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北方地区不乏以桦树皮文化为特色的古代民族,室韦即为其中之一,具体来说,既有桦树皮葬具,也有用桦树皮制作的随葬品。室韦的桦树皮文化具有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制作工艺较高、以武器和日用器皿为主等特点。此外,室韦在桦树皮的使用上与鲜卑亦存在相似之处,之后的蒙古也延续了这一传统。通过考古资料分析室韦桦树皮的使用状况,不仅能对室韦有更加具体、细化的认识,而且也为探索早期蒙古文化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桦树皮文化,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也是北半球高纬度桦树林生长带中少数民族所共有的一种物质文化。它分布广泛,从欧洲经东北亚到北美洲都有其存在;它产生年代久远,我国已出土多处两三千年前的桦树皮文物,说明北方的鲜卑、契丹、女真等古代少数民族及其先民,都曾为桦树皮文化作出过贡献。如今,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达斡尔等民族,仍不同程度保留着这种地域特征很明显的文化。但随着交通的发达,少数民族的定居,外来先进物质文化的取代,桦树皮文化已日渐衰微,如不注意抢救,恐有失传、消亡的危险。在这里,笔者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回顾,并提出抢救、传承、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桦树皮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使用桦树皮制作生产生活用具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桦树皮文化最根本的表现形式就是它的物质性,它是桦树皮文化的载体.除此之外,还包括桦树皮器具的功能、桦树皮制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技艺、相关知识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生活在三江流域的赫哲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赫哲族渔猎文化,其中桦树皮制作技艺也成了赫哲族的文化。文章结合馆藏赫哲族桦树皮文物,讲述从桦树皮实用器到桦树皮画发展的过程,探讨桦树皮制作技艺的创新理念,从而在桦树皮画上展现赫哲族传统的渔猎文化,让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扬。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古代民族与桦木、桦树皮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桦木、桦树皮与黑龙江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是先民们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原材料,还是肃慎族及其以后的黑龙江古代民族与中原地区进行频繁交往的一种媒介,它促进了黑龙江地区与中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黑龙江古代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既孕育出了纯朴的桦木、桦树皮文化,也孕育出了黑龙江地区的古代文明。  相似文献   

6.
《文物》1962,(2)
中国历史博物馆征集一批鄂伦春族历史文物鄂伦春族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自古以来,他们就过着"世居山林,游猎为主"的生活。除了狩猎外,还从事采集、捕鱼和家庭手工业生产。到解放前为止,私有制已经有相当发展,有了贫富分化,但阶级尚未形成。生产上维持"集体劳动,平均分配"的原则,原来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公社已经瓦解,而形成了以地域为联系的村社形式了。他们实行一夫一妻制的族外婚,各户分居在自己的"仙人柱"(用木杆架成的外围桦树皮或兽皮的圆锥形的窝棚——又名撮罗子)里,共同信仰萨满教和自然崇拜。  相似文献   

7.
“扎哈”     
到大兴安岭鄂乡,我们可以看到一种非常奇特的船,鄂伦春族称之谓“扎哈”。扎哈是一种小船,用桦树皮粘合制成,长七、八尺,可载两三人。前人谈到它的时候,常把它和独木船“威呼”(亦作“葳瓠”)相  相似文献   

8.
<正>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4年春启动。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赫哲族的说唱艺术伊玛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27项。申报工作始终在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的。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黑龙江省共有达斡尔族乌钦、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鄂伦春族摩苏昆、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赫哲族依玛堪、桦树皮制作技艺、东北二人转和东北大鼓等9个项目入选。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8月的一天,塔河县志办原主任、《塔河县志》主编朱波打来电话,说是他正在黑龙江报业集团美术馆举办塔河县鄂伦春民族文化产品展。基于抱着看望老朋友的想法,我来到了美术馆。一看陈列满室的所谓鄂伦春民族文化产品,完全是桦树皮国画艺术品,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出自朱波一人之手。我  相似文献   

10.
<正>鄂伦春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明显东北内陆特色的鄂伦春族文化。其中鄂伦春族的丧葬习俗受其宗教信仰的影响较深。"鄂伦春"是民族的自称,是"山岭上的人"之意,也有解释为"使用驯鹿的人"。他们大部分生活在黑龙江,内蒙古地区。  相似文献   

11.
于明士 《旅游纵览》2013,(3):298-299
鄂伦春民族文化是内蒙古北疆三少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鄂伦春族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实地田野调查和统计,获取可靠资料,并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民众对文化产品需求的不断升级,创新性发展成为了博物场馆转型的必经之路。徐州民俗博物馆作为地方民俗传承的载体,应在传统以"展示"为主的经营方式下,在产品、展出方式、经营模式、品牌形象等方向进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翠晶 《风景名胜》2020,(3):0285-0285
乡村旅游,田园风光是依托,建筑风貌是载体,风土人情是内容。秦皇岛北部山区环长城公路沿线数年来活态传承的人居方式、劳动场景、饮食文化、古法工艺、民俗风情,构成长城村落地域特色浓郁的独特风貌,是最具吸引力的乡村景观和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画缋"工艺与日本著名的"友禅"工艺,在介绍工艺以及阐述传承情况的基础上,得出二者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和传承现状,在对比中指出"画缋"传承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梦琦 《东方收藏》2022,(7):103-105
随着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弘扬的愈发重视,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与兴盛为其提供了新的平台,大漆工艺同样随着这股浪潮,逐渐进入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中,其传承方式的区别与联系和这项古老工艺的未来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探索新中国成立前后大漆工艺不同传承方式的出现与发展,浅谈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思考其对大漆工艺传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何群 《满族研究》2007,(3):25-33
鄂伦春族做为狩猎文化共同体,游猎是文化的核心。考察该族近50多年历史,可以认为,由"游"到"定"——即政府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组织实施的猎民定居,以及由此开始的"转产"历程,彻底拉开了狩猎文化前途和该群体生存前景问题的序幕。本文从狩猎文化与环境关系的理论视角,重新梳理1958年前后政府动员推行的鄂伦春族定居化过程,辨析狩猎文化与急剧变化的环境的接触、碰撞形态,揭示其中可能的文化差异因素,从而为理解鄂伦春族及现代化潮流裹挟中小民族因传统而带来的特有的生存发展难题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体开辟了文化保护传承的新生境、开创了文化保护传承的新条件、开启了文化保护传承的新方式,成为文化保护传承的新载体。要加快黑龙江省优秀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建设、网络传播体系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出台产业优惠政策、构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网络传播体系,推动黑龙江省优秀文化数字化、网络化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8.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1958年为二千四百余人,分布在黑龙江省鄂伦春自治旗和呼玛、爱辉、逊克等县。鄂伦春族在解放前是我国从事狩猎生产,还处在原始社会解体时期的民族之一。和其他民族同样,鄂伦春族"曾经经过了若千万年的无阶级的原始公社的生活"。这种原始公社的早期即母权制氏族公社的情况,由于年隔久远,只在他们的传说故事中保留着朦胧的记忆,在他们的生活习俗中保留着少许的痕迹,但对它的晚期即父权制家  相似文献   

19.
鄂伦春族生活在大、小兴安岭一带,信奉萨满教。伴随现代化进程,萨满教信仰虽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通过其丰富的民间文学作品看到萨满文化的遗留。鄂伦春族"摩苏昆"中,无论是"莫日根"降妖伏魔的故事,还是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又或者普通的生活故事歌,大都带有萨满文化的印记。这种信仰深深扎根于鄂伦春人心中,最终沉淀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鄂伦春族世代居住、游猎于黑龙江中上游、大小兴安岭之间。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因承清代继续对东北进行管理,其中包括对鄂伦春族实行的各项政策。有关北洋政府对鄂伦春的政策如重建旗佐制度,强使鄂伦春族弃猎从农,利用鄂伦春族守边等,虽然受制于当时内外形势勉强推行。但毕竟在边防和鄂伦春族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此,本文略加探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