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方游牧民族与定居农业民族即汉人的对抗战净,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而长城,则是这一对抗战争的象征。首先越过长城,把版图推进到东夷地区的,是设置上谷等五郡的燕国,从此以后拥有众多民族的中国东北地区经常出现于史书之中。一般以为这一时期处在燕昭王时代,即战国后期。 自燕国设置五郡,中原系统文物开始流入该地区,至此该地区稳步登上历史舞台,故将此之前划为史前时代。本文所要探索的正是中国东北地  相似文献   

2.
西汉初期北部诸郡边界略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汉初期,北部诸郡多为强大的匈奴帝国侵占,不能恢复秦郡之旧观。汉高帝时云中、定襄、代郡、雁门四郡只得秦郡之半。在汉惠帝至高后二年之前这段时间,云中、定襄二郡的北界推进至阴山南麓的赵武灵王长城下。代、雁门二郡经数十年的扰攘,终于在汉景帝时期将北界稳定在善无、武州、平城、参合、高柳一线。西北之上郡、陇西、北地三郡边界则退缩至秦昭王长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则以秦始皇长城为界。  相似文献   

3.
汉武帝反击匈奴、拓地西北,促使长城逐步向河西地区延伸。经过研究得知:敦煌郡长城作为河西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修筑时间应在元封三年(前108)至太初四年(前101)间。在长城修筑完成之前,敦煌郡主要依靠天田工事与酒泉候官、鱼泽都尉等屯田机构防御匈奴。至太初四年敦煌郡长城修筑完成后,西汉又开始修筑敦煌西至罗布泊的亭燧,而同年设置的酒泉都尉应负责对这段亭燧与敦煌郡长城西端进行管理。酒泉都尉应以酒泉候官为基础进行设置,而酒泉候官应是敦煌郡西北部设置最早的候官,其可考的存在时段为太初元年(前104)至神爵元年(前61)间,后至迟到五凤元年(前57)为新置的大煎都候官取代。因酒泉候官曾长期作为西汉边疆西北极,故疑扬雄所谓“西北一候”即指此也。  相似文献   

4.
杜恩义 《沧桑》2014,(2):35-37
自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到二次革命结束,中国近代一次轰轰烈烈的民主政治实践全方位展开,各项民主活动竞相登上历史舞台,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走向了失败。中央政府权威缺失,民主政治制度建设、运行等方面的缺陷,革命党人缺乏政治经验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建增 《旅游》2012,(5):16-21
陕北榆林地区是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结合处。早在公元前241年,秦就在此设置上郡。将军蒙恬曾率30万之众北击胡人,斥逐匈奴,修筑长城。榆林是中国版图上长城遗址较多的地方,境内有魏长城、秦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遗址,尤其以明长城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修建时间也最长。目前境内明长城遗址总计约有1770公里。  相似文献   

6.
论于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于谦生命历程,有着四种境界。这正如《石灰吟》诗所云:“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在登上历史舞台之前,受过“千锤万击”的锻炼,步入仕途;在登上历史舞台之时,经受“烈火焚烧”的烤炼,铁骨铮铮;在登上历史舞台之巅,经受“粉身碎骨”的熬煎,成为人杰;在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终于“留下清白”在人间,永垂史册。于谦生命历程的四种境界,是其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并具有普遍社会意义——杰出人物生命历程,多历如是四种境界。  相似文献   

7.
《神州》2011,(7):54-57
我的故乡在长城脚下、晋蒙交界处的塞北右玉县——历史上,她最为显著的地理标志,当数长城"杀虎口",亦称之为"西口",即著名的"走西口"的那个西口。曾经,古道之上,一曲悲歌,伴随着漫天黄沙与狂风,说不尽西口路上辛酸往事、悲欢离合。是的,西口古道尽管是条有名的古商道,但也是一条人口大迁徙、大逃荒之道,留给后人太多凄凉、苦痛、艰辛、乃至于不屈与抗争的记忆。  相似文献   

8.
雖然東漢一朝的郡、王國和屬國設置屢有變遷,其數目並非保持恒定;但無論是九十八的總數還是各州所分部郡國的數目,甚至包括"外十二州"的排列順序,《續漢書·百官志五》"刺史"條都與同書《郡國志》的記載相合無間。不妨認爲兩者有同樣的史料來源(或即順帝永和五年之版籍)。而根據《郡國志》的記載,可以將各州所轄郡、國與屬國的具體數目統計列如下表: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范恩实、肖景全等先生提出的汉代辽东郡的各条障塞、烽燧线是发挥着军事守御与交通联络双重作用的边疆地区镇戍网络以及在沈阳、抚顺两地间发现的辽东列燧是应援玄菟郡而修建的交通传烽线等观点,提出明确反对意见:一是"烽燧线"或"传烽线"定性与田野调查实情不符;二是不能用中国晚期长城长垣标准来套搬中国早期长城障塞形制;三是通化赤柏松城址为典型的汉城规制非"土著城寨";四是辽东障塞线与《史记》、《汉书》等史籍文献中长城记载相印证。结论是辽东障塞线性质就是早期长城。  相似文献   

10.
<正> 《晋书》卷一五《地理志》于扬州吴兴郡下说:“统县十:乌程、临安、余杭、武康、东迁、于潜、故障、安吉、原乡、长城”。于扬州后序又说:“永兴元年,以周玘创义讨石冰,割吴兴之阳羡,并长城之北乡,置义乡、国山,临津,并阳羡四县,又分丹阳之永世置平陵及永世,凡六县,立义兴郡,  相似文献   

11.
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登上中国历史舞台,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活动,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等多方面展开;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党文化。应当说,文化史是中共党史的重要面相,中共党史的书写不能缺少文化史的维度。  相似文献   

12.
闫璘 《丝绸之路》2010,(22):18-21
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军事工程。明代为抵御西海蒙古的入侵,环西宁卫大修长城、边塞。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沧桑,大部分长城墙体坍塌、壕堑淤塞,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人们凭吊历史的对象,而参与修筑长城的民众也与长城的军事功能一道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2008年进行的明长城资源调查中,在青海省湟中县上新庄镇上新庄村南的贵德峡内石壁上发现了一处修筑长城墨书题记(以下简称题记),是青海省乃至全国发现的为数不多的修筑长城的题记,对于了解青海长城修筑、民族变迁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下篇)史念海贰两相对立局面的形成及其有关长城的作用长城是有关军事的设施。这是说建筑长城是用以防御敌对势力的进攻的。长城的建筑正可以说明当时已经形成两相对立的局面,因而其中的一方有了建筑长城的必要。在悠久的历史时...  相似文献   

14.
长城三题     
长城三题文/周西华栏目主持人:潘忠印我登上了长城60年前,一位伟人在一首著名的词中说了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话,于是,很多中国人和稍有些中国知识的外国人都有了"长城情结"。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到长城看看。多年以来,我一直这样想。我的这一愿望在去年实...  相似文献   

15.
秦朝征服岭南之后,设桂林、南海、象郡三郡,置镡城、九嶷、番禺、南野、余干等五个镇戍区,史称"五岭之戍"。"五岭"实为五条"入岭之途",即汀梅循道、大庾岭道、骑田岭道、萌渚岭道、越城岭道,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庾、骑田、萌渚、都庞和越城等五座山岭。五个镇戍区各有自己的作战方向和防卫功能,它们之间是联动和协作的关系,共同维护着岭南的安全,对东南和西南地区也有一定的协防作用。"五岭之戍"是秦朝全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宋代城市的成熟和市民阶层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使城乡差别日趋明显。代表城市文化的市民文艺应运而生。其主要特点是:与农民对立,以农民为取笑对象;市场的产物,商业气息浓郁;风格柔软婉转;固定的大型演艺场所涌现,形成文艺市场并使文艺商品化;具有侵蚀封建礼教的非正统性。市民文艺属于消费文化,封建教化性质不仅淡薄模糊,甚至于“是非颠倒”,突出的是追求感官享受的娱乐性。因而,宋代市民文艺一出现即满堂生辉,成为民间文化的主流,引导着文化向俗文化方向发展。其重大的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曾经收听过一档新闻节目,说的是在长城上举行的“万人太极拳”活动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播音员不无感慨地说,太极拳在哪里不能打,为何非要上长城?一万多人的重量,岂不是对长城的践踏。而毫无疑问的是,“长城”比任何群众广场、大街小巷更能吸引媒体的眼球。“长城”在中国不仅是一处景观,更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是古而有之的“与天争斗,其乐无穷”的思想的象  相似文献   

18.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灭卫氏朝鲜置四郡。即在朝鲜本地置乐浪郡,在其属领的玄菟、临屯、真番之地置玄菟、临屯、真番三郡。初置这四郡之地即卫氏朝鲜的领域。关于这四郡的地理方位问题,中、朝、日史学家在过去发表了许多论文,其中关于乐浪、玄菟、临屯三郡的地理位置问题,各说基本上已趋于一致,唯有真番郡的方位问题,历来众说不一。综合真番考的各种论点,主要有真番在朝鲜之南和在朝鲜之北两说。置四郡以后,即真番郡在乐浪郡之南和在乐浪郡之北两说,简称在南、在北两说。而在北说中又分为在  相似文献   

19.
常清民 《旅游》2003,(4):32-36
据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称,在太空和月亮上,能辨别的人造工程只有中国的万里长城,而看得最清楚的是处在中国西北的戈壁沙漠中的长城。  相似文献   

20.
战国时期的临洮县是秦国祖上赖以发迹的西垂犬丘所在地,是秦国最西边县治单位。陇西郡是秦国西部门户。这从秦国战国时与统一全国后曾两度修筑长城均首起临洮县可见一斑。历史的本来事实是秦国陇西郡,不论是战国时期的陇西郡,还是统一六国后的陇西郡,其郡治地均在当时的临洮(今岷县),而非当时的狄道(今临洮)。但是在学术界,对当时的临洮县的位置及地望概念、特别是对陇西郡郡治所在地地望概念含混不清,存在严重错误,贻害很大,特别是秦国陇西郡郡治所在地就在当时狄道这一错误结论似乎已经成为了定论,由此会误导很多学术问题的判断,甚至将错就错,一错再错。这是秦汉史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不能马虎,必须厘清,以正学术之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