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健 《神州民俗》2010,(6):106-108
民国时期佛山镇的经济状况较明清时期已有较大变化,四大名镇之称号已无,但以“衰落”来形容这一时期的经济状况也不甚恰当。民国时期的佛山经济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起起落落,有些传统行业消亡,又有些新式行业兴起,成为佛山近代化的主要动力。本文通过论述民国时期佛山工商贸易活动,来还原民国佛山经济的大致轮廓,从而初步纠正近代佛山衰落论的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2.
程宜 《收藏家》2012,(9):61-66
佛山木版年画是华南地区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因在广东佛山镇生产而得名。明清时佛山曾是全国年画生产和批量销售中心之一,特别在清代乾隆、嘉靖年间至抗日战争前,发展最为鼎盛。  相似文献   

3.
<正>佛山在明清有天下"四大镇"、"四大聚"之称,工商业史料较为丰富。学术界对佛山镇历史的研究,始于1960年代旅居美国的华人学者、著名社会学家杨庆堃。之后,在国内学术界研究资本主义萌芽热的过程中,佛山镇也常被涉及。直到1990年代,广东学者罗一星《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出版,完整地展现了明清时期佛山社会经济变迁的过程,也将传统佛山社会经济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此后,学界对传统佛山的研究处于低迷状态。2015年伊始,由齐鲁书社出版的暨南大学刘正刚新作《佛教与佛山文化》,以通史性的体裁,以佛教与佛山文化为视角,  相似文献   

4.
姚德荣 《旅游》2015,(2):100-103
佛山是一座经济发达,繁荣富庶的现代化时尚之城,经济实力位于全国众多城市之前列,又兼人文鼎盛,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唐宋时期,佛山就成为了我国南方的商贸重镇。古籍记载:“诸宝货南北互输,以佛山为枢纽,商务益盛。”到明清时期,佛山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合为“中国四大名镇”。后来又与京城、汉口、苏州合称为“天下四聚”。佛山今日的辉煌和古代的繁华,乃是一脉相承,是历史与文化的延续,也是精神与智慧的传承。佛山现代城市旅游正是根植于这样一种深厚的文化和发达的经济中并日日成长。  相似文献   

5.
一、明清以来佛山商品经济发展孕育了中成药业的繁荣 早在唐宋年间,佛山城镇发展渐成雏形。北宋时期,中原人口大规模南移,佛山地利优越,是南北交通重要枢纽。明清时期,经济贸易发展迅速,成为我国南方较大的商品集散地,铸造、陶瓷、纺织、中成药等产业享誉海内外,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和河南朱仙镇并称“四大名镇”;  相似文献   

6.
<正>一、引言佛山是珠江三角洲自古以来人口较密集的地区。大约在4世纪时,已形成一个繁荣的渔村墟市。作为一个工商业城镇,其基础是在唐宋期间形成的,明清时期进入鼎盛阶段。在《佛山史话》一书中,对佛山有这样一段描述:"明清以来,中国有四大镇(景德、佛山、朱仙、汉口)和四大聚(北京、佛山、苏州、汉口)之称,其中北京是国都,汉口、朱仙是交通  相似文献   

7.
赵东亮 《史学月刊》2006,(11):49-54
佛山商团的成立,既是佛山自治、自卫传统的延续,也有当时社会秩序混乱的现实原因。初期它以“捕匪安良”为宗旨。1923年孙中山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大本营后,滇军驻扎佛山,对地方滋扰极大,佛山商人痛恨滇军。孙中山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佛山工农运动兴起,也引起了佛山商人的不安。这两个原因加上当时把持佛山商团的陈恭受个人因素,佛山商团在商人的支持下迅速发展,并且逐步走上了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府相对抗的道路。1924年8月至10月发生了广州商团事变,佛山商团是这次事变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广东全省商团联团总部还一度迁到佛山。佛山商人首先进行罢市,但在政府大军压境的情况下,佛山商人很快选择了服从。当广州商团与政府军事冲突时,佛山商团自知不是政府的对手,没有参与。商团事变后,佛山商团即自行瓦解。  相似文献   

8.
张丽萍 《风景名胜》2020,(3):0185-0185
滇中福地,佛教名山。化佛山国家 A 级旅游区,形似雄狮,横卧牟定县城西部,集险峻、古朴、幽雅、奇秀于一山,融山川、历史、宗教、民俗于一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丰富,以山雄、林幽、树奇、花艳、寺古、塔多而誉满全滇。化佛山自明万历五年(1577 年)始建白云窝寺,到晚清的 177 年间,共建寺宇 13 座,至今已有 400 多年悠久的历史,现保留僧人塔 40 余座,被誉为“佛塔博物馆”,极盛时寺僧达数百人,古有“小鸡足”之称,是历史佛教胜地。化佛山既雄且奇,为一方胜境,一方净土。  相似文献   

9.
佛山是武术之乡,南派武术的重要基地。历史上门派林立、武风甚盛,南拳北腿,各擅胜场,历代武术名家不胜枚举,也是黄飞鸿、李小龙的故乡。因而,佛山武术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几年来,笔者在博物馆先后参与了“佛山武术专题调查”以及“佛山黄飞鸿纪念馆”、“鸿胜纪念馆”、“叶问堂”的筹建工作,就工作之便和工作需要,我对佛山何以成为武术之乡的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就个人探索所得,发表一孔之见,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刘东 《神州民俗》2007,(7):96-97
佛山民间艺术历史积淀深厚,内容丰富,在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机遇及政府的支持下,民间艺术产业要勇于进取,创造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家旅游》2015,(2):50-59
袅袅岭南,再也没有一个地方能像佛山,凤形龙势,小而磅礴,同时又超然自得,仿若大隐于市。佛山的核心之地名叫“禅城”,以祖庙为中心上演着百年好戏,却又不张不扬,儒静风雅而不善言说,只有东华里的青石板路记录着武痴逍遥的传说,祖庙的精雕瓦脊承载了老行当里的清新雅致,就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轻巧,自然,无佛无山自有禅。  相似文献   

12.
祠堂曾经是佛山标志性的文化景观,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祠堂文化景观也发生了改变。在对佛山市区现存祠堂景观全面普查的基础上,选择位于城乡边缘带和城中村的典型社区进行深度访谈。研究表明,佛山传统祠堂文化景观在空间和功能上都发生明显变化。尽管其呈现出现代化、多元化的倾向,但通过集体记忆和怀旧空间的地方形塑,仍然强化了以祠堂为中心的地方认同感。而且,在快速城市化、全球化过程中,地方与认同的关系既受到外生文化渗透的影响,又有内生文化认同作用的增强。祠堂文化景观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地方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与之相应,地方认同也正在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13.
陈瑞萍  吴悦芳 《旅游纵览》2013,(12):214-217
伴随城市发展路径调整的全面推进,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持续推动岭南传统名镇佛山的复兴与更新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佛山市民的访谈与问卷调查,探讨分析了佛山市民的休闲特点及佛山市的休闲空间特点,并指出了佛山市休闲空间发展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探讨佛山未来休闲空间及休闲产品规划方向提供研究素材。佛山,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又是一个荣耀千年的商贸名城。由于与广州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因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特殊的地理环境及丰富的社会文化使其拥有了独特的传统休闲文化及休闲空间。现代佛山的休闲文化  相似文献   

14.
正金佛山于2005年曾尝试申遗,但从地方实际考虑,暂时放弃了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期申遗,此次积极争取到了列入第二期申遗的名额。金佛山原先是以生物、生态方面研究得较为透彻且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地质地貌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而本期提名地仍要秉承第一期的标准(即美学标准和地学标准)。金佛山台原是一种与锥状、塔状、剑状、峡谷状和天坑喀斯特景观不同的喀斯  相似文献   

15.
佛山最早的市场成形于宋代,当时佛山还是一个环水的小镇.市场也就是由棚下的艇头聚集而成。手工业与运输业的发达,使得佛山旱在唐代就已经有了规范的商业,有了市井的极细化,明代始有三墟六市,清代墟市更多,界限也更分明。“市”规模较小,佛山人更偏好“墟”——分类明确.规模庞大.四乡货物云集,人声鼎沸。普君墟多卖瓜菜鲜肉,大墟专门...  相似文献   

16.
“2006年佛山祖庙三月三民俗会”于3月31至4月2日在祖庙内举行。 本次民俗活动无论主题、基调、规模、档次、创意等均较以往有新的突破,整个活动隆重、热烈,内容丰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活动包括精彩纷呈的开幕仪式、气势恢宏的出门巡游。  相似文献   

17.
由广东省博物馆、佛山博物馆联合编著(杨式挺主编)的《佛山河宕遗址—1977年冬至1978年夏发掘报告》,已于2006年8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图一)。  相似文献   

18.
在清代的佛山镇,义仓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地方善举,成为地域社会的"善举联合体"。佛山义仓的运作机制,不是对宗族公产房支轮值原则的简单移植,而是将"九社""八图""二十七铺"的里社组织融入到义仓的管理中,且在义仓管理中,力求革除豪族对义仓公产的强占,从而使义仓成为佛山地方善举的母体。在社会联结的意义上,围绕北帝信仰的祖庙,在空间和象征上成为佛山镇公共管理的黏合剂。  相似文献   

19.
2007年2月19日上午,《吉祥迎春-长命锁民民俗文化展》开幕仪式在佛山市博物馆珍阁前隆重举行,以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推开集佛山祖庙迎春的大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广东佛山资本主义萌芽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山在广州西南五十里,是我古代的四大名镇之一。这里也是较早的对外贸易商埠。宋代在广州设立市舶提举司,在佛山也设立了市舶务,管理对外贸易。十五世纪中叶,佛山已“民庐栉比,屋瓦鳞次,几万余家。……四远商贩,恒辐輳焉”。清代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