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历史上,贵州产盐鲜少,食盐依赖川滇粤淮等地输入。清朝时期,清廷推行盐政改革,川盐逐渐成为贵州最主要的食盐供给来源。民国时期,贵州沿袭清朝以来的盐政管理办法。1912年至1935年间,贵州政局纷繁复杂,先后经历了滇系军阀唐继尧,旧兴义系军阀刘显世,新兴义系军阀王文华、卢焘、袁祖铭,  相似文献   

2.
川盐入黔与仁怀的经济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不产盐,故贵州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吃的是“川盐”。川盐由四川的五通桥、犍为、自流井等盐区分道入黔。清乾隆元年(172),四川巡抚黄廷桂于黔边设仁(怀)、綦(江)、涪(州)、永(宁)四大口岸,允许私商纳税后,专利运盐销黔。川盐通过这四大口岸,销往大部黔地。随着川盐的入黔,促进了仁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本文拟从川盐入黔经仁怀的路线、J;【盐人黔的组织形式、川盐人黔与仁怀的经济发展和川盐人黔与仁怀文化等问题,作一简单探讨。一、)【D盐人黔经过仁怀的路线)11盐是通过四个口岸人黔的,通过仁怀的印史书上记载的“仁…  相似文献   

3.
张广泗上疏朝廷,于乾隆十年十一月至十一年闰三月,首浚赤水河,疏通68处险滩,使川盐由四川合江经赤水河到仁岸茅台村,运输路程大大缩短,盐价渐平,对黔人"斗米斤盐"之负担有所减轻,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文中还对赤水河源流及遵义知府陈玉(殿)是否参与赤水河疏浚、吴登举之死等问题,均有论述与考辨.  相似文献   

4.
黔行如歌     
不属的青春燃情的岁月聆听游侠── 告别了舞阳河以及同行的网友 “铁牛”和“季风”乘车来到 凯里,这里是黔东南州的首府,也是黔东南旅游的起始点。你可以先乘飞机到贵阳。然后乘汽车或火车到凯里。坐火车也很方便。凯里是到贵阳前必停的最后一个大站。黔东南是30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因此最有名的学校民族师专。就坐落在凯里长途中心站的对面。在黔东南,汽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因此把住宿安排在师专既安全又方便。注意:在贵州坐火车或汽车等交通工具,都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即时间很灵活。有时可能一个钟头,有时又可能3个钟头…  相似文献   

5.
参加王阳明学术座谈会五月六日上午天雨,略有寒意,全团到贵阳市阳明祠出席“王阳明学术座谈会”,签名后鱼贯进入会场,筑垣人士已经就座,会议桌上,每人前面都有应时水果和香茗,足见主办单位招待甚为周到。座谈会系由贵州历史文献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史继忠先生主持.笔者认识筑垣与会部分人士,加贵州文史馆馆长冯捕先生、馆员陈福桐、扬祖消、张彦夫、牟应境、龙光沛,贵州日报记者罗马、经济信息时报记者宋科炳等,都是老熟人。由于大会方面每人发了一份筑坦出席人士名单,本团分赠与会人士每人一份团员手册,也就用不着逐一介绍了,但…  相似文献   

6.
组卜辞的贞人名?,旧多将其释为“扶”。文章通过字形和辞例等方面的分析,重申了于省吾释为“引”的说法。  相似文献   

7.
六旬以上的筑城市民,大都习惯把游黔灵公园叫做“玩黔灵山”。这个“玩”字,并非是随口而出。黔灵山的著名景点,素有“黔灵八景”之称。自清代到新中国成立,“八景”之名虽时有变动,幸名变景存,虽然近二十年来新景点的出现以及旅游娱乐设施的增多,把有的景点破坏了(如冲浪设施把“三岭湾”景区破坏了),但多数景点完好无缺,风采依旧。只是宣传不够,游人多有不识罢了。  相似文献   

8.
《贵阳文史》2010,(2):86-86
<正>黔灵山,为国家AAAAA级风景区竞选生态景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贵阳的城市绿肺、城市价值、城市封面!黔灵山之于世界,为城市精神、城市信仰!黔灵山,因了爽爽圣地之名,已不只是贵阳的黔灵山,同时也是中国的黔灵山、世界的黔灵山!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收藏有不同版别的两枚铜元,据资料,这两枚铜元是旧中国最后铸造和流通的一种铜币,泉界称作贵州"黔"字铜元。1949年6月9日,当时正值蒋家王朝濒临全面崩溃之时,贵州省政府为扩充军费,搜括民脂,通过贵州省银行招商铸造铜币。贵州青山炸药厂(又称青山矿业药品公司)中标,与贵州省银行总经理赖永初签订合同,约定70天内铸造100万枚铜币。7月7日前后铸完交贵州省银行发行流通。此币发行后,因数量少,不能应付全省军政开支,又决定加铸500万至1000万枚。后因铜价暴涨,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们对"夜郎自大"的历史内涵深爱有加,严加呵护,为什么对"黔驴技穷"却退避三舍,深恐避之不及呢?老祖宗留给我们有关贵州的典故就只两个,想多要都不可能。对待典故,如果人们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那"邯郸学步"就进不了现今的邯郸市,"郑人买履"就要被请出荥阳、新郑。古人虽然吝惜,但也算眷顾贵州,在丰富浩瀚的古成语中,还是留给贵州两个相连相近而使用频率又很高的"贬义词":"夜郎自大"和"黔驴技穷"(黔驴之技)。于  相似文献   

11.
贵阳黔灵山九曲径上的大草书“虎”字,笔势雄强,转折处略无墨书大字中常见的单簿感,人谓“笔力超迈,无过其右者,”确是书家的精心得意之作。这“虎”字后面的落款是当时的贵州提督赵德昌。其实,它出自赵的幕僚、当时著名的书画家孙竹雅的手笔。此事当时无人不晓,本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近年来却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此“虎”字确为赵德昌本人书写,不是孙竹雅的代笔。其理由是: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是“大跃进”发生50周年,“大跃进”这幕闹剧给国家带来的深重灾难至今令人痛心不已。反思历史是为了记住惨痛教训,避免悲剧重演。1958年,广西放了颗全国最大粮食“卫星”——“水稻亩产十三万斤”,从新华社、《人民日报》到广西地方诸多媒体纷纷报道这一浮夸新闻,轰动全国,“扬名”海外。鉴于至今没有学者对此事的报道从新闻传播学层面进行梳理与反思,因此,我们认为对其进行调查考证与反思,引以为戒为训,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贵州地处偏远,发展本来就滞后.一个“黔驴技穷”.更给贵州泼了一盆污水。“黔驴”本非贵州驴.而且是被贵州凶猛的老虎吃掉了。我们深信.“黔虎”终将一展虎威.后来居上!  相似文献   

14.
<正>世间文化,叙"天"、"地"、"人"耳。古今故事,说"天"、"地"、"人"之相互演绎。谈"地",当离不开山与水。而"山为地之胜",是故,"山文化"贯穿人类始终,源远流长。古今多少事,都在"谈山"中。斗转星移,乾坤互换,沧海桑田,世事变化。前人平川建都,今世无山不城。前人曰:"山高路远,山穷人贫";而今说"山青水  相似文献   

15.
民族是历史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融合体。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民族之间(或其中一部分)有产生同源导流或异源合流的现象。贵州‘”黔西北白族”就是在近五百多年来的社会历史演变过程中,由“龙家”(南京人)、“段胜、尚姓、七姓民”等异源合流的新型民族共同体。它是我国白族的一部分,人口127166人(见《贵州少数民族》史料专辑)。主要分布在贵州西部的毕节地区、安顺地区、六盘水巾的有关县(市),以大方、黔西、毕节三县(市)最多。一、龙家源流据有关史籍记载,“龙家”源于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古龙国部落…  相似文献   

16.
<正>七十年代,在黔灵公园内石桥畔一棵大树上吊着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英文字"English Corner on Sanday9:00—11:00t.m."在荷花池旁那就是当年"英语角"所在地,每逢星期日上午,不少人聚集在那,后来几乎有上  相似文献   

17.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偏僻的农村建立了大小数十块革命根据地。其中,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过程中,所建立的保卫部门,在残酷的复杂的战争环境中,为党的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黔东特区的保卫部门的工作亦卓有成效。一、历史背景1934年5月底,红三军进入贵州省。6月19日,湘鄂西中央分局在贵州省沿河县枫香溪召开会议,决定创建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1]此时,湘鄂西中央分局收到了1934年5月6日《中共中央给湘鄂西中央分局的信》,要求湘鄂西中央分局坚决纠正错误的肃反路线,立刻…  相似文献   

18.
朱射斗,字文光,贵州贵筑人(今贵阳人),其名与字寓意“文光射斗牛”。生于雍正二年,卒于嘉庆五年(1724年-1800年),终年七十六岁。朱射斗少年丧父,母子相依为命,他边读书边躬耕奉母,后家贫弃学入营伍当兵,稍有空隙即樵棌换钱补贴家用。  相似文献   

19.
开辟淞沪战场有无“引敌南下”战略意图?马振犊国民政府发动淞沪会战是否有计划地诱敌南下,改变日军进攻中国的路线(从由北往南变为由东向西)?关于这一问题,在大陆学者与台湾学者之间存在着观点分歧。余子道先生在《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3期发表的《论抗战初...  相似文献   

20.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晃县(今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抗暴斗争,这场斗争波及湘属的辰溪、黔阳、洪江、芷江、会同、晃县等县,黔属的玉屏、镇远、岑巩、三穗等20余县,抗暴队伍多达数万人。这场抗暴斗争是湘黔边界现代史上影响巨大的事件,史称“黔东事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