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爸爸妈妈那一代人,在我眼中是生不逢时的,而他们自己却从不这么想。初中毕业后的爸爸,本应该留在城市继续上学,却响应了国家号召去了农村。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里,他背负着理想,一点点啃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工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爸爸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日子是甘苦并存的,爸爸在这读书人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仙桃市通海口镇柳李村的小学是1950年开办的,辐射周边四、五个村。最初办在杨家祠堂,1953年搬到我家草屋后的涂家祠堂。我在涂家祠堂念到小学三年级,1970年,学校搬到大队部金家剅附近,我在那儿读到小学毕业。1975年,小学办起了附设初中班,又叫戴帽子初中,学校更名为柳李学校。村支书武大圣看过电影新闻纪录片,韶山村的学校就叫韶山学校,他说:办到大学,我们村的学校也不用再更名。  相似文献   

3.
黄伟 《江淮文史》2022,(6):64-73
<正>民国时期的合肥张氏四姐妹世人皆知,但却鲜有人知晓她们有6个极具才华的弟弟,大弟张宗和更是其中翘楚。张宗和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也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自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他曾在苏州乐益女中教书。1939年2月,张宗和在昆明与孙凤竹结婚,自此他先后在宣威乡村师范、昭通国立师范学院、云南大学等校任教。  相似文献   

4.
缘分     
李广茂结婚的消息,是他堂兄李广生告诉我的。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我和李广茂一直是同班同学。不过虽说是打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可要问我对李广茂的印象,却真是模糊得像浓雾里的山水画,总是描绘不出来。只记得他瘦小得很,  相似文献   

5.
正1936~1937学年我在清华园读书时,清华大学的学术大师尽管不少,但除选读雷海宗教授《中国通史》初识大师风采外,其余大师均未亲炙。到西南联大后,我却有幸成为一些大师的入门弟子,在大师们的辉映下,初步寻觅到进入学术殿堂的门径。陈达教授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创始人,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兼社会学系主任10余年,解放前曾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他在美国留学期间,跟随哥伦比  相似文献   

6.
好好活着     
阿文从小学四年级起就是我同学,一直到高中毕业。我们学校是一个水泥厂中学,规模不大学生不多,大家都很熟。我至今还依稀记得阿文第一天到我们班上课的情形,老师介绍说他在原来的学校学习很好,字也写得很漂亮,后来看到他的字,的确很  相似文献   

7.
童念张 《环球人物》2013,(19):71-73
北京清华大学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两所大学一脉相承,新竹清华的昆明湖、蒙民伟楼等,都是延续老清华旧名。两所清华有相同的校训、校歌、校徽,"一笔写不出两个清华"。梅贻琦在北京清华做了18年校长,又到台湾新竹清华做首任校长,一当就是6年。之后的13位继任者中,一小半都是清华校友。现任校长陈力俊则属于另一半"外来者"。他今年66岁,是知名物理学家,从事电子材料的研究。他毕业于台湾大学物理系,后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977年做完博士后研究后返回台湾。当  相似文献   

8.
我和汉晖同志相识相交近60年了。 新中国诞生前夕,1949年9月,以李锐为社长、朱九思为副社长的新湖南报和新华社湖南分社主办了一期新闻干部训练班,让地下党同志推荐,从具备高中以上(含高中)学历的上千考生中遴选145名学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培训。那时我刚从长沙清华中学毕业,汉晖自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已在小学任教两年。之前我们并不认识,到新干班后,她任一分队分队长,我任二分队分队长,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开始接近了。  相似文献   

9.
文仲  志山 《世界遗产》2010,(2):82-89
楼庆西,1930年生。1952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师从梁思成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建筑历史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20世纪80年代起,楼教授对建筑的研究重点开始转移到乡土建筑上,他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  相似文献   

10.
伍修权,湖北武汉人,1908年3月生。青年时代,他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读书,1923年12月,经陈潭秋介绍,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小学毕业后他到共进书社当店员。1924年,他到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读书。1925年,他在武汉参  相似文献   

11.
正大江歌罢掉头东周恩来少年时期就立下救国之志。他小学毕业时曾表达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愿。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的四年里,他品学兼优,更坚定了救国之心。1917年夏从南开学校毕业后,周恩来决定东渡日本继续求学。临行前,他先到沈阳探望了伯父,并同小学时代的师友话别。他给同学写下了"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临别赠言,反映了其远大志向。1917年9月,周恩来登轮东渡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1月6日,接到杨讷因病去世的信息,心中感到无比的沉重。杨讷在1958年自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工作。我是1960年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到历史所工作的,比杨讷晚两年。我们相识已有60年。杨讷在历史所工作了20余年,曾任宋辽金元研究室主任。可以说,历史所是他成长的地方。1984年调北京图书馆,任副馆长,开始了新的生活,但我们之间仍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1936年9月21日,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镇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个铁匠,全家7口人生活极为艰难。在我小学毕业后,于1951年9月统一分配到沈阳参加了工作。让我感到非常幸运的是1954年初我被调到伟大领袖毛主席身边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基本上掌握了主席的生活习惯,主管领导对我的工作表现都比较满意,尤其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总是表扬我,说我直爽、诚  相似文献   

14.
正1934年秋,吴晗(1909—1969,明史专家)从清华大学毕业了,这时,一个名叫袁震的女同学闯入了吴晗的感情生活。袁震比吴晗大两岁多,1930年考入到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她聪明伶俐,一进清华就显露了不凡的才华,成为清华园中有名的才女。1934年春,就在她即将以优秀成绩毕业时,却由于学习太刻苦而生活又太艰苦染上了肺病。由于病情严重,卧病太久,  相似文献   

15.
一郑成加 1 939年 1 1月出生于浙江省开化县偏僻的农村。这里虽然偏僻贫穷 ,却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地方。群山环抱 ,山青水秀 ,山上长满了青翠的竹子 ,郁郁葱葱 ,枝繁叶茂。郑成加的家庭世代为贫困的农民 ,生活困难。就是这样艰苦贫困的生活 ,磨炼了他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他的小学生活是在乡所在地的小学学习。后到离家 6 0华里的县城中学上初中 ,因为离家远每星期背粮背咸菜到学校。因学习刻苦 ,成绩优异年年获得学校的助学金。本县没有高中 ,1 95 6年他考上了离家 80华里的浙江省淳安县高中。高中毕业后 ,以优异的成绩于 1 95 9年考入…  相似文献   

16.
盛金章,1921年5月生 于靖江市毗卢乡一个农民家庭。盛金章先生在其自述中说,他“6岁入村塾读书,五年后转到12里外的生祠小学插班读四年级。由于数学没有基础,虽经奋力追赶,直到小学毕业,仍得不到优良,但因其他学科成绩较好,毕业时居然以平  相似文献   

17.
陈省身,国际著名数学家,微分几何大师;193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1934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同年公费到德国汉堡大学师从布拉施克教授;1936年获博士学位。后到法国巴黎师从著名数学家嘉当:回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1943年到普林斯顿研究院研究数学,获得国际声誉。1948年。陈省身创建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并任所长代理主持一切工作。培养出吴文俊、廖山涛等著名数学家。  相似文献   

18.
追忆父亲     
刘爱琴 《神州》2008,(12):58-59
1949年7月,快到放暑假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苏联呆了10年。我从专科技术学校毕业后我于是继续上学,还是回国参加工作有些犹豫。按苏联的规定,是要分配工作的。毕业前夕,我写了一个申请,要求不要分配我工作,毕业以后回  相似文献   

19.
我在北京出生的地方叫“小四眼井”。3岁到上海,上到小学五年级。11岁到天津,1947年从天津工商学院附中毕业,进了工商学院财政会计系。我和我爱人赵遁芬是大学同班,1951年一块儿毕业,一块儿分配到中央财政部。而且都在预算司。  相似文献   

20.
我烦躁地打开笔记本,身旁没有一个同学是熟识的。我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参加这次比赛。刷刷地在本子上写着东西,却在想着同班同学。蓦地,窗外走过一个身影,不知为什么,我被吸引住了。那是一个小学同学。她并没有看见我,但我的心情却由此而好转了起来。我激动地看着窗外,陆陆续续地,有人走过。“一个,两个,三个……”默念着数字,想起了六年的小学时光。毕业已有一年多了。不久前的一次聚会,面对着共同走过六年风雨的同学们,大家俨然已不再清楚记得,记忆的收藏本里却依旧收藏着小学里的那一片天空。法国梧桐的叶子随风飘落,带走了过去的繁华与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