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前的浩劫 抗日战争爆发前,全国有高等院校(包括专科学校)108所,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沿江地区。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这些院校中的大多数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坏。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交通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抗日战争前,中国经济落后,交通发展极不平衡,东部沿海、沿江地区稍发达,中部次之,西部内陆地区最落后。抗战爆发后,东部沿海沿江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达地区,相继沦于日寇之手。国民政府被迫由南京迁都重庆,我国的政治、经济重心也随着由东部移向西部。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西藏的西南5省同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西北5省,便成了抗战时期的大后方。然而,大西南、大西北对外交通闭塞,内部交通建设又甚为落  相似文献   

3.
艾萍 《广西文史》2003,(4):44-49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意识形式和各种社会心理。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人口迁移运动,大批东部沿海沿江地区的人口被迫向西部后方内迁,对后方社会的变迁产  相似文献   

4.
唐宋转型时期,社会秩序遭到破坏,社会矛盾集中爆发,汉学与宋学、儒学与佛老、贵族礼制与礼制平民化的矛盾都鲜明地凸显出来。转型时期旧理论的消亡与新理论建立是缓慢的过程,导致了旧制度与新理论的并存与冲突,以及宋儒对待新旧思想的个体与群体的分裂。在家族祭礼中,这些矛盾体现为宋儒尊崇经典与阐发义理;延续传统与顺应时俗;遵循礼制与僭越等级的二重性,凸显出转型社会思想领域的主要矛盾与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流经湖南的长江全部在岳阳市境内,全程163公里,沿江筑有156.2公里一线长江防洪干堤,担负着保护沿江108万亩耕地、60万人口和岳阳市城区1900多家工矿企业、沿江港口码头、京广铁路、107国道的防洪任务.据有关史料记载,近100年来,湖南省岳阳地区沿江人民经常遭受长江洪水的袭击,为治理水患,拯救家园,发展生产,沿江沿湖人民与水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水利文明.  相似文献   

6.
许刚  佘之祥 《人文地理》1996,11(2):78-79
长江沿江地区的开发开放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历了16年对外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后,外商已纷纷看好长江沿江地区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7.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金融市场遭到破坏和失序,上海金融业为自身基本权益及行业生存,也为市场稳定和尽可能减少同业与客户损失,围绕金融市场秩序重构各个方面,与日伪当局进行了折冲交涉,其中虽然有过妥协、退让乃至合作,但也不乏拒绝和抗争。整体而言,上海华商金融业是日伪统治下的受难方,对于他们的历史评价,应力求客观公允。  相似文献   

8.
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位于广元市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村。是四川省第一个集中展示“5·12”地震造成的崩塌、地裂、隆起、断层、褶皱等多种地质破坏形成的地震遗址,地震裂度达到10度,有4个地震集中爆发点,掩埋当地4个社的群众及过往行人780余人。在2008年11月12日正式开园暨青川震后旅游市场启动仪式上,被四川省科协命名...  相似文献   

9.
太平军水营,从1852年12月萌发到1863年11月唐正才牺牲而解体的十一年中,所进行的重大水战大都集中在定都天京后到1857年10月的第二次鄱阳湖水战期间。这些长江水战的作战目的,无非是想沿江而上,重新夺取沿江战略要地——安庆、九江、武昌,以便有效地保卫天京的安全。由此,发生的一连串的水战,其实质量系为了争夺长江控制权。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是我国西北地区环境遭到破坏的一个重要阶段 ,但当时的地方官员对当地出现的环境问题普遍没有意识。个别地方官员的环境意识集中表现在对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的认识上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于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同治回民事变后黄河上游区域的人口与社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正林 《史学月刊》2008,(10):78-88
清朝同治时期陕甘两省爆发了回民事变,这次事变给黄河上游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仅使整个甘、宁、青人口锐减,而且也造成了回族人口的锐减、分布格局的变化和居住环境的恶化。这次事变之后,黄河上游区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商业都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使其长期处于萧条状态。通过本文我们看到同治回民事变对黄河上游区域社会经济破坏之严重,影响之深远,使我们认识到社会稳定和谐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繁荣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27年4月3日发生的"麻城惨案",是武汉国民政府辖区农民运动发展到高潮时爆发的一起典型的反动势力破坏革命的群体性事件.惨案发生后,武汉国民政府起先想通过武装征剿红枪会的军事斗争打击反动势力,从而保障农民运动积极开展,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武装征剿遭到失败.随后,政府将善后事宜交由地方处理,各组织团体达成妥协,...  相似文献   

13.
关于抗战时期沿海高等院校内迁入渝,已有不少述论及,但说法不同,互相矛盾。如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1895~1949》一书认为:内迁高校,“其中四川最多,仅重庆一地就集中了二十五所,有复旦、交大、东吴、沪江、中央、之江理学院……”而李定开《抗战时期重庆的教育》一书则认为重庆“原有之高等学校15所,其中战前建立的3所,战时建立的12所。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中后期,战斗在贵池沿江一带敌后地区的新四军七师沿江闭,曾一度与国民党海军长江中游布雷游击队等部合作,在长江江面布放水雷,展开对日水上运输线的破袭战,使日军遭到沉重打击。这一国共合作史上光彩的一页,过去由于战争环境险恶、大部分资料被毁而鲜为人知。近年来,有关当事人的回忆录、传记等虽有所载,但说法不一,互有抵牾。笔依据已掌握的资料,对这一史实的时间及过程作如下考证:  相似文献   

15.
林芝地区的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物之所以生存是大自然的护佑,我们之所以热爱自然是因为她给了人类生存发展的条件所以说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自然环境,她一旦遭到破坏就危及人类的生存。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往往采取建立保护区域的方法来寻求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途径。自然保护区即包括自然地带各种生态系统的代表,包括一些珍贵稀有动物品种的集中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和迁徙的停歇地以及饲养栽培品种、野生近缘种的集中。  相似文献   

16.
豆海锋 《江汉考古》2012,(3):69-80,68
本文以安徽沿江平原地区的商时期遗存为考察对象,将该地区商时期遗存划分为两种,其中沿江西段为"薛家岗遗存",东段地区为商文化"大城墩类型"。通过与周边地区比较,对两类遗存的年代、性质及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为了揭示沿江平原地区商文化的来源,本文将该地区所见商时期遗存与周边的江淮西部、宁镇及江汉东部地区进行比较,得出了商文化南下对安徽沿江平原的东、西两段地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原因应与商王朝对铜矿资源追求及南下路线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7.
李明玉 《神州》2012,(3):414-415
舒兰市位于吉林省东北部,属于长白山地和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部山地属于长自山系的张广财岭余脉,中部为低山丘陵区,西部是沿江冲击平原,地势东高西低。温度西高东低。  相似文献   

18.
喀喇河屯行宫,是清代在塞外修建最早的一处行宫。本文考证了喀喇河屯行宫修建的原因、扩建的时间和过程,及其管理和所遭到的破坏。阐述了它对承德的兴盛与繁荣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呼吁有关部门对行宫残留的文物给予重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9.
樊兵兵 《沧桑》2014,(3):76-79
圣像破坏运动是公元八九世纪在拜占庭帝国所发生的禁止使用和崇拜圣像的运动。这场在宗教领域所发生的运动,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有的学者把当时的历史称为"圣像破坏时代"[1]。在圣像破坏运动酝酿的过程中,政权与教权之间的斗争以及教会所拥有的强大的经济实力对世俗政权所造成的威胁对这次运动的爆发产生了直接的、重大的影响,但绝非决定性的。宗教矛盾,尤其是基督教与犹太教以及基督教内部的纷争与不可调和的矛盾对圣像破坏运动的发生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而使圣像破坏运动的发生成了一件必然的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20.
文史快车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图为英国人在看当天的报纸,标题上写着波兰遭到入侵,一些城市被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