.
“吴钊燮来了!”最近,跟踪台湾问题的美国记者都在谈论这一话题。这个新任“台湾驻美代表”,抵达华盛顿时给人留下了气势汹汹的印象——刚刚走出华盛顿杜勒斯机场,他就高调宣称,此次赴美,首要任务是“以‘台湾’名义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据实向美方朋友说明”,陈水扁推动“正名、新宪”,是台湾“民主进程必须进行的一些步骤”……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他统治中国大陆期间,倒行逆施,与人民为敌,终被人民解放军赶到了台湾。蒋介石到台湾后,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叫嚣“反攻大陆”,企图有朝一日实现其“复国”的梦想。就在蒋介石收拾残兵败将准备报仇雪恨之时,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垂涎台湾的战略地位和物产的丰富,散布“台湾地位未定论”,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来,搞所谓的“台独”,以便更加有效地控制整个台湾。一时间,台湾岛内外一些激进者公然建立各种“台独”组织,实施“台独”计划。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大力抵制和反对各种“台独”倾向…  相似文献   

16.
1939年2月,台湾革命领袖李友邦将军在浙江金华创建了台湾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这是一支台湾人民在祖国大陆参加抗日斗争的革命队伍,为“保卫祖国”,“收复台湾”这一光荣使命而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17.
声音     
《中华遗产》2014,(1):8-8
“大陆申遗是‘大题小做’,而台湾是‘小题大做’。” 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日前在台“立法院”提出,希望与大陆合作,为台湾景观申请世界遗产。台湾的申遗主要联络组织秘书长陈春霖对此发表看法说:“闽台本来是一家,过去因人为的行政划分,文化传承和自然特色被分割开来,但既然是根脉相连,就必须整合资源,才能完好延续。”  相似文献   

18.
余科杰 《百年潮》2000,(2):34-39
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中国、美国和苏联三者之间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台湾和苏联这对看来不可能往来的宿敌,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却有过多次秘密接触。据报道,从1965年到1975年,前往台湾的苏联“秘使”至少有六人,有的多次到台湾。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以《伦敦晚报》记者身份为掩护,化名为维克托·路易斯的苏联“特务”维塔利·叶夫根尼耶维奇,在此期间他曾三次去台湾,密晤包括蒋经国在内的台湾高层人士。同时台湾也应邀或主动派出“特使”在维也纳等地与苏联“特使”接触。1995年5月21日至25日,台湾《联合报》全文连载了台湾前“新闻局长”魏景蒙日记《王平档案》(“王平”即路易斯的代号),首次披露了这些惊人的秘闻,其中对路易斯第一次台北之行和台苏双方“特使”两次维也纳会谈的记录尤为详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贵所与台湾学者进行了不少交流,最近贵所又有两位学者先后访问台湾,请您先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早在1988年1月,台湾民间学术团体“台湾史研究会”就邀请我去台湾参加学术会议,结果只能“文到人不到”。同年8月2日,“台湾史研究会”组团来我所参加研讨会,这是两岸学者最早在大陆举办的学术交流会。此后,每年大约都有60—70批台湾学者来访。通过学术交流,本所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四个研究室都交了许多台湾学术  相似文献   

20.
"台独"势力的"日本情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独”分子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都具有浓厚的“日本情结”,这也是驱动“台独”势力长期不遗余力从事分裂祖国活动和造成台湾问题久拖不决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有二:1、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特别是它所发动的“皇民化运动”的久远影响,是导致“台独”势力“日本情结”产生的历史原因;2、“台独”势力出于台湾“独立”的欲求,急需取得外部势力特别是与台湾渊源甚深的日本右翼势力的支持,这是“台独”势力“日本情结”产生的现实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