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超 《文史精华》2013,(9):64-64
关于"瓜菜代"一词,现在常见的解释是:"三年困难时期,粮食不够吃,人们的生活遵循‘低标准,瓜菜代’的口号,以瓜菜代替口粮度日。"1992年大连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新词语大辞典》中,更把"瓜菜代"释义为"困难时期人们以瓜菜代替粮食渡过饥荒的方法",这都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2.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立国之本。共和国的"大管家"周恩来总理非常重视粮食问题,在三年困难时期和十年动乱期间,他辛勤操劳,呕心沥血地领导和主持制定了粮食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使国家和人民渡过了难关。请看《情系共和国粮食安全的周恩来》一文。  相似文献   

3.
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党和国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纠正错误,全力领导人民进行了救灾斗争,采取了精简城市人口、降低粮食征购量、紧急调运和进口粮食、节衣缩食"瓜菜代"、提高粮食收购价、大办农业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扭转了局面,保持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正"一五"计划实施后毛泽东态度开始变化不过,中国粮食紧张的问题并不会因为毛泽东这种简单的干预得到改变。减也好,免也好,在粮食产量增长有限而工业建设大量上马的情况下,只会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和粮食分配困难。1953年农民负担相对减轻,政府的粮食销售和市场供应就立即出现了问题。当年夏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了粮食严重短缺的现象,毛泽东深感粮食问题的严重性。在这种困难局面下,在"一切学习苏联老大哥"的年代,1955年4月,团中央代表团访苏时了解到,苏联在1954年大规模垦荒运动中,以城市青年为垦荒主体,两年里一共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此举既解决了粮食短缺,又解决了城市青年就业问题。代表团回  相似文献   

6.
1960年到1962年,在共和国历史上被称为"三年困难"时期。为了共渡难关,中央人民政府不得不将每个国民的口粮定量减到最低限度,中共中央紧急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带头。毛泽东自报的粮食定量是每月26斤。刘少奇报的最低,只有18斤。  相似文献   

7.
正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一年。敌人在冀中进行"五一大扫荡"之后,又对冀西进行"扫荡"。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实行了惨绝人寰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由于敌人不断"蚕食",根据地日益缩小,使我军的补给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当时没有粮食吃,只能吃马料(黑豆)和野菜充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我们有一个比较安全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天安门事件的远因与近因天安门事件的爆发有几个原因,首先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反而下降。1966年中国刚刚渡过三年困难时期不久,就爆发了"文革"。这十年,人民一直没有摆脱贫穷。"文革"初期全国7.4542亿人,到1976年"文革"结束时人口上升为9.3717亿,人均年消费粮食381斤,低于1952年的395斤。381斤是原粮,如100斤麦  相似文献   

9.
王永华 《百年潮》2012,(6):35-39
三年困难时期,江西省同全国一样,粮食总体短缺。但是,为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调拨任务,江西坚决贯彻“全国一盘棋”的精神,遵循“先中央后地方,先外省后省内,先重点后一般”的粮食调拨原则,始终把外调粮食置于优先位置,圆满完成了外调粮食的任务。两千万赣鄱儿女从国家大局出发,宁可自己节衣缩食,甚至饿肚子,坚持调出大量的粮食支援兄弟省市,在共和国历史上写下非常感人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了严重损失。周恩来殚精竭虑,采取种种措施,稳定粮食局势。他劝说红卫兵和造反派不能冲击农业生产,坚持抓南粮北调局面的改变,用"以出养进"的办法开展粮食外贸,努力解决"三个突破"中的粮食"窟窿"问题,认真贯彻藏粮于民的思想,常抓节约粮食。周恩来高度重视粮食问题的思想和为民谋利的风范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天津从元朝起,就成为了北方粮食的集散地。随后形成了以"西集"、"北集"、"东集"为代表的粮食交易集市。在集市上,有些外地粮商为了更多的获利,就把粮食暂时储存起来,待粮食价格升高后再出卖,于是,以专门代客储存或倒卖粮食为主要业务的"斗店"应运而生,本文将对此行业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2.
正粮食改革对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对农民的补贴、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概括起来叫"粮改"。"粮改"主要从三大政策开始,也可以称为是第一轮"粮改"。1979年的三大政策是:第一,让农民休养生息,如果南方稻谷产区的农民人均稻谷产量不够400斤,如果北方旱粮杂粮地区农民人均产粮不够300斤,国家即停止征收粮食。城里的粮食供应减少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粮食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陕甘宁边区,粮食生产环境不算优越,但为了渡过抗战最艰难时期,中共和边区政府在增加粮食生产和保障粮食供应上做了巨大的努力。一是做最广泛的农民动员和组织劳动力,通过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以增加粮食总量;二是规范和调整粮食管理与供给制度,最大程度的节约用粮,以保障粮食供给;三是制定限制粮食出境和用粮食酿酒,以减少粮食消耗。上述三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边区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都有大幅度提高。其次,通过调整政治与经济政策,建立比较合理的粮食制度,以减轻农民负担,解决了与民争食的问题。粮食问题的成功解决,成为边区渡过抗战最困难时段的首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讨论边区自给问题时,粮食生产因素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4.
1985年我国发生了粮食大减产。该年粮食总产量37911万吨,较上年减产2819.7万吨,降幅达-6.9%。这是自1959—1961年"大跃进"后,又一次粮食大减产。这一次粮食大减产,使人均粮食产量从390公斤跌回到358公斤(按当时的收入水平和营养水平,粮食供需平衡的标准是人均原粮385公斤),打破了粮食问题已经过  相似文献   

15.
由于"左"的错误和自然灾害,中国在1959~1961年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当时最突出的问题是农业生产遭遇严重挫折,粮食极度短缺。为加快农业生产的恢复,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制定了"吃饭第一"的方针,要求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利用财政手段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是贯彻这一方针的重要举措。国家财政支援农业的措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减少提取农业剩余;二是直接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16.
高笑 《史学月刊》2024,(4):100-107
1945—1953年,苏联陷入了严重的粮食危机,其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苏德战争不仅导致苏联粮食产量减少,还对农业生产基础造成了长期损害;与此同时,刚走出战争阴霾的苏联又遭逢了多次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其次,苏联的农业经济制度强硬、短视且忽视物质激励,严重削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再次,无论是实行粮食配给制还是自由购销制,分配体制内在的弊端未得到有效纠正,导致民众始终无法自由平等地获取足够的粮食。最后,冷战的爆发及升级对国际粮食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素来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苏联终止了粮食进口,并在国内自给困难的情况下仍继续出口粮食,导致了不可逆转的贸易逆差,加剧了国内粮食危机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7.
正响水——"张黄六"地区,这个曾经广泛流传"直通华东局,穷得叮当响,中央也明白"的地方,在泱泱华夏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版图上,其位置也许只有针鼻那么大小。可是,就是在这里,江苏省委在极其困难的上世纪60年代派出第一个扶贫工作组,为改变这里的自然环境、土壤条件、思想观念,革掉"旧三多",创造"新三多",解决粮食问题、吃饭问题、生存问题展开殊死拼搏,他们是这个区域改变面貌的奠基石,推进发展的方向标,可以说是当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奔小康精彩华章的一幕序曲。  相似文献   

18.
《百年潮》2020,(4)
正1953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第一年,根据"一五"计划的要求,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迅速增加,工业化快速起步。国家工业迅速发展使得城市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大。农业粮食生产赶不上工业建设的需要,粮食等生活消费品供不应求。国家粮食出现严重赤字,缺口不补上,国家的经济建设就会出大问题,随之而来的将是物  相似文献   

19.
1961年,中国人民银行以各省分行的名义曾发行过一套期票。期票对现代人来说不知是何物,连在人民银行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也难说清期票发行的真正原因。为什么发行期票,还要追寻到20世纪50年代末,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指引下、全国上下掀起的以粮为纲、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大办农业、粮食亩产要超万斤;大炼钢铁,全国钢铁产量要达××千万吨。办集体食堂,提前进入所谓的共产主义。正是这些不切实际的浮夸,加之国家连续三年的欠收,农村大部地区生计发生困难,严重地影响了群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2006年4月,王民三同志以《日记中的池必卿——1977-1985年粮食工作片断》50页打印本见示,当即拜读一遍。近日闻此稿将在贵州省粮食局内部刊物发表,民三嘱为写几句简介,乃又细读一遍。一读再读这份日记,使我深受教育,感到这是一份极宝贵的贵州粮食工作历史纪录,是一位从事粮政数十年的老革命、“老粮食”亲历、亲见、亲闻的第一手资料。今日读之,当年在粮食问题上的困难复杂局面与思想激烈交锋情景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