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文献》2016,(6)
对于敦煌文书中出现的"不办承料"一词,学界大多认为其涵义是不承担或负担不起官府赋税。也有观点认为其涵义是"无力营种"。笔者以为,"不办承料"的主语是土地,其含义是由于土地较为贫瘠,产出较少,不足以缴纳该地所分配到的赋税,即耕种该地入不敷出。并结合唐五代时期的有主荒田请佃来考察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土地归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说李鸿章是晚清"第一重臣",应该不算虚传。1901年李鸿章病逝之际,正在从逃难地西安返京途中的慈禧,得到消息后慨然长叹:"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对1861年咸丰晏驾热河就掌握朝廷大权的慈禧而言,李鸿章不仅可以托付国事,甚至是唯一可以托付的人。李鸿章却从来就不是朝廷的"应声虫",他在一系列军国大事上,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主意。八国联军入京时,身为两广总督的李鸿章,面对慈禧向西方  相似文献   

3.
贾小叶 《历史研究》2020,(1):113-134
德占胶州湾事件发生后,在"决不动兵"的战略决策下,清政府出于对《中俄密约》签订后中俄同盟关系的信赖,将联俄视为解决胶案的重要筹码,于是便有了李鸿章与翁同龢的联俄努力。然而,俄国围绕胶案的决策却始终没有顾及中俄同盟。从其国家利益出发,最初俄国的决策经历了由派舰赴胶到取消俄舰赴胶的转变。而后,当中方求俄未果、决定暂不求助俄国时,俄舰却不请自来,以中俄同盟为借口,实则意在占领旅顺、大连,清政府欲拒不能。这显示,俄舰来华与否,与清政府的请、拒无关。对照俄国的相关决策可见,清政府围绕胶州湾事件展开的对俄外交,不仅暴露了弱国外交的屈辱与无奈,更暴露出了主持外交者的懵懂与无知。而由此引发的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则预示着清政府的外交已步入山穷水尽的绝境。  相似文献   

4.
正一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十一月十七日,朝廷授李鸿章署两广总督。据说是因康有为、梁启超都是广东人,他们流亡到海外后,组织保皇党,策动勤王运动,慈禧要让李鸿章去康、梁故乡,与洋人交涉,捉拿"逆党"。也有人说,是慈禧准备废立皇帝,知道李鸿章反对,所以把他支开。慈禧交给李鸿章到广东有三大任务:整顿税收,练兵抗英、法,缉捕康有为。但李鸿章故意轻描淡写地说:"他们都是书院经生,市井讼师之流,用不着害怕。"慈禧问:"那何以外人都庇护他,与我为难?"  相似文献   

5.
《胶澳志》是民国初期由胶澳商埠局组织编修的关于青岛地区的地方志书,详细记录近代青岛地区开发初期的历史发展状况。而在其艺文志一门中收录了数量斐然的外文文献,其中收录德、英、法文为主的西文文献书目特色鲜明。这些书目在其排目结构、著录体例以及收录内容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于进一步了解近代殖民问题和中西文化碰撞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地方志收录相关外文文献所应采取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点摘编     
"帝师"名号在西藏的使用和含义变化之探析才让在《中国藏学》2021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帝师" 一词最早在西夏时有了藏文的音译词,并逐渐传入西藏,为藏传佛教界所熟悉。元朝历代皇帝册封萨迦派昆氏人物为帝师,帝师这一位高权重的职位给西藏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明清两代中央同样对藏传佛教界领袖人物实行册封,但皆无帝师之名号,而"帝师" 一词在西藏的使用却延续到了清代。文章认为,明清时期藏文中的"帝师" 一词,含义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的是将一些地方势力所供奉的宗教上师尊称为"帝师"。  相似文献   

7.
论点摘编     
"帝师"名号在西藏的使用和含义变化之探析才让在《中国藏学》2021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帝师" 一词最早在西夏时有了藏文的音译词,并逐渐传入西藏,为藏传佛教界所熟悉。元朝历代皇帝册封萨迦派昆氏人物为帝师,帝师这一位高权重的职位给西藏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明清两代中央同样对藏传佛教界领袖人物实行册封,但皆无帝师之名号,而"帝师" 一词在西藏的使用却延续到了清代。文章认为,明清时期藏文中的"帝师" 一词,含义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的是将一些地方势力所供奉的宗教上师尊称为"帝师"。  相似文献   

8.
中法战争中李鸿章的外交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威 《清史研究》2001,(1):73-79
李鸿章参与了中法战争中的对外交涉。与人们一般看法不同,李鸿章并非始终主和,而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态度和表现。李鸿章的态度及变化与朝廷的态度有密切关系,他不是决策者,而是执行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一词和中国疆域形成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一词含义的发展、变化及中国疆域形成的途径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对“中国”一词的含义,历史上有过5次大的变动,即周以前、西周至战国、秦汉至唐、宋元明时期、清代到民国。到第五个阶段,“中国”一词始具有了现代中国的含义。中国疆域是历史上形成的,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的复杂内容,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文史天地》2013,(7):94
"洞房"一词最初的含义并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楚辞.招魂》有句云"姱容修态,絙洞房些",意思是幽深的内室里,满是面容姣好、仪态优雅的女子。这里的洞房指的是幽深而又豪华的居室。从幽深的居室到新婚的卧房,洞房的词义转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两汉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洞房,沿用的仍是《招魂》中的本义。值得注意的是,汉代的洞房仅限于在宫廷闱苑中使用,所指  相似文献   

11.
关威 《安徽史学》2002,(3):43-52
李鸿章是清末重臣,参与了中法战争期间的主要活动,其思想和行动与这场战争的关系十分密切。牵鸿章并非始终主和,而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态度和表现。同时,李鸿章的态度及变化与朝廷的态度及变化有密切关系,对此应该给予具体分析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2.
王世兰 《黑龙江史志》2013,(21):76-78,80
德国海洋战略兴起之后,占领胶州湾地区呈现出了很多优势。侵占时期,帝国海军署军事计划的制定者们在胶州湾租借地遇到了一个难得的、可以实现"理想的现代社会秩序"的大好机会。这就使得胶州湾租借地与其他的由帝国殖民局管辖的海外占领区区别开来,德国在这片地区发展本国文化,殖民文化与胶州湾文化发生了碰撞与融合。德国走后,胶州湾地区又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的文化建设,对现代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朝以南宋为分水岭,之前是武将好战,之后却一变为儒生好战.到了清朝,这种现象尤为明显.晚清书生往往放言高论,如张謇、文廷式等,都极力主战.甲午战争时期,是朝廷在战和问题上矛盾最激烈的时候,而当时主和的,却是武人出身的李鸿章.这看来似乎与我们的常识相背离:好战黩武的人物,通常难道不是一个脾气暴躁、精力充沛的武人形象吗?  相似文献   

14.
由于历史原因,澳门长期处于华葡分治的状态。在鸦片战争后,澳门华人远离中国政府的管治,而在殖民政权下得不到重视。当地华人通过成立各类社团来对身处殖民统治的华人族群进行社会救助与社会事务管理,经由社团这一组织来弥补澳葡政府对华人社会所缺失的社会保障部分,这在中国近现代史中也是少有的。本文通过对澳葡政府治下的社团组织活动进行研究,探讨在澳葡政府管治时期的华人社会如何在社团的协助下进行自力救济,及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5.
刘占青 《江淮文史》2013,(3):159-163
近代史上的两次鸦片战争,英国海军之所以能在中国沿海肆无忌惮地横冲直闯,归根到底是因为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海军,在英国的坚船利炮下,中国的木帆船着实不堪一击。为了改变清朝"有海无防"的尴尬局面,在1870年代,李鸿章上书朝廷要建立中国的  相似文献   

16.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及其合同中的海岛地名译写存在"中名德译"与"德名中译"两种模式。笛罗山、加帝庙、炸连三处标志性海岛有其本土地名和外文别名,其本土地名应为(水)灵山岛、谷积岛(古迹岛)、褡裢岛。不同语种间的地名转写存在变异现象,致使地名的本土意义丢失。德国对胶澳的地理认知,与英国、日本以及清朝在胶澳的地理考察与地图测绘有着知识传承和相互影响。基于档案、地志及中外舆图,可对租借地的历史地图进行更为准确的绘制。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对关键地名进行修订,可祛除外来地名文化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顾建娣 《安徽史学》2022,(4):129-136
同治二年,李鸿章拒派淮扬水师赴援临淮以助湘军平叛苗沛霖。李鸿章先以各种理由拖延,在曾国藩一再催促甚至威胁要劾奏的情况下,不惜正面对抗,直接上奏朝廷,陈明军情和拒赴临淮的原因。最终李鸿章以水陆师互相配合,攻克苏州。曾国藩得此消息,十分惊喜,不再计较李鸿章的不听命行为。李鸿章抗命成功,在于清廷和曾国藩、李鸿章一样,也希望尽早打败太平军,不愿借洋师“助剿”苏南等地的太平军,因而在处理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分歧时,采取了灵活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8.
唐代"中国"一词大体用于追述前代和议论当朝.唐代"中国"有地域、文化、民族及政权的含义,可以用来指代朝廷直接统治区域、中原为核心的地区或内地,是"天下"的核心或重要组成部分.唐朝"天下"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天下"指唐朝实际统治的范围即唐朝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这是唐朝"天下"的主要含义.此"天下"与"军国"、"邦国"基本同义,但各有侧重."军国"最郑重,一般用于中央最高决策机构首脑的职掌范围;"邦国"更普通,主要用于官府和中央事务的层面;"天下"更广泛,一般用于中央和地方、官吏和百姓两方面事务的层面.广义的"天下"则指以"中国"为核心,以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狭义"天下")为政治实体,包容其他国家的世界体系和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学界对“藩属”、“宗藩”的认识和使用,“藩属”的含义和使用,“宗藩”的含义和使用等三个方面,对古今“藩属”、“宗藩”二词的用法进行了综合考察。认为“藩属”一词形成于明清时期,是用于指称清朝和边疆民族乃至周边邻国的政治隶属关系,但这种关系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称为“藩臣”、“外臣”与“属国”。“宗藩”一词则早在《史记》中就已经出现,是用于指称皇室宗族或宗族成员分封于地方者。现代学者用“宗藩”一词指称中国古代王朝尤其是明清和邻国关系的做法并不科学,其“宗藩”的含义和用法不仅与古人对该词的用法明显不同,而且容易形成更多的误解,故而应该改用“藩属”才准确。  相似文献   

20.
武波 《史学月刊》2013,(8):124-128
"考课"也称"考绩"或"考功",是中国古代朝廷对各级官员任职期间的政绩考评。考课制度起源很早,先秦时已有"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之制。到了唐、宋时期,考课制度不但有专门的官职和机构,还有一套完备的考课标准和程序。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元世祖忽必烈在金朝制度的基础上,采行了中原官僚体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