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侨华人学科建设研究”课题启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李安山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 2 0 0 2 -2 0 0 3年重点课题“华侨华人学科建设研究”开始启动。这一课题是由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提出《筹建华侨华人学科的研究报告》后 ,由李安山、程希、周南京和吴杰伟提交了该课题申请报告 ,经教育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16—17日,由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华侨华人研究:优势、挑战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楼C105会议室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侨联、中国社科院、华中师范大学、华侨大学、上海社科院、广西社科院、浙江师范大学、空军指挥学院等13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与学者们济济一堂,探讨中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历史,分析研究现状并展望研究前景。大会首先由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主任周南京教授就中国华侨华人研究的优势、挑战和展望三个方面致开幕词。研讨会正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增进与国外学者的交流,扩大国内华侨华人研究学者的视野,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分别于2 0 0 3年1 1月和2 0 0 4年3月,邀请美国伯克利大学王灵智教授和曾在新加坡、文莱等地任教的饶尚东教授来本所举办为期1个月的学术讲座。暨南大学研究华侨华人问题的专家学者和博、硕士研究生积极参加了讲座,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与交流,加深了对该学科的国外研究动态的了解,也客观地认识了国外学者的研究成就和特色。王灵智教授的研讨会以全英文的形式进行。他对国外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学术动态做了概要介绍和精辟评介,并以…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1 2月 9日至 1 0日 ,由广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广东华侨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市花园酒店国际会议厅举行。来自美、加、日、澳、新、马、印尼以及港、澳和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的 3 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此次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 2 1篇。与会的专家和学者就全球化背景下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趋势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论讨。此次国际研讨会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的讨论以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宏观性考察为主题 ,涉及的内容有 :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国际化趋向 ,地…  相似文献   

5.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于 2 0 0 0年 6月 14日举行了以“侨乡发展道路”为中心议题的学术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明江、郭麟恭、李祖沛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顾问肖岗、彭光涵 ,副会长周南京、巫乐华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中国侨联其他部门的专家、学者及相关工作人员三十余人。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副所长赵红英在开场白中简要地介绍了本所今年将举行四期(按季度 )“海外华侨华人研究学术座谈会”的源由、目的 ,认为举办…  相似文献   

6.
由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主办的“当代海外华人专题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1 1月 1 5日至 1 8日在暨南大学顺利召开。出席本次学术盛会的专家学者共 60余人。大会于 1 6日下午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 ,由暨南大学副校长胡军教授致欢迎词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黄昆章教授及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庄国土教授分别作了发言。经会议学术组评审、筛选 ,本次会议共接受论文 40余篇 ,会议主题有三个 :华侨华人学科发展研究 ;当代海外华人与居住国民族关系 ;90年代以来海外华文教育的变革。围绕这些主题 ,会议划分了 3个专题组进行讨论 ,与会的专…  相似文献   

7.
华侨华人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力图从国际学术界传统学科体系的分解与整合这一角度来分析建立华侨华人学的现实性 ,并从局限性、可行性、研究对象的定位及辨识标准、研究范围、挑战与机遇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由于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无法进行科学抽象的特征 ,从传统的学术分类来看 ,华侨华人研究不可能成为独立的学科。然而 ,学术史的演变表明 ,一些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日益独立出来 ,这为华侨华人学的建立提供了条件。作者对“华侨华人学”下了定义 ,并提出了建立作为学科分支的华侨华人学的两种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6月 ,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了由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所长高伟浓带领其博士研究生石沧金撰写的新作 :《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 ( 1 979-2 0 0 0 )———对若干华侨华人研究期刊载文的摘评》。该书采用“题目 +作者 +发表期刊 (刊名、期数、页码 ) +文摘 +关键词”的体例 ,从 2 0余年来散见于国内各级报纸、学报、侨刊上的华侨华人研究论文中 ,引录了 742篇中国大陆学者研究华侨华人问题的文章 ;并归纳为 2 5个章节 :“华侨华人研究基础”、“华侨出国史”、“华人族谱”、“华侨华人对居留国 (地 )的贡献”、“华侨华人与居住国(地 )…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 1 2月 2 1日 ,“经济全球化与华侨华人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会议中心举行。此次会议是由致公党中央海外联谊部、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侨联联合举办的。来自致公党中央、中国侨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统战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侨联、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新华社、《人民政协报》、大型文献电视系列片《根》摄制组、华声龙脉网、日本福井县大学等单位的 90多名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侨联主席黄…  相似文献   

10.
2012年5月2日下午,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北京大学华侨华人讲座系列之二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举行.日本东京外国语学院亚菲语言文化研究所教授三尾裕子应邀作了题为"关于‘华侨·华人’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以日本学者为例"的演讲.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赵红英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顾问梁英明教授、丘立本研究员等出席了讲座.讲座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主任吴小安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1.
论文简述了心理文化学的发展脉络、核心工具与方法论特点;阐述了华侨华人研究中的文化人类学视角;探讨了世界“强联结”时代心理文化学用于华侨华人研究的可行性。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文化人类学视角的研究占有重要份量,故把作为文化人类学一个分支的心理文化学引入华侨华人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世界进入“强联结”时代后,华侨华人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需要研究的新课题,心理文化学在华侨华人研究领域的应用有可能在提供比较文明背景、认识华人的文化认同、人际关系、行为模式以及心理调适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为纪念神户华侨华人研究会创立 1 5周年 ,由神户华侨华人研究会主办 ,中华会馆、神户华侨历史博物馆和神户新闻社协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2年 1 1月底在日本神户中华会馆举行。来自中国、日本 (包括旅日中国人 )、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首先由研究会代表、神户大学安井三吉教授致开幕词 ,中华会馆周金园副理事长致欢迎词。之后 ,神户华侨历史博物馆王柏林馆长向与会者大致介绍了早期的神户华侨历史 ,安井教授对神户华侨华人研究会以及本次国际研讨会的宗旨作了说明。本次国际研讨会的主题是“华侨华人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3.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和华侨研究所于9月17日,18日联合举办了为期两天的“战后华人社会变迁研讨会”。研讨会对战后华人社会的巨大变化及发生这一变化的背景,原因、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研讨会不仅研讨了近几年来为我国侨史研究工作者关注,并成为一些研讨会、讨论会中心议题的“同化”问题,而且还研讨了宗教问题在华人同化(最典型的是印尼华人的皈依伊斯兰教)过程中的作用.此外,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与学科建设-浅议“华侨华人学”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本文从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出发,认为现在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已不再是历史研究一枝独秀的局面,而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民族、人口、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其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已广泛地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基础学科和分支学科,华侨华人研究实际上已成为多学科研究者共同参与研究的“边缘交叉学科”,建立起一门有中国特色的“华侨华人学”势在必行。当前,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应该加强学科意识,在吸收欧、美、日的社会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同时,根据我们本国的国情和社会实际需要,发展自己的研究,在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中国的华侨华人学。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 3月 2 1日 ,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中国华侨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华人在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中的角色”小型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侨联机关举行。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博士研究生郑一省做了主题发言。他从华人与中国对东南亚政治体制的影响、华人与中国—东南亚科学和生产技术交流、华人与中国—东南亚宗教信仰交流、华人与中国—东南亚语言文学交流、华人与中国—东南亚其他文化方面的交流及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前景六个方面 ,就华人在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中的角色进行了探讨。他认为 ,华人移居东南亚 ,与当地人民生活在一…  相似文献   

16.
2013年5月22日,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2013年度"华侨华人系列"讲座之二在北京大学历史系108会议室举行。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兼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曹云华教授应邀作了题为"下南洋:东南亚华侨华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讲座。讲座由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主任吴小安教授主持,出席的嘉宾有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赵红英所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梁英明教授、印红标教授和外语学院  相似文献   

17.
20 0 1年 1 0月 1 7日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特邀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曾玲博士来所做了题为“新加坡华人社会的现状与研究思考”的演讲并进行了研讨。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顾问肖岗 ,中国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祖沛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 2 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曾玲博士首先简述了新加坡的社会概况 ,特别指出和分析了新加坡在经济资源、地缘政治以及种族、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多元性如何制约包括华人在内的新加坡社会的发展。然后 ,曾玲博士围绕近来因新加坡政府提出“搭中国经济顺风车”…  相似文献   

18.
由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李明欢教授历时五年精心撰写的《欧洲华侨华人史》于本年 7月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面世。该书被列为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丛书之十五 ,由龚诗贮基金赞助出版 ,是迄今为止第一部较全面地论述欧洲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研究著作 ,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全书洋洋 70余万字 ,除导论、结语之外 ,共有 7章。作者以欧洲华侨华人在 2 0世纪的百年历程为论述重点 ,在综合思考欧洲华侨华人自身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欧洲社会的重大事变及影响、中欧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华侨华人的影响三大因素之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从…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是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十年来,在中心主任周南京教授,副主任梁英明教授、李安山教授的大力领导下,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以出版12卷本的《华侨华人百科全书》和近50辑中心丛书而享誉海内外学界。2009年3月30日,北京大学华侨华人中心进行了新老交替。中心创始主任周南京教授一再请辞,不再担任中心主任一职,与中心原副主任梁英明教授、李安山教授一并改任中心顾问。推举中心原秘书长吴小安出任中心主任。中心新的组织架构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2月19—21日,北美华侨华人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国务院侨办政研司、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等单位主办。与会代表提交论文20篇,有18人在研讨会上发言。本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来自北美的教授、博士团一行9人与中国大陆的专家、学者和侨务工作者进行“三结合”的学术、情感和心灵的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讨论主要涉及北美华侨华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