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前期东突厥羁縻都督府的置废与因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朝于贞观四年平定东突厥后 ,采用分建羁縻府州的措施以安置归降的东突厥部众。羁縻都督府的置废过程可分作前、后 2阶段。前期 (6 30— 6 4 6 ) ,共置 6府 ,即定襄、云中、顺州、州、化州、长州 6个都督府。后期 (6 4 7— 75 6 ) ,维持 4个都督府 ,即定襄、云中、呼延、桑乾 4府。重点论证 :《新唐书·地理志》所载的北开、北宁、北抚、北安 4都督府实际是顺、、化、长 4都督府的前身 ,换言之 ,后 4府实乃前 4府的更名和延续 ,并非同时存在 8府。化、长、 3都督府故地分布在“河曲”地域、顺州都督府故地则在燕山之北的大洛泊附近。定襄、桑乾 2府故地分布在“碛南”呼延谷以东的草原区域 ,云中、呼延 2府则分布在呼延谷以西的草原地带。 4都督府延续至天宝末年 (75 6 )而解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建置沿革、部族分布等方面研究了唐代“雪山”(大积石山,即今青海省境内的阿尼玛卿山脉)地区的历史地理状况,认为唐初这一地区置有都、流、厥、调、凑、般、匐、器、迩、率、钟十一羁縻州,作为党项八大姓之一的雪山党项,其社会经济、文化都与赐支河曲党项略同,但亦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唐代灵、盐、夏、宥四州边界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历史文献、自然地理和文物考古等资料 ,探索唐代灵、盐、夏、宥 4州间的边界位置 ,论述灵、盐交界在今盐池县中部的南北走向山梁 ,灵、宥交界亦然。盐、夏交界在今靖边县西部红柳河一线 ,宥、夏边界以契吴山为标识 ,宥、盐边界斜亘于今盐池县北部。灵、夏边界则大致纵贯今杭锦旗中部 ,夏州南界以芦子关为限 ,北界则在纥伏干泉一线。  相似文献   

4.
5.
严明磊 《华夏地理》2003,(4):148-162
"那些女孩子大的不过20岁,小的只有16岁,都是从上海、杭州这些大城市逃难来廿八都的,那是1941年的春天,我不过十七、八岁,天天到这片操场看她们练习打靶,好漂亮的姑娘.我还看见戴笠陪着梅勒斯来视察过,就住在姜守全旧宅,可惜当年秋天,日寇攻陷了廿八都,我们的眼福也就到头了".  相似文献   

6.
李子文 《史学集刊》2001,(4):29-34,39
《大同书》是迄今为止一部最完整详细描绘人类社会走向大同社会的过程,包括国家、阶级、家庭的消亡.展示了大同社会的存在方式,诸如生产和消费方式、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社会关系等。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不仅集成了人类思想最优秀的成果,而且具有许多独创性,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刊公布的两件杜重远先生之史料:一为1927年8月撰拟的《泣告东省父老兄弟姊妹书》,号召辽宁省商工拒日,控诉日本政府对华侵略政策及侵略行为;二为其1931年7月致辽宁省政府主席臧式毅函,告之其赴沪宣传、开发东北各项事业情形,均未被《杜重远集》收录。  相似文献   

8.
謝思煒 《中华文史论丛》2011,(4):101-117,393
杜甫交遊及杜詩所涉及之當代人物有數百人之多,舊時注家如黃鶴、錢謙益、朱鶴齡等搜求考校甚廣,近年陶敏、陳冠明等學者亦續有考證。本文就檢校所及,補充若干,條列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胡焕英 《收藏家》2014,(4):57-61
<正>南阳北倚伏牛山,南临汉水,寒暖宜人,物产丰饶,人文之脉源远流长。南阳先民从杏花山猿人始,繁衍生息,他们从南召小空山旧石器洞穴走出,把远古文化播向南阳的灵山秀水。历经夏、商、周,在丹江流域孕育了雄浑的楚文化,以南阳宛城为中心孕育了灿烂的汉文化,绵延不绝,历代传承。这其中伴随着南阳人对独山玉的认识和利用,南阳独山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其开采和加工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仰韶文化早期开始至今,独山玉的开采、加  相似文献   

11.
12.
作为五四时期文字改革的先驱者之一,陈独秀的文字改革思想与实践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赞成在中国传播世界语,但明确反对废除汉语,反对以世界语代替汉语;他同意废除繁难的汉字,代之以简易的拉丁化拼音文字,并亲自制订拼音文字方案;他对文字改革的长期性有着充分的认识,积极探寻汉字改良的途径。陈独秀对文字改革的探索,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其勇于探索、孜孜以求的忘我精神,其改革方案中蕴藏的思想价值,都使之成为中国百年文字改革历史上值得记述的改革者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李典蓉 《清史研究》2007,12(2):39-53
杜文秀京控为清朝影响最大的回民京控案件。道光年间,云南保山县回汉械斗,地方官员互相回护并偏袒汉民,效法一般民人京控成了最后自救的方式。云贵总督林则徐“不问回汉,止分良莠”的公平处置,使回民的委屈暂时得到伸张。然而一指之痈实为全身病,该案披露了清朝边区地方州县吏治的弊病,及隐藏于社会底层的族群歧视与偏见。本文扬弃所谓“民族压迫”的史观,藉助台北故宫典藏之军机处档与文献梳理案件始末,探讨清朝边区地方的社会、民族与法制问题,希冀能对前人研究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