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伟东 《铁军》2022,(3):42-43
<正>还是在五六年前,我在新四军老战士钱璎大姐家小坐时,又一次聆听她深情地讲述了父亲阿英和陈毅相识相知的一段往事。如今钱璎大姐已经辞世,笔者特意将她讲述的这段感人故事记述于下,以作纪念。那是20世纪40年代初,已在上海的文艺战线上英勇战斗了20多年的阿英,早已被陈毅所耳闻。虽未谋面,陈毅却十分敬崇这位文化斗士。1941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2.
正撰写本文已是酝酿多年了,而促使我急切地了却这个宿愿的是凡晓旺的过早辞世。当我心情凝重地端坐于案头,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晓旺和他的外公阿英、父亲凡一的许多往事。阿英酷爱姑苏文化瑰宝阿英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文史学家和收藏家。在他的经历和创作中,同古城苏州的传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1926年阿英在上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活跃于沪上文坛。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阿英在沪上参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  相似文献   

3.
"如今,我已年过半百,经历了人间沧桑。我不仅感激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更感激他们传授给我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真谛。"丛军——开国元勋陈毅的女儿感慨地告诉本刊。作为元帅家唯一的女儿,她与父亲是那么的相象……  相似文献   

4.
在贺龙的子女中,有一个女儿"简直就是贺龙的翻版"。她就是贺晓明。贺晓明忘不了"文革"带给全家的伤痕,"妈妈为了照顾父亲,长时间睡在地板上,耳朵里竟然结了蜘蛛网;大哥贺鹏飞患上重病,靠陈毅的仗义执言才被送进医院,捡回了一条命……"逃难的贺晓明乔装打扮,和哥哥在海上逃亡了40天……事过境迁,她发现"幸福的定义其实很简单"。  相似文献   

5.
我父亲周楞伽与姚苏凤大约在1934年初夏相识。那时《晨报·每日电影》的影评人有洪深、夏衍、阿英、郑伯奇、柯灵、唐纳等人,后来的撰稿人有刘群、宋之的、周楞伽、  相似文献   

6.
群贤毕至1942年,新四军军部统驻在苏北盐阜区阜宁县时,陈毅同志为了加强军队和根据地的建设与文化建设,通过上海地下党组织宣传动员一批有名望的进步人士来解放区考察。陆续到达的有著名文学家钱杏邨(阿英)、夏征农、黄源、蒋天佐、艾寒松,还有著名报人范长江,哲学专家车载,历史学家吕振羽,画家胡考、赖少其,音乐家贺绿汀,舞台美术装置家池宁等数十人。他们到达新四军军部时,受到陈毅军长与盐阜区党政领导的热情欢迎。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政治家、新闻出版家邹韬奋先生,也是来解放区的名流之一。当时他在香港办宣传抗日的书…  相似文献   

7.
父亲陈毅是一个非常开明的父亲,也是一位十分放手的父亲,我们兄妹的生活、学习都是由母亲严格督促的。父亲从不干预儿女的选择,他充分相信儿女们的自立能力,但是也绝不放纵,父亲对我们的教育首先是气质的熏陶和表率的影响。他很少训斥我们兄妹,每遇到一些事情,他总是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陈毅和张茜共同生活30多年,他们膝下3男1女。张茜服从组织决定,当了副总理兼外长陈毅的外交夫人。她随丈夫出国访问、拜会,仪表清丽、落落大方。陈毅的职务变化多次:新四军代军长、三野司令、上海市长、副总理兼外长。在张茜眼里,陈毅职务再变,在家他仍是自己的丈夫,限制丈夫吃肥肉,不准丈夫多抽烟,即便当着周恩来总理的面,她也夺过丈夫手中刚刚点着的香烟,在烟缸中熄灭。有回周总理在北京饭店请陈毅、贺龙两位老总及夫人吃狗肉。几杯入腹,陈毅妙语如珠,他乘兴又端起一杯,突然“哎哟”一声,向着身边的张茜埋怨道:“你不要踩…  相似文献   

9.
阿英集战士、作家、学者余一生。阿英为藏书耗费了毕生的心血、巨大的财力;编写了不少极有价值的目录,为后世研究近代史开创了便利的条件。文章拟就阿英的藏书、从已编的书录及文学集汇编来考察其目录学领域中卓越贡献,阿英所编极具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 ,有个《陈毅出山》的话剧 ,塑造了一位叫韩山河的游击队长 ,粗暴地将陈毅捆绑起来 ,并用烟袋敲陈毅脑壳的鲁莽形象。他的生活原型 ,就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根据地湘赣省省委书记、省军政委员会主席谭余保。由于人物处理太粗糙 ,原湘赣游击队出身的8位将军联名写信给剧作者 ,对剧中贬低曲解原型人物及那支游击队 ,表示愤慨。有关谭余保审陈毅的事实真相 ,一直鲜为人知。20世纪之末 ,在谭余保百岁诞辰纪念时刻 ,作者有幸采访了谭余保唯一女儿,年近80的谭木兰大姐 ,这位曾随父亲在湘赣边区打过游击、现已离休在家的女中豪杰…  相似文献   

11.
父爱的天空     
她从一懂事的时候起,就见父亲拄着双拐走路,那两根拐杖被父亲的胳膊磨得油亮。后来,她听母亲说,在她3岁那年,她的父亲在附近一家石场采石,不慎被一块飞石砸伤了腿,从此只能依靠双拐走路。父亲性情沉默,在他长满络腮胡的脸上,很少见到笑容。他经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或胡同里,抽着闷烟。因为腿上的残疾,父亲从来没有抱过她。她也从来没有像别的孩子那样,扑到父亲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手     
母亲为她撑伞,她满心感激。她却永远不知道,父亲默默在身后,为她撑起一片天。——题记父亲的手,似乎从来没有完好无损或者干干净净的时候。在她对父亲不多的记忆中,那双大手总是带着各种伤口。指甲又很长, 塞着黑垢,仿佛怎么也洗不干净。她一直不喜欢父亲黑黑的双手, 也很少和父亲亲近。和父亲相比,母亲的双手干净而白皙。虽然母亲操持家务,却总会把手洗得很干净。这双干净的手,会为她绑好看的辫子,做有趣的玩具和可口的饭菜。她的欢乐似乎都是由母亲编织的,所以她的童年回忆里,大都是母亲的样子,几乎没有父亲的影子。印象中父亲一直是忙忙碌碌的,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挣得微薄的收入,来养活一家人,还要支付病弱的母亲的医药费。不过现在家里的开支因为她的升学更加重了,父亲的那点收入几乎负担  相似文献   

13.
鞠开 《百年潮》2002,(2):50-51
张茜同志是陈毅的夫人,是新四军中的一个才女,是我尊敬的大姐之一.在战争年代里,在华东战场上,有时还能见到她.进到北京后,她在外交部,我在总参谋部,因为工作岗位不同,也很难和她见面了,越是见不到,越是思念她,越是想见她.  相似文献   

14.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天,我去上海南方中学上学,老师心情很沉重地说,日军侵占租界,学校停课,以后不要来了。归途中,看见日军在街道上架设军用电话线,气氛十分紧张。到家,只见父亲阿英正在烧书,因他这些年写了不少抗日话剧,在租界公演引起轰动,估计敌人一定不会放过他。  相似文献   

15.
铁肩担道义 巨笔著文章──阿英父子在苏北的文化活动郭静洲,姚长鼎阿英(1900一1977)原名钱德富,曾用笔名钱杏村,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学史家和收藏家。他的足迹遍及江淮南北,史不胜书。这里仅仅介绍他们父子在苏北的文化活动片段。阿英是在...  相似文献   

16.
正《苏北抗日根据地文化大事记》一书中曾提及:1943年4月,黄克诚、阿英看到上海《新中国报》副刊《文艺报道》的栏目里,有一则消息《魏如晦尚在人间》,内中写道,"某报曾一度揭载戏剧家魏如晦(阿英),在苏北被地痞杀害的消息,各小报并有长文表示悼念,现闻魏君并未被害,已由苏北转到内地。该报(所刊)三月号的《杂志》广告中,亦有王易庵以《悼阿英》为题的悼念文章。"黄克诚与阿英阅后,相视大笑。  相似文献   

17.
1949年4月24日渡江战役胜利结束,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以排山倒海之势,十天之内相继解放南京、杭州、苏州,然后对上海形成了陆上包围态势。我父亲王德时任第三野战军参谋处长,在陈毅、粟裕、张震直接领导下工作。  相似文献   

18.
陈毅在上海     
《百年潮》2021,(8)
正在父亲陈毅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有许多与上海联系在一起的往事。黄浦江也许是一位有权威的见证人,它保留着不少从20世纪20年代以前到60年代中期关于父亲在上海的记忆。夜深人静时到上海滩漫步,你会听到黄浦江深情的诉说……一父亲是四川省乐至县人。他1901年8月26日出生,是20世纪的同龄人。将满18岁那年,他在成都考取官费留法的资格,因而跨出夔门东游上海,又从这里开始了面向世界的人生之旅。  相似文献   

19.
以《从军日记》一书而成名的谢冰莹,是黄埔军校第六期的一名女生,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女作家之一。她于2000年1月5日病逝于美国旧金山,享年93岁。叛逆女性投奔黄埔 谢冰莹出生在湖南新化书香门第之家。虽然父母管束很严,但她从小就具有反抗的叛逆性格。她父亲很爱喝酒,她自己看了也想喝,但不准,心里很不服气。她认为做父亲的可以喝酒,为什么女儿就不能喝?后来父亲只准她用手指在酒杯里蘸一蘸,放在口里尝一尝,她也照这样子做。也许是父亲的遗传,谢冰莹一直很喜欢喝酒、她在家里常拿葡萄酒同来客一起干杯! 正…  相似文献   

20.
黄滢 《环球人物》2012,(34):30-32
在韩国,朴槿惠有一种神秘的影响力,这不仅因为她出身总统家庭,也不仅因为她一直未婚,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在很多韩国人眼里,包括她在内的朴家人是"成就和苦难的化身"。"创造奇迹"的父亲"因为父亲是总统,我也逃避不了历史的漩涡。"今年9月,朴槿惠出席一个记者会时,对父亲执政时期存在的问题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