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本文不难看出,东西方文明确实有不少差别。在古罗马共和早期,妇女在婚姻问题上,一切要听从家长的包办,没有自己的选择权,造成了婚姻的不幸,而且,丈夫因为种种原因,还频频和她们离婚。在共和晚期以后,婚内不幸的妇女大胆追求爱情,婚外情、通奸等现象日益普遍。她们也可以选择离婚,离婚率  相似文献   

2.
中共晋西北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即颁布《晋西北婚姻暂行条例》,对女性离婚权予以法律上的肯定。一批农村妇女以情感、经济等原因向丈夫提出离婚,根据地婚姻观念或离婚现象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景观。由于离婚案件频频发生,影响了中共抗战大局,中共中央于1943年发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妇女工作方针的四三决定,修正过去激进的婚姻变革路线,以将妇女关注的重点由婚姻问题转向生产建设并缓解根据地两性之间日益紧张的矛盾。这种策略性的政策转变引起法院对待离婚案件的处理发生演变,即不同时期性质相同或相近之案件,其审理结果迥然相异。这亦说明婚姻变革须立足于现实的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3.
数字     
《南方人物周刊》2011,(19):15-15
84.8万对 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季度,全国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达84.8万对,每天有近5000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其中北京、上海的离婚率已超过1/3。婚外情、异地婚姻、生育率负增长都是离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张淑清 《史学集刊》2008,92(2):48-53,60
犹太教允许离婚.在<圣经>时代,犹太男子可以随心所欲地休妻,犹太妇女没有任何话语权.到了<塔木德>时代,犹太社会尽管对男子的单方面休妻权利有所限制,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婚姻的男权制结构,犹太妇女在离婚问题上依然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这种局面在中世纪的欧洲有了质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通过犹太社团最具权威的"市集大会"颁布的法规条例而不断地强化,从而使得犹太妇女的婚姻地位在附属中有了改善.  相似文献   

5.
日本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着一套传统的家族制度体系。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的离婚率持续攀高,甚至超过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离婚大国。当今日本社会的离婚,呈现出数量逐年增多、年龄段偏高、女性占主导地位等一些新的特点。离婚热的出现,不单只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它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直接的影响,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家庭和社会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日本政府和民间组织纷纷行动起来,期望人们能够慎重对待婚姻,降低离婚率,从而稳定家庭与社会。  相似文献   

6.
清代中期婚姻行为分析——立足于1781—1791年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乾隆朝刑科题本婚姻家庭类档案中收集的个案资料 ,对 18世纪中后期中国的婚姻行为包括初婚年龄、离婚表现和再婚状况做了初步分析。研究结论表明 ,在当时社会 ,女性早婚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男性中早婚和晚婚两种现象并存 ;离婚是人们尽可能避免的 ,离婚中 ,丈夫休妻和嫁卖妻子为主流 ;丧偶妇女再婚和守节并存 ,中青年丧偶妇女再婚比例较高 ,但守节也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7.
《南方人物周刊》2013,(8):17-17
王莹和杜碧波结婚才半个月,但他们现在正在上海徐汇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排着队,要办理离婚。两人都笑容满面,与离婚夫妇通常冷眼相对的表情形成强烈反差。据他们说,银行办理抵押贷款的职员跟他们建议,要规避新房产税,离婚是最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孙振民 《沧桑》2010,(2):165-166
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婚姻制度呈现出了无夫权婚姻流行、姘合合法化、离婚现象严重、社会风气恶化、家庭伦理丧失、婚姻法的不断完善、基督教影响加深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婚姻制度呈现出了无夫权婚姻流行、姘合合法化、离婚现象严重、社会风气恶化、家庭伦理丧失、婚姻法的不断完善、基督教影响加深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试论苗族妇女的婚姻自主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自主权是妇女的基本权利之一。苗族妇女的婚姻自主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婚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丈夫的权利;二是婚姻破裂后离婚的自主权;三是离婚或丈夫死后再婚的自主权。苗族妇女自古以来就崇尚婚姻自主,恋爱自由。但是在苗族妇女中自主婚姻以及父母包办、舅权干预婚姻基本上同时并存,离婚的权利同样如此,再嫁的权利和家族的干预同时并存。本文拟从上述几个方面对苗族妇女婚姻自主权的衍变进行探讨。一、苗核妇女争取婚姻自主权的表现形式在苗族婚姻发展史上,自由恋爱的婚姻出现较早。和人类的其它众多民族一样,苗族在远…  相似文献   

11.
动向     
《南方人物周刊》2011,(18):18-19
加州前州长施瓦辛格近日宣布与妻子分居。这是自去年以来,第3位传出离婚消息的美国政坛明星人物。去年1月,美国民主党前副总统候选人爱德华兹与其61岁的妻子分居,接着,结婚40年的前副总统戈尔与妻子发表分手声明。婚姻有七年之痒等说法,但如今,选择黄昏散的白发伉俪日益增多,这一现象被人称为“熟年离婚”。  相似文献   

12.
1952年春,主持大西南工作的邓小平,觉察到进城一年多来,干部队伍中闹离婚另寻新欢、腐化堕落的现象日益严重。为此,他在一次地师级干部会上尖锐指出:当前,我们干部队伍中享乐腐化思想正在蔓延,突出表现在男女关系上,到处闹"婚姻改组"。如个别市委9个委员中有7个闹离婚。这些人进了城,见了年轻美貌的城市姑娘心就花了,再也瞧不起同甘共苦的结发妻子。  相似文献   

13.
英国离婚法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离婚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婚姻由教会控制 ,离婚在教义上是不准许的 ,它只是特权阶级的又一特权 ;第二阶段 ,离婚作为一种民事权利被转到民事法庭 ,当婚姻中存在过错时可以诉诸离婚 ;第三阶段 ,离婚成为个人的一种自由选择。在这个发展进程中 ,离婚法中宗教的因素不断弱化 ;对离婚原则的界定从过错主义转向了破裂主义 ;从对男女实行双重道德标准逐步实现男女平等。这一进程是英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化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周忠民 《沧桑》2013,(5):53-55
婚姻关系被看作一切社会关系的源头。婚姻从缔结到解除都需要法律的调整规范,由此便构成了婚姻法律制度。而离婚规定作为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婚姻制度同时产生,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唐律疏议》被认为是中国法制史上的立法典范,而《唐律疏议》中的“七出”“和离”“义绝”等离婚规定,对以后婚姻法的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唐律疏议》中离婚规定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对当今婚姻法的完善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孙鸽平 《神州》2013,(8):176-176
离婚损害赔偿作为婚姻权益的最后防线,其意义在于维护当事人的婚姻权益,惩罚过错方的违法行为,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适用一般侵权责任,同时也存在其特殊之处,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物质损害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其数额标准的确定直由法官视案件情况合理裁量。现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一定层面上还有其不足之处,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婚姻包括结婚和离婚。有关结婚方面的论著举不胜举,而对于离婚的专题研究迄今却如凤毛麟角。有鉴于此,本文就20世纪20年代山西省的离婚状况试作浅析,希望能为中国近代婚姻史研究的深入略尽微力。一中国传统社会离婚是男子的特权。古代男子休妻有七大理由,即所谓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盗窃。但也有“三不去”之说:当更三年丧,不去,不忘恩也;贱取(娶)贵不去,不背德也;有所受无所归,不去,不穷穷也。一般来说,法律所允许的纳妾制度以及“离婚有损门楣”的观念使男子不敢轻言“休妻”。鸦片战争后,中国在痛苦中开始了近代化的历…  相似文献   

17.
对于参加婚礼的人来说,最有趣的活动之一就是察言观色,预测这对夫妇的婚姻能否天长地久。婚姻并不像掷硬币那样全凭运气。许多因素都会对婚姻产生影响。我们可以根据一对夫妇结婚时的情况判断其离婚的可能性。首先需要记住的是,一对夫妇共度结婚15周年纪念日的可能性为57%。如果他们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多数都可以“至死才分离”。  相似文献   

18.
数字     
《南方人物周刊》2010,(44):14-14,16
66% 根据美国婚姻律师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每5桩离婚中就有一桩与社会网络站点Facebook有关。66%的律师称Facebook是他们经办的离婚案件中的主要证据来源。其次是MySpace(15%),以及Twitter(5%)。  相似文献   

19.
古代埃及普通阶层中的年轻男女从相识恋爱到走进婚姻殿堂,再到婚后生活甚至是离婚都离不开财物往来,即财物的赠予或分割。根据古代埃及当时的结婚习俗,结婚时男方要给予女方不同种类的财物以示诚意,来感谢女方愿意嫁给自己,而女方也同样要支付给男方一些财物,比如女子成为妻子付给新郎的金钱等,从而共同组建新的家庭。结婚后丈夫有供养妻子的责任,离婚时也会根据离婚条约,夫妻双方分割财物。本文针对以上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离婚制度是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它和婚姻制度同时产生,并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和进步。在我国古代婚姻结构还未严密时,离婚相当自由,所谓"夫妇之道,有义则合,无义则去"。自周朝开始,夫权制婚姻家庭制度才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