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七、八世纪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女性登上了日本的政治舞台,并且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共涌现出了八代六位女天皇,该时期也被称为"女帝世纪"。那么"女帝世纪"这一独特历史现象的出现是巧合,还是必然?本文拟以"母性崇拜"情结为核心,从日本的继承制度、神话传说、婚姻制度等角度对"女帝世纪"的成因做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汤晓颖 《神州》2014,(6):264-264
大学生婚恋观的教育问题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新时期下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时期的特殊身心发展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婚恋需要逐渐产生。女大学生使我国女性中思想开发和文化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女大学生群体的婚恋观不仅与他们大学期间的身心健康有着重大影响,对其一生的各项发展也是相当重要的。加之我国在2005年就废除了在校大学生不能结婚的相关规定,新时期女大学生恋爱观就成为当下亟需探析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欣 《文博》2010,(2):52-56
秦汉时期,"赘婿"和"女户"作为独特的社会群体长期存在。学者们关于赘婿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深入,女户方面的研究著作和论文也是甚多,但都没有把这两个群体结合起来做考察的,笔者认为只有把赘婿和女户做综合考察才能较全面的阐释当时社会形态下的历史内涵。秦汉时期依附于女户的赘婿群体社会地位低下,官府视其等同罪人。女户主的相关权益则受到明确保护。西汉后期随着儒家学说统治地位的确立、三纲五常伦理观念的普及以及女子社会地位的下降,赘婿逐渐从正史的记载中淡出。  相似文献   

4.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多方面的,规范这种家庭伦理关系的有三种力量,第一,国家奉行的儒家意识形态价值,亦即礼制文化的要求,它是一种正统舆论力量;第二,浸润着儒家礼制文化的成文法典——唐律的有关规定,它是通过国家权力强制保证的约束力量;第三,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子女的角色要有更多的人情意味,形成某种习俗和惯例,可以视之为文化上的小传统。但是,这三种力量并非总是形成合力,有时会形成某种张力。本文试图从唐代父母的角色出发,在讨论家庭关系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纲常伦理(大传统)、成文法律(国家权力)与生活中的人情事理(小传统)之间的张力与统一。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法对88名高一学生自主性学习水平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后,结果表明,自主性学习的发展水平与父母的养育方式存在着相关关系,父母采用不同的养育方式对子女自主性学习的发展水平是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6.
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父母恩重经变”以11组雕塑展现了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过程,是佛教与儒家相融合的产物,也是《孝经》形象化和世俗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赵银河 《丝绸之路》2011,(2):107-108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越来越成为就业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因此,了解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深入分析这一社会问题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红 《沧桑》2014,(6):40-43
从法律视角来看,唐代家庭中作为家长的父亲享有绝对的权威以及相应的权利与义务,母亲在夫权背景下享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子女则主要负有孝的义务,规范这种关系的既有严苛的儒家伦理和《唐律疏议》的法制规范,更有在社会实践中"执法以情"的灵活与温情。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封建社会,曾多次出现过女主临朝,女主临朝具有重用外戚、手段残酷、宠幸宦臣的特征;而女主临朝的原因大概有皇帝体弱多病、昏庸荒淫,嗣君年幼、不能亲政,后妃本人具有政治才能等。  相似文献   

10.
"八女投江"不仅是东北抗联斗争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中极其光辉夺目的篇章。东北烈士纪念馆最早对"八女投江"事迹进行全面考证,最终确定了"八女投江"的基本史实,并进行了陈展宣传;东北抗联"八女投江"陈展内容经过数次更新,日臻完善,教育了无数观众,为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回家跟老人听故事 谁都爱自己的家人,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我喜欢跟老人聊天,回家聊天,是我关心老人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女铎》(1912-1951)是近代中国一份重要的基督教妇女刊物,在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播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份以知识女性为阅读主体的基督教刊物,《女铎》在其发行的近四十余年中,并不把向妇女宣教作为其唯一旨趣,而是顺应历史潮流,对近代中国各个时期的热点问题积极探讨。新文化运动中,《女铎》响应在华基督教会的号召,大力支持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刊物内容与运动主旨尽量契合,与新文化运动形成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女铎》又相对独立,对新文化运动并不盲从,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罗桂华 《沧桑》2009,(4):210-211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宿舍成员间相互交往与接触的密切程度是高校其他学生组织无法相比的,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然而,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不容乐观。由于女性具有与男性不同的生理、心理因素,女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事情时有发生,使得对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分析显得尤为必要。概而言之,主要有社会、家庭、个体以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要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学校、个人以及家庭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创意父母?陈龙安教授认为,所谓创意父母,就是心情开放,观念开通,像魔术师般的想出许多新法子以促进亲子关系、家庭和谐,让孩子充满新奇、喜悦、快乐地成长的父母。一般来说,创意父母应该具  相似文献   

15.
将军崖岩画与女阴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海州地区古今民俗民风材料为依托,对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及周围遗存中生殖崇拜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后,批评家公认李清照的词可以和词史上任何一个大家相提并论。明清女词人写作的时候,已经不再关心李的改嫁问题,可见她们在确立自己的创作经典时,关注的主要是词的文学体性。明清女词人对李清照的推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其作品中的某些精彩语意的欣赏,一是追和其作品。明清的女词人或许没有什么具体的文学批评着作,但她们以自己的创作加入了对李清照形象的建构,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学批评,而在这一过程中,她们也建构了自己的形象,使人们从一个侧面看到明清两代女性文学的兴盛。  相似文献   

17.
在先秦及秦汉时期,新疆宗教文化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主要有原始宗教文化、早期佛教文化,还有祆教文化。多种部族、民族集团在这里共处,呈现出或融合或分化的特点。这时期宗教文化对新疆早期部族、民族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早期部族、民族形成有推动了宗教文化的趋同。  相似文献   

18.
招赘婚作为中国婚俗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至少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其称谓足有十几种之多。战国秦汉时期,有关招赘婚的文献记载,不在少数。不论是从文献记载的史料分析,还是从文字学的角度解读,赘婿的地位之低下,确信无疑。其中,接脚婿的地位比其他赘婿的地位更低。寡妇招赘是招赘婚的一种特殊形式,早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就有体现。除经济因素外,寡妇招赘还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女子的财产继承问题有关。招赘婚的历史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9.
曲宁宁 《民俗研究》2020,(4):139-147
传统女教主要是基于儒家五经所建构的"内/外"模式来规训女性的言行举止与生活空间,而随着女教理论的发展,儒家修身学说逐步被移植并被用以型塑女子之德性。其中,"女四书"因其作者本身为女性,鲜明体现了女性对于礼教的自觉认同与"内卷化"特征,甚至表现出"立命"与"安身"相统一的趋势。然而从唐代的《女论语》开始,在儒家的心性修养体系日渐深入女教理论的同时,作者已不满于《女诫》以来将女性圈囿于家庭之内的角色定位与伦理束缚,表达出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强烈意愿与完善个人道德、安顿终极关怀的诉求。换言之,先秦乃至两汉的女教理论着意将女子型塑为"女子",而唐代以降,女性的性别意识逐渐觉醒并致力于打破这一阃域,而力争成为"女君子"乃至"君子",并因此产生了女性个体诉求与儒家传统礼教之间的矛盾。这一冲突在明清时期达至巅峰,从而呈现出礼俗互动的多重影像。  相似文献   

20.
自梳女是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18世纪起,因受桑基鱼塘和缫丝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珠江三角洲产生了一群相约不嫁的自梳女子,以后,此风逐渐兴盛,直至20世纪中期。自梳女经过特定仪式,自行易辫梳髻,誓言独身终老,并衍生出一系列特殊习俗。如今,自梳女目渐式微以至即将消亡,它对珠江三角洲的社会影响极其深刻,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