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蜀族墓葬的墓口为窄长方形,葬具为船棺。巴族墓葬的墓口为宽长方形,葬具以单棺、单椁和一棺一椁为主。二者随葬陶器的种类相近,但组合各有不同。属于蜀族的"巴蜀青铜器"主要有柳叶矛、柳叶剑、三角援戈、无胡戈、双胡戈、荷包钺、斤、凿、凸刃环首削和直刃无首削,属于巴族的"巴蜀青铜器"主要有鍪、釜、虎纹单胡戈、斧形钺和斧。鍪、釜、柳叶矛、柳叶剑、虎纹单胡戈和凸刃环首削虽然族源不同,但在蜀族墓葬和巴族墓葬中随葬均较多,已成为蜀族和巴族共用之物,不分族别。  相似文献   

2.
2006年7~9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荥阳市小胡村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清理商代晚期墓葬58座,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葬具多为一棺一椁,人骨保存较差。在出土的多件铜器上发现铭文"舌"字,这里应是一处商代晚期的"舌"族墓地。此墓地的完整揭露所获资料,对研究商代晚期丧葬习俗、族属及相关历史地理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3.
墓地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日隆镇。2005年6~7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小金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石棺葬41座。墓葬排列密集有序,墓圹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葬具为石棺,平面多呈梯形或长方形。随葬器物主要放置在头端或龛内,包括陶、铜、铁、玉、石、骨器等。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综合判断,墓葬年代为西汉中晚期至东汉中晚期。日隆石棺葬处于羌人西进的关键节点上,墓地的发掘为研究西南地区石棺葬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4.
吴小华  彭万  韦松桓  张勇 《考古》2015,(2):19-31,2
2012年8月,在赫章县可乐墓地发掘了两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均属土著墓葬,时代大致为西汉前期至中期。其中,M373为"套头葬";M374的规模较大,形制较特殊。出土遗物较为丰富,包括陶器、铜器、铁器、漆器残件及各种装饰品等。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可乐墓地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期崛起于太湖地区的越国,是南方百越民族中最为强大的一支--于越族所建立的国家。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越国历史文化有着许多独特内容,如越国上层贵族墓葬的葬制葬俗等。近年的考古调查发掘新资料及相关的研究探索揭示,墓上堆筑长方形覆斗状封土、使用带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岩坑)木椁墓制、墓外较普遍地设置陪葬器物坑以及完全用仿青铜原始瓷或硬陶的礼器与乐器代替青铜礼乐器随葬等,都是越国贵族墓葬葬制葬俗中颇具特色的几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一墓多族徽是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铜器墓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本文认为可将一墓多族徽作为晚商时期非商文化分布区的商周分界界标;商文化墓葬及墓地的族徽构成较为"单纯",而西周时期非商文化多族徽墓葬的族徽构成呈现"多而杂"的特征;西周早期多族徽墓葬的分布地域远大于商代晚期的多族徽墓葬,这一现象应是与周初分封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7.
2018年4~8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河南省义马市上石河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了一批春秋早期墓葬.其中M18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属春秋早中期中型贵族墓葬,共出土铜器、玉器14件;马坑MK4也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坑内埋葬2匹马和1只狗,出土铜器、骨器11件.该墓及祔葬马坑的发掘,为研究豫西地区春秋时期的葬制和葬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相似文献   

8.
沈岗墓地位于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余岗社区沈岗西部,2004~2010年共清理两周至明清墓葬千余座,以东周时期墓葬为主。其中本次报道邓国墓葬23座,均为小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朝南,葬具多为单棺,随葬器物除1座墓葬出有铜器外,余皆为小件玉、水晶器和珍珠等。墓葬年代属春秋早期。  相似文献   

9.
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墓葬中的人口统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1998年,南京博物院联合金坛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金坛三星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新石器时代不同时期的墓葬1001座、灰坑55个、房址4处,出土了大批文物。其中,墓葬的分布十分密集,各墓之间的叠压、打破关系复杂,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已清理的墓葬中,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占有一定比例。另外,少数墓葬无坑,或无法辨别出墓坑。葬制可分为单人一次葬、多人一次合葬、二次葬、二次迁葬与一次葬合葬等几种形式,以单人一次葬居多。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另有少量俯身葬和侧身屈肢葬。墓主的头向除极少数外,均一致朝东北方向。墓中出土…  相似文献   

10.
六道村战国秦墓地位于秦雍城城址东侧,为一处具有特色的国人墓地,整个墓地范围较大,本次考古发掘仅为该墓地局部,共23座,墓葬排列较整齐有序,多为偏洞室墓,仅个别墓葬为竖穴土圹墓,这批墓葬资料提供了秦雍城周边秦墓地"聚族相葬"布局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2002~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李家窑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了一批周代墓葬,其中M34、M37较重要。两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底四周有熟土二层台,中部有长方形腰坑,葬具为单棺单椁,随葬器物有陶器、铜器、玉器、石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判断,两墓应为西周晚期元士一级的贵族墓葬,墓主可能是早于虢国的焦人。  相似文献   

12.
张煜珧  冯丹 《文博》2023,(4):3-10+112
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陕西宝鸡西高泉村发掘春秋早期墓葬18座,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小墓。墓向以东西向居多,墓主以屈肢葬为主,多有葬具一椁一棺,并多见头箱,未见腰坑、殉人。出土铜器、陶器和玉器等文物,随葬品以陶器为主,有仿陶礼器、日常陶器两类。通过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特征,可看出这批墓葬为典型的秦人墓葬,为了解秦人进入关中之初的文化特征,研究秦文化的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2009年7月-9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河南四方汇泽清华.紫光园小区经济适用房项目工程内古文化遗迹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东周墓葬28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有棺椁,个别墓葬有头箱和腰坑。葬式以仰身直肢为主,另有仰身屈肢和俯身直肢葬。随葬器物组合为鬲、盂、豆、罐。对研究郑州地区东周墓葬形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老牛坡遗址发掘的3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形制较小,单人葬,无二层台及腰坑,不见葬具.墓葬保存较好,随葬品以三耳、双耳、单耳、无耳折肩罐,以及单耳、无耳花边罐为主;以石璧随葬的习俗也颇具特色.这批墓葬的时代为夏代早期,陶器中既有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因素,又有客省庄二期文化的特征,为研究陕西夏时期的文化分布以及与周边同时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在洛阳市西工区发掘一座未被盗扰的春秋时期墓葬(M8832)。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具为两棺一椁。出土了较多青铜器、玉器等,包括铜鼎8件,其中列鼎为5件,推测墓主人应是较高级的贵族。此墓的发掘,为研究东周时期的墓葬形制、葬俗、随葬品组合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6.
青铜器复合族徽的类型结构与甲骨文多字族名多有相似之处,但不见同名重合事例,说明作为族组织的复合族徽实际上不见于甲骨文记载,因而复合族徽应当不代表族组织实体,而是几个关系亲近的族氏共同作器的表示,其用法类似于甲骨文多字族名的连称。  相似文献   

17.
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义马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河南义马市上石河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了一大批春秋时期墓葬。本文仅对M22、M67和M77进行介绍。这三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属于春秋时期的中小型贵族墓葬,出土铜、玉、陶、石、玛瑙等各类器物共计321件(颗/枚)。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三门峡地区春秋时期的葬制和葬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相似文献   

18.
《文物》2014,(7)
2004年3月,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组织考古队,对阿斯塔那的9座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墓葬形制均为斜坡墓道洞室墓,有单人葬、夫妻合葬和多人葬。葬具均为芦苇编制的草席,这是吐鲁番麹氏高昌至唐西州时期墓葬的主要葬具。单人墓中出现稻草人现象,其用途象征配偶陪葬。其中,M396出土1枚波斯库思老二世(590~628年)萨珊银币,其形状、图案与交河沟西、木纳尔、巴达木等墓地出土的波斯萨珊银币相同。墓葬中出土了数量较多的文书,有些纪年明确,如"载初元年"、"开元七年"、"永昌元年"等。从墓葬形制、出土遗物及出土文书分析,这批墓葬年代应在唐西州时期(640~795年)。  相似文献   

19.
宋代族葬之风盛行,家族墓地是家族丧葬理念及其礼制特点的集中体现。本文结合考古与文献材料,以北宋相州韩氏家族为例,对其家族墓地的墓葬位序及丧葬理念进行初步探讨。指出韩氏家族在北宋时期以"五音姓利说"规划墓地,集中埋葬家族成员,但墓葬位穴之间的尊卑关系又与文献所记载的五音墓地有所出入。  相似文献   

20.
王豫 《华夏考古》2004,(4):63-76
分布于重庆龙河 (古代南宾河 )沿岸的丰都、石柱两县的崖棺葬 ,其墓葬形态主要是长方形横穴式。这种形制的崖棺葬 ,是来自于渝东南、黔东北、湘西、鄂西南地区的古代五溪蛮中的某支民族北迁至龙河流域后所留下的文化遗存 ,是中国境内行崖棺葬民族埋葬习俗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