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11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配合基础建设,在洛阳市道北二路发掘了一批明代墓葬。其中3座墓葬(HM1125、HM1137、HM1138)均为长方形土洞墓,均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这3座墓葬虽经盗扰,但仍出土了许多随葬器物,其中HM1137出土的陶俑造型精美,为研究洛阳地区明墓的葬制、葬俗以及雕刻工艺与服饰文化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我队于洛阳红山工业园区发掘了一批墓葬,其中有2座唐墓(编号HM588、HM598)虽经盗掘,但墓葬形制基本完整,随葬器物也较丰富,介绍如下。一墓葬形制这2座墓位于310国道以南约500米,洛  相似文献   

3.
《文物》2017,(3)
<正>2010年1月,为配合洛阳市基本建设,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老城区邙山镇史家屯村西发掘了一座唐代墓葬(编号HM1243)(图一)。此墓虽遭盗扰,但仍出土了不少器物。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HM1243为土洞墓,平面为刀形,由墓道和  相似文献   

4.
洛阳红山HM2026是一座未出土纪年材料的唐代墓葬。此墓年代应在710年左右,而非发掘者认为的玄宗至代宗时期。红山HM2026出土了铁牛与生肖俑,使这两类盟器神煞在唐两京地区出现的时间有了不同幅度的提前,且其中铁牛的发现,还印证了《大唐新语》中的相关记载。透过HM2026的铁牛与生肖俑,可见"四神"之外的盟器神煞在唐代东、西两京的出现时间与流行程度存在一定区别,相对洛阳而言,长安处于更为保守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四川绵阳何家山2号东汉崖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家山2号墓(编号HM2)位于1号墓(编号HM1)西侧6米处。1990年2月14日,核工业部第二十四公司安装食堂下水道时,发现这座墓。绵阳博物馆迅速进行了抢救性清理。一墓葬及随葬情况何家山2号墓所处地理位置与1号墓(HM1)相同。墓道不详,墓向180°。用几何纹砖封门,门框高1.5、宽1.2米,甬道长1.2、宽1.2,高1.5米。单室券顶,墓室平  相似文献   

6.
《文物》2014,(8)
<正>2010年4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市西工区道北二路以北配合洛阳市鹏祥小区二期工程建设时发现西晋墓一座(编号HM1545)(图一),遂对其进行了发掘清理,现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HM1545为多室穹隆顶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及侧室组成(图二),方向90°,通长18.44米。除墓道外,其他部分均由青砖砌筑。砖长26、宽12、厚5厘米。墓道位于甬道东端,呈长斜坡状,坡度  相似文献   

7.
晋系墓葬这个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地来讲,晋系墓葬指两周时期晋国及韩、赵、魏三国的墓葬。广义地来说,晋系墓葬泛指两周时期晋文化系统的墓葬,不仅包括晋国及三晋的墓葬,还包括晋文化系统之下其它国别的墓葬,如  相似文献   

8.
2006年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在永安遗址发掘两座彩绘圆形砖雕墓葬。从墓葬结构和出土文物判断其年代大致为晚唐五代时期。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唐宋时期砖雕墓葬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初步总结了郑州地区两周时期典型陶器的演变特征,将娘娘寨遗址19座墓葬分为一期两段,判断年代为西周晚期至两周之际。并认为城内、城外墓葬特征有别,城内墓葬族属为殷遗民,城外墓葬族属为周系族群,揭示了该地区两周时期的墓葬特征与族属特征。  相似文献   

10.
四川战国墓葬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四川发现、发掘、清理了大批战国时期的墓葬,对研究四川战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可贵的材料。根据墓葬内涵看,四川的战国墓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本地土著居民的墓葬;一类为外来移民的墓葬。在前一类墓葬中也有多少不等的外来文化因素,说明战国时期土著居民不同程度的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他们和外来移民的墓葬还是有明显的区别。这两类墓葬都有一些较为集中的墓地,当然也有单座墓葬的发现,(这应是工作的关系,他们很可能属于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月23日,由于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内的龚资公路建设需要用土,基建单位在上清镇上清林场的王家山取土过程中发现两座古代墓葬。我们闻讯后赶赴现场,见两座墓葬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位于右侧的的墓葬(编号M1)其顶已露一大洞,而位于左侧墓葬(编号M2)其上半部已全部破坏。经过省、市文物考古部门派员组成的考古队四天的清理和三天的整理,从两墓之中出土了一批随葬文物,并获取了相应的墓葬资料。根据墓葬形制、墓砖花纹和出土文物的时代特征,可认定这两座墓葬均为距今1500年左右的南朝墓葬。  相似文献   

12.
《文物》2010,(8)
1991年11月~1992年1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配合基础建设,在洛阳西工区西小屯东周王城遗址内清理发掘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两座墓葬(C1M3498、C1M3427)出土了大量铜器、骨器、玉石器等器物。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来看,这两座墓葬的规格较高,年代应属春秋时期,为东周王城春秋时期的城市布局和墓葬分布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3.
王海  王伯强 《东南文化》2022,(2):94-102+2+191-192
2020年10月—2021年3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雨花台区西善桥刘家村地块清理古代墓葬47座,墓葬时代为汉、六朝、明、清。其中两座六朝墓葬M9、M41保存相对较好,墓葬结构基本清晰,均为土坑竖穴单砖室墓,共出土器物20余件,包括陶器、青瓷器、石器。这两座六朝墓葬为研究南京地区六朝时期的墓葬形制、器物特征、墓地分布等相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2018年1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宝坻区西河务二村发现的两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两座墓葬分属金、元时期,为北方较为典型的类屋式墓葬,墓室内有仿木构建筑,随葬品均为实用器,器物组合完整,种类较为丰富,包括鸡腿瓶、白釉瓷碗、钧窑系瓷碗、黑釉罐、青釉高足杯、铜镜、铜簪、铁鐎斗等。其中一座墓葬有长方形砖砌祭台,为在天津地区首次发现的金代墓葬祭台遗迹。这两座墓葬为进一步研究天津地区金元时期的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及建立天津地区金元时期考古学文化年代标尺提供了翔实资料。  相似文献   

15.
<正>陶寺北两周墓地位于山西襄汾陶寺村北,因近年盗墓被发现。墓地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总面积在24万平方米。2014年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墓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墓葬1283座,从西周晚期延续到战国时期。2014年9~12月,考古队在墓地西北部(Ⅰ区)发掘中、小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7座,其中中型墓葬2座、中小型墓葬5座。除1座小型墓葬头南向外,其余均北向。7座墓葬时代集中在两周之际、春秋早期。  相似文献   

16.
经研究,我们认为韩城市梁带村两周墓地北区墓葬属于戎化了的毕公后裔的一支。南区墓葬中M19、M26、M27、M28四座墓的墓主人身份可以得到初步确认,分别是两代芮公及第一代夫人的墓葬。西区墓葬规格较低,当是芮国大夫和庶民的墓葬。  相似文献   

17.
在城四家子城址北部墓葬区的抢救性工作中,清理出的两座金代砖室墓,虽未被盗掘过,但墓葬中保留下来的遗迹现象却残缺不全。通过对墓葬细部的观察,发现该类墓葬的一些特别之处,如使用辽代建筑残砖营建,并在使用不久后进行了迁葬,从而对该类墓葬所处的具体时代进行推断。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8月16日,吉安市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西坑村委会里塘山自然村的将军山大规模取土过程中,发现古代墓葬及南宋地卷1方,获知这一情况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安市博物馆随即联合组织专业队伍对该地发现的墓葬进行勘探和考古发掘。发掘工作于10月30日结束。揭露出同茔合穴墓葬两座,并出土少量瓷器残片标本。一、墓葬形制两座墓葬皆位于将军山南面山凹台地中部以上,并排坐北朝南,方向北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凤凰村清理六朝至清代墓葬18座.其中M16、M17为两座平面呈"凸"字形的砖室墓,虽早年遭到盗掘,损毁严重,但仍出土较丰富的随葬品,包括陶器、瓷器、铜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M16为东晋时期墓葬,M17为西晋时期墓葬.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南京地区六朝墓葬的分布、形制和葬俗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2015和201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黄骅市博物馆分别对河北省黄骅市郑家口村和齐家务镇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郑家口墓葬为两座南北排列的唐代墓葬,齐家务墓葬为三座东汉晚期至隋唐时期的砖室墓。两处墓葬虽遭不同程度破坏,却是黄骅地区为数不多的进行过科学考古发掘的汉唐墓葬,多样的墓葬形制和一定数量的随葬品,丰富了该地区汉唐墓葬的基础资料,对研究该地区汉唐时期社会生活、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