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谈起吴嘉纪,人们都称其为"盐民诗人",诚然,这位出生盐民、生于江苏东台盐场的明末清初秀才,从小就目睹了悲惨的盐民生活,他的诗基本上反映的是盐民生活。如他在描写盐民生活的《煎盐绝句》诗中写道:"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写出了盐丁夏日煎盐的极端艰苦生活,堪称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绝唱。可鲜有人知的是吴嘉纪不仅是一位悲天悯人的盐民诗人,还是长于写串场河船民生活的高手,  相似文献   

2.
吴芳吉(1896-1932年),字碧柳, 号白屋,四川江津县人。他是近代一位具有卓越才华,被赞誉为“四川才子”,在诗坛很有影响的诗人。其代表作品《婉容词》、《巴人歌》等,蜚声诗坛,流传甚广。《婉容词》一度编入中学语文教材,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蜀中青年学子中广为传诵。 吴芳吉幼年家境贫困,长成后生活道路艰辛曲折。1906年,他在10岁时随母迁至江津白沙镇,在黑石山聚奎小学读书,除在家庭里接受知书达理的母亲教育熏陶,在小学又获名师萧湘的器重和精心培育,奠定了日后进行诗歌创作的基础。 1910年吴芳吉因…  相似文献   

3.
漫话魏毓兰     
魏毓兰,字馨若、馨钥,又作謦钥,号琴猗;斋署唯园,又号木叶山人。1876年生于山东黄县。曾留学日本,就读于东京宏文学院,以后又毕业于山东省立师范学校,先回故乡办学兴教,造福桑梓。他是一位集报家、诗人、方志家于一身的学者,在黑龙江乃至东北的报坛、诗坛、志坛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徐志摩(1897—1931年),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历任北大、清华、平民大学教授,是中国文坛一颗璀璨的流星,他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少数几个引人瞩目的诗人之一,是新月派的主要代表,他的诗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诗坛上曾经风靡一时。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  相似文献   

5.
赵洛 《北京文史》2000,(2):13-14
我喜欢念诗人、词客写古都的诗词。当我看到明末清初词人陈其年曾两度在宣武门畔作客,十分亲切。念到他写这葱郁皇都、紫陌朱甍充满了感情,气势豪迈而苍凉激越,又张口咋舌。写出来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6.
冯玉祥曾自称丘八诗人。所谓丘八即源于“兵”字的分解。意思是兵的诗人。其含义既朴实无华,又有些雅意。在旧社会,由于冯玉祥同那些上层人物格格不入,官场上历来都把他当作怪人,李宗仁称他为“怪杰”,他的结盟兄弟张作霖甚至骂他是“人中妖孽”。然而普遍百姓对冯先生的“怪”真是既赞尝,又敬慕。这也许是爱憎观之不同所至。但冯玉祥的“怪”  相似文献   

7.
文摘精华     
文人爱竹趣谈李盛仙 竹之可爱, 世人共识。古往 今来,不少文人 与竹结下了不解 之缘。 晋代大书法 家王羲之的儿子 王敬之爱竹成 癖,他每到一个 地方居住,都要 叫人在宅旁种 竹。有人问他: “暂住何须尔?” 他指着竹子答 道:“何可一日无 此君?”后因称竹为“此君”。 唐代萧悦是著名的画竹大师。白居易对他极为推崇,曾作《画竹歌》诗评画:“万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萧郎笔下独逼真,丹青以来惟一人。”足见他对萧悦画竹评价之高。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过许多咏竹的诗句。如在《客堂》一诗中写道:“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  相似文献   

8.
名诗人李季知名度很高,不仅在国内名气很大,就是在国际诗坛也很有影响。这是因为他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于1946年9月发表后,不仅在中国坛上引起了轰动,在国际上也引起读的强烈反响。他多次出国,尤其与日本诗友间的感情交融最浓最烈。  相似文献   

9.
谁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朝开国君主,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会写诗,还喜欢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据有人搜集,他留下来的诗歌也有二百余首,按现代诗人的标准来看,也算得上一位名副其实的诗人了。  相似文献   

10.
当代满旗诗人白金以写工业诗见长.先后发表了《血铸的诗文》、《铁工厂的歌》、《五月原野》等十余部诗歌集。他的诗歌早年受时代局限.较为直白。中、后期深入生活.诗歌风格发生变化.具有“溶个性于社会性”的特点,同时明晓达意.诵读上口。白金的诗歌创作.为当代满族诗坛的繁荣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他以“自然为宗”,诗风豪迈奔放、飘逸若仙,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美称。李白是一个尊道信佛之人,但也是一个渴望从政而有所作为的人,所以在他身上体现的是多种思想的杂糅。  相似文献   

12.
张晨 《南京史志》2023,(15):14-17
<正>真题再现有人明明很爱画画,可给他一张白纸,让他随便画的时候,他却常常不知道画什么;有人明明很爱写作,可给他一张稿纸,让他随便写的时候,他却常常无从下笔……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中"原驰蜡象"一句,初稿曾是"原驰腊象",是诗人臧克家说,"腊"改成"蜡"虽只换个偏旁,却增添了诗意的形象性,且与上句中的"银蛇"形成对仗。毛泽东听了,说:"改得好!"毛泽东写东西,不仅请著名的文化人指正,也很虚心听取身边工作人员的意见。他与梅白同志互相修改诗作的故事就很有趣,梅白也曾为主席的诗改了半个字,毛风趣地称他足"半字之师"。  相似文献   

14.
清代中叶著名的贵州诗人郑珍,堪称有清一代诗坛巨擘,以其《巢经巢诗钞》称著于世,被文学史家划归为“宋诗派”之坛主实际上,他的成就更以学术造诣和散文成果见长,所以,他生前好友、另一位著名诗人莫友芝在《巢经巢文钞》中称誉:“论吾子生平著述,经训第一,文笔第二,歌诗第三。”在郑珍一生中,我们看到他除了诗歌创作取得卓异成就,在其他方面的著述也是相当丰富可观的:道光中,他受郡太守聘撰《遵义府  相似文献   

15.
坚持“薄利多销”政策有人称他是“商圣”,有人称他是“价格屠夫”,更有人称他为“资本高手”。无论是哪个称呼,一个初中都未毕业的莽撞少年,竟在短短十几年里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商业神话。黄光裕,这个从潮汕走出来的“平民首富”带给人们无数好奇。  相似文献   

16.
张一南 《环球人物》2012,(30):88-89
11岁当上官,33岁成翰林说起杨亿,也许有人会觉得陌生。时光倒退1000年,他可算是一代风云人物。他生活在北宋,是宋真宗倚仗的笔杆子,也是北宋诗坛一代宗主。他少年得志,却又英年早逝。他的为人体现着少年人追求个性的勇气,他的作品则充满了才气与志气。  相似文献   

17.
刘畅 《环球人物》2013,(12):52-55
卫立煌的一生如同一个难解的谜。他是孙中山的卫士,蒋介石的"五虎上将",却又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是朋友;他曾是被中共通缉的"战犯",后来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史迪威在其回忆录中,称他是"国民党军队中最能干的将领",也有人称其是"辽沈战役最大的卧底"。  相似文献   

18.
骆文是诗人、评论家、艺术教育家、散文和小说作家。在文学艺苑中,是一位全方位的多面手。他嗅觉敏锐,笔锋强劲,每篇作品都写得潇洒流畅,诗味很浓,哲理思维溢满全篇,发人深省,并给人以很大启迪。他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丁山 《收藏家》2004,(3):51-54
称崔如琢先生显得生分,所以,北京书画界中人大都叫他老崔。去年年底,他过了60岁的生日,在钓鱼台国宾馆,很是热闹了一把。王明明写的寿帐,刘炳森撰的寿联,各拍卖公司的老总和亲朋好友济济一堂,偌大的厅堂基本上是坐齐了,可见老崔的人气之旺。  相似文献   

20.
时下写民国文人的书似乎遗忘了梁宗岱这个名字。其实,梁宗岱是中国20世纪最有成就的翻译家之一,他的翻译既忠实于原著,又通俗易懂。中国社科院终身荣誉委员柳鸣九称其为中国翻译史上的丰碑,台湾杰出诗人余光中说他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最佳翻译",其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被悉数收入国内出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他翻译的《浮士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