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岳麓书院位于长沙岳麓山下,现已修葺一新,正式开放。书院正厅即为旧时主要讲堂。讲堂左壁嵌有石刻"忠孝"二字,右壁嵌"廉节"二字,字高213、宽141厘米。字大笔雄,相得益彰。由于"忠"字的右上方刻有"晦庵朱子书"的款识,相传为南宋理学家朱熹手书。方志沿袭其说,从无异议。可喜的是我们近年在本市竟有了新的发现,有力地证明这四个字的书者并非朱熹,而是宋未名臣文天祥。  相似文献   

2.
正陈淳,字安卿,南宋漳州龙溪县人,人称"北溪先生"。陈淳是朱熹晚年的得意门生,两次受教于朱熹,得"上学下达"的指引,终成为影响一方的理学家,受漳境内外学子的追随。陈淳家贫,几次科考都落第,因而终其一生,都未入仕为官。但他凭借个人名望,与地方官往来,从而获得间接参与地方社会治理的途径。在他的著作集《北溪大全集》中,收录了他向当地官员上书的几个篇目,从中可见陈淳参与地方事务的方式,以及治理地方社会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释"*(籆)"     
本文讨论甲骨文、金文中的*"字.从"*"字的取象构形、构字偏旁、辞例、实物形体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认为"*"字就是"籆"字.  相似文献   

4.
谢铎生平事迹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铎是“茶陵诗派”的重要作家,他三次在朝为官,三次辞官还乡。由于其诗文久已离开人们视线,生平也不为人所重视,有些问题存在几种不同的说法。今在整理《谢铎集》的基础上,采多种史料,考订其生平,对其生卒时间及入仕之前行实、丁忧回乡的时间及服满谢病不起的原因、辞南京国子监祭酒之任而请求致仕之因、第三次辞礼部右侍郎职返乡之因、与方岩书院的关系等五个方面问题进行考订,以便人们更好地研究这位作家。  相似文献   

5.
《百年潮》2016,(6)
正习近平同志2009年4月在兰考干部群众座谈会上对焦裕禄的先进事迹中所体现的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的崇高品质进行了深刻阐释,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20个字,即"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焦裕禄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不是为了做官,而是去为人民谋利益。他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6.
熊剑平 《文史天地》2013,(12):52-56
裴矩(?~627年),字弘大,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原名世矩,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而去掉“世”字,是我国隋唐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曾先后在多个朝代做官,均获得很好的口碑,一生政治业绩颇丰。虽然经历几个朝代的变更,裴矩的政治生涯却不曾终止,  相似文献   

7.
金文"蔑历"一辞旧有40余种说法,学界莫衷一是。我们利用新材料检讨了"蔑历"一辞的旧说,认为"蔑"应为"伐"之异体分化字,训为夸赞、称美;"历"或可换读为"六",上古音应在觉部,在铭文中暂应训为历行、功劳或功绩。"蔑历"一辞应为中性词,不应该有过多的"势差"。并归纳了"蔑历"一辞在金文中的结构类型及语法特点,重读了与之相关的辞例。  相似文献   

8.
金文"蔑历"一辞旧有40余种说法,学界莫衷一是。我们利用新材料检讨了"蔑历"一辞的旧说,认为"蔑"应为"伐"之异体分化字,训为夸赞、称美;"历"或可换读为"六",上古音应在觉部,在铭文中暂应训为历行、功劳或功绩。"蔑历"一辞应为中性词,不应该有过多的"势差"。并归纳了"蔑历"一辞在金文中的结构类型及语法特点,重读了与之相关的辞例。  相似文献   

9.
正退休前夕,周边好友开始关心我的退休生活,建议大体三种:找个单位做顾问,挂个名举着旗子挣大钱;当杂志主编,学习养生之道;吃喝玩乐,索性享受生活。思来想去后,我想起了父亲生前的话,他多次说过他干革命不为做官,就是为了解放劳苦大众,让穷苦人过上好日子,也因此,"为人民服务"五个字铭刻在了我的心里。想到普法20多年,很多老百姓还没找到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的门径,那么普法应当是群众需要、而我熟悉且又力所能及  相似文献   

10.
近年,因郑州二里岗牛肋骨刻辞的"土"字之上补释出一个"乇"字并连读为"乇土"(即亳社),从而牵涉到商史研究中有关"商汤都亳"的重要议题。通过二里岗牛肋骨刻辞几种早期资料的比对核校,过去的几度释文确实漏释了其间的"乇"字。此字的补释,对相关史实的研究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神史未央     
离开巧家3个月了,没有为巧家、《神史》写一个字,心里总是堵得慌。钱理群先生赞誉《神史》的文章在《读书》发表了,《神史》编辑尹杰先生多次对我说,你也得写。我的"当代汉语贡献奖"颁发6年,今年把目光转向了《神史》。我在颁奖辞中说孙世祥先生:"他坚韧地报道了  相似文献   

12.
赖晨 《文史春秋》2013,(6):43-47
清宣宗道光皇帝最信任两个宰辅,一个是曹振镛,另一个是穆彰阿。穆彰阿是曾国藩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参加会试时的主考官,位高权重的他十分欣赏这个德才兼备、踏实做事、忠心耿耿的寒门弟子,经常在道光皇帝面前举荐。"朝中有人好做官",有了他这个过硬  相似文献   

13.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宋真宗时期的进士,在宦海里漂泊半生,52岁时还临危受命,到前线战场上主持军政大事。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奔波仕途,屡次被贬,与同僚发生过冲突,甚至他的朋友、同窗、老师对他也颇多苛评。他的仕途推荐人、宰相晏殊就曾责备他"好奇邀名";另一位宰相吕夷简也说他"务名无实"。但是,在他死后,南宋朱熹评论他是"天地间第一流人物";明代方孝孺说他"时屯道难合,谤息名愈全"。在这些人眼中,范仲淹  相似文献   

14.
朱熹的文道观打破了之前文道观旧的思维模式,不再将文与道对立,而是将文与道合一,提出了"文道合一"的观点。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与他道学家"以文为工具"的身份相关,而且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关。本文从朱熹的哲学思想出发来探讨朱熹的文道观,发现朱熹的文道观与他的理气观、道器观、体用观联系密切。因此,从哲学角度来分析朱熹的文道观,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去探讨朱熹文道观与其哲学思想之渊源,从而更全面地把握朱熹文道观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洪瑞 《古今谈》2005,(2):35-37
项无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墨林居士,浙江嘉兴人,明代有名的书画家和收藏家。他不乐仕进,万历时,征他去做官,他不去,对古代文物却有特别的爱好。  相似文献   

16.
冯梦祯,明代诗人,早年做官,后因其刚正洒脱的性格不容于官场,故辞官回归故里浙江,过起了悠闲自得的隐居生活,在隐居过程中,他常常与文人雅士们吟诗作对、品茶赏景、收藏古玩,流连于山水之间。这样的生活记录于他本人著作《快雪堂日记》之中,在着重展现晚明文人雅士的高雅闲适生活之图的同时,也为后人对冯梦祯的生活、性格、及其思想的认识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本文对冯氏的生平及其日记中所反映的思想进行了简单的研究讨论,尤其是在冯氏的隐居生活之时,他深受李贽、紫柏等人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反对贪官污吏,并且他还在紫柏大师的影响下推动了佛学的复兴。  相似文献   

17.
另一种情怀     
公元365年,陶渊明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仕宦家庭,因家境贫寒不能维持生计,经亲戚引荐在一个叫彭泽的小县城做官,但没几天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个坦率自然的人,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违心做人。于是做得一首《归去来兮辞》,将自己欲归隐田园、把菊饮酒的心境娓娓道来。大意是这样的:归去吧,既然心已经被形体驱使,为什么还要伤感悲哀?既然现实已经与意愿相违背,为什么还要驾车出  相似文献   

18.
殷墟甲骨文记事刻辞中的"■"字前人未曾论述,本文结合新出花东甲骨材料对甲骨文中的■、■、■字用法作了一番考察,认为它们实为一字异体,应释为"肇"之初文,含义上有"致送"一类意思;并强调了金文中"肇"字所从的"■"并非是"启"字,"启"在殷商甲骨文及西周金文中都是从"又"的,讹变成从"支"应是西周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19.
正郑孝胥(1860—1938年),字苏戡,又字太夷,号海藏,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书法家、诗人之一。作为清廷遗老,他拥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积极参与创建伪满洲国,并以72岁高龄出任了伪满首任国务总理,签订了卖国条约《日满议定书》,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鲜为人知的是,在担任"国务总理"的短短三年多时间里,郑孝胥曾两次辞职,这两次辞  相似文献   

20.
袁文春 《史学集刊》2012,(4):107-113
朱熹是宋代一位具有科学思想的理学家,但科学思想却没有使他走向无神论道路,反而使他接受鬼神,并建构了鬼神理论。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断之为倒退落后,如果对朱熹"了解之同情",则能理解他建构鬼神理论之苦衷。四大因素迫使朱熹建构鬼神理论:一是现实中的"鬼神"现象必须得到解答;二是儒学典籍中的鬼神之事无法回避;三是必须应对佛道鬼神论的挑战;四是道统的合法性辩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