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阿拉伯人从惧怕航海到发展海上贸易,在争夺地中海霸权的同时,积极学习拜占庭文化,根据变化了的社会情况对伊斯兰法做出变革,消化、吸收和改造拜占庭《罗得海商法》,结合伊斯兰教教义和精神,对帝国统治区域内的海商法律规范进行了大量论述,形成伊斯兰特色的海商法。  相似文献   

3.
4.
王伟 《黑龙江史志》2013,(14):53-55
中世纪英格兰罗马教皇权曾一度超越王权。此后,国王通过与新生议会合作,摆脱了罗马教皇的控制,建立起了国王为首的英格兰国教会,为近代英国民族国家的诞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孙坚 《史学集刊》2017,(3):42-50
苏格兰在2014年9月18日举行了引人瞩目的独立公投,虽然公投未获通过,但是关于苏格兰独立的议题并未就此落幕。再次举行独立公投也随着苏格兰国民党在2016年5月再获连任而被提上议程。英国在2016年6月通过的脱欧公投,让支持留欧的国民党寻找到了推动第二次独立公投的契机,英国脱欧的进程,必将再次助推苏格兰分离运动的发展。享有近代"宪政之母"美誉的英国,并没有对国家边界进行明确的宪政规制,但边界变更却遵循一定的宪政原则。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合并或分离是在英国的宪政框架内进行的,苏格兰分离运动的发展路径也带有英国宪政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1889年的明治宪法是一部以天皇大权为中心的专制宪法,议会的权限有限,但是由于它被赋予了重要的预算审议权等财政权限,促使战前日本天皇制的政治体制中竞产生了政党政治。那么,宪法的缔造者——伊藤博文为什么会把这么重要的权力赋予议会?有学者认为,伊藤博文等人对“宪政及各类政体的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是重要原因。而本文则通过对近世以来日本地方上存在的租税协议惯行、明治维新后地方民会和府县会的预算审议权以及宪法发布前政府及民党的宪法草案内容等进行分析,认为议会拥有预算审议权等财政权限已是当时普遍的基本的认识,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伊藤博文不可能逆社会潮流而动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近代早期苏格兰王国的政治力量出现了严重的对立和分化,形成了亲英格兰派和亲法国派,造成了政治共同体的长期分裂。苏格兰新教思想的传播激化了苏格兰王国的政治矛盾,使宗教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此苏格兰推行了一系列议会改革,确立了新教的合法性和男爵为第四等级,调整了与法国和英格兰的关系,从而对苏格兰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中世纪欧洲经济发展史上,意大利著名城市共和国威尼斯有不可无视的重要地位。威尼斯在中世纪是其经济繁荣期,收入总量跃居欧洲首位,在地中海贸易中处于垄断地位。本通过对其繁荣的变现出发,探究其崛起的原因分析其具有的特点,对中世纪商业崛起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9.
逃离苏格兰     
相比景物明妍的英格兰,苏格兰显得莽荡荒凉。英格兰到处是修整的树篱,把田园围起,游人也总是受限。但在苏格兰却没有篱垣,你尽可以随意到处游荡,一直游荡到不知身在何处。  相似文献   

10.
论中世纪西欧封建主义的政治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秋枫 《史学月刊》2001,9(4):69-74
西欧封建主义的政治结构随着中世纪中期封建主领地的世袭化进程而确立起来。其主要特征是封建权利对公共权利的最大限度的排斥,领主和附庸间的私人契约取代了国家的公共法律,公共权利沦为私下义务。由于领主一附庸间纵向阶梯型网络的破毁,西欧封建国家的领土界限极为模糊,各国君主不仅对内无法实行统一的管理,对外也不能以主权的身份进行平等的交往。因此,在封建主义政治结构之下,中世纪西欧便不存在任何完整意义上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浪游苏格兰     
进入苏格兰高地时,暮色已浓,眼前景致也一阵比一阵地凄迷苍茫。本奈维斯山(BenNevis,英国最高峰)伫立湖口,像个愠怒的壮汉。山峰上积雪融化,泻下白色瀑布——山连着山,峡谷连着湖泊,背光的山谷里,奔腾着黑色的水流。  相似文献   

12.
英格兰东南地区城市从中世纪以来就是英格兰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特别是港口城市在本地区的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研究相关成果.对中世纪英格兰东南地区港口城市的发展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英格兰东南地区城市从中世纪以来就是英格兰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特别是港口城市在本地区的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研究相关成果,对中世纪英格兰东南地区港口城市的发展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刘林海 《世界历史》2012,(5):93-102,160
"中世纪"是现代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在17世纪后期正式确立,是古代、中世纪、现代历史三分法的重要环节。在现代语境中,"中世纪"的含义不断变化,由最初的欧洲的局部历史现象变成欧洲的一般历史时代,进而等同于封建社会,最后成为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但是,"中世纪"等概念在历史学的实践中也存在很大弊端。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史学界对这些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质疑、批判乃至解构,并尝试新的历史分期法。中国史学界也逐渐校正了机械化的苏联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很大改变。但这些变化也带来一些问题,对中国的世界中世纪史学科形成了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中世纪英格兰贵族女性在经济、政治与法律等方面享有一定的权利与地位。对她们家族认同感的形成与体现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贵族女性社会地位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本文拟从这一方面手,以其从一个不同的视角管窥彼时的英格兰社会。  相似文献   

16.
臧义金 《史学月刊》2023,(4):115-129
从词源学角度来看,“中世纪主义”(medievalism)是从“中世纪的”(medieval)一词衍生而来。从语义学角度来看,“中世纪主义”并不是一个新词,莱斯利·沃克曼赋予了其新的内涵,中世纪主义是创造中世纪的持续进程,一切后中世纪对中世纪的研究、阐释、建构和运用等都可以被称之为中世纪主义。中世纪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始于中世纪结束,一直延续至今。对这种思潮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世纪主义研究已经成为西方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之一。不过,对其展开系统化和理论化研究仍面临着概念界定不清、研究理论不完善等诸多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学术界对于中世纪和平的研究陷入了各种误区之中,致使其与中世纪的社会现实相脱钩。事实上,在欧洲中世纪早期,"和平"是一个语义丰富的词汇,它与协定、条约、协议、博爱、友爱密切相关。和平的理念深刻影响着世俗王侯的政治行为,协定成为解决政治和法律争端的最普遍的机制,欧洲也共享着同一种协定语言;教会以"上帝的和平"与"上帝的休战"的方式推进基督教博爱社会的议程;民间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和平行会及城市公社和平运动,其目标是建立平等性与互惠性的联盟。总体而言,中世纪的和平具有高度的一体性,然而,这种一体性也强调排他性和敌对性。这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英格兰运输役起源于庄园领主的物资供应需求,随着12、13世纪市场的激增以及运输条件的改善,市场型运输役逐渐普及。运输役一般由农民上层承担,其运输距离、目的地、运输种类等都受习俗制约。运输役衰落的原因主要有直营领地的衰落、运输的专职化以及私下交易的流行。运输役的兴衰与中世纪英格兰市场培育密切相关,是市场已有一定发育但还不太成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在中世纪晚期,英国的圣徒崇拜盛行,成为民众宗教信仰的中心。与中世纪早期相比,晚期的圣徒崇拜已发生了一些变化,民众已经开始关注到自己,具有了自我取向与现实取向。这表明在中世纪晚期,英国民众的宗教信仰中出现了“个人主义”倾向,在物质力量增长的同时,英国民众的精神力量也在发展。  相似文献   

20.
唐甜甜 《世界》2010,(10):144-151
一个小小的风袋,几根长短不一的管子,让一个民族世代相传。时而婉转动人。时而气势磅礴;有耳鬓厮磨的万种柔情,也有硝烟弥漫的悲壮豪迈。几百年来,它一直用天赋般的使命承载著一个民族的希望与骄傲;所以,在苏格兰,它是一个几乎等同于民族的符号!它,就是苏格兰风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