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泉州人庄际吕参加科举考试,会试、廷试皆第一,高中状元。这是自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曾从龙中状元四百多年后,泉州人又一次独魁天下。庄际昌还成为有明一代惟一的泉州籍状元,以及连中会元、状元的福建人。  相似文献   

2.
刘继兴 《江淮文史》2013,(3):164-166
中国古代自隋朝实行科举考试到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有1300余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先后产生了700多名文状元。那么究竟谁才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呢?很多书刊把张謇说成是"末代状元"或"最后一名状元",其实张謇考中状元是在1894年,其后科举考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两汉豪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中国史学者尤其秦汉史学者十分重视对汉代豪族的研究。他们认为豪族与汉代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有密切联系 ,豪族问题关系到汉代社会性质的判断。自明治以来 ,日本学者就用“豪族”这一术语来研究中国汉魏六朝时期的历史。“可以说豪族一词是作为汉代社会史的重要概念固定下来。抛开豪族一词来谈汉代史甚至是不可能的”。① 二战以后 ,日本关于两汉豪族的研究成果显著 ,发表了许多论著。笔者就所能见到的国内外资料 ,对二战以后 (论述中有时会提及二战以前的论著 )日本关于汉代豪族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以期能对国内两汉豪族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说起“状元经理”,人们便会想到主张实业救国并创办大生纱厂等实体企业的南通张謇,殊不知苏州也有一位“状元经理”陆润庠,他是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科状元,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家乡苏州创办苏纶纱厂。陆润庠博学多才,精于医学、书法,是光绪、宣统两朝帝师,他创办的苏纶纱厂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文史博览》2010,(3):36-36
<正>古稀状元: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辛未科状元尹枢中状元时年已71岁,9年后病逝,享年80岁。尹枢是全国年龄最大的"古稀状元",又是四川寿命最高的"长寿状元"。  相似文献   

6.
正宋神宗是一位"改革皇帝",他在位期间一直在推动着改革,前期有"熙宁变法",后期有"元丰改制",但人们提到他时往往只会想到"王安石变法"。这说明,他在那场改革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显然被低估了。一、帝国的财政困境宋神宗赵顼是宋英宗赵曙的儿子、宋仁宗赵祯的孙子,出生于庆历八年(1048年)四月,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宋英宗驾  相似文献   

7.
金文"蔑历"一辞旧有40余种说法,学界莫衷一是。我们利用新材料检讨了"蔑历"一辞的旧说,认为"蔑"应为"伐"之异体分化字,训为夸赞、称美;"历"或可换读为"六",上古音应在觉部,在铭文中暂应训为历行、功劳或功绩。"蔑历"一辞应为中性词,不应该有过多的"势差"。并归纳了"蔑历"一辞在金文中的结构类型及语法特点,重读了与之相关的辞例。  相似文献   

8.
正最早出现"皇帝"一词,是在战国时期的《尚书·吕刑》中,在这本上古时代的《书》里,曾两次出现"皇帝"一词,一次是"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另一次是"皇帝清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虽然孔传注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和王先谦《孔传参正》等书中对上文中"皇帝"一词解释不一,看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里的"皇帝"是对前代帝王的尊称。《庄子·齐物论》也曾有"皇帝"一词出现:"长梧子曰:‘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这里的"皇帝"是指三皇五帝中的黄帝。  相似文献   

9.
“明清两代历504年,先后举行过进士考试201科,……,共取状元、榜眼、探花各201名。……按籍贯统计,山西省竟无一名状元。”看到上述文字,恐怕会让每一位山西人的头脑更加清醒!  相似文献   

10.
金文"蔑历"一辞旧有40余种说法,学界莫衷一是。我们利用新材料检讨了"蔑历"一辞的旧说,认为"蔑"应为"伐"之异体分化字,训为夸赞、称美;"历"或可换读为"六",上古音应在觉部,在铭文中暂应训为历行、功劳或功绩。"蔑历"一辞应为中性词,不应该有过多的"势差"。并归纳了"蔑历"一辞在金文中的结构类型及语法特点,重读了与之相关的辞例。  相似文献   

11.
漫话河南状元陈崇状元,是中国科举时代进士科殿试第一名,是当时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最高荣誉。据史书记载,历史上考中状元的,从唐武德五年(622年)算起,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最后一科止,在1300年中,共出了592个状元。那么,河南出了多...  相似文献   

12.
<正>泰州古镇溱潼是镶嵌在(里)下河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溱潼在历史上有过许多名字,比如秦泓、七星村、海滨村、水云乡、存中等,但这些名字是源于当地居民的口口相传,在志书上没有记载。溱潼镇现在的名字其实源于“秦潼”。而“秦潼”与“溱潼”这两个名字在志书上都有记载,是官方予以承认的地名。《现代汉语词典》对溱潼的注释是:“镇名,在江苏。”“秦”与“溱”虽然字形相近,但读音完全不同,前一个读qin(上声),后一个多读zhen(平声),“溱”在其他地方都读zhen(平声),唯有在泰州这里作地名时读qin(上声),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从现有史料来看,“秦”字加三点水变成“溱”,应该是从明人陈应芳开始的。陈应芳(1534—1601),泰州人,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先后出任金华县和龙泉县的县令、浙江提学佥事、八闽布政司参议、河南按察司副使、太仆寺少卿等职。陈应芳在地方任职时,非常重视各地的水利事业,“讲求探索水道原委与河之利害,  相似文献   

13.
正唐太宗与魏徵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可谓一段佳话,太宗把魏徵比作自己明得失的一面镜子,谏官之重要性对于皇帝、国家而言,重要性可见一端。宋朝也有能与魏徵比肩之谏官——历仕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被宋仁宗誉为"真御史"的唐子方。一、生平仕宦唐子方,名唐介,子方是为其字。江陵(今属湖北)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其后历任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县尉、岳州沅江(今湖南益阳)县令。后因在沅江  相似文献   

14.
状元的年龄     
正历史上的状元大都是青年,据统计,有生卒年月可考的状元,其及第时平均年龄如下:唐朝状元平均29.4岁;宋朝状元平均29.6岁;元朝状元平均29.5岁;明朝状元平均32.3岁;清朝状元平均31.9岁。古代科举考试中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尹枢生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辛未科考试中状元时年已71岁,尹枢也被称为"古稀状元"。尹枢应试还有段轶事。那年,主考官杜黄裳  相似文献   

15.
正吕宫(1603~1664)字长音,号苍忱,常州府武进人,顺治四年(1647)丁亥科状元,顺治十年(1653)十二月六日御笔钦点其为内弘文院大学士,位列宰辅。一年多后,经其五疏求罢,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福临允其所请,命以太子太保衔归籍调理。光绪五年刻本《武进阳湖县志》"人物志"中称其"家居凡十年,里中不知有相国"。康熙三年(1664)卒于家。  相似文献   

16.
“状元”是封建科举考试进士科的第一名。由于状元是由皇帝亲自在“殿试”中选取的,所以又称“殿元”,其荣誉是无比高尚的。清代260余年,共开科116次,选中的状元只有114名,也就是说在全国范围内平均两年半才出一位状元,其尊贵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17.
<正>古代的科举考试里,状元是凤毛麟角,而状元驸马更是寥若晨星,有史可查的状元驸马只有唐朝的郑颢。郑颢,字奉正,唐朝的荥阳(今河南郑州)人,这位状元的婚姻,却是地地道道的被"拉郎配"了。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历史上的皇帝,除"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外,论名望高、名头大、名声好的,则非宋仁宗赵祯莫属。他13岁登基,54岁去世,在位42年。42年间,其为政宽简,为君宽宥,为人宽仁,政治经济文化持续发展,尤其爱惜人才如命,奖引后进不遗余力,使许多聪慧而贫寒的子弟脱颖而出,共同奏响了多彩多姿的文化华章,将宋朝的文化盛世推向了巅峰。明朝大诗人邹智说":宋之英主,无出仁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那么,宋仁宗这个皇帝,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相似文献   

19.
古人卜筮时常常遵循"一事数卜"之原则,同一件事情要卜筮多次,因而包山楚简中有五套"成套卜筮辞"。五套"成套卜筮辞"中,一事或三卜、或四卜、或五卜。"成套卜筮辞"中有的卜筮辞被选择执行了,"三卜者从其二","五占者从其多"。"四卜者"包括"习卜","习卜"一方的意见通常被选择执行。"习卜"以"三卜制"为基础,是人为控制改变占卜结果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0.
正有清一代,自顺治三年丙戌(1646年)开科取士,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停止科举,258年间,山东共出了6个状元。他们是聊城的傅以渐、邓钟岳;济宁的孙如谨、孙毓桂;潍县的曹鸿勋、王寿彭。六个状元,分配三县,巧呀!更奇的是傅以渐是清朝开国状元,而王寿彭则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状元,除了下一科甲辰由刘春霖唱收台戏外,他也算是压轴的了,所以称之为山东的末代状元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