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央人民政府财政经济非常困难,中共中央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争取用3年时间(即1950-1952年)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目标。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财政部及中国人民银行配合其他部门,做好稳定金融和物价工作。首先是统一货币发行,为稳定金融和物价提供先决条件;二是打击投机倒把,重新建立市场秩序。国家要实现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就必须改造和建设。党中央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入生产,重建自己的家园,同时也对人民解放军进行兵力裁减,以支援工农业生产,支持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50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人…  相似文献   

2.
龚浩 《丝绸之路》2015,(4):10-12
自顺治定鼎中原以来,清代地方财政亏空现象便如影随形,清代官员、学者对产生亏空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归咎于官侵、吏蚀与民欠三方面。近代以来,学者研究清代财政亏空问题也是围绕着上述原因展开。实际上,地方赋税繁重使得地方官员难以顺利收缴、物价和银价的变动以及清朝赋税蠲免政策都是导致地方财政亏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包税制曾经是俄国间接税特别是酒税的主要征收方式,是俄国政府一种重要的财政手段。其长处在于使政府财政收入稳定,管理成本低廉,这是沙皇政府支持包税制的主要原因。与其共生的腐败是俄国包税制的一个突出特征,在该制度下形成的庞大腐败利益链与包税制的长期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俄国大改革初期,社会舆论对包税制的抨击,包税制下腐败肆虐所引发的农民反抗,最终使包税制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包税制的废除,稳定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推动了俄国商人资本向资本主义工业的转移,消除了与该制度伴生的制度性腐败,标志着俄国旧财政体系的终结和新财政体系的建立。这一改革对于促进俄国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制度的形成、社会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转型、政治的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仓廪制度作为中国古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环节,历来为治史者所关注。国家财富的集中及其分配过程,涉及仓窖本身的建置和粮食纳入、支出程序等诸多层面,仓廪制度之运作过程亦对国家财政的稳定与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加强国家户口管理的原因、措施和对国家财政的效果。认为在中国封建社会,户口的盛衰和管理的好坏与国家财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租税有许多是以人口为依据的,特别是北朝均田制下这一点反映得更为突出。而且,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是国家财政的基础,而加强户口管理既发展了生产力,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从而促进了国家财政的好转。户口和国家财政的关系,在中国封建社会如此。在今天也不例外,要振兴国家财政,也应重视对户口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晚清财政与咸丰朝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财政到嘉、道年间已因多年来收支失衡,形致拮据。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战费支出浩大;战败后,英国侵略者借机敲榨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财政困难。1851年太平军起义,14年间,内战蔓延18个省区,大半个中国早已无法征收各种赋税,而内战战费、军饷等支出,频年浩增。到1853年4月,正当内战进入激烈阶段之时,户部无力筹集军饷,政府财政陷入严重危机。清政府决定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咸丰令户部发行官票、宝钞,嗣又令户、工两部鼓铸铜、铁大钱,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后果。从而物价猛涨,商品市场物资严重缺乏。铜、铁大钱和官票、宝钞在流通中遭人民强烈抵制;人民生计异常困难,社会秩序剧烈动荡。延至1862年底,迫于形势,清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收票钞”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街道财政会计信息共享工作近年来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在长期的发展之中,数字化背景下的街道财政会计档案工作之中也暴露出建档的连续性差、经费匮乏、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本文就如何做好数字化背景下的街道财政会计档案工作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唐时期的财政经济改革,广开财源,加强了对财经工作的管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财经纪律和制度,对惩治贪赃枉法和偷税漏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为中唐以后的政治稳定和发展提供了经济保证。但是,唐代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则使财政经济改革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历史证明,任何财政经济改革都必须有良好的政治环境作保证,政治腐败是永远解决不了财政经济危机的。  相似文献   

9.
刘敬扬 《钱币博览》2007,(2):0-11,F0003
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闽省钱荒严重,物价腾贵,民不聊生。执政当局财政拮据,入不敷出,督抚王懿德、吕俭孙辈企图设立永丰官局滥发制钱票、银两票、台番票,并于宝福局内增添炉座广铸当十、当二十、当五十、当百大钱及重一钱六分的铁制钱.借以维持残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财政分权并不是改革开放后才产生的。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非常复杂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先后采取了多种举措稳定市场,但财政收入与支出脱节的问题日益严重,于是中央政府开始着手逐步统一财经工作。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由此确立,从而在根本上扭转了原来分区管理方式下中央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困境。  相似文献   

11.
清季财政改制是中国近代制度转型的重要一环,其运作过程涉及清季政治派分、区域财政利益、趋新与守旧观念等多重因子,折射出制度变迁并非单纯遵循所谓的近代化趋向。研治此段历史,应抱具"整体历史"意识,打破学科藩篱,关注人与制度之间彼此牵制的纷繁乱象,抛开今人习见观念,深入时境,作纵深切入,当日制度变迁中的不新不旧、童牛角马之实态方可得以展示,各类嬗变面相亦可近真呈现。  相似文献   

12.
汇丰银行北京分行所拟《关于组织控管中国财政的意见》,反映了1913年善后大借款前后英国试图通过外资银行掌控中国财政,并且从财政金融的角度可窥见英方对袁世凯政府之态度。原件系英,无拟名,藏于英国国家档案馆。  相似文献   

13.
伪满洲国成立初期,县成为日本侵略者统治的重点,鼓吹实行县的"自治"。对于县级地方财政,通过建立以日本人为主体的税务监督署,牢牢控制了地方征税机关。在进行国税与地方税分离的同时,进行税制整理,并建立预算决算制度,通过改变旧军阀的"包办"财政,实现对县级地方财政的掌控。1935年《地方税法》发布,初步理顺了地方财政。1936年省地方费设立,蚕食了县市的财源,使本来便脆弱不堪的县级地方财政受到沉重打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伪满洲国亦建立战时体制,为此迫切要求县市实现财政自立,1940年再次对县级财政进行改革。日本侵略者通过对县级地方财政的掌控,实现了对中国东北地方的侵略和掠夺。  相似文献   

14.
媒体视点     
《神州》2010,(2):10-10
中国式财政《南风窗》2010第2期 年底突击花钱已成为中国财政制度的一道亮丽风景,即使是财政部门将“财政压力太大”从年头到年尾挂在嘴边,也依然无法摆脱这一“惯例”。中国的财政预算模式仍有望竞争世界上最昂贵的一款。  相似文献   

15.
“三农”发展在2005年驶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国27个省市彻底取消了农业税,明年中国也将成为不征收农业税的国家。然而,在农民欢欣鼓舞的时候,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随之产生,最突出的问题是村级组织财政面临重大的困难。在对道林社区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探悉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于民 《安徽史学》2007,(2):10-19
都铎和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在财政收入领域,英国财政体制完成了从中世纪"王室财政"体制向近代议会财政体制的转变.转变取决于财政收入构成的变化."王室财政"体制的财政收入构成主体是国王的正常收入,而议会财政体制的则是议会税收收入.构成主体的转换以内战爆发为契机,集中发生于复辟时期.  相似文献   

17.
<正>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前夜,省政府在财政极度窘迫的情况下,曾鼓铸银圆达数月之久,藉以支撑危局。本文试述其始末,请方家指正。1949年初,国民政府继发行法币失败后,新发行的金圆券又面临崩溃。金圆券于1948年8月发行后,即急剧贬值,引起物价一波又一波的暴涨。当年11月1日,因物价  相似文献   

18.
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县级财政是中国财政层级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县级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重要工具,其收支活动随着财政体制和县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变化。三江县的个案表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县地方财政收支趋向规范化的同时,又有重大的缺陷。广西县财政无法从根本上维持和支撑"善治"的县政目标。  相似文献   

19.
熊希龄(字秉三)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曾经在袁世凯的北洋政府里,担任了三个月的财政总长,八个月的热河都统,六个月的内阁总理兼财政总长。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基层发展也是日益迅速,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速度上,基层乡镇发展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基层财政档案管理作为基层乡镇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基层乡镇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对于基层乡镇财政档案管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乡镇财政部门在财政档案管理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乡镇财政部门在财政档案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