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11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专家评议组莅临天台,通过认真考察,确认天台山的特色为“山水神秀,佛宗道源”。后经国务院批准,天台山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什么天台山千余年来佛道两教能同时兴起,并行不悖,不断发展,历久不衰?这个问题曾使评议组专家们颇感兴趣,都认为:应当将天台山佛道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重要课题加以研究。为此,笔者将天台山历代佛道发展情况,以及促成天台山佛道两教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作一论述,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数十个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她们向我们摊开了这幅名为“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的壮丽画卷。浙江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录:杭州西湖、新安江-富春江、雁荡山(含中雁、南雁)、普陀山(含朱家尖)、嵊泗列岛、楠溪江、天台山、莫干山、双龙、雪窦山、仙都、江郎山、仙居、浣江-五泄、方岩、百丈漈、方山-长屿硐天  相似文献   

3.
连线     
《风景名胜》2009,(1):152-154
甘孜州木格措景区冬季游免费向游人开放;山东打造“大蒙山”旅游品牌;北京工业旅游方兴未艾;2008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工作座谈会暨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协会年会隆重召开;北京金融街威斯汀大酒店威斯汀天梦水疗荣获首项殊荣……  相似文献   

4.
天台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环境,为天台山旅游形象塑造提供了前提条件。由于缺乏核心文化的支撑,天台山旅游形象主题不清,定位模糊.以和合文化重塑天台山旅游形象,创新和合文化旅游产品,拓展和合文化旅游形象营销思路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天台山与杭州西湖,同在“文物之邦”浙江省境内,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风光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上,由于佛教的兴盛,两地之间发生并逐渐形成了紧密的佛教文化联系。这种联系,即本文所要探讨的天台山与杭州西湖的“佛缘”。 天台山驰名海内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里是中国佛教第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宗派——天台宗的发祥地。天台山佛教起源甚早,三国吴大帝赤乌年间(238—251)已有佛寺出现。(见项士元《两浙佛教志》)东晋以后,支遁、慧观、竺昙猷等西域高僧相继来到天台  相似文献   

6.
最佳旅游时间:4—10月。天台山是浙东著名的避暑胜地,7—8月去天台山既能欣赏天台山美丽的风光,又能躲避炎炎烈日。每年5月在天台山华顶森林公园举办云锦杜鹃节。交通:台州市天台县位于浙江省东中部,天台山在天台县城北三里处。杭州、宁波、上海、绍兴、台州、温州可直达天台山。从杭州、宁波走杭甬、上(虞)三(门)高速公路到天台山仅需2个小时。浙东天台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因"山水神秀,佛宗道源"而闻名于海内外。分为国清讲寺、琼台仙谷、石梁飞瀑、华顶国家森林公园、赤城山、济公故居、天湖等13个景区。  相似文献   

7.
天台山风景秀绝,自东晋文学家孙绰写了《游天台山赋》后,名声大噪.《游天台山赋》以游记形式,对天台山自然景物作了生动细致的刻划,它是天台山乃至浙江山志的发端之一.此  相似文献   

8.
1989年5月17日至18日,值日本佛教天台宗第253代座主山田惠谛长老率80名日本僧众来天台佛陇山智者塔院参加“般若心经塔揭幕典礼”之际,浙江省第一个研究天台山文化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天台山文化研究会在天台山国清寺宣告成立.首届会员共有38人.大会通过了《天台山文化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首届理事会,省、地、县30多位同志参加了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9.
《风景名胜》2011,(2):94-94
在2010年12月27日召开的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45项"浙江省风景建设佳作奖"受到表彰。风景建设佳作奖的设立,是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协会推动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建设水平提高的一项具体举措。五年来,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协会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程娅  乔光辉  纪琳  王义勇 《旅游纵览》2022,(14):187-190
在国际国内双循环经济新发展格局下,以大学生返乡创客融入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借鉴生态位视角理论的波特钻石模型评估浙江省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竞争优势,以“双循环”视域融入浙江省特色小镇“三客共融”发展。在大学生返乡文旅创客机制上,政府需要统筹、规范空间数字化建设和服务,将创客实践经验上升为标准化制度,遵循乡村旅游经济和创客客观规律,制定优惠政策,对文旅创客生态体系与资源进行整合、培育和升级。从全球短视频文化热点获得灵感,针对浙江省特色小镇文旅电商直播创客或直播销售文创特色农产品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大学生返乡文旅创客路径,既是农村电商的有益探索与实践,又可以拓展特色小镇文旅创客机制创新思路,为浙江省特色文旅小镇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立昕 《旅游纵览》2023,(8):145-147
在现代旅游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的旅游景区建设以盲目模仿和复制为主,只注重追求景点的数量而忽略了对景区的整体规划与设计,出现雷同现象和问题,导致游客无法欣赏到当地独特的风景。因此,为提高旅游景区的建设水平,当地相关部门应该将地域文化融入旅游景区规划与设计中,突出本地区文化特色。本文将分析地域文化在旅游景区规划与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地域文化导向下的旅游景区特点,最后探讨地域文化在旅游景区规划与设计中应用的相关策略,希望对旅游景区的科学规划与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按照大旅游、高起点、综合性、特色性、整体性的思路,规划出旅游业发展的“一心两翼三线”新格局。 “一心”即以老爷山风景名胜区为中心。依托老爷山、桥头公园、双桥怡园等景点和“六月六”花儿会、朝山会等活动,发挥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的优势,以民族风情游、工业旅游和娱乐休闲游为重点,实施老爷山文化碑廊、景区引水工程、索道、防空洞娱乐城等工程。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做过的采访中,对温岭市风景旅游管理局吕志令局长的访谈算是跨度最大的一次——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先后在北京、杭州、温岭等地与他进行了数次的交流。吕局长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数家珍。的确,过去的2007年对温岭旅游而言是值得铭记的一年:世界地质公园方山—长屿硐天揭碑开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方山·长屿硐天入选"最具特色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在北京与国家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联合举办"风景名胜区与建设生态文明论坛暨方山—长屿硐天特色魅力推介会"等等,让温岭旅游的人气指数迅速上升,赢得业界口碑。  相似文献   

14.
台州因天台山而得名,台州文化也带有天台山的钟毓灵秀、峻丽多姿的特色,在华夏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散放出独特的异彩。孙绰《天台山赋》称:“天台山者,盖山岳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明朝大地理学家王土性云:“吾浙十一郡,唯台一郡连山,另一乾坤,围在海外。最为据险。”台州三面环山,一面濒海,群峰叠翠,山海雄奇,气候温和,颇饶物产,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为了践行生态文明发展观,深入探讨风景名胜区发展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机关系,12月2日,由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浙江省温岭市人民政府在北京联合召开的风景名胜区与建设生态文明论坛暨方山—长屿硐天特色魅力推介会。会上,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  相似文献   

16.
1998年6月,记述世界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武陵源的《武陵源风景志),首次由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完成编纂、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书应用方志学原理,汲取古今山水名胜志优点,实现了编纂突破和创新,具有显著的风景特色、地方特色和写作特色。几个月来,获得了社会各界读者的好评和外国学者的喜爱。新华社和《湖南日报》、《湖南林业)}杂志对该书出版作了报道。该书全方位介绍了武陵源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旅游建设。正文34万字,篇幅适当,长短得体。分为“景区景点”、“自然环境”、“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名人…  相似文献   

17.
近日,在人民网举办的“改革开放30周年30个最受关注”的系列评选中,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再次榜上有名,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最受关注的30个景区之一,位列第17位。五台山以品牌建设为中心工作,配套建设日益完善,市场秩序逐步规范.  相似文献   

18.
嵊泗列岛位于浙江舟山群岛北部,长江与钱塘江的汇合处,东海的咽喉之地,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列岛风景名胜区。她与上海隔海相望,距上海南汇芦潮港仅17海里,南邻“海天佛国”普陀山。嵊泗列岛为天台山脉东北延伸沉陷入海的外露部分。境内岛屿林立,岩礁棋布,境内404座岛屿,最大岛屿泗礁山,面积21.2平方公里。嵊泗列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万顷碧波之中,给人以处处有“海市”,座座是“仙山”的感觉,具有礁美、滩佳、石奇、崖险的特色。嵊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5.8摄氏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于度假。4-10月份是嵊泗旅游度假的黄金时间。  相似文献   

19.
邵佳媛 《旅游纵览》2023,(15):93-95
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未来乡村规划编制,应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三者间的关系。文章以浙江省杭州市航民村为例,进行未来乡村旅游规划研究。首先,剖析乡村旅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其次,提出三大规划策略;最后,提出“五化十场景”的实施方案,力图为未来乡村旅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风景道是具有交通运输和景观欣赏双重功能的道路,我国风景道的建设尚属探索萌芽阶段。本文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宏观背景,基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及促进云南、广西边境旅游产业升级发展的视角,提出了建设中国-澜湄国家边境旅游风景道的构想,并就如何将其规划、建设好,从原则、策略、方法上进行研究,以期为国家风景道建设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