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2月2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中国工程院院士、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时,全场掌声雷动。这一殊荣,王永志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2.
遨游苍穹     
卢成 《文史月刊》2005,(11):1-1
金秋十月,喜事连连,硕果累累。就在全国人民欢度国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传来了我国神舟六号圆满完成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喜讯。  相似文献   

3.
太空漫步     
《山茶》2010,(6):I0008-I0013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报道航天活动由来已久。从1935年资助首次探索同温层的“探险者”号氢气球到1956年完成测绘北半球夜空的“帕洛玛山天空观测计划”,再到60年代紧随美国太空计划的步伐,登载一系列与载人航天相关的文章。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参与、记录着人类探索天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配合西安市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航天神光外包项目基础建设中,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一座墓葬规模较大,形制完整,出土器物种类丰富、组合明晰,其中镇墓兽、镇墓武士俑造型罕见,时代特征明显;男侍俑、骑马俑头戴风帽,有北魏初年晋北地区的特点。根据墓葬形制以及出土器物判断该墓的时代为北魏早期。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2008,(11):5-9
透过云层的斜阳点染戈壁黄昏,载人航天发射场一派忙景象。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发射倒计时。  相似文献   

6.
2002年秋天。金秋送爽,收获的季节,果实累累。对于忙碌了大半年的航天人来说,更是喜事临门的季节。对于刚刚发射完神舟三号飞船,又准备发射神舟四号飞船的航天人,尤其是对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环境工程部动力学环境实验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更是贵客迎门,他们又迎来了当今世界  相似文献   

7.
陈莉 《旅游纵览》2022,(14):96-99
本文针对湖南省航天科技类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的现状,紧追当今全民航天科技热潮,分析湖南省航天科技资源特色,打造适合中小学生的航天科技类研学旅行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多“体验式”的航天科技类研学产品,让“航天”不再高不可攀,让学生走进航天、感受航天、实践航天,激发学生航天梦、科技梦。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没有进入太空之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迷茫的宇宙。我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万户升天的故事,历代科学家都在孜孜不倦地进行着探索宇宙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杨永生 《丝绸之路》2013,(22):50-51
金塔县位于丝绸之路北部居延通道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险要,文化遗存众多。科学、合理地保护与利用金塔居延遗址及汉简、新石器文化遗存以及现代航天文化,是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0.
我行我摄     
《旅游》2012,(6):8-9
  相似文献   

11.
《纵横》2013,(11):11-15
1970年,苏联、美国处于冷战时期,争相搞载人航天工程。1971年4月,我国也将载人工程的研发提上了日程,称作714工程。但当时载人航天技术久攻不下,大家也有争论——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国家到底该不该花这么多钱去作这项研究?  相似文献   

12.
彭继超 《华夏地理》2007,(10):64-65
从火药发明到民间工匠万户的“飞天”壮举,中国人一直怀着探索九霄的梦想。然而当前苏联1957年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之际,中国刚刚开始仿造近程导弹,更谈不上运载火箭。但当时的领导人毛泽东已经认识到:“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60年2月19日,中国发射了自己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燃料推进探空火箭,飞行了8公里。就是从这个8公里开始,中国人迈开了太空探索的第一步。从设计火箭到发射卫星,再到载人航天,中国从无到有,历尽艰辛,终于在40多年后跻身世界航天大国之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杨梦 《神州》2008,(10):34-41
"神舟五号"揭开载人航天序幕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是一次英雄的出征。公元2003年10月15日5时,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内等待着。再过30分钟,他将从这里  相似文献   

14.
舒宁 《神州》2008,(10):18-19
仰向天穹塑绮梦"飞天梦"曾是古老中国几千年来未尝的夙愿。回望历史,这个栉风沐雨的古国先民,曾经酝酿过诸多浪漫的飞天畅想、上演了无数雄浑的探索壮举。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17日,随着“神舟”六号的顺利返回,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教授胡修林研究的“飞船GPS信息的解调与处理设备”再一次显示了它的作用。从1994年开始,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胡修林已与“神舟”载人航天工程结下了 10年的情结。  相似文献   

16.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许多单位因为工作性质不同,分散在戈壁滩的四面八方。担负“神舟”飞船外弹道跟踪测量任务的某站,就处在距中心机关35公里外的戈壁荒漠上。  相似文献   

17.
莫晓 《湖南文史》2013,(8):22-23
“神舟十号”的飞天成功让国人欢欣鼓舞,但质疑的声音也悄然响起:投入一百多亿巨资发展如此高风险的航天项目,是否值得?用这笔钱来改善底层民众的生活,来改善我们落后地区的教育,来改善日益恶化的环境,不是更好吗?  相似文献   

18.
太空美食家     
《华夏地理》2008,(1):20-20
鸡尾酒虾、意大利饺子、布丁蛋糕!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真有口福。不久,会有更多美食供他们选择。2008年底,日本宇航员若田光将带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研制的25种美味佳肴,乘坐“远征”18号点火升空,并完成食品测试。他选中的食物将被列入宇航员的菜单。烹制航天食品不是件易事——食品必须耐贮存(太空中没有冰箱),营养丰富、适合在失重条件下食用(由于微粒会到处乱飘,食盐和胡椒将呈液态)。  相似文献   

19.
20.
《丝绸之路》2005,(2):21-27
中华民族是人类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民族。这个梦想,在嫦娥奔月的神话里,在敦煌飞天的壁画中,在万户升天的奇思妙想里,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