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只有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社会条件下,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各民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旗帜,也是民族关系和谐保障的社会制度选择,这是符合国情和时代的选择,也是共产党人在多民族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战略选择。对于多民族社会而言,民族关系和谐保障除制度选择的正确性外,没有科学的发展过程也难以实现,因此,在推进各民族和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中还应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时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推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发展劣势的少数民族实行补偿政策,实现其优先、倾斜发展及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终极目标是逐步消除民族发展差距,实现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在发展成为民族问题主要内容和民族关系核心要素当代中国,民族发展补偿政策的发展、完善对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构建意义重大.以民族教育偿政策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民族关系是一种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动着的社会关系,"新"与"旧"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演替,任何"新"因素的出现,都与"旧"因素有着或明或暗,或远或近的联系,而且一个常态的社会在民族关系发展中追求"新"因素对"旧"因素的扬弃。对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基本态势的认识必须超越简单的线性思维的约束,在一个多维的空间里分析和把握,因为今天的民族关系是在一种复杂的有着数千年历史延续性、有现有的社会条件下不断演化的社会关系。从民族关系存在问题的视角入手,从经验上判断,可以看到,当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中实际上也是新旧杂陈,新问题不断出现,旧的问题仍在解决之中态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是协调民族关系的基本条件,各民族得到共同繁荣和发展是协调民族关系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5.
穆殿春 《攀登》2005,24(6):67-69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积极协调民族关系,努力化解各种矛盾,促进民族地区“三个文明”建设的高度发展,真正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繁荣与团结和睦,促进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这将最终影响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进程。  相似文献   

6.
冶成云 《攀登》2006,25(3):42-44
对民族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处理是一个国家民族团结、各民族间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础。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制定健全合理的民族政策,积极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增强民族间的团结。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民族工作。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推动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共创人间奇迹。党的百年民族工作历史,  相似文献   

8.
杨大桅 《神州》2011,(26):218
实现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民族团结,即实现各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其实质是实现经济上的平等。民族经济融合是消除民族间经济结构性差异,实现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为此,中国的民族经济政策应该把促进民族经济融合作为制定政策的着眼点,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各民族经济融合,最终实现共同繁荣与富裕。  相似文献   

9.
人口较少民族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除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政策外,相关法律法规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权益给予了保护,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根据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实际,加强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制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宏伟目标,也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在经济发展上与沿海内地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民族地区如何加快发展,能否在本世纪末完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场市经济体制的转变,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与否。笔者认为,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正确地把握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也才能实现全国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走出一条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子。 机遇与挑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为全国各地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也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从民族地区来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民族地区的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作用日益增强。实践证明,市场机制的功能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动力就强,生产发展就快。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1.
周艺 《广西文史》2004,(3):24-28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化。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社会主义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在我国,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也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2.
杨大桅 《神州》2011,(11):218-218
实现各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民族团结,即实现各民族间“事实上的平等”,其实质是实现经济上的平等。民族经济融合是消除民族间经济结构性差异,实现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为此,中国的民族经济政策应该把促进民族经济融合作为制定政策的着眼点,引导和帮助少数民族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各民族经济融合,最终实观共向繁荣与富裕。  相似文献   

13.
正确处理民族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问题是值得引起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这个角度针对我国多民族的国情、民族之间发展差距的存在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入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民族问题;确立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在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基础上,将"和谐"赋予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时代内涵与本质特征。在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关系的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出现了新的格局。本从民族分布格局.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地位和比重的变化、民族共同因素增多,民族团结的新发展和“两个离不开”观念深入人心五个方面,对民族关系的现状进行了论述.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族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开发与利用,实际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种种方面,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发展,民族优秀精神便会成为民族发展繁荣的灵魂,并且可以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故而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少数民族最具特色的便是他们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从这种传统与现实出发,树立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才能够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同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才能够在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过程中,更好地实现民族的和睦和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的民族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工作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党把"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提到了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的高度来认识,开创了社会主义民族工作的新纪元。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正在经历着从落后状态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度转变。但是,我国的民族问题还远远没有完全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的战略高度,充分重视民族工作,把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法律.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化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法律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至今.民族地区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这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民族区域自治法》自身也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我们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修订《民族区域自治法》.确保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地位.最终达到促进民族关系深化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陈凤林  余正梅 《攀登》2011,30(3):9-13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者及其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要以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中国化过程中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创建的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核心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国化、当代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对国家繁荣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也将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各民族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由温饱进入小康,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占全国国土总面积64.3%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进程,影响到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各民族的真正平等、互助、团结和繁荣,有必要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经济发展问题。 一、民族地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