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认识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问题和理论问题。中共十八大之前,社会及学界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认知,存在"以后否前""以前否后""前后皆否""感性肯定""知性肯定"五种情况。中共十八大之后,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一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纪念刘少奇同志,不仅要缅怀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特别是新中国建设事业立下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精神,也要汲取"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和区分"文化大革命"与"文化大革命"时期,正确认识和区分毛泽东晚年错误与毛泽东作为人民领袖的历史地位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正确认识和区分改革开放前的挫折、曲折与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成功经验,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近代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主要出现在两个历史转型时期,一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一些知识分子怀着为内忧外患的中国寻找"出路"的信念,竭力主张中国应走西方的道路,形成了第一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二是改革开放之后30多年来,一些人借纠"左"之名否定中国革命史,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形成了第二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两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都有着共同的理论主张,即它们都以全盘西化  相似文献   

4.
正确看待和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是搞好新中国史编撰的一个关键问题。《新中国70年》是一部贯通描述新中国70年历史、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史书。在章节布局上,该书将改革开放前的几个犯错误时期和基本正确时期合在一起;在编撰内容上,将犯错误时期的错误与犯错误的时期加以区别;在书写行文上,注意将改革开放前的成就与改革开放后的发展相呼应,更加鲜明地体现出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在联系。这样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在方向上是完全正确的,在实践上是值得称道的。  相似文献   

5.
正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历史地位的评价,不同时期基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法,尤其是不同的立场,因而有不同的观点。对社会主义改造历史地位的正确评价,不能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变化而加以否定。长达6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及建立起来的公有制,是划时代的伟大变革,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尤其重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所谓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由国内外敌对势力鼓吹和散布,以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以否定革命、"告别革命"为核心,以伪造、篡改、歪曲、"恶搞"历史为手段的政治思潮。这股思潮在国史学领域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虚无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正义性、合理性、合法性;虚无新中国的成立及其对中国乃至世界发展进步的伟大意义;虚无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在一致性。我们要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树立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斗争的自觉性,增强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斗争的韧性。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斗争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7.
正改革开放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既取得了巨大历史成就,又在一定时期出现过挫折、失误,甚至发生了严重错误,这是改革开放无可选择的社会历史基础与条件。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正是在吸收和借鉴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开辟并向前推进的。这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与改革开放前既相互联系又有根本区别的历史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8.
1976~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正处于一个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和打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的重要时期。这8年的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粉碎"四人帮"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是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酝酿和起步的两年,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转折做准备的两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二  相似文献   

9.
针对日本近年来的否定、歪曲侵略历史,通过对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在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的英雄人物的研究,来铭记历史,警告日本,让爱国主义思想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认知和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经过了一个复杂的历史演进过程,大致可分为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原则否定、概不参与,改革开放后至冷战结束前的区另I对待、有限参与,冷战结束至今的积极支持、扩大参与三个阶段。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政策的调整与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政治的变化是相对应的,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世界观念的变革和中国外交行为方式的转型。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史演进过程表明,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责任意识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11.
百年风雨,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青海革命时期点燃星星之火,在建设时期探索奋进,在改革开放时期锐意进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破浪前行,团结带领青海各族人民书写了英勇顽强、迎难而上、突破创新、不懈奋斗的恢宏史诗,铸就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往光明"的辉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新纪元"的辉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12.
正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的硬道理。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邓小平对党和人民卓越的历史性贡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思想资源。一、中国改革开放超越政治解放的历史必然性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历史性解放,"这是一个绝大的变化,这是自有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以来无可比拟的大变化",更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性的成就"。然而,在邓小平的视野中,"解放"不能仅仅停留在中国"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同志最近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1)这个百年历史,可分为四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据此,建党百年的伟大业绩则可概括为救国、建国、兴国、强国的伟大斗争,使神州大地发生历史性巨变。在这从百年前开天辟地到百年来改天换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中,  相似文献   

14.
"共同体"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日本对华认识观念中最核心的理论之一。在战前由"共同体"理论演化出来的"中国社会停滞论",成为支持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借口之一。战后日本的中国研究就是在否定"中国社会停滞论"的基础上重新出发的。从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的"共同体"理论发生重大变化,对其价值判断也由否定转变为肯定,并引申出"乡绅论"和地域研究方法。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事实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社会停滞论"。但是,在日本近代以来所形成的错误观念依然残存,应该继续清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保护与其同一个时代或同一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提出"革命文物"概念,在以保护革命文物为主导的年代,也不同程度地开展其他近现代文物的保护工作。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促使近现代文物保护工作全面展开,并取得重要成绩。  相似文献   

16.
<正>一般来说,俄罗斯史学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时段:1917年前为俄国时期,1917—1991年为苏联时期,1991年后称为俄罗斯联邦时期。苏联史学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即"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史学发展中的崭新时期,以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发展和巩固为主要特征,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苏联史学中唯一的正统流派"。1苏联马克思主义史学具有以阶级分析方法为主,关注政治史的研究,强调布尔什维克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功绩,否定俄国时期和西方的史学成就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地主阶级的政治思想,在西汉后期发生了一个明显的历史转变,即由"尊法反儒"变成了"尊儒反法"。恩格斯指出:"一切历史现象都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说明,而每一历史时期的观念和思想也同样可以极其简单地由这一时期的生活的经济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来说明。"要弄清这一历史转变的根本原因,必须分析西汉前、后期政治经济条件并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正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元史研究,会注意到"30后"学者在其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核心作用。所谓"30后"学者,指的是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批学者。他们普遍在20世纪50年代(或稍前稍后)接受高等教育,"文革"前在专业领域初露头角,改革开放以后真正进入学术生涯的黄金时期。杨讷先生(1935—2019)就是"30  相似文献   

19.
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类型,政治变动和社会运行是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方面,所以,政治史和社会史也必然是历史学的主体部分。20世纪以前,中西方史学界始终是政治史一统天下,此后在否定政治史中社会史兴起。社会史的发展经历了从"否定政治"、到研究实践中"悬置政治"、再到逐步"融汇政治"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国内个别学者打着反思十月革命道路的旗号,完全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否定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毛泽东对斯大林的"三七开"评价是当时也是今天回击完全否定斯大林、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实践论调的有力武器。毛泽东对斯大林的"三七开"评价,着眼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全局,排除历史上中苏两党关系和个人感情因素影响,在理论上有理有据,在实践上实事求是,是认真的、慎重的,为正确认识评判历史提供了重要指导原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