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布依族简介     
从中华民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之后,汉文献上不断地然而却是零星地记述着布依民先民的片断历史。布依族历史堪称悠久,考诸史籍,布依族先民是古代“百越”族群系统中的“骆越”支系的居民。汉以后,史称“蛮”、“俚”、“僚”、“蕃”、“夷”“仲家”等。本族多自称布依。解放后,人民政府尊重民族意愿,于1953年统一定名为布依族。春秋时期,辖及黔境布依族地区的古牂牁国,是一个正处在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  相似文献   

2.
布依族是贵州省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二百万,主要居住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专区、安顺专区、贵阳市花溪区,也有少数居住在毕节专区和六盘水地区。布依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历史悠久。因此在布依族社会中,还保留着富有民族色彩  相似文献   

3.
韦丹 《神州》2012,(24):21
布依族常常以歌传情,以歌会友。用歌声诉说着炽热的生活,传递着缠绵的信息,抒发着动人的情感。布依族情歌对唱又称为"问呦".布依族"问呦"是以布依族男女青年以情歌对唱的方式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表现形式。"问呦"一般是在逢年过节、请客吃酒、赶场聚会时,由"浪哨"引出一群"问呦"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场面盛大而且热闹,所以"问呦"又可译为"情歌满天飞"!  相似文献   

4.
正高荡布依族古村落位于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县城西南面,距县城约12公里,全村近300户,1500余人,全是布依族。该村至今还保存着极富民族特色的民居、寨门、古堡、营盘、石拱桥、古井、学堂等古建筑和碑刻,高荡村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代,至清代渐成规模,堪称布依族民居建筑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5.
天主教最早传入黔西南布依族地区是在17世纪中叶南明永历帝避居安龙府时期。之后,该地区部分布依族民众接受了天主教。天主教的传布,对布依族信仰文化心理产生了冲击,对布依族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山茶》2010,(7):36-36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所谓布依八音.是指流传于安顺关岭、镇宁至黔西南贞丰一带的传统说唱曲艺。千百年来.它一直在南盘江流域的村村寨寨传承延续着。  相似文献   

7.
正布依族,荔波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布依族人民勤劳手巧,在森林洼地开垦农田,在依山傍水处建立村寨,构建了自己独有的农耕文明。他们利用天然植物纺纱染布、酿酒、造纸等,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乡村小社会,并在世代繁衍传承中创造出璀璨的民族文化。坐落于茂兰喀斯特森林附近的尧古村,便是体现布依族生存智慧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王玉连》是流行于望谟蔗香一带用布依语翻译、以布依族方块古文字记录的叙事长诗抄本。抄本产生年代在清末至民初,由王廷彬、王由戬、黄华祥根据历史故事"改汉作夷"(改编)而成。故事讲述王玉连被王二娘迫害被迫参军,母亲与妻子遭王二娘虐待外出乞讨,王玉连功成名就之后,在朝廷帮助下,惩罚了王二娘,与母亲与妻子重新团圆的故事。改变者的初衷是以布依族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介绍汉文化,丰富布依族文化内涵。作品的改编在布依族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布依语改编本《王玉连》是研究清代布依族文人社会思想的重要史料,是研究布依文学的一个窗口,也是研究布依族古文字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安王和祖王》是布依族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它具有深厚的思想内容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在有如群星璀灿般的布依族文学作品中,它是一颗光芒四射的明星。这首布依族古史歌,首先生动地反映了古代布依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社会生活情景;其次,它在布依族文学的发展中有着承前启后的巨大影响。本文拟从这两方面,试作一初步探索,以就教于同志们。《安王和祖王》反映了布依族由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情况《安王和祖王》在布依族中流传广泛,是影响很大的一首古歌。它主要是叙述安王和  相似文献   

10.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事像纷繁复杂,大略分为四部分: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本文结合调查实际着重讲述花溪布依族的物质民俗。通过分析花溪布依族的建筑民俗,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思考花溪布依族经历过400多年历史的跌宕起伏后,在现代文明中保持本民族民俗特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世世代代生活在贵州的布依族人民,有着丰富多采的民间文学。布依族民间文学和民间的音乐、舞蹈、戏剧、工艺美术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的审美观点,然而布依族民间文学相对地更集中和多方面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的审美观及其发展的情形。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布依族以前没有文字,但它有丰富瑰丽的口头文学在民间广泛流传。解放以后,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我省广大民间文学工作者经过  相似文献   

12.
过了大年初一,人们便开始串门,互相拜年。青年男女相约去"赶表",以歌声表达爱慕之情;或聚集在一起,在唢呐、月琴、洞箫、姐妹箫、铜鼓等乐器伴奏声中跳"打花包"。按照布依族传统文化习俗,居住在贵阳市乌当区境内的布依族同胞,每年进入农历腊月下旬,家家户户都忙着杀年猪、薰腊肉、灌香肠、烤米酒、打糍粑等,做好过春节的各项准备。腊月二十三晚上,每家都要在灶台上点燃一炷香,泡上一杯茶,焚化纸钱,并用麦芽糖  相似文献   

13.
贵州布依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布依族文献古籍主要是以汉字记音和自创的表意方块字来记载的。由于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文字体系,不同地区的布依族文献古籍的书写记载方式各不相同,只有掌握使用这些文献古籍的布摩先生能够识读。人们对这些文献古籍的价值认识不足,其搜集、整理和保护只停留在学术研究的层面。许多保存民间的文献古籍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内在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文化作为旅游业的核心资源,如何促进工业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通过对江苏省常熟市凤禧文化艺术中心的实践调研,发现植根地方工业文化历史、丰富特色工业文化旅游体验、引进科技赋能工业文旅发展、坚守企业文化传播社会责任,是当前促进工文旅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针对案例尚存的不足,本文提出政府加强政策引导,企业积极顺应导向;创新文化与工业旅游融合方式;宣传文化内核,重视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等建议,以期为文化自信背景下工业文化旅游创新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山茶》2010,(7):34-35
布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地区和贵阳市.其余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遵义地区、毕节地区、六盘水地区及云南的罗平、四川的宁南、会理等地,现有人口约254.5万。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  相似文献   

16.
正布依族是西南地区一个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由远古僚人演变而来。王化未开的布依族先民,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天象缺乏认知和理解,充满着敬畏之心,进而演化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无论是传统的干栏式木楼,还是当今各种各样的"洋楼",每家都专门留出一间最正中、最宽敞的屋子作为"堂屋"。堂屋面对大门一壁安设神龛,供奉"天地神祇"和祖先灵位,被视为最神圣之处,不许外人触碰,也不准堆放杂物。堂屋中间摆放一张八仙桌,配上四条长凳或太师椅,专作祭祀之用。  相似文献   

17.
段早青 《沧桑》2014,(2):167-169
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上党地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遗迹、古圣王传说、民间故事丰富多彩,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资源优势。但当前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和谐因素,探寻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路径,以求最终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同时又以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二者良性循环、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8.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已经作为一项战略目标,进入了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之中。青海的文化产业开发应该建立在青海丰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基础上,围绕文化资源潜质、产业集中度和产业关联性做好文章。  相似文献   

19.
布依族古老的天文历法知识是布依族及其先民对太阳的升落、月亮的圆缺、物候的变化、寒暑的交替等天象、气象、物象乃至声象的长期观察和总结。它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图象历法诸如古代岩画中的“物候历法”图象,这是原始历法  相似文献   

20.
布依族夜宴酒歌的礼仪风俗,程序严格,内容繁复,形式多样,表现出雅俗共赏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夜宴过程能激发智慧,显示渊博知识,教育族人,增进民族间情感,形成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从而加强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