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徽州地理环境对徽商和徽派民居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成林 《人文地理》1993,8(4):57-63
文章从文化生态学角度,论述了徽州地理环境对徽商和徽派民居建筑的影响,认为:1、徽州人商业活动起源于徽州物产"结构性失调",徽州"地狭人稠"促使"徽民寄命于商";2、徽商经营行业受徽州地理环境影响,以徽州物产余缺为基础;3、徽州群山环抱,陆路交通闭塞,新安江等水路从而成为徽商境内外贸易的主要通道;4、徽商投资产业多在徽州以外地域,明显受徽州物产和市场因素影响;5、徽州民居建筑在选址、用地、材料、结构、造型等方面,与徽州地理环境和谐、协调。  相似文献   

2.
李艳红 《收藏家》2013,(6):79-84
徽州木雕是指明清时期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今安徽省的黟县、歙县、祁门、休宁、绩溪和江西省的婺源县)的区域内,具有徽派风格的民间雕刻工艺,与石雕、砖雕并称"徽州三雕",制作工艺一直流传至今。其时采用浮雕、圆雕、透雕等多种技法,在梁陀、撑拱、雀替、窗扇、栏杆等上雕刻精美的山水、花鸟、历史人物、戏剧典故等,可谓"物必饰图,图必有意"。本文主要选取安徽博物院馆藏徽州木雕的部分精品略作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的版画艺术,从远古时的岩画、陶器上的彩绘、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及秦汉画像石刻而起源,在隋唐五代时期逐渐成长起来,宋元两代堪称"兴盛时期",这一时期除了宗教木刻画被大量创作之外,民间日用的雕版画以及年画性质的木刻也开始风行于社会。徽派版画源于刻书,是明代中叶兴起于徽州的一个版画流派,在明万历年间达到鼎盛,徽州的巨族、富商尚刻书,举凡宗谱、地志、经史、考古、宗教、文艺、墨谱等类书籍,  相似文献   

4.
年久失修、但却充满生活情趣和艺术气息的安徽歙县清代徽派民居冯仁镜宅,因其体量精巧、结构典型、规范,被异地搬迁入展近年新落成的安徽博物院,成为其徽州古建筑展厅的重要展品,得到妥善的保护修缮,千年古村"花厅"所拥有的清中晚期典型徽派雕刻技艺也有机缘得到更多中外观众欣赏。  相似文献   

5.
浮梁县地处江西东北部,与古徽州接壤,建筑艺术具有徽派建筑和赣派建筑融合的特点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体现了中国建筑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和乡土建筑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吴若峰 《旅游》2012,(9):16-19,3
右龙村就像一个硕大的徽派盆景,静静地安落在绿色的盆地里。盆景的右端有十几株百年的马尾松立在村口古道上,挺拔苍劲,错落有致,仿佛就是园艺师刻意的安排,令人赏心悦目。那些蓬松的香榧树冠,远远地看去像是盆景中的花儿,每到清晨水雾裹挟着炊烟围绕着树冠,雾绕云笼的景致,真的是"花团锦簇"。  相似文献   

7.
吟唱徽州     
<正>徽州在我心里就像一首浪漫的诗,有绿水青山和粉墙黛瓦,有诗书礼家的文化底蕴,山水为脉,烟云为神,在黑白分明的徽派古建筑和月塘波影里,透着让人沉醉的古韵。我心中的徽州是写意的,流水的尽头有村落,座座民居掩映于明山秀水间。我心中的徽州是深沉的,腹底诗书自芳华,朴实而风雅。我心中的徽州是内敛的,血浓于水,绵延不绝,永远是游子归根的故园。我心中的徽州是禅性的,山水空灵,百姓从容淡定,人情真切温暖。  相似文献   

8.
《神州》2012,(7):14-17
粉墙黛瓦、坎村宅巷、依山傍水,宁静致远……整个古徽州,5000多个大小村落,一幅烟雨空灵的水墨画卷,散布着古朴犹存的沧桑感。以"五岳朝天"的马头墙与"四水归堂"的天井为鲜明标志,给徽文化的地域特征以绝佳注释。这里记载的是历史,流淌的却是如千年古鼎般淳厚的血脉精神,已经为进一步了解徽派建筑、去往宏村打开了窗口。  相似文献   

9.
1990年11月,在安徽休宁召开的徽州民间建筑艺术研讨会上,与会者有的以论文,有的以录相、幻灯配合的形式发言。他们或从整体文化的角度,哲学、美学的角度,或从民俗学的角度,或从艺术的角度,或从中外建筑艺术比较研究的角度,探讨了徽州民间建筑。 会议就徽州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新民居的继承传统与体现时代精神,徽州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影响等三个问题,进行了相当集中的讨论。 大家一致肯定赞赏了徽派民间建筑的美,对徽州民间建筑遭受的破坏感到痛心,对一些新建筑的不理想感到遗憾。  相似文献   

10.
徐彬 《安徽史学》2007,(4):126-12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徽州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徽学渐成区域文化研究之显学,一批学者致力于徽学研究,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其中,以新安理学和徽派朴学为主要内容的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因其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备受学界关注,有不少重要研究著述问世.  相似文献   

11.
正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徽州当地人在长达2000多年的建筑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徽派民居村落布局严谨周密,建筑格局紧凑精细。其建筑风格统一鲜明,文化底蕴绵长深厚,建筑装饰丰富多彩,营造技艺精湛高超。2008年,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子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12.
<正>朱熹曾经盛赞:"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呈坎吸引了我。第一次认识呈坎是读到一篇游记,文章写得柔情似水,过后不久,在央视生活频道旅游风向标栏目中一睹其风采后,梦萦牵绕。呈坎是徽州的一个古村落。有着鲜明的徽派印记。那是完全和江浙风格迥异的韵味。其实以往见到牌楼之类有关的文字都会想起深远的徽州文化。到呈坎必先到徽州。车在高速公路上行走时天色微亮,尚有睡意,于是用音乐来醒脑。静谧的凌晨,疾驶的汽车,高山流水之间的个  相似文献   

13.
婺源如今虽地处江西省,但历史上曾属古徽州,是明代大儒朱熹的故乡。漫步婺源,历代名人遗迹和明清徽派古建遍布乡野,素有"书乡"、"茶乡"之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在婺源,徒步旅行是最佳的游览方式,也开辟了许多条成熟的线路,其中官坑—岭脚村—虹关—理坑,是最为经典的一条。  相似文献   

14.
缘起作为一个编辑家、学者、教授,郑振铎闯进徽派艺苑完全属于偶然。因为藏书的嗜好及研究的需要,他在收集和研究明清小说、戏曲版本时,接触到大量插图,尤其是明朝万历以后出现的大量徽州版画引起了他的思考,认为这一文化现象一定有它内在的原因,并第一个提出了“徽派版画”的概念,认为徽派版画的崛起是明代版画艺苑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版画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大标志。  相似文献   

15.
<正>"新安画派"形成于明末清初。这一时期时代变迁,社会动荡,新安画家多游居乡野,以画自娱。古徽州文化底蕴丰厚,历来就有崇儒兴文的传统。时值徽商崛起,徽商贾而好儒,渐成尚古重教、鉴藏附雅的文化氛围,吴门的沈周、松江的董其昌、陈继儒等都曾来过徽州,留下墨宝佳作,并与当地士绅名流相过从,再加上徽州独特的自然风光,黄山白岳新安江,为画家"外师造化"提供了天然的蓝本。  相似文献   

16.
徽派版画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复制西洋的版画作品.这种作法成为当时全国版画界的先导.有名的"宝象图"(即滋兰堂刊《墨苑》的一部分),就是当时徽派版画中有代表意义的复制作品.从复制"宝象图"一事,可以看出西洋版画传到中国的经过及其复制的原因,同时也可以由此看出西洋版画对徽州版画的影响.先说宝象图传入中国的经过."宝象图"共四幅,是圣经的图解,作者是这几人:1."信而步海,疑而即沈"马尔丁吾司(Martin de Vos)画,安东尼司魏尔克司  相似文献   

17.
徽州滩,位于南京河西下圩村西侧,因地处江边,旧时居民多以经营木材的徽州商人为主,故称"徽州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徽州滩乃是上新河一带安徽人做木材买卖的经营地,这里大多数居民讲皖南话,他们将长江上游湖南、湖北、江西及安徽的木材买来,水运至南京,堆积于徽州滩,再批发或零售给南京城的房产商或家具商。那时,城里人到徽州滩买木材喜欢兼看另一个特有景观"水上流动人家"。  相似文献   

18.
清代徽州府县志的纂修数量与质量都取得较大成就,志书主修与主纂者文化素养较高,其中进士出身者较多,部分非进士出身者文史素养亦不在进士之下。纂修者多认为志源于史,为史之支流,或互为表里。实践中,他们多以"史笔"修志,尤其注重"信今传后",审异同,辨遗误,以增强志书的可信度,考证的内容广泛分布于志书各卷或子目之中。徽州府县志纂修者还明确提出"隐恶扬善"的修志倾向,为名宦、乡贤、孝子、节妇、乡善、义行等楷模树碑立传,表现出"隐恶而不虚美"的特点。这使得清代徽州府县志真实保存了更多徽州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信息,传承了徽州独特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新安理学对徽州刻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刻书世称徽派刻书,据考证,徽州刻书源于唐,在宋元时期成为安徽地区刻书中心,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数量之多、门类之广、刻技之精,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形成了明清时期刻书业中的一大主流派别。在徽州刻书的发展过程中,新安理学为这一地区的刻书业的兴盛繁荣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理学大家及其门徒的众多论著为徽州刻书提供了水准较高的出版内容,究读理学,重视教育的风气又为徽州刻书提供了大有可图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20.
陈平 《旅游》2015,(3):88-93
安徽黟县的卢村离著名的宏村不远,以春天拍摄油菜花和秋天拍摄红叶而闻名。早就听说卢村最有特色的是木雕楼,村中有一座"中国木雕第一楼"—志诚堂,被誉为徽派古民居的精华。清晨,我从宏村出发,沿着往太平方向去的老公路,沐浴着徽州的晨风,来到了卢村。人文鼎盛的历史卢村又名雉山村。据《黟县雉山卢氏宗谱》记载:卢氏与姜氏同源,卢氏之先自太公封于齐,后裔姜高因战乱曾采食于芦,为使后裔牢记艰辛,因此以卢作为姓氏。汉高祖时,卢绾开国有功,封为燕王,封地在河北涿郡,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