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卢南乔先生发表《“闾左”辨疑》一文(以下简称卢文)①,接着田人隆、王好立、王子今诸先生也先后撰文讨论这一问题②。近日,又看到辛德勇同志大作《闾左臆解》(以下简称辛文),该文认为“除了卢南乔先生之外,前人对‘闾左’所做的解释,似乎都很难成立”...  相似文献   

2.
从秦汉里制和基层社会结构入手,古今学者对闾左含义的种种分歧可以涣然冰释。闾本是基层居民组织,后指里门,闾左即里门左侧。里的设置和居民分布有严格规定,街巷墙垣、道路林木、里门数量依制而定;里民则根据身份等级,各有相应居住区,五家为伍,比邻而居,相互监督。闾左是浮浪人群居住区,其来源复杂,既非贱民,亦非破产流亡人员,使之居于闾左,是秦统一之后基层社会秩序化的体现。"发闾左"则体现了秦朝徭役制度的严肃性,不能简单地看做秦政残暴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正>人物名片陈胜燕,句容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现任句容市郭庄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先后荣获“句容市师德先进个人”“句容市首届乡村最美教师提名奖”等荣誉称号。“爱”字当头,教书育人花开花谢,时节如流。陈胜燕在乡村教育一线已经工作了22个年头。她时常会想起刚毕业时,默默对自己说的那句话:“我要把自己所有的爱无私地献给每个孩子。”22年的教学生涯,陈胜燕用实际行动兑现着自己的诺言。  相似文献   

4.
阴谋家陈平     
雪峰 《文史月刊》2010,(7):70-71
陈平是秦朝末年阳武县人,后来官至汉朝丞相。 《史记》上说他“少时家贫”,但又记载他家有土地30亩,应该算是个自耕农。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起来造反了,天下大乱。  相似文献   

5.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故里《史记》、《汉书》仅记为“阳城”,而这阳城处于何方则缺具体记载。自对《史记》、《汉书》两书作注起,对此就有歧义。争议延续至今,近年内有十多篇专论,主要观点竟有五种之多。推敲诸说,还是商水说较为可信,但此说仍需补正以臻完善。在补证前,先对其余四说略事辨析。1、登封说。此说以为登封之地自先秦到隋唐始终有一名邑阳城,故定陈胜故里在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项羽同刘邦争夺帝位的“楚汉战争”。项羽和刘邦是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之后,继续领导农民起义对秦王朝进行争斗的两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项羽是旧楚国大将项燕的子孙,虽然出身于旧贵族,但自杀掉会糟郡守殷通,响应陈胜、吴广起义,便积极参加反秦斗争。去河北救赵解巨鹿(河北省平  相似文献   

7.
在河南永城市的芒砀山里,有一座云雾缭绕中的墓地,墓碑上刻着郭沫若手书的"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墓园外,有一个叫丁家窑的村子,村里的人们至今依然认为自己是陈胜的守墓人——2000多年前,汉高祖刘邦派出30户丁役为陈胜守墓,从那以后,他们世世代代没有离开过芒砀山。  相似文献   

8.
《陈涉世家》写的是一个“才能不及中人”的平民,帅领一群“失期法当斩”的戍卒,奋起冲击中国历史上版图甚大,法网最密的中央集权制王国政权的一段史实。时间虽只六个月,其意义却甚深远。第一,“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的秦王朝,“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敢于冲击。第二,“陈胜虽已死,其所置侯王将相竟亡秦,由  相似文献   

9.
正在《资治通鉴》里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建立了张楚政权。后来,部将张耳、陈余向陈胜建议攻打燕赵地区。于是陈胜派出3000人马,由武臣为将军,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不断攻城略地,得到赵地40多座城池。武臣占领邯郸之后,在张耳、陈余劝说之下,于公元前209年8月自称赵王。  相似文献   

10.
谢维 《近代史研究》2001,(4):302-314
2001年3月11至13日,由日本创价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联合举办的“孙中山与世界和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海内外的数十名专家学参加了会议,提交论40余篇。创价大学创办人、日本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中国孙中山研究名学陈锡祺和陈胜粦向研讨会致辞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1.
最近,卞直甫,宋一夫同志在《项羽和刘邦》一文中,有申项屈刘新见,笔者读后,不敢苟同,谨陈管见以就教。覆秦过程中刘、项的不同作用秦二世元年十二月,陈胜在城父死于御者庄贾手中。次年六月,起事于旧楚之地的项梁“召诸别将会薛计事”,主要目的是重新确立政治首领。会间,居巢人范增讽劝  相似文献   

12.
秦末农民大起义2200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5月27日至30日在安徽省宿县举行。会议由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共宿县地委宣传部、宿县地区社联、宿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河南、湖北、宁夏、四川、福建、浙江、安徽的有关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会议。其中20人在大会上作专题发言。分组讨论,气氛热烈,大家各抒己见。会议期间,大家参观了陈胜、吴广起义旧址——宿县大泽乡,宿县地区邮政局还专门举办了“陈胜、吴广起义2200周年邮票新闻发布会”。会议论文25篇。大体上可以分为为下几类:  相似文献   

13.
从芒砀到丰沛:汉高祖刘邦起兵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丰西纵徒到夺取沛县,刘邦在这两年多时间的活动史书多有阙失。从零散资料发微表明,其间刘邦在芒砀山制造舆论、积聚力量、等待时机,为起兵反秦做准备工作。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天下云集响应,刘邦距张楚政权最近,并与陈胜的重要谋士张耳有故交,但为了独立发展,始终没有与陈胜义军发生任何联系。在夺取沛县之前,应有一个丰邑起兵的过程,这是刘邦正式起兵反秦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秦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陈胜原籍阳城究在何处,一直是史学界争论未决的问题。六七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短文,认为其地秦时应属陈郡,西汉属汝南,在今河南商水县境。该文发表后,一时曾引起一些专家学者的异议。我那篇文章有疏误之处,但其结论我至今仍认为可以成立。1984年3月21日《光明日报·史学》刊登了一则题为《陈胜家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反秦王朝斗争研究综述吴仰湘秦汉之间的动荡历史,实际包括反秦斗争和楚汉战争两阶段。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和继之而起的六国亡秦活动,可以合称为“反秦斗争”。由于这场斗争的独特性与复杂性,史学界对它进行了充分研究,成果很多,但近来对此未作专题介绍。鉴此...  相似文献   

16.
陈胜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对这次起义的评论,最早见于记载的是贾谊,他说陈胜本是“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竟“率疲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使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终至“山东豪杰并起”,灭掉强秦。(《新书·过秦论》)此后,淮南王刘安的宾客议论说:“戍卒陈胜兴于大泽,攘臂袒右,称为大楚,而天下响应。……“势位至贱,而器械甚不利,然一人唱而天下应之”(《淮南子·  相似文献   

17.
1981年修订的初级中学《中国历史》课本,无论是在史料的选择上,或是在史实的叙述上,都有不少的改进和提高,读后可以使人感到线索明了,详略得当,把一部中国历史活生生地展现到了学生面前。但是,课本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笔者试图就第一册中“楚汉战争”一段的安排顺序问题,谈一点自己的意见,以期有利于教学。修订后的《中国历史》课本里,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封建统治权而进行的四年楚汉战争,被安排在“第二节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战争”里(采取这种编排方法的不只此书,其它书也有类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从“兵强必灭”说起我站在秦始皇兵马俑宏大军阵面前,有四个大字呈现于脑海而无法驱除:“兵强必灭”。历史事实是,推行法家耕战主张兵强马壮的秦国,灭掉了老子的父母之帮楚国。培育出老子和伟大诗人屈原的楚国被灭掉了。不仅如此,先秦儒、墨、名、法、阴阳、道德诸子全部出自关东诸国,秦国一个文化名人也没有,然而东方诸国全被秦国灭掉了。由此看来,《老子》书中“兵强必灭”的断言是靠不住的。可是,秦灭六国建立的一统天下只存在了14年,便被手持棍棒的陈胜、吴广  相似文献   

19.
《文史天地》2009,(8):86-87
对于秀才,毛泽东说:“古人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我看古人说少了,光靠秀才,30年,300年也不行。”“因为这些秀才有个通病:一是说得多,做得少。向来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二是秀才谁也看不起谁,文人相轻嘛。秦始皇怕秀才造反,就焚书坑儒,以为烧了书,杀了秀才,就可以天下太平,一劳永逸了。可以二世、三世的传下去,天下永远姓秦。结果呢?结果是‘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  相似文献   

20.
张玉林 《丝绸之路》2010,(16):25-26
在陈胜的起义军中,武臣是贫苦出身起义将领的典型代表。作为陈胜队伍中第一个自立称王的起义将领,我们不能总是把武臣的自立称王埋没在六国贵族和文化背景的原因论中。经过分析、考证,武臣自立称王的原因主要有:受到起义口号的引导,自己所率领的队伍的壮大,希望自己和所有的贫苦人摆脱残暴统治,为了保全性命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