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沧桑》1993,(2)
温庭筠(812—约870),本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身于官僚贵族家庭,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裔。不过大约在其父亲时,家境已逐渐衰落。庭筠在幼年时即随家人寓居江淮一带,而且为时很久,所以他在诗中自称“江南客”,称到江南为“归”或“回”。一生四处浪游,很少还乡,游踪遍及大半个中国。温庭筠自幼才思敏捷,苦心学文,尤其擅长诗赋,能走笔成万言。在文坛上,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排行都是十六,所以当时号为“三十六体”。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晚唐科举,考试律赋,每篇八韵。这种赋  相似文献   

2.
许浑(7887—858),字用晦,一字仲晦,是晚唐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重要诗人。他以诗律纯熟、对偶精严而与李商隐、杜牧、温庭筠同列。他的名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西门城楼晚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脍炙人口。然而至今学术界尚缺乏对许浑的深入研究,原因之一在于其诗集编纂混乱,真伪杂糅。《全唐诗》(包括《全唐诗外编》)中许浑有88首诗与其他24位诗人的作品重出互见,其数量仅次于李白、钱起而居第三位。欲论其人必先知其诗,欲知其诗必先明真伪。今将许浑诗集之流传、版本之存佚、作品之真伪情况试作考辨,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唐时,长安城郊一位姓李的人家里得了一个女儿,父亲为之取名幼薇,并着意调教,精雕细琢,女童7岁学诗,11岁时,其习作就传进了长安城,人们称李幼薇为女诗童。父亲病故后,母女二人离乡进城,搬进了当时的妓女聚集地——平康里,做些浆洗家务,维持生活,用以糊口。因为幼薇的诗写得好,仕途不甚得意而好游平康青楼的诗词高手温庭筠找到了这个女诗童,先进行试探,让她以“江边柳”为题赋诗一首,小姑娘不慌不忙,吟道:年岁轻轻,用笔如此老到。温庭筠折服其才华,主动作了她的老师。不久温庭筠离开了长安,师生两地,以诗为系。懿宗年间,温庭筠又回到了长安,有…  相似文献   

4.
<正>温庭筠改名及名字對應事頗爲複雜有趣。筆者嘗撰《温庭筠改名案詳審》,~(1)其文偏重改名事對温一生的影響;對改名事本身考證有所審不詳者,且有紕漏。今試專就改名事本身予以重證補證。一、"本名岐"初論"温庭筠"三字,唯"温"無異文。"庭筠"之名,是依《舊傳》(其弟曰"庭皓");~(2)依  相似文献   

5.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温庭筠传》载:“温庭筠,赋……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日,由是累年不第。”为是。太原人,本名岐,字飞卿……苦心砚席,尤长于诗公卿无赖子裴诚、令狐缟之徒,相与藕饮,酣醉终按:《新唐书》卷九十一《温庭筠传》亦载此事,“裴诚令狐缟”,  相似文献   

6.
温庭筠的词不仅秾艳华美,还带有浓厚的宫廷文化色彩。笔者试从应制词与宫廷宴饮文化、家居器物与宫廷装饰文化、亭台楼阁与宫廷建筑文化、宫怨词与宫廷人物文化这四个方面论述温庭筠词中的宫廷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7.
郑文焯批校本《花间集》是晚近值得重视的花间词研究史料。郑文焯认为温庭筠《金筌集》为诗词合集而非词专集,所谓《金筌词》为宋代人自《金筌集》析出者,这些判断有其合理之处。他对《花间集》"非选家节取例"的揭示,提醒读者赵崇祚不是依据词作题材、风格等对所选词人的词作进行删选来体现"选家"主张的。从所选词人词作数量看,《花间集》具有明显的曲子词总集特征,它在具体词人曲子词数量选择上没有体现出"选家例"。另外,郑文焯不拘成见,对《花间集》令词的叶韵、句读等加以考察,其令曲"体例不一"之论体现了清季学人对令词体例的可贵探索。  相似文献   

8.
温庭筠起句为“某闻周公当国”的《上萧舍人启》,作于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十二月,是庭筠上此时途经襄州入朝为相的白敏中之启。这篇启的现有题目是错误的,它早见于成书于北宋初年的《文苑英华》,此后的《全唐文》等书都沿袭了这一错误。  相似文献   

9.
本文由《玉泉子》、《北梦琐言》所记温庭筠“江淮受辱”事件入手,通过《上裴相公启》与《百韵》等诗、文叙事线索的互证和文义的层层抉发,指出其事发生在甘露之变後不久的开成元年(836);温素与宦官为仇,因王涯之荐谋职扬子院,且以所得钱财买妓为妻,遭到麇集在扬州的宦官势力的毫不留情的人身攻击和令温生前身後挥之不去的诬蔑。本文力图澄清有关诬词,抉发两《唐书.温庭筠传》有关文字的荒谬,重证温的生年,肯定他对妓女的爱情。  相似文献   

10.
李萌 《沧桑》2011,(6):121-123
诗歌发展到了晚唐,诗风逐渐走向绮靡,与这一时期刚刚兴起的文人词的创作风格颇为相似。而温庭筠的创作也受到这一审美思潮的影响,其诗词作品在题材风格、创作手法、意境创造等方面出现相互交融的现象,面貌极为相像,有趋于一体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1.
王学泰 《中华遗产》2010,(10):118-123
淡,往往是个人体验和感受。如果我们刚刚读完“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水晶帘内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等许多温庭筠的镂金错采、雕缋满眼一类作品之后,再读晏几道“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等词句,就会眼睛一亮,这不就一幅着色甚浅的清淡写意画吗?  相似文献   

12.
高宪帅 《沧桑》2009,(3):216-217
温庭筠《菩萨蛮》词14首,可谓温词之翘楚,就其美学特质而言,其词表现出来的纯美代表了词的初创时期所应有的并且是特有的美学价值和美学观,并对后世的词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对这种纯美特质的体会则主要是依靠读者的修养、学识和性情来进行感发和联想的。  相似文献   

13.
脸谱     
脸谱是我国戏曲特有的一种造型艺术,最早从“代面”演变而来。戏曲脸谱是在唐、宋涂面化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涂面是同面具并行发展的化妆艺术。据唐书记载,约在公元550年南北朝时,就有了代面具。那时候的艺人演戏就戴面具,但面具表演只能一种表现,要哭便是哭,要笑便是笑,不能变化。唐代孟郊的《弦歌行》一文中“驱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推齿白”。摊舞本来都戴面具,但在唐代,除继续用面具外,间亦以“染面”即涂面化妆来表现某些鬼神形象。温庭筠《乾子》中也记载一人“墨徐其面,著碧衫子,作神,舞一曲慢趋而出”。涂面到了…  相似文献   

14.
李娟 《文物世界》2014,(3):42-43,54
<正>汾阳市博物馆藏有金王庭筠《黄华山居诗》刻石四块,笔者对此刻石做了一番了解和研究工作,现将相关资料整理如下。一、王庭筠简介王庭筠,宋金时人,字子端,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雪溪翁。金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生于金贞元三年(1155年),卒于泰和二年(1202年)。登大定十六年进士第,调恩州(今山东省平原县西恩城)军事判官,有一定作为,后调馆陶(今河北馆陶县)主簿。明昌元年四月,参加馆阁考试被录取,因御史言其"尝犯赃罪"而罢官,乃卜居彰  相似文献   

15.
正五代後蜀廣政三年(940),衛尉少卿趙崇祚編訂《花間集》十卷,收録以温庭筠爲首的十八家詞人五百首詞作,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詞總集。《花間集》在承繼中晚唐詞的題材内容的基礎上,又於詩藝技巧方面細鏤精雕,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花間詞派",對嗣後宋詞創作影響深廣。武德軍節度判官歐陽炯應崇祚之邀爲集作序,闡明其編纂緣起和選詞宗旨,揭櫫了  相似文献   

16.
历史上山西人以善于经商闻名于世,而祁县商人则是晋商的杰出代表。祁县商业历史悠久,声誉远著。明代中期以来,便已结成了财力雄厚人数众多的祁县商帮。进入清代以后,发展更快。祁县人开设的商号遍布全国各大商埠,甚而远至俄国的西伯利亚和莫斯科,朝鲜的平壤、仁川、汉城,日本的东京、神户、大阪,以及南洋各地。其财力之雄、经营范围之广、商业网点之多、从业人员之众其他各县不可比拟。“金祁县”因以得名,誉满天下。祁县商帮的形成,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历史原因。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祁县地处山西省中部,太岳山北麓,太原盆地南部,汾河东岸。地…  相似文献   

17.
《国朝诗人征略》,是张维屏在嘉庆、道光年间所著的大型诗话汇编。全书分《国朝诗人征略》(即《初编》)和《国朝诗人征略二编》两编。《初编》编定于嘉庆二十四年(3819),六十卷,收入清代诗人929家。《二编》编定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十四卷,收入清代诗人258家,中重出者数人,增补者又约十余人。  相似文献   

18.
一部《红岩》小说,震撼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红岩》书中江竹筠的形象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对江竹筠的爱人彭咏梧和他领导的在国民党兵源、粮源重地插上一把尖刀,前后牵制住孙元良、胡宗南、罗广文等部约10多万人的川东游击纵队,却知之甚少。而后来的彭咏梧烈士称号事件和川东游击纵队部分领导、游击队员的遭遇,更是鲜为人知。悲壮历程彭咏梧,下川东云阳县红狮乡人,原名彭庆邦,小说《红岩》中江竹筠爱人彭松涛的原型。1931年,彭咏梧以优异成绩读完小学,当年考入云阳中学。初中毕业后为谋求生活的出路,在云阳城报名投考武汉某技工校…  相似文献   

19.
正土耳其诗人纳齐姆·希克梅特(1902—1963)曾说过一句话:"人的一生有两样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脸庞和故乡的面孔。"在这位土耳其诗人眼中,故乡如同母亲,它以安静的陪伴和坚定的信念,见证着我们一路的成长。如果说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是故乡的面孔,那么千百年来散落在祁县854平方公里土地上的289个村庄窝铺的名字,更深深地折射出这片沃土上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质朴美好的心愿,它们为每一位生活于此的人注入深邃的文化基因,打上了浓重的文化烙印。  相似文献   

20.
徐学书 《成都文物》2000,(3):69-72,50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夸张诗句,不知使古往今来多少人对蜀地望而却步,误以为蜀中自古便封闭落后。清代成都“穿城九里三”的规模,更使得不少人推想清代以前成都的城市规模恐怕更小……。多少年来宣传中说到成都历史最鼎盛之时只不过是晚唐时期有“扬一益二”之称。不少人多年来一直误认为成都自古便是封闭落后地区,由此亦严重影响到成都的对外开放和人们建设现代化成都的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