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乐山、乐水,乐山之美总能让人乐在其中。乐山,古称嘉州,又称海棠香国,历史上属古蜀国。素有“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日嘉州”的美誉,直接道出乐山风景冠绝天下。无论是威严宏大的大佛,亦或是钟灵毓秀的峨眉,乐山总能变幻出不同的风景,以各种姿态吸引着各色游人。  相似文献   

2.
周涛 《巴蜀史志》2007,(2):34-35
四川乐山古称嘉州,这里三江环绕,依山傍水,风光秀丽,自古来就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唐代女诗人薛涛年轻时曾寓居嘉州,在遍考嘉州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后写下了《题竹郎庙》、《忆荔枝》、《赋凌云》等赞颂嘉山嘉水的优美诗篇,吸引了当时诸如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等一大批文人雅士来嘉州旅游唱和。薛涛并以自己西川节度使韦皋幕僚(侍酒、校书)的特殊身份参与了当时古嘉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特别是参与了开凿乐山大佛(当时为“凌云弥勒大像”)收尾工程的建设。韦皋主持的凌云大像收尾工程包括:“莲花宝座至膝”、“通体设色”、“佛窟小龛”、“韦驮护法”、“九曲栈道”、“大像阁”等工程,历时十五年。  相似文献   

3.
乐山嘉州古城位于四川乐山市朗江、大渡河两江汇流处,西距青衣江与大渡河汇流处不过2公里,故习称位于三江汇流处。从先秦时期“蜀王开明故治”起,经秦汉设南安县,北周设嘉州,南宋置嘉定府,至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因嘉州之名,延续最长,故遗留古城称为“嘉州古城”。1994年1月4日经国务院公布乐山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后,嘉州古城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一、嘉州古城的地理条件嘉州古城所在三江汇流处在地质构造上届距今1亿4千万年的白垩系上统央关组地层,为厚达364米的砖红色长石石英砂岩,出露岩层经多年风雨、河流侵蚀沉积形成三江…  相似文献   

4.
乐山市中区地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之处。秦始名南安,汉南安县、唐嘉州、宋嘉定府、元嘉定路、明嘉州、清嘉定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始名乐山。建国后为乐山专区所在地。1985年,改乐山县为省辖市,同时将乐山市区、城郊区、茅桥区、安谷区、苏稽区、土主区划为乐山市中区。乐山市汉代属犍为郡,交通方便,经济文化发达,是犍为郡的重要地区之一。为探索汉代南安县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笔者近几年来除多次参加乐山市中区崖墓的集体调查外,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了若干次的单独调查,现将所获资料综合整理,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5.
乐山大佛寺的三口大钟帅秉龙乐山大佛寺位于乐山城东三江汇流处的凌云山,凌云山远眺峨眉山峰,近瞰三江奔流。山上林木葱宠,丹崖翠壁,文物古迹丰富。现存摩崖造像就有世界上最高大的唐代石刻弥勒大佛。摩崖题记有,唐代韦皋撰写的《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宋代邵伯...  相似文献   

6.
乐山,初名嘉州,后称嘉定,曾是州、府治地。有州之名始于魏,有府之名始于宋。州府志始于宋,由嘉州刺史吕昌明“本图经而增广之”。明清间相继有《嘉定州志》、《嘉定府志》等问世,详细地记载了乐山的历史与现状,但历经沧桑。逸失颇多,现唯存清嘉庆和同治《嘉定府志》两种版本,前已残缺不全,后有完整版本的已不多见。  相似文献   

7.
194中国文物古迹游三大高潮活动之一的乐山国际旅游大佛节,将于94年5月18日至25日在四川乐山市拉开帷幕。 乐山旅游大佛节依托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和佛教圣地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将观光游览、佛事、文化活动和招商经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展示乐山的佛文化、古文物、名山名景点和地方民风民俗的精华。显示乐山以‘山、水、佛、人’为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 乐山古称嘉州。位于川南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物  相似文献   

8.
乐山大佛通高71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摩崖造像。大佛的建造,始于唐玄宗开元初(713年),完成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九十年。 乐山大佛现已确认为唐代杰作。但是进一步从文物的角度研究,能够证明大佛建造年代和经过的,是流传下来的唐韦皋撰的《嘉州凌云寺大佛像记》(以下简称《大像记》)这篇文章,保存在清嘉庆八年的《嘉定府志》和嘉庆十七年的《乐山县志》、嘉庆二十年的《四川通志》以及民国二十三年的《乐山县志》诸书中。唐贞元时作为西川  相似文献   

9.
在素有“天下山水之胜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称誉的古城乐山,经历三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古代乐山人民留下了著名的东汉岩墓群,唐代石刻佛像、古建筑、古塔等古文化奇迹,分布于三江流水之畔,掩映在碧翠的群峰密林,融和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构成一幅天然图画,成为名扬海内外的著名胜地。在众多古文化遗迹中、有一处闪烁着艺术光辉的石刻奇观,它就是被誉为乐山“千佛岩”的唐代石刻佛像。  相似文献   

10.
《收藏家》2004,(9)
李琼久(1908-1990)笔名:九躬、九公、九翁。堂号:永好堂,四川乐山人,生前为四川嘉州画院院长,嘉州画派创始人,国家文物局精品限制出境的著名书画家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艺术创作组成员,李琼久大师在国内外影响甚大,石鲁、刘海粟、李苦禅、吴作人、程十发、何海霞、黄永玉、郑乃光、陈佩秋等一大批老一辈艺术家对李琼久的艺术水平和他所开创的嘉州画派有着极高的评价。李琼久大师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篆刻无一不精,中国美术馆,荣宝斋,北京有关部委,人民大会堂,京西宾馆,伦敦博物馆,日本山梨美米馆,四川博物馆,港澳及东南亚收藏家,鉴赏家,政府行政要员多有其作品收藏,《中国美术全集》、《百年中国画集》、《中国画百人传》等大型重要美术史料李琼久均  相似文献   

11.
乐山大佛建造始末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山大佛以其高大雄伟居“世界第一”而著称于世。它兴建于盛唐之时,为当时嘉州凌云寺所建造的一尊弥勒佛像。其兴建过程,据记述其事的《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省称《大像记碑》)所载,计历时九十年之久,经过了海通创建、章仇兼琼续建和韦皋建成三个阶段。现将其建造始末考察于下:一、创建者海通的贡献乐山大佛是海通禅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开始筹建的。《大像记碑》对此记述道:开元初,有沙门海通者……以此山(指今凌云山)淙流激湍,峭壁万切谓石可改而下,江或积而平,若广开慈容,大廓轮相,善因可作,众力可集。由是崇未来…  相似文献   

12.
(一)秋阴漠漠,暮雨潇潇。1938年11月22日午后4时,叶圣陶率家离开重庆,乘这一年末一班上水轮船,冒着风寒、滩险和盗匪的危险,经过六七天的艰难跋涉,于29日夜到达自古称为"嘉州"的乐山。"天下山水在蜀,蜀山水在嘉,嘉山水在凌云"虽系古人夸饰之辞,但汉嘉  相似文献   

13.
南宋大诗人陆游曾先后四次到嘉州(即游事嘉州、摄事嘉州、知荣州取道嘉州、东归取道嘉州)。陆游在嘉州留下了一百二十多首诗歌,他承袭了南郑时期的诗歌风格:心系恢复,志在报国,气慨雄浑,境界宏大;但也有独特的色彩:首先是悲愤情调浓郁,其次是诗歌风格呈现多元化趋向。试分述之。  相似文献   

14.
“什么圣诞节不圣诞节的,我们不论这个!“精神抖擞的老人在众人的哄笑声中跃向了冰水。2005年的圣诞节,北京的后海聚集了很多冬泳、溜冰的人,但更多的人是在附近的酒吧消磨节日时光,后海由前海、后海、西海三块水面组成,也就是老北京人口中的什制海。元大都,时什刹海是漕运码头,水中帆樯林立,岸边茶楼酒肆鳓发栉比。  相似文献   

15.
北京有涮羊肉,四川有火锅羊肉,青海有手抓羊肉,西安有羊肉泡馍,而苏北淮阴码头镇的汤羊肉也遐迩闻名,并不逊色。 淮阴区码头汤羊肉已有300多年历史。明末时期回民锁氏从河南迁居码头后,就开始做起了汤羊肉的手艺。当时,南来北往的船家客商只要路过码头总要停下来尝一尝汤羊肉。由此,码头汤羊肉的名气越来越大,周围数百里的人都经常慕名来品尝。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这个绝活被迫停此。  相似文献   

16.
四川摩岩造像柳本尊化道“十炼图”由来及年代探索陈明光柳本尊,史籍失载。据大足宝顶山石窟小佛湾立南宋绍兴十年释祖觉撰《唐柳本尊传》碑①和已查明的“十炼图”造像题刻记载:柳本尊名居直,唐大中九年(855年)出生嘉州(今乐山)龙游县,卒于后晋天福七年。本尊...  相似文献   

17.
乐山大佛的名字由原来的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变为大佛或是古佛,其中折射出了弥勒信仰在中国中古时期的演变过程。弥勒信仰在南北朝繁荣,到隋朝由盛转衰,中唐以后逐渐衰微。弥勒信仰由盛转衰的最主要原因是广大人民群众打着弥勒信仰的旗帜组成弥勒教进行暴动和起义。弥勒起义引起了统治者对弥勒教的禁断,使得弥勒信仰也开始走向衰微并导致了弥勒形象和教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正>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桫椤谷也许不及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特,但它正用它那融合峨眉的秀丽与青城的幽深的独特面貌,向世人展示着自然的神韵。神秘的乐山桫椤谷乐山桫椤谷位于乐山五通桥区西坝镇,北靠乐山大佛,西邻峨眉仙山,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降水丰富,有利于亚热带林木的生长。这里自然植被保存完好,到处苍松翠柏、奇花异草,四季常青,俨然一座茂密的植物乐园。远看青烟缭绕,近看曲径通幽,谷中三步一泉,五步一流,随处蛙鸣蝉  相似文献   

19.
<正>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桫椤谷也许不及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特,但它正用它那融合峨眉的秀丽与青城的幽深的独特面貌,向世人展示着自然的神韵。神秘的乐山桫椤谷乐山桫椤谷位于乐山五通桥区西坝镇,北靠乐山大佛,西邻峨眉仙山,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降水丰富,有利于亚热带林木的生长。这里自然植被保存完好,到处苍松翠柏、奇花异草,四季常青,俨然一座茂密的植物乐园。远看青烟缭绕,近看曲径通幽,谷中三步一泉,五步一流,随处蛙鸣蝉  相似文献   

20.
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云“凌云大像碑记……韦皋撰文,记造佛之始末;张绰书,其碑甚丰,字画雄伟。”可见韦皋确实刻过碑。不知何故,南宋以后,人们认为这个碑毁了。《乐山县志》:“嘉州凌云大像记……碑毁已久,今寺门所立,乃明州牧魏瀚建。”估计明代成化年间嘉定知府魏瀚是依文献记载重刻此碑的。这个碑现在也找不到了。《嘉定府志》和《乐山县志》都收录有这篇珍贵的碑文。1945年(乙酉)凌云寺住持果静请乌尤寺遍能(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