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测与成像分析后发现:陈璋圆壶的组成构件有26个,而非最初考古报告表述的19个,分三个部分合成;吴王僚剑的剑体腐蚀严重,剑上铭文为铸造而并非后刻;春秋青铜盘修复前的状态清晰可见。由此说明,CT技术在研究古代青铜器铸造工艺、鉴定青铜器真伪、检验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等三个方面能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殷墟出土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方法,可分为铸铭和刻铭两大类。铸铭占绝大多数,刻铭极少。铸铭的制作方法有模作铭、芯作铭和范作铭等三种形式,以模作铭为主。刻铭出现于殷墟四期,目前虽然只发现4件刻铭铜器,但其意义重大,不仅把中国青铜器刻铭的历史追溯到商代晚期,而且为研究青铜器铭文的制作技术,尤其是刻铭技术,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苏州博物馆新入藏的74字吴王剑铭文,认为器主为吴王馀昧,剑铭所记事件都发生在吴王馀祭之世,同时也讨论了绍兴鲁迅路出土的吴王馀昧剑,指出两柄剑铭所记五次战争并无重合之处。本文认为,《春秋》经传所记载的吴王馀祭在位四年,吴王馀昧在位十七年,是正确的记载。同时,也根据过去学者的研究,再次反驳了《史记·吴世家》对这两位吴王在位时间的误记。最后指出,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对比研究工作中,应该注意裘锡圭先生的提醒,防止不恰当的趋同或立异。  相似文献   

4.
《文物》2015,(9)
<正>2014年底,苏州博物馆征集到一件春秋时期青铜剑,剑身铸有铭文70余字。从铭文得知,器主是寿梦之子、此之弟姑雠亓,即吴王余眜。吴国王室青铜器存世较少,且多为兵器,但铭文极少有记事内容。本剑铭文不仅有三位吴王的王名,而且还记载有征伐、王位继承等内容,通过与文献相互印证,可以解决有关吴国王名的一些问题。本剑是吴国王室兵器中较为重要的一件,也是目前所见先秦兵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现将其介绍如下,并对铭  相似文献   

5.
攻敌王者彶剑属首次发现,形制、纹饰和铭文字体具有春秋晚期特点,与寿梦之子(皻)(句)(舍)剑、诸樊之子通剑基本相同.经考证"者彼(皻)(虎力)"就是<左传>所记载的"州于",也就是吴王僚,吴王寿梦的庶长子,于鲁昭公十五年(前527年)正月继位,至鲁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年)四月被鱄诸所弑,在位12年.此剑是目前仅见的一把王僚剑,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吴国的青铜器以及吴越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攻敔王虘(收)此(余)剑与1988年湖北谷城县城关镇过山皮家洼出土的攻(虎鱼)王(皻)(句)此剑以及寿梦之子(皻)(虎力)(舍)剑,应是同一吴王所铸."(皻)(虎力)此(舍)"就是"(皻)(虎力)此(余)"."(皻)(句)(舍)"是"(皻)(收)此(余)"的省称.此吴王就是句余,也就是吴王余祭,自鲁襄公二十六年即位,至二十九年(前544年),在位4年.  相似文献   

6.
吴王夫差系吴王阖闾太子,立于周敬王25年(元前495年),曾败越于大椒,并多次北上伐齐,周敬王38年(公元前482年)北会诸侯,与晋定公争盟主于黄池.此时吴国的发展达到极盛时期.当时吴国的青铜冶铸业有了高度发展.遗存至今的有吴王夫差铭文的青铜器可为其杰出的代表.现将目前所知的吴王夫差铭的青铜兵器与礼器予以集录,并略抒己见,供研究参考.吴工夫差铭的铜兵器有剑、戈、戟、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件邢台新发现的赵国刻铭兵器——铍,在对其铭文释义的基础上,结合古文献记载和有关的出土资料,对该铍的定名、国别、制造时间、监制人及相关的历史背景等做了初步的求证。  相似文献   

8.
郾王职剑跋     
此剑著录于于思泊先生《商周金文录遗》,编号五九五。铭文曰:“郾王职乍(作)武业(?)(?)鐱(剑)。”凡八字。铭文字数,孙稚雏《金文著录简目》和容庚《金文编》“器目”中均以为有十字。按谛审铭文拓本,末二字形与前八字风格迥异,字体纤细无力,且不能成字,当非原物本有,而显系后人作伪补刻。况前八字意已尽,可与同名之他剑铭类比。若如再有二字,纯属画蛇添足耳。铭中“武业”后一字,旧不识。一九八五年版《金文编》归于附录下一二六四页,  相似文献   

9.
辽阳博物馆收藏有两件1988年出土于辽阳市太子河区东京陵乡石嘴山汉墓中的西汉刻铭铜器,其中的铜魁应为铜承盘,与同墓出土的铜熏炉是一组器物。两件铜器所刻铭文为研究汉代计量提供了实物资料,也反映了汉代辽阳地区与内地的经济交往。  相似文献   

10.
河南汤阴新发现的吴王诸樊剑,是迄今唯一注明的诸樊在位时铸造的自用剑。结合已见著录的吴剑铭文,新出诸樊剑的铭文略有小误。铭文"自作元祀用",记明此是诸樊继位吴王后的元年铸造的自用之剑。"云用云获,莫敢御余""北南西行",是吴王诸樊炫耀自己即吴国的武力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