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近期西方地理学"情感转向"的影响下,情感对塑造社会空间的重要性日益体现,从情感的角度对地方性进行解读已成为地方研究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经历了城中村改造的岭南水乡村落猎德村为研究对象,探讨本土居民的情感如何建构起地方的意义,以及情感在地方性重构过程中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性重构不仅是对地方文化景观、符号和文本等一套系统简单的重新构建,更是对情感空间的塑造以及这套系统如何被人从情感上感知和认同。研究认为地理学不应忽视情感在社会文化空间建构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老城区菜市场的地方性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领域,能够揭示地方的特质特性,从而实现对空间的理解。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基于地方理论的研究对象开始转向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而质性研究方法尤其适用于这一揭示空间社会意义的研究。本文选取菜市场这一典型城市空间,尝试运用质性方法对其进行地方性的建构并分析其地方性形成机制。研究认为,菜市场的地方性可归为地方空间特性、地方时间特性、地方意义三个方面;地方性的形成机制是地方物质环境、活动者、历史文化和现代性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通过深入理解承载市民生活的空间,希望促进城市空间地方性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小平  成亮 《丝绸之路》2009,(20):64-67
本文从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的核心思想出发,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城中村"现象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对"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义,以期为"城中村"改造提供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地方与认同: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地方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以人本主义地理学为代表,现代欧美人文地理学界对地方性意义以及地方在建构个人与社会的文化身份认同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地方对于个人与社会来说,不啻是一个意义的中心,同时也是构建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的媒介。因此,地方意义在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地方-空间的关系、地方认同的多样性与动态性、地方认同与权力的关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认同四个方面对欧美人文地理学关于地方与认同之间辩证关系的研究进行系统的述评。  相似文献   

5.
“全球的地方感”理论述评与广州案例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地方文化意义的研究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全球化背景下,地方的意义正在被全球性力量中和与消解.在这种断裂之下,原有的对于“地方性”的想象反而在认同形成的过程中被不断加强.本土社会力图在一个“时空压缩”的“超空间”时代中,保存其自身基于地方意义的身份认同.哈维认为,一切基于地方意义形成的认同都是反动与禁锢的.他提出,应从资本运作的角度出发,理解地方差异的形成,从而理解地方建构中的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的建构.但马西则在批判哈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进步)的地方感理论,指出应从多样的社会建构出发,理解地方性的形成过程.马西认为,地方的本质特点包括:开放以及与外界密切的社会联系;地方本身是一个过程,认同在不断的再建构过程中;地方内部具有其认同的多样性;进步的地方感并不否认地方性的存在等.基于马西的进步地方感理论,研究通过对广州关于移民以及粤语传承问题讨论中出现的话语进行的文本分析,指出广州本地社会在上述讨论的过程中,其少部分话语已经呈现出进步地方感所批判的禁锢性,因此需要在重新认识地方的过程中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6.
变动中的家与地方:一个关联性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熙明  封丹 《人文地理》2016,31(4):9-16
家与地方的关系是地方性研究中的关键性命题。人本主义地理学认为地方根植是家的根本属性,批判地理学则从社会建构的角度阐释家与地方的动态关联。在全球化和灾害影响下,家与地方的联结方式不断变动,呈现出异常丰富的多样性。本文从理论脉络入手,对全球化进程中因绅士化引起的家的置换,无家可归与家在他乡,以及离散者的漂移之家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灾民自我调适行为和灾后重建计划的实施方面,讨论了灾害影响下家的重构与认同问题。相关学科和国际研究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将为国内社会文化地理学对家的探索创造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从结构主义视角来看,地方性建构受到了结构性动力与非结构性动力的影响。其中结构性动力主要源自国家政策、制度安排、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全球化与旅游化浪潮;非结构性动力主要来自社区精英、外来人员、民间组织机构、空间及族群关系的紧密程度。研究以此为基础,对昆明市石林县圭山镇大糯黑彝族村寨地方性建构的各动力要素进行了进一步阐释。研究显示:各级政府政策与资金的积极支持、石林景区及周边的旅游发展为其带来切实收益、社区精英的引领作用、艺术家的审美创作以及较小的空间尺度和紧密的族群联系等对糯黑地方性的维持和建构起到了关键作用。政府“自上而下”的支持力与民众“自下而上”的自发行为力这两股力量的耦合是村寨地方景观与民族文化得以良性传承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城中村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仝德  冯长春 《人文地理》2009,24(6):29-35
从国内和国外两条线回顾城中村相关研究进展。在国内研究综述方面,分别从对城中村现象的认识、城中村形成机制、城中村改造及发展建议三个方面概括各阶段学术界对城中村问题的研究成果;而在国外研究综述方面,按照自助型居住区研究、城中村流动人口居住研究、及城中村土地利用研究三个主题进行文献综述。通过回顾现有研究成果,指出基于城市地理学理论的城中村研究,在理论支撑方面需建立明确和多样的理论体系,在研究内容方面应选择更深层次的议题,在研究方法方面应加强定量研究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萧放  席辉 《民俗研究》2022,(2):95-102
"方俗"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指特定区域内民众相对稳定的地方性生活模式与惯习.从民俗学语境出发,方俗具有如下特点:首先,辨析"方俗"与意涵相似的"风俗"一词之异同,方俗侧重地方性、静态性,风俗侧重流行性、扩布性与社会整体性,风俗与方俗犹如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风俗是方俗的"社会化",方俗是风俗的在地化.其次,方俗作为地方社会的文化表征,在塑造区域地方性、构建民众地方感的过程中有重要功用.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正确审视方俗能够反窥和理解地方社会,合理利用方俗有益于地方社会治理,有助于实现因俗而治、因地善治.  相似文献   

10.
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而言,城市空间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资源,因而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的建构过程。文章以南京市典型的城中村江东村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生产的历史性变迁、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制造的新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透视在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对人群分层和环境的差异性制造,以及对村民社会生活和生产关系的改变。江东村最终被城市强力改造成为了中产阶层社区,代表着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建立,其生产和塑造的不仅仅是空间,更是社会的新界限。  相似文献   

11.
运用公共地理学方法,讨论城中村的文化遗产价值。文章考察了新老两代村民和四类不同租户构成的核心群体,对于城中村的认知、记忆和情感的差异与代际隔阂。研究发现,以深圳为案例的南方中国的城中村,出现原住民业主被大量外来租户逐步替代、导致传统宗族村落文化难以后继、并从"落脚城市"向"可居社区"成熟转变的发展趋势。城中村的文化遗产被识别为"半村半城"的混合型生活文化、以乡镇企业工业遗存和非正规经济为代表的生产文化、凝结移民草根之奋斗精神的理性文化,以及凸显城中村生命活体的感性文化等四个类型。文章认为城中村文化遗产的价值,需要通过社会(代际)与地域空间的双重尺度提升,在公共地理学讨论平台,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广州某古村落的改造为例,关注宗祠的神圣性建构以及其面对快速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等世俗力量时的政治响应。通过微观研究,发现:1宗祠政治性来源于其服务村民的世俗功能;2在宗祠受到外界世俗力量的侵占时,村民通过运用特定时空条件来施行"避让但不逃离"的巧妙战术进行抵抗,从而实现自身权力的宣示和表达。本文旨在从日常生活和空间政治性的角度重新认识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神圣空间的政治建构,为中国乡村和城镇化研究提供有益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3.
广州的琶洲地区是广州会展业的代表符号,琶洲村是会展业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典型城中村。本文以琶洲村村民为例,从社区居民的经济影响感知视角解析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居民的社会交换关系。研究显示:①城市会展业成为社区重要的社会交换关系变量,社区经济对会展业的依赖性增强。②在会展业发展过程中,外来者的进入打破了原来社区交换关系的均衡与稳定,社区参与交换关系的网络呈多元化特征;社区居民之间的内部交换关系发生了变化,正经历竞争与分化的阶段。③社区居民不满足现有的外部交换关系,表现出对更高层次交换关系的热切期盼。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闫小培 《人文地理》2012,26(1):60-65
非正规住房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城市现象。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大量村庄被纳入城市并以"城中村"的方式成为我国城市的非正规居住空间。"城中村"非正规住房作为规划外的住房发展方式,在承担特殊的住房供应职能的同时带来各种环境、经济、社会和管理问题。论文在梳理深圳市"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发展演化过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市场—社会的视角剖析"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并运用"结构—能动性"理论总结"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形成演化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管治方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上海正在大力推进城中村拆迁改造,城中村作为外来人口的聚居地,其拆迁改造势必对外来人口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基于上海市联明村问卷调查数据,以外来人口视角,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法,分析了城中村外来人口的流动特征、居住选择的变化,以及城中村拆迁对外来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中村外来人口在上海有着明显的就近搬迁和在城中村之间转移的特征。房租便宜超过职住邻近成为影响外来人口居住选择的首要因素,但两者对外来人口的居住决策均起到决定性作用。外来人口对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条件考虑较少,但相较过去有所提高;同时,外来人口对血缘、地缘等社会关系的考量逐渐减少。最后,提供了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专业村是近年来得到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领域,其对农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对国内专业村文献的梳理,论述了专业村的概念以及专业村形成的影响因素,总结了专业村研究中出现的一些新动向:基于社会网络联系的专业村研究、农户自主发展能力的研究、专业村和金融地理研究等。在以下领域尚需加强:专业村研究适当关注地域广阔的中西部地区;除加强专业村经济效益评估外,应注重专业村对农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加强多尺度综合研究,如微观的农户,中尺度的农区,宏观尺度的国家和国际层面等。  相似文献   

17.
传统村落风貌研究历来是建筑学、景观学和规划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地理学视角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试图以中国传统村落上甘棠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借助景观基因理论对村落进行风貌景观基因识别和提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传统村落风貌景观基因信息链,并对其四要素(景观信息元、景观信息点、景观信息廊道和景观信息网络)的风貌特征进行了解析,结果显示:①上甘棠村整体风貌景观基因保存度较好,具有巨大历史文化研究价值;②上甘棠村的内在文化基因,即风貌景观基因信息元内涵丰富,但未得到有效传承;风貌特征保存度较差;③上甘棠村风貌景观基因信息点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多样,整体上人文风貌景观基因信息点的保存度要好于自然风貌景观基因信息点;④作为联接通道的风貌景观基因廊道保存相对完整,但存在局部松动、断裂等现象;⑤风貌景观基因信息网络整体保存度一般,局部装饰受损度非常严重,需要尽快修补。未来应加强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的数字化研究,可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精准化的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城市雕塑景观作为最重要的城市文化景观之一,研究其象征意义对城市新区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鄂尔多斯康巴什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①城市雕塑景观象征意义可分为地方文化、政治意义以及情感意义三个维度;②城市新区居民地方依恋可分为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两个维度且地方依赖大于地方认同;③城市雕塑景观象征意义会影响居民对城市新区地方依赖,进而影响地方认同;另外象征意义也会直接对地方认同产生影响;同时城市雕塑景观象征意义三个维度两两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