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汉口沦陷于日寇之手时,教育界为“亲日派”的“江汉系”所把持.所谓“江汉系”,是因为汉口在抗日战争之前有一所日本人办的“江汉中学”,其中的教职员有王知生、王叔槐、高伯勋和肖治平等人.他们在日军侵占汉口期间,极得其日本主子之宠,以高伯勋首任汉口教育局局长(后为武汉赛马会的负责人),王叔槐是汉口教员训练所所长,肖治平为汉口教育局的秘书主任,王知生则为幕后指挥,实际上他那时是汉口教育界的“真正决策”人,后来才任汉口一女中校长.高伯勋卸任汉口教育局长后,肖治平  相似文献   

2.
我于1916年入汉口英美烟公司任翻译。 1918年在天津该公司所办学校受训后,被提升为汉口区公司副班兼营业主任,在该公司服务七八年。下面是我的一些片断回忆。  相似文献   

3.
何成浚,湖北随县人。刘文岛,湖北广济人。两人都是国民党中央委员,又都是蒋介石的亲信,但因权力之争,互相倾轧。 1929年,何成浚任湖北省主席兼武汉行营主任。刘文岛任武汉特别市市长。本来武汉特别市管辖武昌、汉口、汉阳三镇, 而何成浚却千方百计地活动,最终把武昌、汉阳收为省辖。武汉特别市就随之改为汉口特别市,刘文岛也由武汉特别市市长变成了汉口特别市市长。刘大不满意, 十分恨何。  相似文献   

4.
1948年秋,守卫武汉的白崇禧桂系部队虽然加强城防工事,但人心都有些动摇了.这时,在汉口警察局七分局任职员的陈叔一认识了江汉军区城工部派到汉口搞地下工作的刘建章.  相似文献   

5.
柏泉天主堂是中国神父郭栋臣于19世纪末所建,其目的是将1732年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所建、为培养中国神职人员的中华圣家书院迁移到中国来。中华圣家书院的历史要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马国贤在那不勒斯创立中华圣家书院马国贤(1682~1745年),意大利人,天主  相似文献   

6.
1948年秋,守卫武汉的白崇禧桂系部队虽然加强城防工事,但人心都有些动摇了。这时,在汉口警察局七分局任职员的陈叔一认识了江汉军区城工部派到汉口搞地下工作的刘建章。经过交往,他们之间建立了秘密的工作关系。刘建章希望陈叔一利用自己的身份,在汉口警察局中开展策反工作。  相似文献   

7.
六 投身“五四”运动1918年夏,黄负生应冼百言之邀到汉口致忠中学兼职教书。这年恽代英在中华大学文科毕业后留校任中学部主任。而他的同班同学冼百言在汉口办的致忠中学,地址就设在汉口后花楼街的永庆里(现在叫永进里),过交通路再往上走一条宽大的石头铺成的路巷的顶  相似文献   

8.
吴国桢先生是个不平凡的人物。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他算得上是一个为人民做事的官员;在国民党党员中,他算得上是一个爱国的、有民族正义感的人。 1932年11月至1938年10月,吴国桢在汉口任市长时,我在汉口和武昌念书。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1939年12月,他继贺国光任重庆市长时,我在重庆大学肄业进入社会,在报馆当外勤记者。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他担任外交部次长、中宣部部长时,我在  相似文献   

9.
辅义里和丰寿里的位置和里份布局民国初年,汉口英租界的北边,华界里逐渐建起了一片新的市区——"模范区",其缘起在于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曾令实业部通告汉口商民建筑市场,重振商务,尽快恢复因战乱而受到破坏的工商业,同时要安定民生,"务使首义之区,变为模范之市。"为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设想,汉口华  相似文献   

10.
1953年春节。毛主席视察武汉的时候.我在汉口交易街任街长。2月19日上午8时,毛主席要秘书打电话通知中共武汉市委书记、武汉市代市长王任重,请他找一位街长去谈谈街道工作。王任重立即派人到汉口交易街(后来并入了大智街)找到我。带我去见毛主席。  相似文献   

11.
柏泉这个地名由来已久,历代相传是夏禹治水途经大别山(今汉阳龟山),常坐在一块石砚上休息,他为了不让砂石淤塞江河,便植柏树于山头.日久天长,有两株参天古柏的根,延伸到了景德寺左侧月塘最大的一口井泉眼底,状似活鱼相对喷泉,如鲤鱼戏水.每遇天旱,周围湾子的乡亲就到这里汲水饮用.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泉眼取名“柏泉”.将这地区也定名为“柏泉”.  相似文献   

12.
中共特工首脑 顾顺章。又名顾凤呜,化名黎明,张华,化文奇。1904年生,上海市宝山人。1925年前参入组织上海工会,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5月赴汉口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七一五”事变后,在汉口出席中共中央“八七”会议。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任中央交通局长。此后历任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并任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主持特科工作,成为中共特工首脑人物。 瞿秋白夫人杨之华曾在《叛徒顾顺章叛变的经过和教训》一文中这样生动地描述过顾顺章的特点:“1、人矮、…  相似文献   

13.
正马相伯(1840-1939),原名马志德,又名若瑟、钦善、建常、绍良,字斯藏,又字相伯、湘伯、芗伯,别署求在我者,晚号华封老人。江苏丹阳人。中国著名教育家,震旦大学、复旦大学、复旦中学、向明中学创始人兼首任校长,爱国人士。蔡元培、于右任、邵力子为其弟子。5岁入塾读书。12岁入圣依纳爵公学,继入小修院、大修院,攻读法文、拉丁文、希腊文,以及哲学、神学、数理和天文等学科。1870年,获神学博士衔,加入耶稣会,授司铎神职。后调任徐汇公学校长兼教务长,讲授经史子集,研究哲学、数理及天文,译著《数理大全》等书百卷。1876年,因自筹白银2000两救济灾民,遭教会幽  相似文献   

14.
民盟武汉市委是由解放前的中国民主同盟汉口市支部发展起来的.它的正式建立是1948年的事.不过,它最初的5个筹备委员马哲民、唐午园、李伯刚、吴传启和我早在1945年抗日胜利后就陆续来到武汉地区各自进行盟务活动.唐午园、吴传启是1946年从重庆来汉口的;马哲民是张笃伦任湖北省主席时由重庆到武汉的;我原在民盟云南支部工作,1947年春来汉口,在汉口精业专科学校、武昌高商、武昌私立中华大学等学校教书,并从事些民主活动。  相似文献   

15.
张汉卿题字     
1935年,张汉卿任武汉行营主任时期,日本中将田川乘军舰至汉口,在日本驻汉口总领事清水八百一的陪同下来访汉公,并约定时间,在军舰上设宴联欢。届时汉公去军舰回访,日方鸣礼炮17响以欢迎。宴后,田川请汉公题字留念,汉公提笔写了"平等亲善"四个字,田川顿时显示出不愉快的神气。归  相似文献   

16.
宋如海(1890—1958年),安徽怀宁人,基督教徒.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于1916年任武昌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1921年升为总干事,1928年任汉口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1951年离职.纵观宋如海的一生,其事业成就不在宗教,而在兴办和推动群众体育运动.特别是在旧中国,他在武汉地区宣传和组织一系列群众体育运动,为武汉现代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1945年冬,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郑州行营主任、一级陆军上将刘峙秘密到汉,住在他的部下彭进之家里。彭公馆在汉口旧法租界江边,现在的车站路胜利街口。冯、阎、蒋内战后,刘峙任河南省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时,彭进之任河南省保安处少将处长,后继任第九  相似文献   

18.
<正>读到韩少斌《从一张汉口老地图考证四国领馆馆址沿革》(载本刊2023年第一期)一文,其中关于美国领事馆馆址的变迁情况,可以通过新近发现的老照片加以探讨,以求得到进一步补充。1858年《天津条约》签署后,美国希望在新确定的通商港口所在地开设领馆,第一任美国领事当年就到达了汉口。1903年,领馆成为总领馆。  相似文献   

19.
《武汉文史资料》1989年第四辑《汉口忆旧》曾发表过徐明庭、裕和两同志撰写的《六渡桥究竟在哪里?》一文,对六渡桥的桥名和地址作了一些考证和论述,兹根据有关史料和个人所了解的情况对此作进一步探讨.一、桥名“妾似垂丝牵不断,郎如飞絮任斜飘,人都说是伤心树,怕上春风六度桥”.这首“汉口竹枝词”,为清嘉庆道光年间范锴《汉口丛谈》载入.作者是范锴的儿子范涛.《汉口丛谈》一书问世于清道光二年即1822年,书内对当时汉口“坊市街衢”,“大略纪之”.关于玉带河,书上说:“河上木桥横跨,或相距里许,或半里许,在在有之.”书内所列桥名,多达30,其中的六度桥,竟被骚人墨客写入诗中,可见六度桥在170多年前已很有名.  相似文献   

20.
1929年,刘文岛任汉口市长时,市政府议定铸国父孙中山铜像立于市内。初定立在江汉关前。继派工务局局长吴国柄前往上海联系设计加工,设计者江小鹅。基座工程由本市李万和营造厂承包,合同要求表面不用水泥,用湖南产麻石装砌。 1931年,铜像铸成运抵汉口,恰逢武汉洪灾,无法施工,铜像暂存招商局堆栈。但是年市政府复议,立像地点改在“六渡桥磨盘”。该处原为沧海茶楼,为使民权、民族、三民三条道路接通,市政府将茶楼拆除,形成空场。因地近六渡桥,市民即以“六渡桥磨盘”称之。 19.32年10月,吴国债接任汉口市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