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史料刊于四联总处秘书处编印的《金融专报》第三13号,较详细地分析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我国各地特别是大后方各主要城市金融经济的影响,对研究战时中国金融经济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点评章百家战时中国外交是抗日战争这部伟大史诗的重要篇章,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由陶文钊、杨奎松和王建朗三位学者撰写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外关系》(以下简称《中国对外关系》)一书第一次比较全面深入地对这一专题进行了研究。笔者认...  相似文献   

3.
张宪文 《民国档案》2011,(3):136-139
经盛鸿教授继2008年出版《恶魔的吹鼓手与辩护士——战时日本新闻传媒与南京大屠杀》(上、下册)与2009年出版《西方新闻传媒视野中的南京大屠杀》(上、下册)以后,最近又推出新著《战时中国新闻传媒与南京大屠杀》(上、下册)。此书系前两书的  相似文献   

4.
<正>1914年欧战爆发,铜作为战时紧要物资,行情一路看涨,大量日人因而潜赴中国,收买制钱,熔钱为铜,"以贩卖于他国,借以牟利"(许家庆:《中国制钱之出口》,《东方杂志》第13卷第9号,1916年9月)。奉天、山东是较早出现贩运制钱的省份,两省日益增多的贩运事件不仅促使北洋政府有关限制条文的出台,而且相关各案的处理情形为日后其他省份所援引。由于日人势力在各省影响程度不一,北洋政府采取务实态度,在维护圜法与确保稳定之间徘徊、游走。  相似文献   

5.
中国战时生产局,是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政府在美国协助下,在重庆设立的一个直属行政院的控制战时工业生产的机构。它的建立,对国统区特别是西南地区公私工矿企业的发展和解决战时军需和民用供给,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至今对这一机构的研究文章,仅有三篇,即翁文澋的《重庆战时生产局和美国经济援华政策》,李安庆、孙文范的  相似文献   

6.
提起方伯谦,看过电影《甲午风云》和电视剧《北洋水师》的观众,应该不会陌生。那是一个贪生怕死的舰长,先是在丰岛海战时临阵脱逃,致使运兵船高升号被日本军舰击沉,  相似文献   

7.
正一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台湾方面由"国史馆"主编、出版了一套《中国抗日战争史新编》,全书分《和战抉择》《军事作战》《全民抗战》《战时社会》《对外关系》《战后中国》六编,以较为全面的范畴与视角,论述抗日战争的历史,应该也是去年海内外唯一一套完整论述抗战相关史事的学术论著。"国史馆"于2013年开始该书的编撰工作,鉴于既有的抗战史著出版已有相当时间,且受时代影响,大多具有特定观点,如今新史料大量出现,加上社会日渐开放,可以接纳与以往不尽相同的观  相似文献   

8.
关于二战期间中美战略关系及中国抗战地位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美战略关系的研究 ,是考察中国与美国战时战略关系和中国抗日战争世界性地位的重要方面。但是 ,从研究的起源看 ,学术界 ,特别是国外及中国台湾学者较多地集中在解释“丢失中国”的责任方面 ,这对于战时中美战略关系和中国实际战略地位的研究起到了某种导向作用。2 0世纪 50年代 ,美国对战时中美关系的研究 ,与中国革命胜利这一东方最伟大和最成功的历史实践联系在一起。从美国政府1 94 9年发表《美中关系白皮书》 ,到 1 953年至1 959年美国陆军部历史学家查尔斯·罗曼纳斯和赖利·森德兰编撰的 3卷本《中缅印战区史》…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一部描述一位犹太籍医生在战时中国传奇经历的电影《罗生特大夫》唤起了我们对那段动荡历史的记忆。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故事的主人公罗生特毕业于维也纳大学医学系,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德国内战,后因纳粹逼迫而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并迅速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洪流。  相似文献   

10.
正李竹如是中国报刊史上有名的"红色报人",前后创办、负责和参与过《新亚日报》、《文化报》、《中国人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大众日报》五份报纸。抗战时期,李竹如担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宣传部长、新华社山东分社社长、《大众日报》管委会主任等职。主张"一张报纸胜过一发炮弹"的李竹如创造性建立了战时邮局的三位一体发行体制,开创了战争时期报刊"多种经营"的局面。1942年11月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