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考古学与文物保护,目的是想就为何要将考古工作纳入到文物保护体制中来?以及怎样将考古工作纳入到文物保护体制之中的问题,和同仁们交换意见。下面,我分别就文物内涵很广,考古学所涉及的文物,仅是文物中的一部分文物,和考古学所涉及的文物,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文物,考古学正是研究了这部分文物,才成为了显学,以及为何要将考古工作纳入到文物保护体制中来?又怎样将考古工作纳入到文物保护体制之中  相似文献   

2.
六十年代开始,北美文物考古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是文化资源管理(The CulturalResoure Management)和合同考古学(Contract Archaeology)的兴起。这项工作是在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法案的逐步完善,以及先前的抢救性考古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仅使文物保护和管理更加科学完善,而且对文物考古研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对美国和加拿大的文物保护工作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3.
杨育彬 《华夏考古》2004,(1):107-112
20世纪 2 0年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考古学 ,是中国学术界成绩最为突出 ,对人类历史贡献最大的人文学科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 ,考古工作成为国家的事业 ,重大考古发现层出不穷 ,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国考古学要走向大众 ,就必须做好传播工作。诸如新闻媒体的传递、出土文物的展示、文物保护的宣传、科研成果的普及和考古报告的编写等 ,其中考古报告是中国考古学发展与传播无可替代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4.
"文物"所表述的内涵很广,属于物质文化范畴;"考古学"研究的追求是历史与文化,属认识范畴。考古学的研究,是将物质文化转化成精神文化。考古学研究的仅是考古学文化表述的考古学遗存的这类文物,故考古学所涉及的文物,仅是文物的一部分。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考古学研究范畴随之日益扩大。考古学所涉及的文物,虽是文物的一部分,但这部分文物却是文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文物,正是考古学研究了这部分文物,才使考古学成为了显学。要实现中国考古学的持续发展,则必须以文物保护为支撑。为此,就要将考古工作纳入文物保护体制中来,并必需从理论、认识、管理和实践诸方面趋利避害地做到将考古工作纳入文物保护体制之中。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考古学的紧密结合,不仅将会对考古信息的认知和进一步的分析、整合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带给考古学以新的研究方法、手段,也将会对考古学的未来发展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自2005年开始涉足考古探险,设定的考察基本是以考古学为主,多学科专家参加的综合性考察,10年来成果颇丰,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加深了我们对古代文化线路重要性的认识,在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开阔了学术视野,有利于年轻学子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成为考古发掘的补充,有利于文物保护,拓展了考古学研究的领域,也是近期文物考古工作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7.
张颖岚 《华夏考古》2003,(4):97-10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考古学的紧密结 合,不仅将会对考古信息的认知和进一步的分析、整合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带给考古学以新的研究方法、手段,也将会 对考古学的未来发展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有着直接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考古发掘是前因,文物保护是后果,前因后果是一个事物发展的两个阶段。为了考古学研究和文物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这两者必须密切结合,贯彻始终,做到既获取了人类社会遗留的历史信息,又极大限度地保护了文物。这是我们中国考古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不可否认,考古发掘也是对古代遗迹埋藏在地下相对稳定的平衡保存状态的一种破坏。平衡状态一旦被破  相似文献   

9.
数字考古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文物考古工作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实物和资料,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综合运用各种信息开展考古学研究和文物保护工作,必须充分  相似文献   

10.
正由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办,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承办,全国第十三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拟于2016年10月16日—20日在重庆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为:考古年代学,地域考古学(文物产地及其矿料来源),冶金考古与陶瓷考古,环境考古学,遥感和地球物理考古,生物考古和农业考古,文物研究与文物保护,其他交叉领域。  相似文献   

11.
微痕考古以显微观测与技术分析为基础,通过对自然微观痕迹、人类和其它动物行为痕迹的观察研究,阐释人类与动物的行为模式、生活环境、文化遗址埋藏现象等.并作为一种技术性工作广泛服务于我国的文物保护.微痕考古在工作方向、工作方法和工作结果方面,可以弥补传统考古工作和文物保护技术的不足,使考古工作从微观到宏观、从实验到理念、从局部到整体建立更全面、科学的分析过程.我国微痕考古近年迅速发展,专业队伍扩大、研究理念与实验技术进步、工作领域覆盖面拓宽近年微痕考古的重要收获,包括发现人类最早的戳刺性行为痕迹、人类最早的剥皮屠宰技术及刻划图案等;在玉器制作工艺与鉴定、石器使用痕迹与区域文化特点等方面也取得丰富成果.微痕考占的产生与发展,显示脱胎于自然科学的考古学专业,在与现代应用技术紧密结合下,使考古学在研究理念、分析技术和认知深度等方面正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2.
陈永志 《收藏家》2008,(7):25-32
在中国的正北方,东西横亘着一条茫茫的青色屏障,它就是中国史书中经常提到的“阴山”,也就是现在的大青山。它东起晋北,西与河套地区的狼山衔接,成为中国北方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带的自然分界线。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在这里碰撞、对接、融合,留下了一幕幕千古传唱、可歌可泣、鲜活而又生动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13.
颜色的定量判断、描述和比较是文物考古中的重要内容。色度测量可以快速、准确、无损地获取研究对象的颜色数据,对其计算分析,可得到更多信息。目前,色度测量已被广泛应用于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的实际工作中。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色度测量方法在文物考古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后发现色度测量能够有效地帮助解决以下问题:研究文物呈色机制和制作工艺;评价文物清洗效果和保护材料的颜色稳定性;分析环境因素对文物色彩的影响。随着色度学理论和方法的完善和发展,以及与其他分析技术和方法等的结合,优化的色度测量条件、对颜色数据计算处理后得到的文物色貌模型和数字颜色管理系统将在文物考古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物测绘是一项伴随着考古、田野调查和文物保护规划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方向,随着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正逐渐从单纯的文物本体的测绘、制图、建档和研究要求向保护规划和保护工程提供全面的空间信息技术支撑转化,向综合性文化遗产区域基础信息化建设方向发展。在丝绸之路(新疆段)申遗前期资料的准备中,测绘技术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为申遗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代表了其将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5.
曾宇  刘芳 《四川文物》2020,(2):114-118
2019年11月,"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冶金技术的起源与传播暨临邛冶铁实验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邛崃市召开。来自海内外的百余位学者,就中国西北与西南、中亚、东南亚地区冶金技术的起源与传播进行深入探讨,并在临邛汉代冶铁实验考古现场就汉代冶铁和炒钢的技术与工艺、考古遗迹与各个生产环节的对应关系、出土冶铸遗物的科技检测分析等问题展开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研讨会的召开不仅展示了亚洲大陆冶金考古的新发现和新成果,临邛冶铁实验考古也为今后冶金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对文物和遗址遗存进行精确描述和测绘一直是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相较于传统测绘方法,三维激光扫描具有快速、准确、无需接触文物表面等优势,已被广泛采用于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中。本文对三维激光扫描的原理和工作流程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其近期在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做出综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17.
我国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物探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探技术在考古和物保护方面应用越来越多,在古墓探查、大型古建筑地下遗存现状探查、重要古建基础状况探查、古遗迹断代等方面,地球物理技术都找到了发挥作用的机会。本通过地球物理技术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石窟、北京故宫紫禁城、嵩岳寺塔、古泗州城遗址、风阳明中都等的物理探查实例,以及查找古墓、古遗迹断代等方面的工作,介绍了我国在考古和物保护领域应用地球物理技术的进展,并指出了物探在用于考古和保时的特点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流域是女真文化的发祥地,在中国辽金考古中占据了颇为重要的区域位置。长期以来,金代考古作为黑龙江区域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发现。通过对黑龙江区域金代考古的历程及发现与研究现状作一宏观的回顾与总结,从而进一步推动本地区金代考古工作与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史前考古遗址中出土的软体动物贝壳中的氧碳同位素值是生长时期气候变化的良好指示器,对有比较确切考古学年代的贝壳的分析,有助于建立史前气候变化的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