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亲自宣读《终战诏书》,同意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虽为战胜国之一,却在战争中饱受国土沦丧、国民流离之苦。为惩罚战争罪行,同盟国先后在纽伦堡和东京举行了两场先驱性的国际军事审判。在东京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日军在华所实施的种种罪行,以及发动战争的个人,  相似文献   

2.
《文史精华》编辑部: 你们好! 我喜欢历史,更爱看《文史精华》。但贵刊第4期刊登的《日本阴谋窃取钓鱼岛的经过》一文读后,有两个问题不太清楚,一是现在的钓鱼岛是不是美军占领,如果美军占领,中国为什么不收回?既然中国人反对日本人窃取该群岛,为什么无人反对美军占领?中国何时能收回该群岛?能否  相似文献   

3.
正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的大部分地区。日寇在进行残暴的政治入侵和经济掠夺的同时,在文化教育上也实行奴化国人的政策。经过多年酝酿,1937年,日本在伪满洲国公布了"新学制"。其中,历史教育因其自身的学科和政治特点,成为日寇奴化国民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4.
正1938年10月底,日军占领武汉、广州。日本政府俨然以东亚霸主身份发表第二次近卫声明,声称"帝国所期求者即建设确保东亚和平的新秩序。此次征战之目的,亦在于此。如果国民政府抛弃以往的一贯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拒绝"。日本大本营根据该声明又制定了《1938年秋季以后指导战争的一般方针》,意在暗示汪精卫摒弃蒋介石政府与日本政府"合作"。接着,时任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参政会议长的汪精卫派高宗武、梅思平秘密到上海与土肥原贤二的代表今井武夫、伊藤芳男举行重光堂会谈,开始进行肮  相似文献   

5.
罗宇 《南方文物》2024,(1):159-168
“草生人”,指人从草中诞生,这是日本《古事记》《日本书纪》中独特的人类起源神话。最初的人类、诸神、国土都“由草而生”,这是日本原始神话;在神的意志下“二次诞生”的新人类成为了日本国民,为天照大御神统治苇原中国、天皇统治日本建构了合理性,这是“原始神话变异体”。中国典籍中的“苍生”进入日本官方史书,意味着中国文化在日本最初的国家意识形态建构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日本国家建立的初期,通过“记纪神话”统一国家思想,与建立律令制国家的努力同等重要,而奈良朝廷为了建立独立国家所全面效法的正是中国。  相似文献   

6.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公然践踏国际法,于1937年12月13日竟对手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尔后不久,《中日文化协会》也悄然在南京成立,并在各沦陷区成立各个分会,以配合日本的军事占领与统治中国之目的。本文从日本侵华的第四条战线的文化载体——《中日文化协会》的成立的背景,以及其宗旨、任务、结构、性质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牧羊事业曾几度规划,但起色不大,其羊毛工业使用原毛的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的出现,为日本在大陆发展牧羊业提供了机遇。日本设立了"日满绵羊协会"。力图在中国东北发展牧羊业。卢沟桥事变日本占领华北及"蒙疆"地区后,"日满绵羊协会"的活动范围扩大,改称"东亚绵羊协会",全面负责日本本土及殖民地、占领地的绵羊改良增殖事务。日本企画院制定了《羊毛生产力扩充计划要纲》,规划到1946年在中国大陆及日本等地达到拥有改良种及原种绵羊2450万只、生产羊毛4115万公斤的规模水平,力图为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提供羊毛资源。  相似文献   

8.
“不抵抗主义”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抵抗主义”再探冯筱才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几乎没经过多少激烈的战斗,便先后占领了中国的辽、吉、黑三省,一年以后,又将热河轻易占去。中国国土沦丧之速,举世惊诧。这是中国军队奉行“不抵抗主义”的结果,实为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一次...  相似文献   

9.
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侵略,并留下了丰富的史料,特别是满铁档案及相关机构留下的调查材料相对完整,间接造就了近代"满洲"研究在日本中国史研究中长期的热点地位.然而,不同于其他探讨日、俄帝国主义侵略以及中国的国民国家形成等"满洲"研究的主流作品,《"满洲"之成立——森林的耗尽与近代空间的形成》一书则比较综合.虽然使用的史料和其他"满洲"研究相仿,但它试图解决的却是一个头绪纷繁的问题——山海关之东北、黑龙江之南、乌苏里江之西这一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地理区域,如何在空间上形成一个"满洲"社会的过程,以及此过程与该地区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近代中国从“轻日”到“师日”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社会对日本的认识经历了"轻日"和"师日"两个阶段.初期,以日本吸收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并通过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为主流,中国仍然视日本为"蛮夷之邦",国民存在浓厚的"轻日"趋向.甲午战争之后,由于中国战败,导致对日本的认识发生根本的变化,中国由"轻日"向"师日"转变.明确提出"以日为师"的思想的当首推黄遵宪;在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将"以日为师"思想理论化、系统化,并加以广泛宣传,使之成为全国性的行动和时代潮流.这种观念上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近现代中日关系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11.
国民捐运动是20世纪初年民众自发的爱国运动,它的发展延续过程,是中国人国家观念、国民意识觉醒的重要体现,为民众的进一步觉醒奠定了观念基础,也使西方各国看到了中国的民心之可畏,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分三部分:国民捐的去向、国民意识和国家观念的发展、国民捐运动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12.
1、开端国土地理院在昭和59年(1984)9月发行了地域规划地图集《国土的现状及其进展》.根据国土地理院的意见,我国正式的国立地图集的完成事业从昭和46(1971)年便开始了.这项事业是在由有学识的实际工作者、关系省厅专家所组成的国家地图集协商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的审议下进行的,并于昭和52年(1977)3月刊行了《日本国势地图册》第1版.它作为正确地把握我国自然、社会、文化等国土的实态的基本资料,现正被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教育机关、民间事业所等国民各阶层广泛地应用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思潮弥漫于日本全民脑海。但此时,一个名叫室伏高信一的日本报社记者于1931年11月完成的《满蒙论》一书,呼吁日本国民从战争思潮中警醒,指出日本的出路是从中国撤军,走与中国友好合作、共同发  相似文献   

14.
万历二十七年,壬辰倭乱中的朝鲜战俘鲁认在明人援助下从日本逃至中国福建,并与当地士子和官员进行文化交流,其《锦溪日记》和《锦溪集》生动地记录了这段传奇经历。鲁认选择迂道中国,他对忠孝节义的诗文表达、对《朱子家礼》的恪遵、对"止修"学说的接受、对佛教的排斥,皆表现出朝鲜士人强烈的朱子学背景。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小华"观念,使鲁认的中国之行,成为"以小华观中华"的文化之旅,藉此可以考察朝鲜和明朝两国文化的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15.
日本大众文学是日本“近代”“民族国家”确立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近代”大众文学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大正末年到昭和十年(1935),作家多将时代背景设置在幕府禾期至明治初期,实质是通过文学的方式对近代民族国家的“大日本帝国”的历史的再发现;第二时期,昭和十年至1945年战败,作家大多表达了作为“大日本帝国”国民一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体现了日本知识阶层的“国民化”,这一时期的《宫本武藏》更被认为是日本国民自我的确认之作。然而,从战时的《宫本武藏》到2010年时代小说《天地明察》的畅销,我们仍能透视出内在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16.
北平地下党组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由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更加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日军又疯狂地向华北进行新的侵略扩张。1933年1月攻陷山海关,继而向热河、察哈尔和冀东进犯,威胁平津。5月,国民党政府又与日本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把热河、察东、冀东大片国土拱手送给了侵略者。平津及全国各地民众纷纷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  相似文献   

17.
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及胶济铁路后,日本政府对在胶济铁路运输的本国商品征收低于他国商品的运价,排挤他国商贸,把山东变为其势力范围。日本政府迫使北洋政府与之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将其对胶济铁路利权的攫夺"合法化"。在北洋政府的坚持下,中日条约订明青岛为中国自开口岸,这为日后中国自主制定运价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1922年中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后,中国收回胶济铁路管理权,自主制定运价,对铁路运输商品实行统一运价并按照运价征收货捐。日本反对征收货捐,不断提出交涉。但直到1928年北洋政府统治结束,日本的目的也未能实现。中日关于胶济铁路运价和货捐的交涉,其实质是中国反对日本侵夺中国铁路利权的斗争。  相似文献   

18.
魏源的《海国图志》与日本的《海图国志》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60年以前,《海图国志》在中日两国的传播有很大差异,中国反应平淡,日本却形成《海国图志》时代。其主要原因是:《海国图志》虽成书于中国,但主要是借助传教士的世界史地著作这一特殊外部条件,中国国内并未形成与《海国图志》的观念相近的社会群体;日本不仅有学习西方的兰学者群体,儒学者群体的观念也与《海国图志》的现念相近,他们共同促成了《海国图志》在日本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9.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国国务院暨陆海军部共同制定了《美国对日投降后各项初步政策》分发各同盟国,该政策从维护美国长期利益的角度出发,对战后日本的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占领目标和处置方式作出了具体规定。在蒋介石的要求下,国民政府外交部将其全文翻译,并几经易稿撰写了《对美国对日投降后各项初步政策之意见书》,对美国的占领目标和各项占领政策进行了分析评论,敏锐地指出了该项政策所反映的美苏分歧。本件史料对战后美国占领政策和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戴宇 《史学集刊》2012,(1):100-104
日本史学界从"国民国家"①角度研究日本近代史,大致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并在90年代末期形成高潮,且其影响持续至今。这除了受当时的西方相关理论著述如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霍布斯鲍姆的《传统的创造》和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等影响以外,也与20世纪90年代初期因苏联、东欧国家的解体,马克思主义史学影响减弱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关系。②为此,以国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