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公元八世纪中,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势力趋于极盛及其东向中亚发展,到九世纪中即有阿拉伯人伊本·可尔达白曾东来我国新疆旅游,写成《道路和邦国志》一书,记载九姓回鹘即九姓乌古斯是游牧人,初信摩尼教。十世纪中阿拉伯地理学家马素地在其《黄金牧地》中说回鹘人数多,最勇敢,信仰摩尼教,王名伊利可汗,人们尊称他为“阿厮兰汗” (意为狮子王)。十一世纪中来过中国的阿拉伯旅行家马尔瓦则在其所写的《论中国、突厥人和印度》一书中,记载从中国国境的极西喀什噶尔到甘肃甘州回鹘境内的路程,以上是从九世纪到十一世纪中我们略知的阿拉伯人关于住在新疆、甘肃境内回鹘人的纪录。  相似文献   

2.
9-12世纪的沙州回鹘文化杨富学在敦煌历史上,回鹘民族有过长达五百年(840年-14世纪中期)之久的历史活动,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在11世纪30-60年代间,这里的回鹘民族曾以沙州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地方性封建割据政权──沙州回鹘国。①虽然这...  相似文献   

3.
归义军晚期的回鹘化与沙州回鹘政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晚期以后的归义军政权已经式微,而在其东西两侧的问鹘势力对沙州地区的渗透却从来不曾停止。宋太平兴国年间,有关史籍中首次出现了“甘沙州回鹘”的提法;稍后在《辽史》里也有“沙州回鹘”、“沙州回鹘敦煌郡王”的称呼;而在甘州回鹘、归义军政权相继被党项吞灭后,有关沙州的史料中又出现了“沙州镇国王子”、“北孝可汗”之类的名号;在莫高窟、榆林窟及西千佛洞中则出现了许多属于这一时期的回鹘洞窟。这些迹象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极大重视,纷纷撰文发表了不同看法。总的说来,研究者大都承认沙州回鹘政权的存在,只是对沙州回鹘来…  相似文献   

4.
(一)早在1943年,日本学者藤枝晃先生发表《沙州归义军始末》,提出曹仁贵为曹氏归义军第一任节度使问题。①1980年,日本出版由众多敦煌学家共同编写的煌煌巨著《敦煌讲座》,在第二卷《敦煌历史》中,这一观点被认可,特别是由当时的青年学者森安孝夫所写《回...  相似文献   

5.
杨文清 《新疆钱币》2004,(2):51-51,53,F003
西州回鹘是9世纪中叶西迁回鹘的一支,以吐鲁番和北庭(今吉木萨尔县)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史称(火)州回鹘,又称高昌回鹘,其首府设在高昌城(今吐鲁番市高昌故城)或称亦都护城(Idikut-xzhri),“Idikut”一词来自“Idik—kut”(“圣福,神圣的陛下”,为我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古代回鹘语佛教文献长期充任国际回鹘学界研究的重点议题,在新世纪的前20年,借助于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欧洲学术界对回鹘文佛教文献的研究也迈入了新阶段,尤其是德国,延续了20世纪回鹘佛教文献研究的传统,以其拥有丰富回鹘文文献的优势,刊布文献与系统研究并重,并对旧材料重新加以解读,涌现出更加全面系统而且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成果。在德国之外,俄罗斯、法国、匈牙利、荷兰等国学者在回鹘文献的刊布和研究方面咸有贡献。  相似文献   

7.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了大量回鹘文残片,经各国学者不断刊布和研究,大部分文献已得到了解读,为敦煌学、回鹘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材料。但还有一些残片或因残损严重,保留字数较少,或因内容复杂,找不到原始文本,至今尚未得到有效释读。本文对北区B464窟出土编号464:63的一件汉—回鹘文合璧《六十甲子纳音》残片进行研究,比对出该文献系《六十甲子纳音》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2000年12月,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发行了刘戈《回鹘契约书初探》(下简称《初探》)一书。全书由四章和前言、2个附录、后记构成,近20万字,从回鹘契约书的研究概况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回鹘买卖书的格式与套语、由格式套语看回鹘买卖书的年代问题、由回鹘契约书看13-14世纪高昌地区的民族或部落等方面,对回鹘契约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该书所具有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回鹘是今天新疆维吾尔族和甘肃裕固族的共同祖先,为Uighur之音译。所谓"回鹘学",顾名思义就是以回鹘及其先民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学问,学界通常概称为"回鹘历史文化研究"。"回鹘学"一词的使用,首倡于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杨富学研究员。杨教授新近推出的《回鹘学译文集》《回鹘学译文集新编》,可谓这一学术思想的贯彻。《回鹘学译文集》作为郑炳林、杨富学两位教授联袂主编的《中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种,2012年由读者集团旗  相似文献   

10.
《福乐智慧》是由喀喇汗王朝时期维吾尔族诗人、哲学家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创作的一部叙述长诗,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语言学、法学、宗教学、史学、医学、天文、历法、军事等众多方面,在研究11世纪维吾尔族及突厥诸民族的语言、文学、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哲学思想等方面给学界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福乐智慧》现有三个抄本传世,其中两本是用阿拉伯文,一本是用回鹘文抄写的。本文主要讨论用回鹘文抄写《福乐智慧》维也纳抄本在书写方式上的特点及与其他回鹘文献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回鹘先世,经近代中外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大都认为属于突厥的支系。公元四世纪时,《魏书·高车传》中出现的“袁纥”是vighur的首次汉文音译,隋代时写作“韦纥”,公元788年以前曰“回纥”,788年以后至13世纪70年代改写为“回鹘”;13世纪70年代至17世纪40年代写作“畏兀儿”;17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则称“回部”。其名称之演变不下20多种,到1934年才正式改用“维吾尔”。  相似文献   

12.
甘州回鹘可汗世次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州回鹘可汗世次辨析陆庆夫关于甘州回鹘可汗世次,由于传世文献如新、旧《唐书》、《册府元龟》、《资治通鉴》、新、旧《五代史》、《宋会要辑稿》、《宋史》等书有关记载互歧,后来的研究者又各立异说,自持一端,遂造成观点纷坛,难以统一。所幸敦煌遗书为我们保存了...  相似文献   

13.
海霞 《敦煌学辑刊》2023,(2):148-162
回鹘文本《医理精华》的编撰沿袭梵文本,即按照“不同主题”分门别类,或以医论、病名、功效、分科、治法等命主题名。方剂的编写体例方面,或以常规之例、以医论中附有治法、以医论中附有方剂。所载内容方面,其与梵文本《医理精华》完全相同的医论或方剂共计22个,不完全相同的医论或方剂共有46处。再次比对分析,得知回鹘文本在翻译时并非完全遵循梵文本的体例和内容,而是进行了“再创造”,部分方剂在核心组成基础之上发生了变化,如药物、制备、用法等,另有部分方剂增加了新的医学内容,如疗法、病因判断、病状描述、医学实践认知内容以及新验方等。我们再以“生命吠陀”为切入点,梳理相关史料,探得随着佛教的传入,成型的早期“生命吠陀”著作《毗卢本集》于5世纪前后已流入高昌地区,大乘佛教经典《金光明最胜王经》中载有的“生命吠陀”理论约于10-11世纪确已流入回鹘。  相似文献   

14.
《甘州回鹘史》是回鹘历史研究的新硕果,该书立意高远,着眼于回鹘历史研究的薄弱环节,重视回鹘语言文字研究与回鹘社会历史研究之间的关系;突破传统史学观念的藩篱,以甘州回鹘作为主体对象;运用大量史料及考古资料,在甘州回鹘世系、摩尼教成为甘州回鹘国教的原因等许多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可资学界参考;除此之外,该书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学风,值得学界同仁师法。  相似文献   

15.
金山国与甘州回鹘关系考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使用敦煌资料对金山国与甘州回鹘之和战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认为张承奉执政前期 ,沙、甘间关系尚属友好。两地关系之恶化当在唐亡、张承奉称帝之后 ,后梁是甘、沙间相互争斗的总导演。金山国成立不足一年时间曾与回鹘发生过三次较大战役 ,其中楼兰、伊吾之战对象是西州系回鹘 ;金河之战、便桥之战对象是甘州回鹘 ;对西州系回鹘的战争加速了甘州回鹘对沙州的出击。《龙泉神剑歌》有许多内容并非事实。甘、沙间战争的结果使短命的金山国寿终正寝 ,完成了归义军张氏向归义军曹氏的过渡 ,改变了两地间的关系 ,使晚期归义军走上回鹘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藏有一批不同文种的各类文献,它们是老一代敦煌研究人员、敦煌地区名人收集并捐献给研究院的,这其中就有不少回鹘文文献.本文将首次刊布这批旧藏中的两叶回鹘文《阿含经》残片,对原文进行转写和注释,并附汉文原文以资对照.  相似文献   

17.
回鹘文契约是众多的回鹘文资料中的一种,其内容结构、行文用语与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汉文契约中的格式与套语很相似,不少专门词汇也借自汉语,或译自汉语,在表述保人、证人姓名句子中出现的paon(保人)、tanuq(见人)、kr櫣polurγuˇci(临坐)就是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B52 (乙 ) :1 7一叶回鹘文《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残叶进行了拉丁字母转写、汉译和注释 ,并在此基础上将该残叶与大英图书馆藏回鹘文同书进行对照 ,指出了二者的异同 ,同时探讨了残叶的年代、版本、译者及翻译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敦煌、吐鲁番等地相继出土了多件摩尼教文献,既有汉文,也有回鹘文、摩尼文、粟特文、波斯文等,为丝绸之路沿线摩尼教的传播提供了重要依据,深受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涌现出非常丰硕的研究成果。学界对汉文写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敦煌三经,即《下部赞》《摩尼光佛法仪略》和《摩尼教残经》,此外,则主要关注于《老子化胡经》和《佛性经》。对回鹘文写本的关注,则主要集中于《摩尼教徒忏悔词》《牟羽可汗入教记》《摩尼教寺院文书》等。新近发现的霞浦摩尼教文献,明显与敦煌摩尼教文献同源,可谓敦煌学的新延展;福建摩尼教由回鹘僧人所传,同样也可谓回鹘摩尼教研究的新延展。  相似文献   

20.
莫高窟北区出土两件回鹘文佛经残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首次刊布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B54:14《别译杂阿含经》和B59:69《佛祖历代通载》两件回鹘佛经残片,对回鹘原进行拉丁字母转写、汉翻译和注释,并对残片的翻译年代、版本和翻译方式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