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唐才中“慷慨就义”说起孔祥吉唐才中,字仲平,号次尘,又称慈尘,湖南浏阳人,自立军首领唐才常之同胞兄弟也。才中少聪敏有大志,为邑庠生,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与其兄及谭嗣同请人一道,发愤研读新学,倡导变法,并于浏阳城内设立图书馆,建立算学学社暨群萌学会。他...  相似文献   

2.
康有为大弟子、保皇会副总会长徐勤,是一个思想较为复杂的人物。他的早年活动对康党和保皇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考察其这一时期的活动,当可以为保皇会的研究开启一新的视角。 一 徐勤(1873-1935)广东三水县人,字君勉,邑庠生,十七岁成为康有为著名弟子。徐勤仗义疏财,  相似文献   

3.
郝懿行,字恂九,号兰皋,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学者,他的遗著由其妻王照园和其孙郝联薇搜集、整理,编为《郝氏遗书》刊行。笔者曾校点其中的诗文杂著《晒书堂集》,受益非浅。现根据我们对作者与该集的一点粗浅认识书之于后,以求教于读者。一郝懿行于清朝乾隆二十二年(公元一七五七年)七月出生在山东栖霞县城内一个书香门第。其曾祖名倬,附监生,考授州同。祖父光宏,邑庠生。父亲培元,两举优行岁贡生,候选训导。郝懿行出生时,其父取《尚书·立政》“迪忱恂于九德之行”的语  相似文献   

4.
卢康 《江淮文史》2022,(1):80-86
<正>“古道可风,更创新校;奇冤竟雪,赖有佳儿。”这是蔡元培先生送给他的至交好友、我的曾祖父卢国华的挽联。卢国华(1866—1927年),安徽庐江人,字实君,号小相,又筱湘,效襄,筱襄,邑庠生。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先后入孙家鼐、李鸿章幕府,系清光绪甲午举人。1903年卢国华在家乡创办庐江中学堂(即现庐江中学),卢国华次子卢美章系当年庐江中学堂首届学生之一。卢美章若干年后回忆到:  相似文献   

5.
胡剑 《贵阳文史》2008,(3):65-66
杨森,1882年农历1月24日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龙台寺一个小官吏家庭。原名淑泽,又名伯坚,号子惠。祖籍湖南衡阳草堂寺。在兄弟姊妹五人中,他排行居长。幼年就读于广安县紫荇书院,1904年考入顺庆府(今南充)联合中学。杨森的父亲为邑武庠生,受此影响,他自小便对习武从军有着强烈的愿望。1906年,适逢清朝四川总督锡良扩建新军,1907年,杨森考人四川高等军事讲习所,次年,该所改为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学成后,被分到成都新军当排长。因他对士兵训练认真,在该部组织的会操、考核及比赛中,他的排多次夺魁,1910年被晋升为四川陆军三十三混成旅第一营右队队官。  相似文献   

6.
《文物》1981年第9期刊载的杜阳虎符,似系伪造,理由如下: 1、首行"与杜阳太守为虎符第一",杜字汉人不会作"(?)";阳字篆书从阜,此符上作"邑",而"邑"字汉人书法作"邑",  相似文献   

7.
王可 《江淮文史》2007,(1):163-171
蓼城三杰王人鹏(1866~1921年),字友梅,是新中国文博事业缔造者王冶秋、龙华烈士王青士两人的父亲,出身于一个书香人家,祖籍安徽省霍邱县。霍邱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4000多年前是东夷部落首领皋陶的封地,开始建立部落小国——蓼国。自隋开皇十九年(599年)设霍邱县治后,邑人常称本县为“蓼城”。  相似文献   

8.
正游学时代一门三秀才初涉新式教育高一涵(1885—1968年),名永灏、一涵,字效梁,笔名涵庐。民国后,即以号为名。高一涵兄弟4人。长兄永著,字熔经,郡庠生,庠名梦溪;二兄永昭,字德章,郡庠生,庠名梦龄;三兄永澈,字澄清,例封登仕郎,从九品,册名梦松。高氏兄弟出生在世代书香门第。高祖乡贤公,精通儒家学说,曾著有《四书解读》、《周礼义疏》等书,今安徽省图书馆还存有他的《易经初学快观》一书5卷,仙逝后被朝廷"恩准崇祀乡贤祠"。祖父高纯青,青年时代入官办学堂,即享受朝廷"膏伙"(即学习生活费)。  相似文献   

9.
孙奇逢传记著作二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奇逢传记著作二种周筠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河北容城人。生于明万历十二年(1585年)。祖父臣,为明嘉靖年间举人,历官沐阳县令、河东盐运司运判等职。父亲丕振,邑诸生,是乡里闻名的读书人。受家庭的熏陶,孙奇逢自幼勤奋好学,十四岁入学,十七岁中万历庚子...  相似文献   

10.
<正>陕西鄠县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夏代相传为有扈氏所居,由此得名扈国。商代为有崇国,周代作丰邑,秦代改“扈”为“鄠”,西汉时设鄠县,历代延续。1964年,因鄠字生僻,更名为“户县”。2016年户县撤县改区,恢复“鄠”字,设立西安市鄠邑区。鄠邑钟楼,又称中楼,因位于县城东、  相似文献   

11.
正康熙初年至中叶,扬州府里下河安宜古邑与昭阳古邑,迎来了齐鲁大地两位大名鼎鼎的文人,这就是康熙九年(1670)九月应聘至宝应入同邑知交百里侯孙蕙幕的蒲松龄;一为康熙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以钦使身份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到淮(阴)扬(州)办理疏浚海口、督理七邑——山阳(楚州)、盐城、兴化、高邮、宝应、江都、泰州七州县的里下河地区水患的孔尚任。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淄博)人,然屡试不第,岁月  相似文献   

12.
德才兼备风范昭人记革命先烈郭庠生文/刘玉文郭庠生,一位南阳沃土哺育出的先烈,一位才华横溢的革命者,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1938年入党,1947年英勇就义。在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组织领导了数十次战斗,为鄂豫边区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突出贡献。与...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六三年,在山西侯马新田遗址出土一枚耸,肩尖足空首布属春秋晚期。该币前所未见,著录《新探31《大系》1.711等。铭文二字。铭文的读序,诸家多自右向左读,释“邑金”或“玄金”。其中除“邑”字所释正确,另一字及读序均有可商。  相似文献   

14.
正与黄兴、周道腴等为同学先君子幼而颖悟,读书辄冠其曹。一日,先祖挈之出游,遇一善相者,指先君子而语先祖曰:"是儿聪颖异常,将来必能建功立业,名满天下,可惜无封侯食肉相,只合退隐山林终老耳。"先祖一笑置之,厥后其言果验。先君子幼受庭训策勉,勤奋向学,乡党戚友,皆以大器期之。年十八为邑庠生,旋食饩。及先祖逝世,家道中落,赖膏火以自给。会张文襄公之洞总督两湖,创两湖书院以训秀士,先  相似文献   

15.
在小方足布中有一种常见的戈邑布。这种布有周郭,正面中间有一道竖纹,“戈”字在左,“邑”字在右。戈字与周宅殷、楚帛书中的戈字极为相似,邑字传形。背文多数为“(?)”,少数则为“(?)”。通长4.9至5厘米,宽3厘米,重9.3至10.7克。布的形体较其他方足布厚大,铸造工整,且大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十二年扁壶,其器铭中的"■"字多家释为"师",这既不符合战国时期的用字习惯,从文例来看亦不当。根据该字形体和文例分析,此处是作为偏旁的"邑"字,应当是制造者"工"之私名。  相似文献   

17.
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十二年扁壶,其器铭中的"自"字多家释为"师",这既不符合战国时期的用字习惯,从文例来看亦不当.根据该字形体和文例分析,此处是作为偏旁的"邑"字,应当是制造者"工"之私名.  相似文献   

18.
正许承尧(1874—1946年),字际唐,号疑庵,室名"眠琴别圃",歙县西乡唐模人(现属黄山市徽州区)。16岁为府庠生,21岁举人,31岁(1904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几年大多时间在京;民国中兴,陆续随张广建上将都督在甘肃为官。1924年,愤辞宦海,离陇,由京返乡,自此,绝迹仕途,息居家园,著述终老,诗文、收藏皆丰厚。  相似文献   

19.
1979年夏,湖北荆州博物馆收购到江陵县拣选的一件青铜戈。戈援长16、胡长12.1、内长3.4、内宽7.5厘米,刃部略有小缺。胡有三穿,内两面铸有相同的夔纹。阴铸铭文(?)三字。前两字识为(朱朱),后一字识为中(仲)。《金文编》有邾字不从邑,以三朱组合写作(?);(?)为二朱组合,亦当为邾。两周金文一字多种异体的不少。  相似文献   

20.
《文物》1980年第12期发表了《介绍一批陕西扶风出土的汉、魏铜印等文物》一文,所刊布的文物中有扶风县图博馆征集的6方出土私印,其中两方汉印的姓氏一方未释,另一方误释。笔者试补释如下。 1.原释第1方"□延年印"(图一)。原文称"第一个字锈蚀不清"。细审印文,第1字基本可辨,右半部作邑,左半部作(?),当释为"郭"字。按《说文》:"郭,齐之郭氏虚。……从邑,(?)声。"此字右半部从邑无疑,左半部就是"郭"字之左半部。汉印中郭字如此篆法的还见于"郭偃之印"、"南郭族印"(《汉印文字征》第六·二十五)、"郭博德印"(《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