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滴尽热血归故里,化烬铁骨黔山哀”。2010年5月21日,中宣部原部长、贵州省委原书记朱厚泽的骨灰,在亲友的陪伴下回到家乡贵阳,回到他深爱的这片土地,背靠山之铮骨,长眠青山绿水。  相似文献   

2.
当今文化焦虑问题——对文化问题的几点非学术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中国民主、科学事业的中坚英才,中国民主思想的重镇、中共贵州省委前书记、中宣部前部长、本刊编委朱厚泽同志,2010年5月9日于北京逝世,享年80岁。这篇文章经作者生前多次修改,准备在本刊发表。作者希望几位学者和他共同讨论这个问题,但相关文章没有准备好,等待不及,先发此文,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3.
<正>1985年夏,朱厚泽同志从贵州省委书记任上调来北京,接替邓力群同志任中宣部部长。当时中宣部的办公地点在和平门路口西南侧的一栋塔楼里,与中国邮票总公司为邻。机关大门东向临街,入门只有很小的院子,停不了几辆车,局促狭小,各局室的办公用房都不宽裕,是中央机关几个部门中办公条件最差的。  相似文献   

4.
追忆朱厚泽     
2010年5月9日凌晨,朱厚泽在北京医院逝世,到现在已经两年了。在这两年间,朋友相聚,时常谈起朱厚泽的人品和学识。他是实践家,更是思想家,他是中国当代改革的思想先驱之一。朋友们深深感到,他的离世是中国改革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朱厚泽"心脏停止跳动那一刻,风雨忽来,雷电交加,北京医院西院一树丁香花,落英纷飞,满地皆白"。朱厚泽同志80岁人生,前55年在家乡贵州度过,后25年在北京。他去世后,《炎黄春秋》发表他的遗作时称其为"推进中国民主、科学事业的中坚英才,中国民主思想的重  相似文献   

6.
今年4月15日,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胡耀邦同志逝世24周年的纪念日。胡耀邦一生曾担任过中共中央主席、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中央秘书长、中宣部部长、中央党校副校长、团中央第一书记等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也办过许许多多有影响的大事。特别是他在拨乱反正期间为平反冤假错案所做的一些事,让许多人记忆犹新,非常敬佩。  相似文献   

7.
一 朱厚泽同志出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对贵州政界的许多人来说,是意料中之事. 那是1982年隆冬季节,中国的政治气候却是春意盎然.那年9月,胡耀邦同志代表中央向党的十二大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为纪念胡耀邦逝世二十周年,张博树曾约请朱厚泽写点东西。朱厚泽已患病在身,无法动笔,只好采取谈话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思考。本文即是张博树根据他的谈话整理而成。本刊作了删节。今年是耀邦同志逝世20周年,这是一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的改革走到今天,困难重重,问题的根本在于改革越来越走向片面,尤其是政治改革没有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健全的民主法治的制度环境,但是中国的政治民主化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胡耀邦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宣部部长。1979年年底,胡耀邦主持召开2次理论工作座谈会,人们对此向来知之甚少。笔者在编撰《胡耀邦年谱长编》时,搜集到一些老同志的工作日记和手札,其中有关于第一、二次理论工作座谈会和王任重主持召开的第七、八、九次会议详细的记录手稿,这里把相关史实摘录下来,供大家研究。一第一次会议是1979年12月3日上午召开的。这次会议距离1979年4月  相似文献   

10.
吴象 《炎黄春秋》2010,(11):19-24
<正>2010年5月9日清晨,朱厚泽病逝于北京医院。厚泽享年八十,应称高寿。但在我们十来个谈得来的老头中,他是最年轻的,最壮实的,最活跃的,最多才多艺的,最有亲和力的,为什么说走就走了呢?我怆然茫然怅然木然者数日,痛感生命的脆弱与无奈。一多思考,少说话  相似文献   

11.
1928年2月2日至7日,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举行,确定其中央党政机关组织。3月,国民党中宣部成立,叶楚伧任部长,朱云光兼任秘书。朱是我的同乡,又是同学,介绍我到中宣部工作,我欣然乐就,从此投身宣传十有八年,兹就值得回忆的几件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朱厚泽同志出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对贵州政界的许多人来说,是意料中之事。 那是1982年隆冬季节,中国的政治气候却是春意盎然。那年9月,胡耀邦同志代表中央向党的十二大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改革开放大业方兴,全国充满生机与希望。大批年轻有为、经受考验的知识型干部被推上各级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13.
1978年12月,胡耀邦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宣部部长,对文艺界的思想解放提出_r自己的见解。他说,文学艺术是精神生产,不能统得太死,“我们的生活、事业是无比丰富多彩的,为什么要限制只能写这样,不能写那样呢?”1980年的剧本创作会上,胡耀邦甚至在讲话时激动地站起来,“坚决不允许对文艺作品妄加罪名,无限上纲,因而把作家打成反革命。”  相似文献   

14.
说来真巧,5月9日既是王元化也是朱厚泽的忌日。两位都是我最敬仰的良师益友。两年前,厚泽去世时,我因眼疾无法写作,只能口述回忆了和他的交往,由记者整理成文发表。然而言犹未尽,总觉得还有许多话要说。  相似文献   

15.
1931年 1月16日,朱厚泽在贵州贵刚出生。父亲朱梅麓,母亲熊兰仙。朱梅麓早年偕同学王若飞跟随校师黄齐生留学日本。回来后在达德学校任教,有时也为官经商。朱厚泽5岁时母亲去世,即由母亲姊妹二姨、四姨、五姨和舅舅等亲戚照顾。  相似文献   

16.
在关于“伤痕文学”的争论方兴未艾之际,胡耀邦就任中宣部部长。他一直关注着这场争论。1979年6月出版的《河北文艺》在显著的位置上推出了石家庄军营青年作家李剑的文章:《歌德与“缺德”》。文章认为,文艺工作者的任务是“歌德”——歌颂党、国家和社会主义,而不是  相似文献   

17.
来信摘登     
《炎黄春秋》2011,(5):92-94
贵刊2010年第11期刊登的《朱厚泽和他的"三宽"》一文阅后受益不少,但对"‘三宽’意味着什么"这一节中有关"三宽"意义的论述还想斗胆做一些补充,或者说将其中的第三个论点说得更为明确:实行"三宽"有利于新思想、新观念、新制度的发育成长。凡是新的东西,与传统总有不同的地方,否  相似文献   

18.
朱尚同曾回忆1988年冬,他与胡耀邦同志的一次谈话。当时任湖南省教育厅长的朱尚同在谈到农村教育时说,上面热衷于加快九年制义务教育进度,下面就报假数字对付检查。可见讲真话也真不容易,就像周小舟同志说过的"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对此,耀邦同志深有感慨地说,我也讲过违心话。我这个人做过些工  相似文献   

19.
(四) 朱厚泽作为省委书记与省委机关报的关系,在他跌宕人生中只是短短的一瞬,而我躬逢其盛,在我一生新闻实践经历中却占了重要的有意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在关于“伤痕文学”的争论方兴未艾之际,胡耀邦就任中宣部部长。他一直关注着这场争论。1979年6月出版的《河北文艺》在显著的位置上推出了石家庄军营青年作家李剑的文章.《歌德与“缺德”》。文章认为,文艺工作者的任务是“歌德”——歌颂党、国家和社会主义,而不是“缺德”——专门揭露“阴暗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