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渤海国医师的唯一文献记载见于日本史籍《类聚三代格》,而通过钩稽唐、日本及新罗等东亚地区相关史料进行比较,可以对渤海国的医政制度及医师情况做出如下推测:渤海国医师隶属于太常寺下辖的类似于太医署的机构;渤海国仿效唐朝建立了医学教育和管理体系;中原医籍已传入渤海国并成为医学主流;渤海国遣日使团中的医师主要作用是治疗患病的使团成员,而由于医师数量、医学水平等限制,医师没有成为渤海国遣日使团中的常设职位。  相似文献   

2.
清代太医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医疗事业,设官任职,由来已久。昔黄帝时之有岐伯,职主方药(《历代职官表》卷三十六)。在周朝设有医师上士下士,掌医之政令。秦及两汉有太医令丞,亦主医药(《通典》卷五十四注)。后世多因之。太医一官,历代或分隶于门下、殿中诸省,或属于太常寺、宣徽院等,措置不一。其独为一署,无所隶属,而是始于元代。至于太医院之称,则是起自金代(《历代职官表》卷三十六)。以下各朝因沿下来,迄于清末。此为历代医事设官置署沿革之大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利益驱动视角对过度医疗问题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描述,并针对形成过度医疗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一是医务人员实现自身物质价值的利益诉求;二是医疗机构谋求自身生存发展的利益驱动;三是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使得医生“寻租”成为可能;四是“以药养医”制度为过度医疗行为提供了政策掩护。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在于:一是要建立并实行医药分业制度;二是要规范诊疗行为,改革分配制度;三是要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加大惩处力度;四是要加强医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高丽记》揭示高句丽末期高句丽中央官位等级制度时,缺漏了从一品和从四品这两个官位等级,实际上它们存在于高句丽末期高句丽中央官位等级制度中,从一品相当于在高句丽中后期没有政治实权的古雏加、大加;从四品相当于位头大兄,被署置于地方官职中。经过这一研究,高句丽末期高句丽中央官位等级制度得以复原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1、攻取巡抚署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驻山西的正规军为第四十三混成协(相当于一个旅),是用新式装备武装起来的,因而当时有人称它为新军.协统(相当于旅长)为谭振德.下有两标(相当于团),即八十五标,八十六标.八十五标标统是同情革命的黄国梁,教练官(相当于副团长)为常樾.其第一、二、三营管带(相当于营长),分别为白文惠、姚以价、熊国斌.姚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非同盟会员,  相似文献   

6.
藏医虽然是很早就发源于藏地的独立医药体系,但也不乏对相邻周边地区医药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尤其是汉地。在敦煌石窟中,曾就出土了一份汉文的《唐人写绘灸法图残卷》。《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及后弘期藏族史料都也有从汉地引进历算和医药的记载。《西藏王臣记》讲到赤德祖赞时期,"自唐都京师翻译《金光明经》、《毗奈耶分品疏》及少部分医药典籍。"(1)两位汉地公主入嫁吐蕃更是带去了汉地大量的医药著作和大批的医者。汉地医药对藏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对吐蕃医者、藏族医药典籍、藏医药物三方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近代中西方在货物与精神文明之间"出"与"入"的发展情况,阐述了中西双方在文明上的不平等碰撞导致基督宗教(教会和传教士)对近代广州西医医院(医校)及医疗制度的建立、广州近代中小学的建立及健全和近代教育制度、广州报刊书籍的出版及传播制度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局記事     
《文物》1951,(3)
我局建議設立之"中央書庫"正作進一步研究我局前建議出版總署設立"中央書庫"事,經文委通知出版總署研究後,於本月八日由該署與我局召開座談會,對呈缴制度,集中編目等問題交換意見,並推定孫伏園、朱澤甫、傅彬然、章錫琛、王重民、彭道真、孫家晉等七人作進一步的研究。中央自然博物館進行籌備中央自然博物舘籌備處的籌建工作,已與衞生部  相似文献   

9.
武威汉代医简是我国医药文献的瑰宝,其与随后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张家山医药简等开创了医药文献研究的新局面。自1972年武威汉代医简出土至今40年中,很多专家学者对这批医简进行了全面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书年代及所有者、文字考释、语言文字、简序与句读、书法、医简的临床运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焦阳 《江苏地方志》2014,(2):F0003-F0003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及全国对口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卫生技术的交流和资源共享,让广大新疆多民族群众享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泰州市人民医院自2005年起先后派出10支援疆医疗队,深入到新疆新源县人民医院、昭苏县人民医院,进行对口医疗援助,为增进两地多民族间的友谊,推动和提高新源县、昭苏县医疗卫生事业  相似文献   

11.
医院办公室是医院的枢纽机关,在医院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和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处于医疗制度改革中的医院办公室工作面临着新的变化和挑战,如何建立高效率的适合医院管理特点的办公室运作形式是新时期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最早的专科类职业教育学校始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设置的"医学"专科职业学校,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专科学校。这所职校的"校长"叫秦承祖,时为南朝刘宋太医令,鉴于当时疫病高发、缺医少药的情况,他建议朝廷设立医学专科院校,以培养当时急需的医护人员。《唐六典·太常寺》:"宋元嘉二十年,太医令秦承祖奏置医学,以广教授。"秦承祖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早提出创办医  相似文献   

13.
<正>我1995年7月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医者,仁术也,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儿科医生几乎是所有科室中工作最繁忙、承受压力最大的,医生的流失率极高。只有怀着一颗医者仁心,全心全意投入到为儿童健康服务的事业中,才能搞好儿科临床医疗工作。我这样想,遇到难关咬咬牙,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  相似文献   

14.
现已出版的新编市县志的卫生志(篇),其内容大体上包括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疾病防治、医疗、医药、卫生事业管理等。医疗则包括队伍、设备、技术和制度。医术有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个方面。但不少市县志忽略了民间医药的记述。笔者查阅了黑龙江省出版的10几部市(地)县志,仅《松花江地区志》和《尚志县志》有这方面的内容。《松花江地区志》设专节记述中草药。《尚志县志》设专节记了民间医药。从总体来看,新编市县志卫生部分对民间医药的记述还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署、护制度是清代督抚制度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无论是台湾学者傅宗懋的专著<清代督抚制度研究>①,还是诸多见诸学术刊物的专题论文,都对清代的这一制度视而不见,因而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研究还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试图以晚清署、护督抚为例,对清代署、护督抚制度作简单梳理,谨企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夷坚志》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洪迈所编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它虽以"鸠异崇怪"为主旨,却全面展现了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以前宋代社会的世俗百态。其间保存了大量的医药史料和医疗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当时民众独特、复杂的医疗观念,体现了宋代医学的发展、医职群体的壮大以及民间行医队伍的庞杂,也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民众的卫生习惯与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广阔,南起海南岛、广西和云南,西迄西藏、新疆,北达宁夏、内蒙古和黑龙江,东至鸭绿江畔、福建和台湾,都有少数民族分布。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市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各民族形成了自已独特的风俗习惯和心理素质。就医疗保健而言,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保健方法,它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各有特色。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傣医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理论体系,为本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壮族、瑶族、彝族、苗族、朝鲜族、哈萨克族、回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在长期同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我认为卫生专业志应该从以下方面记述民族医药。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年多来,两岸关系进入水乳交融阶段,民众往来川流不息。大陆民众借着旅游的机会,实地登临台湾宝岛,体验所谓台湾经验。有人志在饱览山光水色、感受风土民情、亲睹故宫国宝;有的或许爱看台湾晚间电视政论谈话节目;有人则对台北士林夜市(大排档)情有独钟……从造福民众的角度观之,如今最够资格称为台湾"奇迹"的,应该首推"全民健康保险"(以下简称健保),台湾这项医疗社会保险制度,甚至连社会福利发达的美国、欧洲、日本等都赞誉不绝。台湾的"健保",每人每月仅需缴付有限的保费(按:最低一级的每月保费仅需付台币600元,相当于人民币125元),即可享受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及保障。中国大陆幅员辽阔,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医疗资源本就有限或匮乏,再加上分配不均,造成民怨沸腾。看不起病,早和"上不起学"、"买不起房"一起,被并称为困扰民众的"新三座大山"。有感于此,中央政府正策划施行福惠全民的医疗改革制度。追循台湾健保制度建构的轨迹,参酌台湾的发展历程、台湾经验,或许是一套值得大陆镜鉴的制度。  相似文献   

19.
张秀传 《史学月刊》2006,(9):118-121
宋代的医学教育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有成效的教育之一。无论从办学体制到办学模式,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颇具特色,不仅为当时培养了大批医药卫生人才,也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成功之处,一是继承借鉴前人,二是大胆改革和创新。宋代以前的医学教育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太医令秦承祖奏准创建医学教育机构教授学生,同时还设立了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办医学教育。后魏实际上已举办了医学校,但其设置、规模、制度等因缺文献记述而欠明确。隋朝之后,官办医学教育的大体情况可以明了。公元6…  相似文献   

20.
雷震 《沧桑》2013,(2):9-12
元朝初期,山西曲沃县高显镇的许氏家族,是晋南地区一个声名显赫的家族。许氏家族显耀四代,以许国祯为代表,亦医亦官,曾对元初社会的政治、医学产生影响。笔者主要是通过叙述许国祯在为官方面的才能和在医药方面的著述,从其家学渊源、个人品质和忽必烈维护统治的需要三个角度来分析探讨许国祯亦医亦官受到元代统治者重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